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人生修養的四大選擇--淨慧老和尚開示
(2009-12-29 07:55:18)
下一個
人生修養的四大選擇--淨慧老和尚開示
2009年12月12日 淨慧老和尚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說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寶,你要勤修戒定慧三學,你要息滅貪嗔癡三毒,你要淨化身口意三業。這四件事怎麽說都落實不了,怎麽說都有新的內容,說不完、道不盡。這四件事是佛法的總綱,也是我們修行的起點和終點,是全過程,跟四宏誓願一樣。佛法的道理既簡單又深刻,既是簡明扼要,又可讓你無窮無盡地去展開。今天我講的四大選擇是什麽呢?一是信仰的選擇,二是因果的選擇,三是良心的選擇,四是道德的選擇,這是我們做人的四大根本。人不能沒有信仰,信什麽呢?最重要的是信世出世間的因果律,這是一個根本。怎麽樣來體現因果、落實因果呢?每個人要有良心。良心如何來體現呢?是用道德來體現。這四條一環扣一環。
一、信仰的選擇
首先,我們每個人要有信仰。人來到這個世界,要麵對和解決的問題很多。平常引起人們注意的,經常要接觸的,甚至是時時刻刻都不能缺少的,就是所謂飲食男女。這是個經常的問題,又是諸多問題之中的一個。此外,還有人生的目的問題、價值問題、歸宿問題。歸宿問題也就是所謂終極關懷問題,人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做什麽?幾十年以後又怎麽樣?這就是所謂的終極關懷。這些問題都與信仰有關。如果說人是萬物之靈的話,那麽這個“靈”字主要體現在人有強烈的終極關懷的要求。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信仰追求,而不是說人比其他生命更能幹。信仰問題是人生的根本問題,人生是清醒還是迷茫,是空虛還是充實,是充滿希望還是絕望,是有價值還是幻滅,這些都涉及到人的信仰這個根本問題。
信仰問題也是一切哲學和宗教試圖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哲學和宗教的存在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體現在它能夠在多大的時空範圍內成功地為人們提供可靠的精神家園。迄今世界上已經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哲學和宗教,有的已經消失了,有的正在消失,有的卻在不斷的發展,並且日益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信仰對象。在我們中國,哲學流派在古代呈百家爭鳴的局麵,後來由於政治的原因,主要剩儒釋道三家。儒釋道三家有時候是哲學和宗教混在一起的,就象道家,先是一個哲學流派,後來又演變成一個宗教實體。佛家從傳到中國,就是一種宗教形態,但包含著哲學內容,佛家的哲學是在宗教的包裝下傳進來的。
中國現存的宗教,大家都知道是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在東北地方有一個東正教(東正教是天主教的一個支派),國家宗教局把它作為個案來處理,還沒正式列入到宗教的範圍。當然,中國現存的五大宗教,每個教都有很多派別,每個教的派別有的是在蓬勃發展,有的已經成為曆史的遺跡。比如說佛教,佛教現在還是在呈發展的趨勢,但是佛教有的派別已經成了曆史的遺跡,它的傳承已經沒有了,僅僅成為一個研究對象而已,並沒有人去按照它實修。象三論宗,它是佛教裏的一個派別,研究三論宗的人還有,傳承沒有了。象唯識法相宗,它也是成為了研究的對象、學問的對象,或者說其他的宗派借用它的理論來開展本宗的宗義。唯識法相所講的道理,各宗都在應用它,但它作為一個宗派已經不存在了。
勉強地說,佛教裏麵作為宗派存在的,有禪宗,還能找得到其傳承的脈胳。還有淨土宗,它不是一個直接的傳承,完全是由淨土宗的信仰者共同來推舉第幾代祖師,一代祖師與他上一代祖師可能相隔幾百年,並沒有直接的傳承,所以淨土宗從成立到現在還隻有十三代祖師。它是隔很長時間才出現一個受到淨土宗以及佛教界共同承認的一代宗師,這樣才追認他是淨土宗的第幾祖。再其次呢,就是密宗。密宗在中國內地的傳承已經沒有了。在藏傳佛教裏麵,藏密的傳承還在。現在也有的人想把中國漢密,即過去存在過的唐密,也就是現在日本的東密、台密再引進回來,接續宗風,但響應的人並不多。所以說從佛教來看,有些派別已經成為曆史。
今天我們所說的佛教,是從佛陀的整體教義出發、整個的思想體係出發的,並不局限於某一宗、某一派。隻是在具體的修證上,比如說禪定的修行,它才講到要有一個傳承,用一些宗派所提倡的法門來落實我們的修行。這樣的佛教是一個大佛教,不是一個宗派的小佛教。
