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第四章 真人不露相

(2009-07-22 09:17:31) 下一個
第四章 真人不露相

當今世人,聽騙不聽勸,天魔波旬弟子就混雜於“四眾”之中。社會上的牛鬼蛇神亦紛紛出籠,妄稱自己是某某大佛、某某大菩薩降世救度眾生,欺騙愚癡之人依其法、依其人而得解脫。佛法有一根本之理:以無念為宗,無住為本,無相為用,空寂為體,清淨為修行。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凡是不修自心借外力者皆是外道。從古至今佛菩薩來世間度人,無一露相,更何況侃侃而宣自己是大佛、大菩薩凡如此言者,無不是妖魔鬼怪之一流、滅佛滅法斷眾生慧命者。
一九三六年由河北省遷到關外的吉林省海龍縣後,純印攜三子強牛到當地普積庵找住持結緣。該住持妙善師,四十歲左右,端莊文靜,膚白細膩,行住坐臥,威儀具足,言談妙理橫流,很有修持,唯有左手四小指細長彎曲,猶如龍須柳相似,可能是天生的宿疾。光複時海龍鬧霍亂,妙善師在寺院內用大鍋熬中草藥,布施善信,凡服藥者無一死於霍亂。
妙善師定功很深,每次入定可達五、六天之久。純印第一次領著三子見妙善師時,並無多言,唯請師父為她談談因果。師父看了看純印的麵相,說她年壽最大不超過五十五歲,勸她行善積德,並作消業增壽法會。
純印聽後哈哈一笑,謝過師父,領著三子樂顛顛地回家了。又過了十幾天,她第二次又去普積庵,此時妙善師剛剛出定,她一見純印,急忙從寮房迎出,並用自己珍貴的玉石茶盅為純印倒茶(本來師父特愛潔淨,從不準別人碰自己茶盅),兩人相見如故,特別親密,且從這一天開始妙善師始稱純印為師兄。
普積庵當時有三位沙彌尼,均在二十歲左右,眉清目秀,光彩照人,持戒嚴謹,從不出寺門一步。純印經常與妙善來往,有時去妙善剛入定不久,純印便告其弟子沙彌尼說:“你們把門打開,我在你師父身旁坐一會兒,她就出定了。”自己找一蒲團坐在妙善身旁閉目打坐,大約一兩個時辰,妙善師果然出定了,兩個人就開始在寮房中有說有笑地長談。
一九四五年春的一天,純印離庵時,妙善戀戀不舍送出二裏多地,純印多次讓她回庵,她不聲不響還是依依相送。純印好似看出她的心事就問:“有事嗎?”“師兄,請你明天來送送我,我要走!”“走這麽早幹啥?”“世事變化,寺院保不住了……”
次日兩人談話後,笑哈哈地攜手進禪定室,妙善坐在床上,純印坐地下的蒲團上,都寂然入定,一直到下午四時許,純印走出來告訴沙彌尼弟子說:“你師父走了,你們處理後事吧。”
一九四五年秋,海龍當地的龍王廟、鬼王廟、娘娘廟、普積庵、老城牆果然全被扒掉了。
純印老人聞訊後,打一唉聲說:“唉!佛家有五十年的劫難,在所難免了……”
純印老人能在定中喚回妙善師出定,又能在定中送妙善師往生,其修行的功夫實不可思議。老人每日打坐七、八個小時,表攝心持戒修定之法,以定發慧,定慧等持。幾十年如一日,精勤修持,從無怠惰,正因其心淨、功夫深,一生雖素食卻從無大病,並能自選時日無病往生,為勤修戒定慧的行者做出了榜樣。
法性平等無高下,欲得真如唯修心。
