正文

◣傳卍法◥____為何說魔王最怕放生?

(2010-03-01 08:51:12) 下一個
◣傳卍法◥____為何說魔王最怕放生?
醒者難自醒
16位粉絲
1樓


與同類處於狹隘空間 呼吸於缺氧之水 “等待”被剖腹 ~

2010-2-24 21:59 回複

醒者難自醒
16位粉絲
2樓

放生,為魔第一大怕,所以他們盡量破壞,為什麽呢?


一,放生是救眾生第一大法門,什麽都沒有這個有效。

二,放生是渡眾生入佛法第一大快法,沒有什麽比得上,試想現在你對人講佛法,有幾個人聽,幾個人謝,可是你所放的眾生,哪個不感恩,哪個不謝佛。哪個將來不會護持佛法呢,畢竟他們因佛得救。

三,放生是縮短成佛過程第一大法,對自已是快速入佛門第一大法,對所救眾生也是第一大法,眾生於極度恐懼中得救,其感恩戴德是可想而知的,此時對其宣講的佛法相信它們必是終生難忘,日日思維,這是人之常情,將來如果這些所放的眾生來人間修行,必是佛法興旺,信心堅固,無可摧也。

四,放生是一個眾生循環相救第一大法,眾生因放生得救,將來必歡喜放生救眾生。

放生非常重要,雖然放生多了之後會有很多障礙,但是,放生之人合天心,順眾生意,布施安樂於十方法界,開眾生之智慧,雖然魔之眷屬極力想破壞,但卻不是他們能夠破壞的了的,為什麽?



2010-2-24 22:00 回複

醒者難自醒
16位粉絲
3樓

原因有二:

一,不敢殺害放生之人,殺一放生人,等於殺無量眾生,這個罪誰都承擔不起。

二,害一個放生人,等於害了無量眾生的慧命,因一放生人放生,往往布施佛法,害一放生人,等於斷了無量眾生的佛種,不管他是什麽身份的神魔,都會因此永處惡道。不得解脫,這些魔王也是有神通智慧的,不會看不到這一點,這個因果他們也是不敢承擔的。

最後注意一點,放生的人求財富一定要合理,不要和佛菩薩漫天要價,不要把放生和發財等同起來,不要把放生作為發財的一個手段,那樣就不是發菩薩心了。

因為放生是如此的重要,又是如此的不可思議,所以魔王雖不敢加害,但是卻又想破壞,怎麽辦呢,他們隻能通過一些別的法子,來打擊你,使你自已退心,到時,就不是他的過失了,是你自已不想放的,各位同修,切記呀。

重病出缸肉身不壞的清嚴法師,他在世時,有次感染重病,沉病纏綿,起居不便,雖服藥石,誦經禮懺,試種種法,效果不彰,乃發願放生,不久重病即得痊愈,是故放生者,乃消災解厄之最後法寶也。



2010-2-24 22:03 回複

醒者難自醒
16位粉絲
4樓

十方諸佛神聖的保佑加持力,運心平等,猶如大風無所不吹,而眾生猶如大船,上載業障大石,業障石重,雖蒙大風所吹,其船仍走欲進乏力(越走越乏力?),若走(倘若?)業障石輕,則一路順風。故最根本消業之道,乃在清心寡欲,自淨其意,猶如把業障石去入煩惱大海,船身自可漸輕,然眾生業重,丟石人海,費時猶多。欲取捷徑,莫如發大心、立大願、行大功。發心積德,好像把船上小帆,換成大帆,除非業重船沉大海,不然隻要經大風一吹,一定一帆風順,速達解脫彼岸。積德中以放生功德令人覺得難以思議。

宋時張奎,錢塘人,小時候到溪邊捕魚剖之,不小心誤傷指頭,心中乃悟我傷一指如此痛楚,魚遭剖割,其痛何如,遂將一籃魚盡放之,常戒殺放生。後夢一人贈以大魚,乃生一子,登進士為永州太守,累世富厚。若人欲求子,或求子秀孫賢者,力行放生,必能遂意。

某富翁生一個癡呆兒子,富翁亦是深感煩惱,一天有道士來化緣,手摩其兒子頭頂言:「官官好一生相,惜殺業太重,靈竅不開耳」,富翁心有所悟,從此活物不送入廚房,後有一日,路見乞丐提花蛇一條,身又未帶錢,乃勸一個開市店的友人買蛇放生,夜夢花衣人來謝,欲助公子讀書成名。後來其子,忽吐黑水數鬥,穎悟異常,登甲榜,是故放生可消殺業,得智慧與功名。

明朝吳文英平生好勸人放生為善,日久每今人厭煩。朋友譏之曰;「你勸人為善;究竟善在於別人,又不在於你,何苦令人如此生厭」。後來聽雪禪師告之曰:「我聞經中說一人勸一人,作福兩平分」。於是吳文英勸人更加賣力,終其一生,沒有災厄坎坷之憂。



2010-2-24 22:20 回複

醒者難自醒
16位粉絲
5樓

戒殺吃齋之最高表現即是放生,吃不了素者,亦可放生積功補過。


舉凡求壽求子、求健康、求智慧,欲消災解厄,想行事順利,試種種法,效果不顯著者,可力行放生,必能感應迅速,圓滿所求。何以故?人生最重自由,眾生界亦複如是,給眾生解脫自由,即是給自己如意自在,是故寬宏大量,處處給人方便者,無乃這亦是一種放生。

注:一般人以「環(境)保(護)」之理由「鼓勵人們不要放生」,說「放生是破壞生態平衡」,這固然有幾分道理,但是前世殺業重者,就隻能靠放生、修法並用,才能消災解厄,其他方法難以取代,所以隻要「放生」的善士大德能顧及「環保」的要求,多放生些可維護大自然生態平衡的生物,有助於農作物生態成長的生物,依照專家的統計建議來放生,例如:放生一些國家政令所努力培育、保護之稀有動物(台灣梅花鹿),少放生一些肉食性、殘暴性動物(食人魚),也少放生一些野外求生能力不強之動物,以避免「放生」即是「放死」,這樣又可達到「放生」目的,同時又兼顧及「環保」之目標,可同時兩全其美。



殺業重的地方:比如家禽市場,你可以念“南無多羅樹王勝德如來”,以減輕這些地方的殺業。同時還可以念“南無寶髻如來”,可超度已亡或將亡的生靈。——南無多羅樹王勝德如來 南無寶髻如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