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放生的臨界點

(2009-12-29 07:52:33) 下一個
放生的臨界點




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殺業。有的人今生殺業大,有的人前幾生比較大,但是他已經不知道了。圓因老人說過:“放生就是還債,還多生多劫的殺債。” 那要什麽時候才能還掉這些殺債呢。這就是放生的臨界點,放生一旦超越了你一生甚至十生百生的殺業,你就“轉過來了”,智慧開了,財富增加了,信心強了,做事情順利了,念佛清靜了,生活光明了。我們知道,有的人放生數量不大,就已經消除了業障,突破了臨界點,希望大家都能發心放生早日突破自己的殺業臨界點。

這裏說幾個人浪子回頭還債放生的故事。看看他們的臨界點突破的過程。

第一個是我,我小時候殺的青蛙,昆蟲也是上萬隻,數量不少。後來接觸佛法,一聽到殺生是短命多病報,馬上就不殺了。我在03年放生,想想我在03年剛放生,我就比較能原諒那些剛學放生隻拿十元錢隨喜的人,因為我當時也是如此。我當時沒錢,月收入600,每周放幾十元,還要數一數我放的命有幾個。可我一接觸放生我就極愛放生,極其喜歡那樣的感覺,後來就成了習慣。04年好像放的也不多,但都放得美滋滋的。05年每次放生300多,兩周一次,06年發願大放,並且力勸他人大放。06年的8月,我徹底轉了過來。轉過來以後,出現了身邊時時光明,走夜路突然不怕;還有念佛的時候妄想開始提不起來;還有一些更奇妙美好的夢境和現實境界等就不具體說。這一下子對佛法信心真正增強了。

其他同修的事情知道得不怎麽具體。去年春節,給一個得癌的何姨放生,我掏了4000,其他是其他同修掏的,放到第三次共6000左右以後,何姨突然不痛了,也不吐血了,幾天後安詳往生(我寫過放生10000元,助人往生裏麵比較詳細),這在癌裏麵是極其難得罕見的,是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加護,也有放生的功效。所以如果同修有家人死,一定要積極大放生,大放特放,狂放更好。臨死的人和他開示讓他轉念跟阿彌陀佛走最重要,他的念佛功夫不是很重要,有人助念就好,但是放生也極其重要,因為可以減少他的業障,否則痛苦和冤家的牽引會很麻煩的。一般當然是一直給他放,放到他轉變,愛念佛,想往生,不痛苦等等。一般癌都是殺生得的,殺業比較大,相對其他病要多給其念佛放生。醫院治癌兩個辦法,要麽是共給營養給正常細胞,結果卻都被癌細胞吃了,還有用化療殺掉癌細胞,結果先殺了有益細胞。兩個方法都沒用,所以得癌不要一直靠醫院,差不多不行了,早回家助念。這是何姨,放6000轉過來了,然後還是又放了4000。

昨天有個阿姨,98歲了,快不行了,沒什麽大病,就是老的。他兒子出了200給他放生,我覺得太少,我就找兩個同修出了1800,湊到2000。昨天下午5點放了2000元,買的黃鱔,泥鰍,斑鳩,田螺都買了不少。放了以後,今天早上9點30往生,放了就舍報往生,這是當時就轉過來了,因為此人殺業小,所以2000元放生就變化了。她是在佛號中斷氣的,已經往生無疑。福報很大。

還有個同修,去年發心放生,放到現在放了10幾萬元了,都是自己的錢。可是他的煩惱仍然很重。因為他家的殺業非常大,他父親賣魚,當年是一卡車一卡車的批發,他和他哥哥曾經燒山放火,他母親殺生很大,也曾經賣魚,每月要吃一隻活雞,還經常買牛蛙吃,他個人還曾經賣過牛皮沙發,還曾經墮胎。他在沒放生前已經有神經分裂傾向,妄想紛飛成片,根本不受他個人控製,經常放聲大哭。放生後經常可以比較清靜的坐很久,我們都替他高興。他放生後也有過係列好的感應,但是總體看還沒有轉化殺債。 這些殺債一定要還,否則到臨死的時候全部找上門來,那個時候誰能幫你呢。

有個廣州同修是開海鮮jiudian的,後來生意不好關門了,他學佛後念佛念不下去,坐不住,後來陪我天天放生,已經養成了天天放生的習慣,他念佛有樂趣了。有個以前殺豬的同修,現在學佛念佛了,他放生每次都是大汗如雨的搬箱子,不讓別人幫忙,這樣的一些浪子回頭,真是佛門的幸事。

