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地藏經講義 第三十三卷(2)

(2009-07-06 08:04:39) 下一個
地藏經講義 第三十三卷(2)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毗婆屍。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毗婆屍”是梵語音譯的,意思叫‘勝觀’,勝是殊勝,觀是觀察。我們凡夫對於一切萬物往往看偏差、看錯了,換句話說,就是不殊勝。這個殊勝是對於一切諸法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觀就叫勝觀。我這個講法大家聽了一定覺得含糊籠統,我們沒有辦法學習。實在講‘觀’就是你的觀念。《楞嚴經》上說得很好,什麽樣的觀才是真正殊勝之觀,交光大師在注解裏麵教給我們‘舍識用根’,那真正是名實相應的勝觀。說得雖然不錯,我們凡夫做不到,凡夫用的是第六識,用的是意識,舍識用根那就不用意識了。根是根中之性,也就是說我們用見性見色,這個觀就殊勝。諸位要曉得楞嚴會上,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觀世音菩薩他所修的法門就是這個,‘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音菩薩提出的修學報告,他怎麽修行成功的?就是用根中之性,根中之性是真心;換句話說,用真心,不是用妄心。用見性見色,見色那就不是色塵,我們用眼識見色是色塵,塵是染汙;如果用見性見色就見色性,禪宗裏麵講明心見性。他們本事大,我們非常差勁,用聞性聞聲性,用鼻性嗅香性,舌性嚐味性,明心見性。我們很糟糕,我們六根接觸外麵六種境界是六種汙染,人家六根接觸外麵六種是見性,所以見性之後才說,‘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那當然,六根所接觸的都是真如本性,見性成佛。
  見性的是什麽人?給諸位說圓教初住菩薩,所以我們就曉得,《楞嚴經》上二十五位菩薩都是圓教初住菩薩。這是我們從《楞嚴經》上去看,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示現都是說他們自己,用什麽方法修行證果的,他們做一個代表。這二十五是二十五大類,每一類裏麵數量很多很多,他們就代表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將無量法門歸納為二十五類,不是法門就是二十五種,你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這二十五個人都是圓初住菩薩,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會上,示現的身分是初住菩薩;在《華嚴經》上示現的身分,將來到五十三參諸位讀到是第七回向;在《法華經普門品》裏麵地位是等覺菩薩,所以在哪一會他用什麽樣身分來示現。
  這個地方我們把話再說回來,應該從哪裏下手?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用六根接觸外麵的境界,第一念是見性見,我們睜開眼睛看外麵的境界,還沒有起心動念、還沒有分別執著的時候這第一念,這一念佛知佛見,這一念是見性。可是凡夫沒有辦法保持,到第二念就起分別執著,第二念就落到意識裏頭去,你能夠永遠保持第一念,你不就成佛了嗎?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眼睛睜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時候是見性見色性,你的見是真實的,外麵色也是真實的,諸位曉得這就是一真法界。可是第二念起來他就有分別、有執著,妄想、分別、執著立刻就現前,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佛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到底在哪裏?為什麽人家是一真法界?因為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時空是一不是二,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十方,是在這個境界裏頭。第二念起來的時候,妄想、分別、執著現前,就把一真裏頭變現出無量無邊的障礙。不隻十法界,十法界是講大別,十實在講不是數字,十表無盡、表無量,道理在此地。