從世界範圍來看,可供人們選擇的信仰更加多種多樣、內容豐富。世界範圍內的宗教,掛得上號的、有一定規模的,起碼有三、四十種。再加上一些小的宗教,超過了一百種。但把它們歸類,還是東方的與西方的兩大派。這兩類信仰形態有所區別,東方的人往往追求內在的信仰,從自心出發;西方人的信仰是追求外在的東西,他們認為人自己是無能為力的,一定有個外在的東西成為人們信仰的對象,成為人們的救星。這是東西方人在信仰形態上的總的區別。二者在信仰形態上的區別也影響到哲學、科學等各個領域,東方的人文科學比較發達,西方的自然科學比較發達。現在有一個重要的時節因緣,東西方能夠互通,這應該說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機,是東西方人能夠彼此交流、彼此學習的最好機會。
從信仰的角度來觀察現實情況,可以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西方世界有一個非常時髦的名詞,也可以說是個無可奈何的名詞,叫做“垮掉的一代”。什麽東西垮掉了呢?信仰垮掉了。為什麽信仰會垮掉?因為在欲望和虛無主義的衝擊之下,人的精神層麵和物質層麵失去了平衡,就象一個掉到水裏麵的人一樣,見到什麽東西就以為是救命的草,就想抓住什麽,也不管它是可靠還是不可靠,隻要能夠在當下受到一點刺激,就去冒險。比如說現在有所謂吸毒叫做“白災”,色情叫做“黃災”,恐怖活動叫做“黑災”。這些人不見得都是沒有想法的人,應該是有想法的人,但是他們找不到一個真正的生命的歸宿,受到一些不正確的引誘,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這樣一些人可以說是名符其實地成為無家可歸的生命。
雖然在近現代也有不少哲學家,試圖在這個傳統價值觀念崩潰的土地上重新為人類營造一種精神大廈,比如說西方的存在主義、唯意誌哲學等,都試圖為人類存在的問題、人類的終極關懷、價值追求提供一個解釋,提供一個說明。但是,很不幸,這種努力不僅沒能解決問題,相反地使本來就糟糕的局麵更加混亂。西方的世界是這種情況,我們東方的中國又怎麽樣呢?應該說,從近十多年來現實情況看,也不容樂觀。千百年來一直成為中國人價值標準的,叫做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以這個三不朽為核心的儒家價值觀念,經過“五四”以來的多次衝擊,在這個功利主義主導一切、社會道德水準普遍下降的世風下,已無力充當人們終極的價值準則。
雖然還有不少的知識分子,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在堅守這樣一些觀念,還在弘揚這些觀念,希望這些觀念能夠重新受到我們中國人的關注和認同。但是,由於在廣大的民眾中間,傳統教育成了一個斷層,人們對什麽是“五經四書”都不知道,裏麵講的是什麽內容就更加不知道。我們現在也辦了一些學習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學校,想從小孩子起就培養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但那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我認識的一個小孩子,在聖陶小學學習,別看他那麽小,他“五經四書”都能背,但學校裏人數太少。何況能背那些東西,是不是能按照那些東西去落實它、用那些東西來規範我們的生活,這就很難。僅僅從文化的層麵,從知識的層麵去學習,這樣還不夠。它必須要成為一種指導我們生活實踐的思潮,才能對社會起作用。任何一個東西,如果不能指導生活,不能在生活中去落實,就是空談。
世界非常奇怪,現在一些流行歌曲的威力很大。一首歌唱出來,就有無數的歌迷去追逐,就有無數的歌迷去模仿,不僅模仿歌手的唱腔、唱調和動作,而且去模仿他(她)的生活,這很奇怪。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得出來,人們的生活確實很空虛,找不到一種有價值的東西去填補空虛的生活。看到我們傳統的東西,由於語言環境的改變,由於沒有新的詮釋,沒有新的方法去傳播,所以盡管它是非常寶貴的東西,人們由於受到文化的隔離,等於是一個寶藏在很深的土層下麵埋藏著,我們沒法去挖掘它,僅是在寶藏上麵跳來跳去,接受的盡是糟粕。