既然做過了就要認錯,就要承擔,讓我們早日達到自己的放生臨界吧。

這個短文就是注解圓因老人的話:“放生就是還債,還多生多劫的殺債。”用我身邊的經曆來注解。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經曆。放生給了我們安全感,因為放生不會死於天殺,盜賊殺,鬼神殺,橫禍殺等等;放生給了我們踏實感,因為放生我們還債;放生給了我們充實感,因為放生就是利他,不是讓人空虛的自私自利;放生給了我們歡喜和清淨,因為放生消除了我們的業障,減少了我們的煩惱......





嗔恨為修行人之大忌

作者:老法師

「12、『嗔恨』為修行人之大忌。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嗔恚心。」
「嗔恨為修行人之大忌」,這是一定要記住。我們修行修什麽?第一個就是要把嗔恨心消除。嗔恨不要學的,無始以來俱生煩惱。嬰兒幾個月大的,你仔細觀察,他都有嗔恨心;兩個小孩搶糖果,他在爭,他嗔恨心就顯露出來的,誰教他的?沒人教,不要教的,俱生煩惱。因為有了這個東西,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沒成就。沒有成就,被什麽障礙?被嗔恨心障礙了。當然障礙的原因非常多,但是嗔恨心的力量最大,它總是帶頭的一個。因此我們像治病對治,先對付它。用什麽方法對付它?修慈悲心、修忍辱。慈悲、忍辱要能夠真正得力,那就一定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慈悲,沒有智慧的忍辱,對付不了嗔恚,那是勉強在那裏忍。那個忍就是世間人常講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他忍耐為什麽有限度?沒有般若波羅蜜,他就有限度。如果有般若波羅蜜,那個問題就解決,那個忍化解了;把嗔恚化成慈悲,化解了。所以我們曉得,這是我們生生世世修行不能成功的最大障礙,我們要對著它下手。
「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嗔恚心。」這是要記住的。我們被人騙、被人欺負、被人陷害,怎麽辦?最好念阿彌陀佛,把這個事情放下就沒事了。如果有一念不平之心,有一念報複之心,你就又被嗔恚障礙住。有些人講:這不行,不能忍受。《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什麽不能忍受的;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不能忍受什麽?有般若波羅蜜,沒有一樣不能忍受;沒有般若波羅蜜,真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忍耐有限度,佛看到就說可憐憫者。其實人家來坑你、來陷害你、來侮辱你,你要果然若無其事,那就恭喜你,什麽地方恭喜?災消了,消業障,你的業障就真的消掉了;你有一念不平要報複,你業障不但不消掉,又增加了。所以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受到人家欺負,他對欺負的人很感激,替我消災,我業障被他消掉。不但不嗔恨他,還對他特別恭敬,還多送點禮物去供養他。為什麽?報恩。有智慧的人跟沒有智慧的人作法不一樣,怎麽會相同?所以千萬要記住,這個句句都是真實語。無論在世法、在佛法,剛才講我們這一生過得很快樂、過得很幸福,我們的事業很順利、很成功,我們的修道,道業真的能夠得力,將來決定能夠往生不退成佛,這幾句話就非常非常重要。
「13、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此而不知,尚何覺悟之有。故嗔心一起,菩提種子,便完全消滅。」
「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學佛人是首先就要把得失這個念頭丟掉、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世間人所求的,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不求,不求也會得到。為什麽?總不外乎一個業緣。過去生中,你造的有業因,你修的有善因,必定得善果;你造的是惡因,那一定有惡報。緣遇到了,它自然現前。善的果報現前,若無其事,也不會很歡喜;惡的逆緣現前,也若無其事,也沒有煩惱。在善惡境界裏麵,都能夠保持清淨心,如如不動,那就好。所以說不必認真,不必去計較。「此而不知,尚何覺悟之有。」這一點淺顯的道理要是不曉得,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做到的話,這個人是迷而不覺,他沒覺悟,他在佛法裏麵沒有得受用,沒得到好處。