世人隻要回觀照,三障當即轉業因。
眾生癡迷塵沙重,顛倒妄想假作真。
念頭如能徹底轉,了斷塵緣現三身。
(三障:業障、報障、惑障;三身:法身、報身、化身。)

(一)純印首傳念佛法 強牛受益在深山

偽滿時老人三子好與同學到山上抓蟈蟈,因其性情倔強,不信鬼神,在蒿草沒人高的亂屍崗上到處亂鑽,毫無恐懼。一天他為了向同學亮膽量,兩隻小腳上各套一個骷髏頭踩著玩……其母純印知道後婉轉地開導說:“我們劉家老一輩的人故去,大都埋在北山亂屍崗上,年深日久,被野獸摳洞折騰難免不暴屍在外,你踩的骷髏頭,準說就不是你的前輩老人嗎?再說人死了陰魂還在,你不該折騰他們哪——你要真有膽量就該把白骨給埋上,你敢嗎?”“埋亂骨頭有啥不敢的,骷髏頭我都敢敲著玩,甭說白骨頭了!”強牛不服氣地說。“你要能埋一百個人的屍骨,陰魂就可幻化成人形感謝你,到時就怕你害怕。”幾句話將強牛的倔脾氣激起。從此,他見到白骨就掩埋,為了湊足百人,他滿山遍野到處找死人屍骨埋……後來才知道,老人是利用三子的強脾氣,培養他的慈悲心。
倔強的十多歲孩子,也有害怕的時候。一天在山上抓蟈蟈,正站在墳包上聚精會神慢慢接近嵩杆上的蟈蟈時,因腳下棺材板腐朽,他突然掉進了棺材裏,直沒到腋窩,勉強爬出來,已嚇得滿頭大汗。夜裏睡覺時一驚一炸,睡不安穩還大呼小叫,媽媽(純印)問清原委,告訴他說:“今後若遇見危急,你就大聲呼喊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快來救我,弟子某某某有難。觀世音馬上就到,一定會設法救你”。還教他說:“若不太危急,你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三聲,每念一聲用手從前額往腦後摸擦一下,火光可竄出七尺,一切妖魔鬼怪都得躲出三十裏外。”老人還教其三子一個管驚嚇的咒語:“天羅神,地羅神,弟子某某某不掉魂。”
有一天在山上玩不知不覺天黑了,本想下山回家,但卻在沒頭頂的蒿草裏鑽來鑽去始終找不到下山的路徑,幾座舊墳好似有意作怪,任你繞來繞去總擺脫不了,眼前漆黑一團什麽也看不見聽不見了。小“強牛”這回可慌了神,嚇得蹲在地上抱頭大哭,哭聲傳到山下,幾位等他下山的同學聽到他的哭聲,一齊在山下聚攏呼喊他的名字,但無論怎麽呼喊他就是聽不見。猛然間他想起媽媽前幾天告訴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妖魔鬼怪不敢近身的話,他一下子好像在大災難中掙紮欲死時突遇救星似的不顧一切站起身來,隨口念出一串串的“南無阿彌陀佛”,並用手從前額往腦後狠勁摸擦幾下。突然眼前的“黑牆”刷地一閃不見了,馬上就能聽到山下同學的呼喊、馬上也能看見海龍街裏各家的燈光了……
回到家向媽媽學說了一遍此事,媽媽抿嘴一笑:“我早知道你要被鬼擋牆困住!”小強牛驚詫地睜大眼問:“為什麽?”“因為你不聽話,天天在人家房頂(墳頂)上踏踩,白天陽氣盛奈何不了你,天一黑就是陰間人的世界了怎能不報複你!你這個強牛長這麽大啥也不信,不知造了多少業,將來一樣少不了都要受報應,苦頭還在後頭呢!”