  大乘佛法裏麵叫修行,修行叫修觀,修觀不僅僅是宗門,教下也修觀,止觀。所以修觀是我們佛法修行,也是一個總綱領,在佛門裏術語叫‘大陀羅尼門’,是個總綱領。不會修觀的,才叫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帶業往生,修觀就不帶業。你念念是清淨平等覺,這就是佛家常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與什麽相應?清淨平等覺。清淨,不執著,沒有執著;平等,沒有分別;不分別就平等,不執著就清淨,沒有妄想就覺。清淨、平等、覺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了,你能與這個相應,那當然成佛了,佛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我們自己的自性。所以一個念頭起來就壞了,那個速度之快,比光、比電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快速墮落,快速的在變化。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才真正懂得佛在大乘經上常講,‘生佛不隔毫端,就在一念之間’。我們的看法,我們六根跟六塵境界的接觸是錯誤的接觸,諸佛菩薩的接觸是正確的接觸;他是大覺的接觸,我們是迷邪的接觸。這樁事情佛跟我們說清楚、說明白,轉變在自己,佛菩薩沒有辦法幫助我們轉變,轉變在自己,修行在個人,佛菩薩再慈悲,沒有辦法幫助我們轉變。我們自己懂得轉變、肯轉變,佛菩薩看到歡喜,我們不懂轉變、不肯轉變,佛菩薩也無可奈何。這是說毗婆屍佛勝觀的意思。
  注解裏麵末後他引用《大莊嚴論》一首偈,在一百四十二麵最後一行,這個偈子四句我們要記住。‘無病第一利’,利是利益,什麽叫真實的利益?沒有病。‘知足第一富’,世間人追求富貴,什麽是富?知足是富。過去佛弟子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第一富,知足。‘善友第一親’,諸佛菩薩是我們的善友。‘涅槃第一樂’,涅槃跟前麵講過,涅槃的意思玄奘大師翻得好,‘圓寂’,功德圓滿,清淨寂滅,這是第一樂。他末後這兩句話,‘此乃受即不受,無受即受’,這兩句話的味道很長、意義很深。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果然能回頭、能覺悟、能認真的學習,說這個“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他當然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他這個‘勝妙樂’,就是末後這個偈子所講,決不是世間五欲六塵之樂,決不是世間名聞利養之樂,你要把這個看作樂,那就大錯特錯了。這種樂佛法裏麵講樂是壞苦,不是真樂。勝妙樂是真樂,末後這首偈子實際上就是解釋‘受勝妙樂’,他說‘受即不受,無受即受’,這才是真正的勝妙樂,與前麵因行裏頭勝觀相應,勝觀才得勝妙樂。我們看下麵第七尊: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恒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寶勝如來”,‘寶’是珍寶,我們世間世人重視所謂七寶,這是佛經裏麵常說的。古人重視希望擁有,現在人也重視,也希望能夠獲得,有了寶物代表你的財富,可以使你物質生活富裕而沒有缺乏。佛法裏麵也有寶,寶此地注解裏麵所說的四寶:常、樂、我、淨,這是出世間的四寶,也是大家都希望得到的,比配物質上來說。而實際上講應當說三寶,佛、法、僧三寶,三寶裏麵才有常樂我淨,離開三寶常樂我淨到哪裏去求?求不到。三寶大家知道佛、法、僧,三寶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皈依三寶,他是不是真的皈依?沒有皈依,做那一個儀式,那個儀式是空的、是假的,是形式沒有實質。為什麽?他不明三寶、不解三寶,所以他也不得三寶。受過戒的人都曉得戒有戒體,他戒體得不到,三皈也是戒,同樣一個道理,他得不到戒體。戒體是什麽?是自性。