「故嗔心一起,菩提種子,便完全消滅。」我們佛門裏麵常講「火燒功德林」。功德是什麽?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功德就是清淨心。如果拿佛法法相名詞來講,功德就是定慧。心裏一發脾氣,定慧馬上沒有了,所以火燒功德林。由此可知,你們要想想你修的多少功德,你學佛這麽多年,你有多少功德,你要冷靜想想,從什麽時候開始起沒發脾氣,你的功德就那麽多;如果你今天早晨發了一場脾氣,你的功德也不過就幾個小時而已,過去幾十年修的都燒掉了,不算了,沒有了。如果學佛學了一輩子,到臨命終時一發脾氣,完了,這一次什麽功德都沒有了,這很可怕,這都是事實。所以佛勸我們積功累德,積功累德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你功德才能夠累積起來。積功累德很難很難,不是我表麵上不發脾氣,心裏麵有一點不高興,那都不行。心裏麵有稍許不高興,功德沒有了,這功德難,非常非常難修。「我做了很多好事」,好事是福德,福德在,福德不會被嗔恚障礙,你天天發脾氣,你修的福報還是在。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修羅的福報很大;阿修羅怎麽修成的?都是在佛門裏麵修福。像我們現在一些人一樣,天天在修福,福報修得很大,脾氣很大,傲慢心很大,樣樣不願意輸給別人;連燒香我都要燒頭一支香,不甘落人之後。出功德,你出一萬,我出一萬五,我一定要比你高,好象比賽一樣,這樣的人將來他得的果報,阿修羅王。他就搞這個去了,享大福報,這人天大福報;功德沒有,福德就很大。福德不能超越三界,功德才能了生死、出三界,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了。所以修福德容易,佛門裏麵好修福;功德是非常不容易,心裏麵稍微有一點不高興的話,功德都沒有了。
六祖惠能大師教人,如何能保全功德,不離般若波羅蜜,他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的功德就保全了。譬如持戒,我們出家人來講「持戒精嚴」,持戒非常嚴格,這很好!可是看到不持戒的人,心裏麵就不舒服,這個人不持戒,這個人破戒,心裏麵就有一點瞧不起他,動這一念心,你持戒是福德,沒有功德。為什麽沒有功德?一天到晚看到這個人不是,那個人也不是,你還能得定嗎?你心還能清淨嗎?雖然自己戒律持得很好;因戒生定,他因戒不能得定。為什麽不能得定?就是看到別人不持戒、破戒,他生煩惱。他那個戒不能得定,不能得定就是持戒沒有功德,隻有福德。他持的戒清淨,來生生人天福報,身相端正,相貌長得好是戒清淨,是得福報,他得福報。所以真正要想成就功德,戒律成就功德,自己持戒不管別人持不持戒,別人持不持戒與我不相幹;不但不管別人持不持戒,而且要把別人都當作佛菩薩看待。普賢行願裏麵講的「禮敬諸佛」,他為什麽不要持戒?人家身心清淨,已經達到圓滿了;我是凡夫,我心不清淨要學戒律。人家心已經清淨,他是佛、他是菩薩、他是示現的,像濟公活佛一樣,他示現的。我們不能跟他比,我們把他當佛菩薩看待,自己的功德成就了,自己的功德保全了。這些道理、這些事相、方法,佛在經典裏麵給我們講得很多、講得很透徹。我們也讀到也聽說,但是就是做不到;一遇到現行,心裏麵煩惱又生起來了。這就叫做業障,這就叫沒智慧,離開般若了。所以一念嗔心起,菩提種子,菩提是覺悟,覺悟的種子沒有了,又迷了。
「14、佛言,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魔所攝持。普賢菩薩說,菩薩之過失,莫甚於嗔心者,以前所積功德,雖多如森林,嗔火若生,一齊燒盡。可不懼哉。」
這一段全是《華嚴》的教義,《華嚴經》上的。「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做一切善事,但是沒有菩提心;「菩提」是覺悟,覺悟是離相。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他生心、他布施,這是作善;但是他住相,他沒有離相。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他是有所住,他沒有做無所住;他而行布施,有所住心而行布施,就是此地講的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為什麽說「魔所攝持」?魔是講的折磨,你雖然得善果、得福報,你享福還要受許許多多的折磨,這就是魔所攝持。佛所說的魔實在講是折磨的意思。古時候的經典,魔下麵是個石頭、是個石子,折磨的磨,不是鬼,是那個字。把折磨的磨,改成魔鬼的魔,魔鬼這個魔字是梁武帝造的,中國古字裏麵沒有。梁武帝覺得折磨太苦,就像遇到鬼一樣,所以把石頭去掉,換個鬼字。要曉得這個字的來源,要知道它的本義,本義是折磨,折磨是煩惱折磨。