由此想到,不僅是佛教要現代化,儒教也要現代化,沒有儒家的現代化,孔老夫子內在的好的思想、好的東西,也會被束之高閣、會被拋到九霄雲外。有人以一種虛無主義的思想來麵對我們祖宗,覺得祖宗沒有留下什麽東西。實際上,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是極其豐富的,隻被古老的外殼掩蓋了。與眾多的崇教和哲學相比,我覺得佛教在當代,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還是有優勢、有條件為人類提供一個恒固的精神寄托、精神依靠。在佛陀的教導中,我覺得有幾點特別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第一,佛陀教導我們,我們這個生命是一個非常非常的、無窮無盡的、因果的流轉過程,這就是那天曾講的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就是生命的流轉過程。生命既是無限的,所以人並不是一死百了。生對人來說是永遠的充滿希望,但是死對人來說也並不恐怖。生命既是非常的,所以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人才有改造和解脫的可能。如果人真的是有一個不可改變的命運的話,那麽我們將是處在一種絕望的生活狀態之中,既不可以改造我們的命運,也沒有解脫的希望,那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所以佛教提出的“無常”的觀念,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思想。
記得我從前看見過陳獨秀寫的一幅條幅,寫給太虛法師的,他寫的什麽呢?“諸行無常”,然後,他用唯物論的觀念,又加了後麵四個字,“萬法不空”。諸行是無常的,萬法是不空的。從他對佛教的理解來看,萬法不空也說得通,不是說不通。這是因為有些人對佛教的“空”的理解有偏差,總是以為沒有就是空,某物不存在就是空。佛教實際上是講事物當體即空。比如說這個茶杯是空的,不是說它沒有裝水,它裝滿水還是空的,是講這個意思。這個“空”是從一個事物的極其細微的動態、變化和生滅來看的。一個事物從有一個實體到這個實體的消失,它並不是突變,而是在分分秒秒、刹那刹那的生滅當中向前推進的。我們會認為一個人到了七、八十歲就快要死了,實際上這個人就是不生不滅的,他從來沒有生過,也不會死。因為生命的流程,是刹那刹那的相續,這個刹那是多大?就象微塵那麽小。時間走過的這個流程,就象一個微塵接著一個微塵,一個微塵一個生滅,一個微塵一個生滅,它是以這樣的方式向前推進的,所以說是空、是無我、是無常。
佛教有一句非常積極的活,大家在理解這個空的時候要記住:“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空不是為了毀一切法,而是為了成一切法,成一切法也不是依一切法。生命是無常的,這給我們提供一個改造生命、解脫生命的一個機會;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變的東西了。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你們可以去找,能不能找到一個不變的東西來?找不出來。所以人麵對著一種無常的生命,就給人提供了無限的創造的機會。
第二,佛教主張“萬法唯心所造,因緣而起。”這個命題又是一般人所無法接受的。通常認為物質存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那麽怎麽說萬法都是唯心所造?大家注意這個“造”字,它不是創造的造,是什麽“造”呢?是變化,這個“造”是“變”的意思。唯識宗講諸法唯識所變。變就是變現,變現並不是這個心念象變魔術一樣變一個茶杯出來。那麽它變一個什麽東西呢?從個人的主觀意識來說,佛教還是主張反映論的,當六根與六塵相接觸的時候,中間的六識就取這個外境,而在自己內心就變現一個認識外界事物的能力,於是變現出茶杯這種認識。所以說萬法唯心所造是因緣而起。一切的事物都是有因有緣,沒有無因無緣的東西。
因緣是什麽東西呢?因就是一切事物存在、發展的內在根據,緣就是外在的條件。如果光有內在的根據,沒有外在的條件,一個事物要存在、要發展是不可能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切諸法都是有條件的存在。我們可以動動腦筋想一想,看有沒有一個不要任何條件就能獨立存在的東西,大家可以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這一個東西出來,就是不依賴因緣而存在的東西,不依賴條件而存在的東西,有沒有?有人說母愛。有母有愛就有條件了,為什麽有母?因為有子女才有母,這就是條件。有人說基督教的上帝。用基督教的觀點來說,上帝是無條件的存在,它是世間一切事物的第一因。但是,從佛教的觀點來講,認為世界上沒有第一個原因,找不到第一個原因。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個悖論,說不清楚。但是,基督教可以說清楚,它說第一個雞不是雞蛋生的,就象第一個人不是母親生的。佛教認為這個問題說不清楚,它是因緣法。這個因緣是個侖子,哪個地方是起點,哪個地方是終點,找不出來,這就叫?的道理。事物存在的本來麵目就是如此,你一定要在事物存在的本來麵目以外去找一個原因出來,佛教認為這個就是我執,或是法執,去找個執著出來。我們人的一切問題大概都是從這個地方開始,不認識客觀事物的本來麵目,非要在客觀事物上麵去另外加一個什麽東西。