老人一生隻傳給三個人佛法,這些人無不受益。一位是純印的老公公,他整日數念珠,最後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第二人就是其二子進昌,六七歲時即獲得六字大明咒,一生仰仗神咒之力多次轉危為安;第三人就是其三子“強牛”,他十餘歲時老人用善巧方便教他稱念“觀音”聖號和“阿彌陀佛”聖號,但老人深知其機緣未至,直到老人往生後,方度其入佛門以弘揚“純印”之法。日常老人以善巧方便潛移默化、細雨潤無聲的方式,向她的繼承人、傳法人傳授修心之法。所以“強牛”居士講法不離自心,不即經教又不離經教,實為得到“純印”心法之真諦。
“心即法,法即心,離心無法,離法無心,佛在自心求,法在自身行”。
空非空色非色,空色無礙。
理非理事非事,理事一如。

(二)“打坐”的啟示

純印每日打坐七、八小時,她向世人表修行的三大綱目:持戒、修定、證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是所有修行人的下手處,也是修學佛法的總綱。
打坐能攝心,心無妄念即持戒。持是受持、堅持、持之以恒;戒是戒律。戒律一是諸惡莫作——止惡;二是眾善奉行——修善。該止的不止、該作的不作都是犯戒,兩者具足方為持戒完整。所以世人一聽學佛最怕的就是佛門的戒律,對戒律的涵義,不但世人不知,甚至佛門三寶弟子也大有不甚了解者,枉加解釋這也不許、那也不行,搞了許多緊箍咒,嚇得世人不敢沾佛門的邊。所謂持戒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諸惡莫作”方麵,對在家的居士要求鬆一些,而對出家的僧人戒律要求比較嚴格,但在“眾善奉行”方麵都是要以利他為自利的出發點,這是無差別的。純印老人往生後的第五天夜裏,為度其“強牛”子,即告知他修行的方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遠離名利,一心念佛。”
學佛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隻有把戒持好了,心不散亂了,才不會受外界的幹擾、不會執著“六塵”的境界,遠離“五欲”,不搞是非人我,對“見聞覺知”不起分別心,才有可能修定。純印度“強牛”,亦告知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從攝心持戒打好修行的基礎。
“遠離名利”,涵定之意。世人在名利上無不貪著,有貪著心則失去了定力,淨心被名利所染汙。“強牛”居士入佛門雖然晚,卻能做到不沾名利勇猛精進,乃係深得純印之法益。
老人打坐是否與“禪定”有關,已無可考。何為“禪定”?處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為“禪”;內見自性不動為“定”;外不著相為禪,內不動心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若見境思境,心被境擾即為亂心。若見諸境心不亂者,乃真定。外離相即禪,內心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禪定”是令心專注、不散亂的修行方法,也是一種凝然寂靜的狀態。純印老人已為世人顯示了高深的定功,丈夫死、新生兒子蒙難,不起心不動念,不驚不怖,非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禪定的範圍很廣泛,禪宗所說的禪及其它宗派所說的禪法、止觀、觀法、及淨土宗打坐時念的“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念分明時,就是“念佛禪”:無上甚深深妙禪。有的念觀音聖號,有的專持大悲咒,隻要讓紛亂的意識安定下來,息去妄念,就是修禪定。佛教無論修何種法門,都離不開禪定,離開禪定,佛法就失去了基礎。另外佛門的一切修行法門都由禪定所攝。因此必須要紮實地修定,純印老人已為我們表露無遺了,有了定,才能發慧、證慧。
佛門的慧(般若),不是世人的小聰明,亦不是世人稱的智慧,世人的聰明智慧,無不是從學而知之、習而知之,這是世智辯聰。佛門的智慧是從清淨心發出的。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世人的見聞覺知之智,佛門稱所知障,所知愈多,障本體真智愈重。慧(般若)是由持戒、修定而引發的一種高度不經思惟的抉擇力、判斷力、洞察力,有了慧才能趨於覺悟和解脫。
