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當可怕的違緣降到你頭上時(索達吉堪布 講述)

(2010-03-11 07:09:32) 下一個
當可怕的違緣降到你頭上時(索達吉堪布 講述)


諸苦如同夢子死,迷現執實誠疲憊,
是故遭遇違緣時,視為幻相佛子行。

遇到怨恨敵人、邪魔幹擾、各種疾病等時,沒有必要特別去執著,因為不管是什麽樣的對境,全部是心的執著顯現,應該看作為幻化。阿底峽尊者曾說:“貪嗔境現時,視為如幻化。”顯現任何貪嗔對境時,理應把它當作幻化,不要去執著。《入行論》也說:“不執悅意物,彼為真妙物。”不貪執世俗悅意之物,才是最殊勝的事物。

很多人認為,執著美色才是對的,仇恨怨敵才是對的,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當我們遭遇種種不幸時,實際上就像在夢中生孩子,覺得“寶寶特別好看,很可愛、很乖,應該用什麽來沐浴呢?用牛奶來沐浴,還是用洗衣粉來洗澡?”後來孩子突然死了,自己就悲痛萬分、非常傷心。然而這完全是一場夢,第一自己沒生過孩子,第二孩子沒有死過,痛苦簡直是徒勞無益,醒來後根本沒有真實的對境。佛經也說:“如女夢中見,兒生複死亡,生喜死憂傷,諸法如是觀。”一個少女夢見生了孩子很歡喜,最後死了很痛苦,但這些都是不存在的,同樣,怨恨的敵人對我攻擊,我對他生起嗔恨心,彼此針鋒相對、不共戴天,這類事情也全部是幻化。

所以,當最可怕的違緣降到你頭上時,一定要把它轉為道用,不要認為它是真的。有些人父親死了,就非常痛苦,覺得他是自己唯一的父親,從此再也見不到他了,他生前說過:“好兒子,……”很多世間人都是這樣,那天我在上海仁濟醫院,看見一個老太太死了丈夫,不斷地在那兒哭訴,我就很稀奇地在旁邊聽。那個老太太一直說:“我們生活53年了,我以後再也見不到你了,我實在不願意離開你啊!”我當時就想:“已經可以了,53年在一起生活很不錯了。”

我們遭受各種違緣時,應該把它觀為幻化,雖然顯現,但並非實有,這些痛苦暫時在心前出現,可一定會消失的,它隻是一種愚癡的實執。寂天菩薩雲:“愚癡所執諦,何異幻化物?”愚人所執著的諦實法,全部都不存在,跟幻化沒有任何差別。這些教言若能逐漸融入自心,那麽得癌症也好、得艾滋病也罷,都不會特別痛苦,因為人生就是一場夢,沒有什麽好執著的,假如沒有如是耽執,那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朗日塘巴格西也說:“了知諸法皆如幻,解脫貪執之束縛。”如果能夠解脫貪執,那就是真正的修行人,不會被世間八法所染汙。

現在有些佛教徒,遇到違緣時特別煩惱:“我學佛很長時間了,為什麽還生病啊?”聽起來特別可笑。要知道,佛陀並沒有說隻要學佛就平平安安,永遠都不會生病,輪回的真相就是生老病死,這是誰都要經曆的,尤其我們人類還有八大痛苦,每個人的身上都會出現。輪回本來即是痛苦的本性,學了佛以後,並不是不會遇到痛苦。其實這些痛苦是如幻如夢的,沒有實體,若能了達這一點,所作所為都會很自在、很快樂,遇到痛苦也可以轉為道用,快樂的時候也不會過於傲慢。

我非常希望大家在修行過程中,當自己遭受違緣時,應該轉為道用;當別人遭受違緣時,應該觀悲湣心,不要幸災樂禍。梁武帝在曆史上非常有名,據記載,他一生造了484座寺院。有一次他在逛街時,看見有個人在賣瓜,一個人來買時,他說什麽也不賣;另一個人來買時,他很高興地賣給他,錢不多也沒關係。梁武帝見後大惑不解:“這兩個人都與他素不相識,為什麽態度有天壤之別呢?”於是去問國師誌公禪師。誌公禪師用宿命通一觀察,原來那賣瓜人前世是死囚犯,當他要被處斬時,很多人都在旁邊圍觀,那兩個人也在場。第一個人認為:“這家夥罪有應得,活該!”第二個人卻覺得他很可憐,對他產生同情心。以這個因緣,賣瓜人今生不把瓜賣給前者,而願意賣給後者。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討厭一個人,不管他吃飯、說話、走路,做什麽都看不慣,這可能也是源於前世的因緣吧。