佛教說一切法因緣而起,“心淨則國土淨,心穢則國土穢。”“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惡即獄。”“一念迷即眾生,一念悟即解脫。”也就是說我們人類所處的國土的穢與淨,個人五蘊身心的美與醜、強與弱、賢與愚、以及壽命的長與短、命運的窮與通、得與失等等,這一切都不是先天決定的,都不是由某一個外在的力量加到我們身上的,都是每一個人的心在各自的業力的作用下所感現出來的、所感召出來的。因此,超越和解脫的根本就在當下,當下的一念悟就是天堂,所以一心分為十法界,十法界在什麽地方,不是在一個遙遠的不可捉摸的空間,就在我們方寸之中,就在我們當下的這一念。它並不是一個渺茫的彼岸世界,彼岸世界就在此岸,離開了此岸,不會有彼岸,離開了穢土,哪兒去找淨土?佛教的這種積極的精神,完全是建立在我們當下的這一念心之上,因為要去把握過去的東西,可能是個妄想,未來的東西還沒有來,你不可以去把握,最現實的就是當下的這一念。當下這一念,一念即永恒。一個人能夠把握住每一個當下,他的修行就到家了。
第三,佛陀教導我們“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這個觀念也是非常特殊的。從這一點出發,一下子就把我們的人性升華了,給我們提供了無限創造和努力的機會和目標。因為我們每個人看到自己都是非常的渺小,沒有希望,都在絕望中度過一生,佛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最大的希望,就是人人皆可以成佛,每人的人格都是可以成為至高無上的人格。應該說這種思想和儒家的“人人皆可以成聖賢”、“人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思想有相類似的地方,所以我們中國人最能夠欣賞、接受佛教的這個觀點。
佛教說眾生和佛在本性上是平等的,這個本性就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可能性、本自具足的可能性,這就是每個人的優勢。佛和眾生的關係,不是救世主和被救者的關係,而是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師傅和徒弟的關係。大家念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前麵要加“本師”兩個字,本師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老師,就是最直接地接受傳承的老師。所以,佛與眾生的關係是師生的關係,師生關係就是慈悲融洽的關係。眾生可以擁有佛的慈悲、智慧和福德,正如《華嚴經》上麵講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一旦把妄想執著排除了、淨化了,那麽就會發現,如來的功德我們本自具足。
一切的東西都不從外來,眾生願不願意成佛,以及能不能成佛,最終不是由別人決定,也不是由佛決定,而是眾生自己來決定自己的命運。眾生要去掉眾生性,要圓滿這個佛性,關鍵在什麽地方,關鍵就在於每個人的發心。就象昨天講的,我們無意之中做了某一件善事和發心做某一件善事在性質上是不同的。眾生發心要成佛,就要按照佛陀所開示的目標、學習的條目去一點一點地落實。佛教所開示的最基本的修行綱要是戒定慧,這三條看起來就是三個字,這三個字講了二千五百年,學的人學幾十年也還不能真正把這三個字的內容講清楚。幾十年都講不清楚,要想在幾十年當中真正圓滿地達到戒定慧三學所要求的目標,也有很大的難度。所以戒定慧之學是我們實現人生的超越,實現從眾生到佛、從此岸到彼岸、從煩惱到菩提的修行的基本綱領。當然,還有六度,這些都是我們求解脫、轉換人生、改變人生的最基本的修行方法。