戒、定、慧,持戒是當生成就的保證,修定是覺悟者的力量,證慧是作用、是目標。在修持中,定非常重要,有定才有堅強的力量,才會在逆境中不動搖、不憎惡排斥,在順境中不沾沾自喜。不貪著,不貪愛,身口意三業才不會隨無明煩惱遷流而做出違背戒律的事情,有定才能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有了定就能像大地似的安然不動。“八風吹不動”。
慧的涵義非常廣泛,本不可言說,如純印老人,坐在家中可知外境的變化,不受時間、空間所礙。慧廣說不盡,略說有五方麵:生佛一如(凡聖一如)、空有一如、一多一如(大小、上下一如)諸法一如、諸見一如。般若智慧,是人人本具,不是從外獲得的,“般若智自性生,依外法不得成”。“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六祖惠能大師講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所以修行者,以持戒為基礎,修定為樞紐,發慧、達慧、證慧為目標、為究竟。
純印老人由於有了甚深禪定,持戒可不持而持,自自然然毫不勉強,每時每刻、一言一行無不在戒律中,但又不覺得有戒律的約束,非一般人所能比擬。
我們本是凡夫,修行要以一顆平常心按戒、定、慧的次第踏實去做。切不可圖快速、求玄妙。須持之以恒、老實耕耘而莫問收獲,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在一言一行上下功夫、在起心動念上下功夫,久而久之,必然莫問收獲而有收獲。
成道唯修心,境緣迷本真。
看透真假我,來去無二人。

(三)“強牛”涵大乘法義

純印老人的一言一行,無不是入佛知見、無不是菩提心的體現。老人一生的實踐,純是菩提心光之閃爍,實為我們樹立了大乘菩薩的光輝典範。
老人稱其三子為“強牛”,亦含有深意。眾生蒙蔽了自己的心性,貪戀著五欲六塵的不實外境,受外緣的影響內心則生起妄想的紛擾,因迷而不覺,遂甘心受塵勞的驅使無休止地輪轉六道。一百多年前“釋純印”的名號示現娑婆決非偶然,係以純印之身出現世間,示演修心之大乘佛法,旨在勸引眾生息止貪愛、忘想、分別、執著之心。告誡有緣者修行法要: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心性凡聖本無差別,要在自己的心中打開佛的知見。遠離世間人根深蒂固的心地不正、私欲過重、愚昧迷執、口善心惡、貪愛嗔恚、嫉賢妒能、諂媚佞言、貢高我慢、損人利已等種種惡道習性,這些就是在開眾生的知見。純印老人示現世間,就是要有緣眾生,正自己的心念,開掘自性般若,時時觀照自己的心性止惡修善。能開佛的知見,就是佛出世間,這即是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佛在《法華經》曾比喻三車: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此是佛假設的三乘方便法,因眾生迷失自性的實相而施設的權教,唯有大白牛車是佛真實說的一乘實相法,是為眾生修持而開顯的實教。“畢竟隻有一佛乘,並無其他的教乘;或說二乘或說三乘,乃至說無數的方便法門,以及種種因緣譬喻等言詞,這些法全都是為了那一佛乘而方便說的”。
純印老人三子倔強無比,他不見事實不認帳,六十多年沒燒過香、沒燒過紙錢、沒上過墳、沒給人磕過頭,他的論點是對老人生時極力盡孝,死後不裝腔做勢、又哭又叫。香、紙沒有用,人死一堆骨,何必為白骨操心。老人生前亦以善巧方便潛移默化向他灌輸大乘心法。老人知其根性不凡,所以選其為她的傳法人,稱其“強牛”亦非無義,“強”字即強牛也!牛,表白牛車,大乘佛法也!又喻:未法眾生根性低劣,福薄、障深、迷重,剛強難化實不易度,為貪世福造惡多端,業力深重,一牛恐難撼動,故純印老人以大悲心,度有情、有緣眾生,以“強牛”即二強牛而度之。“純印”乃自心法也,學佛人若能信得及“自性”是佛種性之人實為難得。“強牛”居士所弘揚的“純印”性德,直指修心之法,破心外求法者數以萬計,其法緣殊勝乃“純印”老人及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加被也!