  三寶,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裏麵講得好,佛寶是自性覺,法寶是自性正,僧寶是自性淨,我們受持三皈的時候,有沒有得到自性的覺、正、淨,如果你在受持三皈的時候得到了,那你是真的三皈,經上講皈依是講這個,不是講形式。皈是回頭,從哪裏回頭?從過去迷、邪、染回頭。依什麽?依自性覺、正、淨,這真皈依,這一念回歸了,這是真佛弟子。如果沒有舍迷邪染,不依覺正淨,那這個皈依是冒名的,說得好聽一點,天台家所講的六即裏頭‘名字皈依’。名字皈依是什麽?有名無實,一點作用都不起,有名無實。真正得用處的時候,你最低限度要‘觀行皈依’,如果我們修行不能契入觀行位,隻在名字位上,那就落空了。名字位上說老實話,很容易造罪業,很容易墮三途;入觀行,大致上觀行功夫得力,可以得到人天福報,不會墮落三途。如果入‘相似位’,那你有成就,你在菩薩道上就修行證果了。相似位是什麽果位?要以《華嚴經》的果位來說,相似即就是十信位的菩薩,你轉凡成聖了。‘分證’的三皈,那就是圓教初住以上。皈依的功德不可思議,是你要真皈真依,佛在經上講你真正皈依,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這當然的事。他為什麽保護你?尊敬你、佩服你、仰慕你,不是哪個人派他來保護,自動,自動來保護你。這才叫三寶。
  自性覺、正、淨才是三寶,這是佛家修行證果的總原則、總綱領,一入佛門第一堂課,就把修行證果的總綱領傳授給你,這叫做傳授三皈,讓你這一生生生世世,向著這個方向、向著這個目標努力邁進,你就能成菩薩、成佛。佛法的教學實實在在是美滿到極處,真實的圓滿,一開端就把這條路指清楚、指明白。可是現在我們常常看到,皈依是皈依某一個法師,這完了。‘皈依某個法師’這個流弊,由來已久,我們從蕅益大師的著作裏麵看到;蕅益大師是明末清初的人,他在當時就指出皈依的誤會錯誤。由此可知,在那個時代,距離我們五百年,五百年前就是‘皈依某個法師’,不是皈依三寶;這是我的師父,那個不是我的師父,破和合僧。僧團是和合一家人,他這些皈依弟子在裏頭有分別、有執著,這是我的師父,這是我師父道場我要擁護,那個不是的我要排斥,就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大家知道,造無間地獄的罪業,換句話說,你不皈依還不造這個罪業,皈依之後造這個罪業,最後歸到哪裏去?歸到阿鼻地獄去,這糟糕不糟糕!大錯特錯。
  為什麽會產生這種錯誤?一念迷情,一念自私,鑄成大錯。這種錯誤的麵逐漸逐漸擴大,使一般人對於皈依真正的意思迷失掉,不但影響的麵擴大,影響的時間久了,代代相傳,我們都以為這是正確的,誰能發現這是錯誤的?我們要是不讀《六祖壇經》,要是不讀蕅益大師這些著作,我們怎麽會知道?《壇經》裏麵給我們啟示,六祖傳授皈依,他居然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是這個解釋,他說是‘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我早年讀這個經的時候,這個給我很大的啟示,他為什麽這麽說法?他是唐朝時候的人,距離我們現在一千三百多年,想必在那個時代,大家對於三寶就已經迷了,迷在佛法僧裏麵,不知道佛法僧表法真正的意思,所以他才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然後又說‘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他這個說法。他之所以這樣說法,對那個時代的人,必定是那個時代人已經對於佛法僧真正的意義迷失了,所以能大師傳授三皈,他有他另外一種講法,喚醒大家回頭,這很有道理。
  佛家要修行證果,頭一個要把我舍掉、把私舍掉,你執著有個我一切都為我,執著有個私的念頭,這是輪回心造輪回業,不是佛法。佛法,佛是覺的意思,佛法是覺悟之法,你有一念私情夾在裏麵,你是迷法,是迷惑顛倒之法不是佛法。我們今天將迷染法看作佛法,你在佛法修學會有什麽成就?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所以覺正淨是寶,是寶中最殊勝者,三寶都是屬於自性,不在外麵也不在別人。釋迦牟尼佛沒有教我們皈依他,早年是教我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沒有說是皈依他,大家都懂得自性覺正淨是三寶,叫自性三寶。但是對於形相上的三寶要懂得尊重,為什麽?