2009-6-4 10:45 回複
121.35.170.* 2樓


總之,我們遇到違緣時,最好不要成為修行的障礙。很多人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時,修行很成功,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就馬上倒下去了,這是很可惜的,應該學會轉為道用。同時,看見別人遭受違緣時,理應寬宏大量,盡量去幫助他,在別人最困難時施以援手,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出自索達吉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



怎樣在病中消業積福


達真堪布


遇到一種障礙,能增加一種智慧;遇到一個違緣,能增加一個層次。比如說今天有病了,這不是有病,這是去病。這怎麽講呢?如果沒有過去的因緣,今天不可能得這個病。這個病本來就在身上存在著,今天因緣具足,顯現出來有病了,也可以說是業力現前了,這是去病,不是生病!我們現在造業,種這個因,這叫“生病”。今天我們受到報應了,這叫去病。

有智慧的人,怕造惡業,不怕感受果報。沒有智慧的人,就怕感受果報,不怕種惡業的因。你種這個因了,將來肯定要受這個果;你現在受這個果,是你以前種過的因,這是消業、還債,也是去病、驅魔,好事!你現在種這個因,以後還要感受果報;沒有因,將來就不會受果報了。

但是我們這些凡夫人,種惡因的時候不怕,受惡報的時候害怕,這是顛倒的。生病了,不要害怕,如果你真有修行的話,這是竅決啊!第一,今天發現有病了,這說明你的業還沒有消淨,你的債還沒有還完,你要統統懺悔往昔所做的惡業,尤其是殺生的惡業。通過懺悔,這些惡業都可以消盡。業消了,果就沒有了,這就好了麽!第二,病肯定也與冤親債主有關係,還債的機會來了,你不應該害怕,應該麵對,多對那些冤親債主發慈悲心,讓他們滿意,這樣也還債了。第三,修行的機會來了,利用這個機會,你可以修自輕他重菩提心,自他相換菩提心,通過這樣的修法還能消業積福,還能還債,還能提高自己修行的層次,這是個好事!

但是如果不懂這些道理,發現有病,就又會造業了。心一慌,“完了,怎麽辦啊?”這是自己的因果,你不相信因果,這是邪知邪見。怕自己身上有東西,怕其他眾生幹擾,就去找這個算找那個算。那些人就愛瞎說,“你怎麽怎麽不好,身上有什麽什麽東西……”這樣,你又跟冤親債主增加了怨恨,又增加了你的惡業。然後為了營養去殺生,去吃那些不淨的東西,又造殺業了。這樣越來越不好,將來還要感受更多惡報。


兩種方式,化解冤債


化解冤家債主的冤孽,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靠世間的善事,就是要行善積德。行善積德首先要做到孝順父母,所謂「百善孝為先」,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就有善神保護,冤家債主不敢來報複他。還有就是常做布施,心存善意為他人設想,這樣也會有善神保護,冤家債主也不會來報複。

不過這不是根本解決之道,冤家債主隻是暫時不敢來報複,但經過幾次投胎轉世,如果不行善積德,沒有了福報,就沒有善神保護,宿世的冤家債主,就會利用機會來報複。

另外一種是累積佛門中的功德。學佛人若是皈依受戒,自然也有善神保護,冤家債主也不能來報複。但這還不究竟,還要他自己誠心懺悔過去的業障。學佛的人都知道有善惡報應,有種種業障,而學佛的初步,都會先懺悔自己的業障,甚至誦經、拜懺、持咒、念佛,這樣不僅冤家債主不會報複,還能化解冤孽,甚至超度對方,這就是佛法中的功德。

2009-6-4 10:45 回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