第四,佛教給我們提供了成佛的途徑。這個成佛的途徑是我們修行解脫的方法。這些解脫的方法不是憑空假設,而是經過釋迦牟尼在修行過程中實踐過的,也是一些諸佛菩薩和曆代祖師大德所證實過的。它是真實不虛的,絕對不是揣摩、猜測的方法,而是被無數的實例證實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三學也好,六度也好,它的實質就是強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強調以淨化心靈作為樞紐,以上和觀作為實現心靈淨化的一種手段,以慈悲和智慧作為自利利他的最高的方便。所以,佛教的解脫方法實際上已經把人生的終極關懷和道德實踐、個體的解脫和社會的完善等等圓融在一起了。在這裏,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僅是個人的社會存在價值的圓滿實現,同時也是每個人究竟解脫的必由之路。
在昨天晚上的普茶會上,有人提到一些問題,比如說不殺生,那麽當外敵入侵的時候怎麽辦?大家一定要對佛教有個基本的認識,佛教的出發點是針對每一個眾生為對象,它不是以一個族群、以一個社會集團、以一個社會階級作為對象。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它認為不論是一個族群、一個社會集團或一個階級,總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一個集團的狀況如何,固然要有具體的約束和製度,但這個製度和具體的約束能否得到圓滿的落實,還是靠該集團每一個成員的素質如何。佛教就是在這方麵解決問題。它希望提高每個人的素質,若每個人有完善的、完美的素質,那麽社會集團的整體素質就會提高。所以說,心淨則佛土淨。
心淨指我們每個人的心性,我們每個人的心性淨了,每個人這一塊佛土清靜了,那麽整體的國土就能清淨。現在我們有時候在環保、文明禮貌方麵,往往會與外國的相比。一說起來,外國人的素質多好呀!人的素質好,固然是由於社會整體的約束,它強調每個個體素質的提高,這是重要的一環。但是你們可以看得出來,佛教的戒律首先是針對每一個人約束自己的身口意三業,然後才有團體的約束和檢討。佛教團體的約束和檢討實際上沒有一個具體的規範。在印度佛教的戒律裏麵,對團體的約束僅僅有一個羯摩法。羯摩法就是征求大家意見,這件事這麽做大家同意嗎。羯摩法、會議法就是一種民主的原則,成為約束僧團的一種非常簡單的規範,沒有更加詳細地僧團的約束規章,不管是五戒也好,十戒也好,二百五十戒也好,菩薩戒也好,都是針對每一個個人的。如果每個人都能按照戒律生活,就能和合共濟。如果不能夠遵守這些戒律,佛教的最高處分就是開除出這個僧團,佛教的處分沒有殺人。除了開除以外,就是在大眾監督下懺悔,再就是自我反省。一共就這三種。我們客堂裏、齋堂裏掛的“共住規約”,講除了你離開這個地方,一般重要的規矩就是離開這個地方,所以它做為寺院共住的和約。它和戒律的精神是一致的,它把戒律的精神運用到團體的管理。所以,佛教主張每個人都好了,社會自然好。
上麵講的佛教的觀點,應該說構成了我們每一個人恒固的人生價值體係和終極關懷理念。它立足於現實人生,為人類確立了真正的自主性,把個體生命的有限性與無限性,個人解脫的彼岸性與此岸性、個體性與社會性,現實性與超越性等等,這樣的一些關係圓滿地統一起來。這種統一不僅是理論上的事情,而且是實踐上的事情,它具有實證性,而不是一種純粹的形而上學的假設。這些特征就保證了佛教的人生價值理念,一方麵能夠跟現實社會相適應,另一方麵又能夠跟自然科學乃至人本主義哲學相安無事。
昨天在茶話會上也有人提出來,我們怎麽樣和科學對話?好象斯坦因說過,現在能夠與科學對話的宗教隻有佛教。佛教能夠與科學對話,佛教的很多比較深層次的觀念和現代科學不謀而和。當然,不要勉強用佛教的觀點去解釋科學,也不要勉強用科學的觀點解釋佛教。二者可以溝通,可以對話,但不要劃等號。劃等號,科學家不高興,他說這是偽科學。佛教是不是很高興呢?也不高興。因為佛所說的道理都是他證實過的;科學家說的東西有一些是假設,有一些是通過儀器驗證出來的,與其個人的生命修養沒有關係。佛教的通過個人生命修養、個體生命淨化得到理論才是確實可靠的。當然,科學通過它的實驗室的證明,被運用於生產、運用於物質文明的發展,還是有其可靠性,盡管一切事物都是處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至少它在某個階段是可靠的。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選擇佛教作為我們人生的終極的價值關懷,作為我們的精神家園,是一種非常理智、非常聰明的選擇,這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恒久的保護,使我們免受許多人世的淒苦。在這裏,我建議各位有機會讀一讀《世界知識分子談佛教》這本書,四川成都文殊院曾經印刷過。它對我們尤其是知識分子,在選擇信仰的時候會有所幫助。
http://fjbbs.fjnet.com/jdks/200912/t20091212_14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