沒有形相的三寶,你怎麽會知道自性三寶,必須要用形相的三寶常常啟發你、誘導你,讓你時時回歸自性三寶,所以形相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見到佛像、聽到佛名,立刻就回歸自性覺,看到經書、看到法物,就能回歸到自性正,看到出家人形象,就知道回皈自性淨,所以形相的功德是無量無邊。形相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如果沒有這個形相很容易忘掉,又迷惑、又顛倒、又造業,繼續還要受苦報,這才是真正的三寶,真實三寶。“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聞名就皈依,聞名就回頭,畢竟不墮惡道,他的生活、他的行為能與自性覺正淨三寶相應,他怎麽會墮惡道?縱然造作惡道的因,惡道的緣斷了,所以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這一句跟前麵‘常生人天,受勝妙樂’,一個意思。再看第八尊: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前麵一尊‘寶勝’,這一尊“寶相”,寶勝的意思廣,寶相完全是從形相上來說的。但是說到相,我們就要想到性,為什麽?相是性變現的,性是能現能變,相是所現所變。我們就最淺顯的地方來看,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聞佛之名我們就體會到寶相。佛的寶相怎麽來的?修因所得的果報。人人都希望相好,都希望相貌莊嚴美好,要知道這是果報,容貌是果報,體質也是果報,你的身體健康長壽是果報,容貌好醜也是果報。修什麽樣的因得什麽樣的果,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屬於果,修的是什麽因?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裏麵,引用的這些經典可以去參考,你在這個經典原文去找,查《大藏經》太麻煩,《金剛經講義》很普遍,諸位手上都有,你去看看。
  譬如佛的廣長舌相是好相,什麽因修成的?生生世世不妄語。所以你要真正修善因,你才得善果,得善的寶相,如果不是修善因,你的相貌就不能夠圓滿。世間人也有一些好相,福相,你仔細去觀察,他是福相,他不是寶相,寶相裏麵有真、有善、有美,福相裏麵有美,它沒有真、沒有善。所以與這些人接觸,我們現在人講磁場,你跟他接觸的時候,那個磁場不會感到很舒適,不會感到很歡喜,這就是他隻有美,他沒有真、沒有善。如果我們接觸一個修行人,他沒有地位,他也沒有財物財富,他是一個很平常、很普通的人,他長得也不美,可是他有真心,他善良,我們跟他接觸的時候,那磁場不一樣,感覺得很舒適,那個相叫寶相,諸位細細去體會,你逐漸逐漸你就明了了。‘寶相如來’,我們讀到這個名號,立刻就要懂得修因證果,正是表種善因得善果,表這個意思,你聽到這個名號,你就能夠斷惡修善。惡就是煩惱習氣,你能斷見思煩惱,能斷十惡,能修十善,這是你修行證果的基礎。
  經文末後說,“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注解裏頭有一段話我們念一念,在一百四十四麵倒數第二行,末後一句看起。他說‘今約藏教以對圓位’,藏教是小乘,圓教是圓滿的大乘,把他們斷證位次做一個比較,‘則初信至七信’,這是圓教,圓教初信菩薩到七信菩薩,‘三界見思任運斷盡,與藏教第四果阿羅漢齊’。由此可知,此地講‘得阿羅漢果’,不是真的小乘阿羅漢,是什麽?是大乘初信到七信位的菩薩,這個意思在此地。因為《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大乘經,不是小乘經,怎麽會證小乘果位?是用小乘果位來比喻他斷煩惱層次,見思煩惱斷了,這才能得寶相莊嚴。所以我們看人,人的心清淨他有一個清淨相,人很慈悲他有一個慈悲相,這個人很凶惡,他有個凶惡的相,你細心觀察,所謂是‘誠於中而顯於外’,相貌就是你自己心理情緒的一個表現,從你的相狀能夠知道你一個人的心,你的心理、你的思想,知道你的情緒。所以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就修因證果了。下麵經文這第九尊: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這是“袈裟幢如來”,什麽叫‘袈裟’?注解裏麵說,‘此約莊嚴標相,以彰佛德洪名’,下麵引‘《心地觀經》雲,袈裟,即是如來寶幢之相’。先要懂得袈裟的意思,袈裟是梵語,它的意思是雜,顏色雜色叫袈裟色,它不是一個單純的,是個混雜的,凡是混雜都叫袈裟。所以托缽,托缽這一缽飯叫袈裟飯,為什麽?許多人家供養的,飯菜合在一起。我們這個衣,衣為什麽稱袈裟?各種顏色混合在一塊染的,所以它不是正色。正色是五色,紅黃藍白黑這正色,黑色也是正色。佛弟子不著正色,這衣叫染色衣,五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染成這個顏色,這叫袈裟,袈裟是從顏色上來說的。