我們今天享福的人、有大福報的人,他心裏麵他有憂慮、他有牽掛,他有許許多多的煩惱,這是享福裏麵有折磨,被魔所攝。福報愈大,憂慮牽掛愈多,受的折磨愈多,魔所攝故。如果他有菩提心,他享福不會受折磨,他能夠隨緣,他有再大的福報,他沒有掛在心上,他也不會去想,「我這個財產將來要給哪個人繼承?」他沒有這個妄想,他心裏麵就舒服了,沒有牽掛了。如果說沒有智慧的人,兒女多了,我將來給這個好、還是給那個好,哪個人成器,將來能守得住,這不叫打妄想!這就是自己折磨自己,這就是沒有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的人,決定不幹這個事情。所以他可以享受,他決定沒有副作用,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再多的福報也是若無其事。所以他沒有患得患失,沒有這個意念,這就是菩提,這就是般若。
「普賢菩薩說,菩薩之過失,莫甚於嗔心者。」跟前麵講的意思一樣。前麵是講嗔恨是修行人最大的忌諱,普賢菩薩在此地也說,《行願品》裏麵的。「以前所積功德」,這就是火燒功德林,就是這一句經文裏的意思。所累積的功德,「雖多如森林」,這是講他勤修,積功累德,勤修福業、福善。「嗔火若生」,這一發脾氣,嗔恚心起來了,「一齊燒盡」,統統燒完了,這個意思剛才說過。「可不懼哉」!這是最恐怖的事情,最為畏懼之事。這是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要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修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要真正得力,一定要修般若波羅蜜,沒有般若波羅蜜,忍辱的功夫就很難得力;要想功夫得力,不能離開般若。
「15、生嗔恨,由有四相。般若正智,藥其著相之癡,貪嗔無由,可除也。」
這是說明忍辱為什麽這樣難,難的原因是因為眾生著相。相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境界相,佛在此地把它歸納為四大類: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量無邊的諸相,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超過這四大類,這四大類統統都包括了;也就是經上常講的人我執、法我執,這兩種執著跟四相,兩種執著是能執,四種相是所執,意思都可以相通。著相的病太深太重了,無量劫來就是因為著相,才有六道生死輪回;離相,這生死輪回就沒有了,不但六道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了。前麵跟諸位說過,因為有執著,這才發生六道輪回;因為有分別,才有四聖法界。四聖、六凡怎麽來的?分別、執著而來的。所以離開執著,六道就沒有了;離開分別,十法界就沒有了。六道、十法界沒有了,顯露出來的就叫做一真法界;諸佛菩薩他們活動的空間,他們居住的處所就叫做一真法界。一是真的,十、六都是假的,在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般若正智」,般若智慧就是對治四著相的病,著相的病要用什麽方法來醫治它?藥就是醫治的意思,就是般若正智,是醫療著相的毛病。著相是愚癡,般若是治病的,對治這個毛病的。「貪嗔無由」,貪嗔都是從著相來的,著相是從愚癡來的;如果把著相的癡治好了,那貪嗔就沒有了,貪嗔就沒有依靠了。所以能夠斷除的,不是不能斷除,斷除一定要靠般若波羅蜜,如果沒有般若波羅蜜,貪嗔癡沒有辦法斷根,一定要有般若正智。
所以《金剛經》不能不講,江味農居士在講義裏麵強調,《金剛般若》不能不講,因為唐宋以後,我們佛門許多大德都不願意講《金剛經》,都怕講《金剛經》。原因是什麽?怕一般人聽到《金剛經》產生了誤解。《金剛經》講空,一切都空,怕墮在惡取空;你錯會了意思,佛說什麽都是空的,那什麽都是空的,因果也是空的,那造作惡業也是空,拚命造惡業,殺人、放火後麵都是空的,那就無惡不作,那就完全錯了;是很容易被人產生誤會,所以許多大德避免講《金剛般若》。江味農居士說,《金剛般若》可以治我們貪嗔癡的病根;不講就沒法子治病。這個藥確實有副作用,因此必須要講清楚、講明白,講清楚、講明白真的是不容易。一般講《金剛經》,講一個星期、講半個月,甚至於講一個月,很難講得清楚,真不容易!這一部《金剛經》要細細講一遍,至少得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夠真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真得受用。所以這個東西是要講,要講就要講清楚、就要講明白,不可以含糊籠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