  在過去,也是在佛的衣質料上說,它也是混雜的。因為古時候托缽這一缽飯容易,大家供養容易。古時候資源缺乏,布都是手工製的,所以得一件衣相當不容易。衣從哪裏來?衣從這些在家人,他們穿著這些破舊的衣服,不要了,丟掉了,出家人把它撿來。可是諸位要曉得,印度人的衣是一塊布裹在身上,他穿舊、穿破丟棄了,出家人把它撿起來,裏麵還有可以用的,破的那些地方把它剪裁掉,這樣多剪幾件,把它拚拚湊湊就拚成一條衣,所以這個也是袈裟。拚成之後,當然布的料不一樣,顏色不一樣,所以縫製起來之後再染色,這叫袈裟。由此可知,袈裟真正的意義是隨緣而不著相,衣食住行都隨緣,決定沒有挑剔。佛在世間,在生活上衣食住行都無心,無心就是無有分別心、無有執著心,隨大家的供養什麽都好,總是以清淨心、平等心來看待,這就對了。
  “幢”是高顯之意,這是表法。佛家的生活態度,這樣明顯告訴世間一切眾生,這就是自行化他,教大家在生活上不要過分的執著,不要過分的貪圖享受,你一切都能隨緣,你的心多清淨多自在,這裏頭真正快樂。一切要過分講求,你苦就來了,你過的日子是苦日子,再富貴也是過苦日子。所以知足的人,他一切不講求、一切都隨緣,再貧窮他快樂,他過的是樂日子。由此可知,苦樂也在一念之間,一切隨緣,哪有不自在?哪有不快樂?所以這一件袈裟用意就很深。但是現在縱然搭著袈裟滿街去走,人家不知道、不懂這個意思,古時候的人懂,一看到袈裟他覺悟,把世間一切貪染之心他就能夠伏住,就降下來了。現在人不知道、不懂,這是佛法弘揚的太少了,世間人對佛法產生很大的誤會。這一樁事情,也正是我們這一個時代佛弟子,應當要努力盡心盡力宣揚佛法,讓社會大眾對於佛的教育、佛的教化有正確的理解,重新肯定,這是我們的本分工作,我們把它做好,我們這一生就過得有意義、有價值了。所以這個功德,說是“聞是佛名,超一百劫生死之罪”,這裏頭含著自行化他,無量功德。末後這一尊: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是人得遇恒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
  “山王”就是指須彌山,在一個世界、一個地區,須彌山是叫妙高山,須彌是梵語,這一個地區最高的這一座山,就稱為須彌山,這個地區的須彌山。在這個世界,這一個世界裏麵最高的山,是這一個世界的須彌山。所以須彌並沒有說是固定指哪一座山,不是的,看它的範圍。如果講娑婆世界,娑婆世界須彌山就高了,是這一個娑婆世界裏麵最高的一個山。通常講我們地球叫閻浮提洲,閻浮提,我們這個地球上最高的這座山,那是閻浮提洲的須彌山。這是講山王,山王就是指最高的這座山。“大通”都是形容山王,這個山王高大,通也比喻,大跟通如果從表法的意思上來說,注解裏麵一百四十六麵,注解裏頭的第三行從當中看起:‘大通是般若因,山王是報身果,四智究竟莊嚴’,這從表法上說的。
  須彌山,佛在經上講四寶合成,用四寶來比四智,四智就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四智合成的那就是般若,這個意思非常明顯的顯示出,轉八識成四智,四智是須彌山,四智這是大、這是通,這是無障礙,成就的是四智菩提,四智菩提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山王這是果報,比喻佛的報身,我們明了佛三身即是一身,一身即是三身,《華嚴經》裏麵給我們講,法身、報身、應化身是一,一而三,三而一,這個意思很深很廣。由此可知,這一尊佛的德號是講修因證果,修四智之因,一定證報身之果。因為報身佛是智慧成就的,法身是自性本具的,報身是智慧修成的,所以“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那就“遇恒河沙數諸佛,廣為說法”,與這個意思就相應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