我輩修行人所以成就不大——“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有四種較突出的障道緣須引起行者警惕:
1、任務觀
念佛誦經隻為完成功課而用心。不知如何親身體證佛自心之法;功課結束後,不知如何念佛;日常生活又不知如何用心觀照。有任務觀者,必然壓製了學佛的輕鬆、自在、快樂的內心受用,將虔誠、自願、輕安、愉悅、受用的佛法變成苦惱、被動的束縛,忘記了佛法就是生活之法,忘記了修行就是修心、就是使人人本具的清淨平等慈悲的佛性,在契理契機的功課中顯現出真心的妙用。功課分為定、散二課。定課誦經修定力,散課念佛修淨心。若摻雜了任務觀點,心就不淨,法與心就不相應,欲達一心不亂就更望塵莫及了。
2、功德觀
純印老人講“有心作善,其善不讚;無心作惡,其惡無過”。學佛人不知功德與福德的區別,真正的功德並不在事相上,也不在修法上,更不在誦多少經、念多少咒上。功德是與本性相應,它是內心世界脫離了煩惱的一種清淨無染的狀態即無念、無知、無見,它是自我性德顯現的一種悟證。念念無滯、洞見本性的妙用為功德。
見性是功,平等心是德;謙謙無我慢之心是功,身口意與禮相合是德;心生萬法是功,入法離念是德;念佛不執著,念與淨心相應是功,生活、修持心不染六塵是德;心地清淨是功,平等慈悲是德;無我相是功,行普敬、三輪體空布施是德。功是精純的功夫,德是身口意三業的德行。功德不是求來的,也不是做來的,是在修持中積功累德,即純印老人講的“凡事不走心”,念念無住,放下有念,又不住無念,使自己的身心世界與佛果菩提融為一體則功德自然顯露,道業亦在無知無覺中完善。
3、名相觀
佛門經典浩如煙海,諸宗著作名相極多,學佛人若鑽字義,著在“文字相”上,甚至望文生義,最後得到的是佛學,而非佛法,不是學佛人。經典律論諸多名相,不過是如指引月,若死在名相上,必背離佛理。全佛是心,全心是佛,離此則背離佛法的究竟,不能開智慧,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所知障會遮蔽本覺的清淨心。
什麽人被名相觀所障呢?理論多(從經論得而非自性悟)實參少者;說禪多(口頭禪)見性少者;望文生義多自性流露少者……佛門的文字乃敲門之磚,悟道後必須離文字相。佛法非從外得。隻要不思、不想、無念、無求、無得——當下即是。
4、儀規觀
佛教為了接引信眾設了許多儀規,如寺院的早晚殿課誦,禪宗的禪堂,密宗的壇場,淨土宗的佛七、念佛會等都有許多儀規,繞佛、止靜、跑香、坐禪、灌頂、禮佛等,很少有人明白儀規的作用,而起執著心,如上幾根香,點什麽樣的蠟燭,進大殿如何邁腿……佛門的儀規是修行中起攝心作用的,是一種禮節,這些禮節讓人感到道場肅穆莊嚴、使參加者從心裏對佛像、對出家師、對經典油然起敬。儀規的嚴肅性和道場的氣氛感染你妄念不生,全部身心都投入,使心清淨,久之“心淨體亦淨”,它不但是精神療法,心靈的熏陶,使你萬緣放下,一心向佛、向道,塵勞煩惱不生,身心必然輕鬆自在。假如執著儀規神聖不可侵犯,稍一不慎有些誤差,心裏不免恐慌。怕菩薩、護法見責,就有可能出現災禍疾病,“萬法心想生”嘛!主要在差別事相上起了分別心,千斤壓力在心頭。若死在儀規上,又如何體證妙明、空靈之境呢?古人參禪,有“嗬佛罵祖”之說,但這是修自力解脫,上上根性之人所為,我二力淨土法門切不可仿效。
佛門的儀規是提供修道人的方便,但修行人的真功夫並不在儀規的本身,它是借境修心的儀式,若執著儀規被儀規所縛,便不能圓融入道,應不住儀規相,應明儀規理,即相離相,以儀規束塵勞修淨心。當然這裏所講的決不是不執行儀規——因沒有規矩畢竟不成方圓,隻是莫被它所縛!
障道之緣,說之不盡,此四種障,對念佛者,較有普遍性。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般若智,不了解佛法的真實義,不能以假修真、借法證真,若能以佛知見為知見,回光返照,對一切事、人、物,甚至一切法,都不住著,“空靈無住妙用無窮”,心地必然清涼自在,熱惱不沾。心如鏡映物、如水現月,身心不動,運用諸法而不住相。不留修、不修之痕,戒於心,行自然,橫順眾,喚群萌,若能如此修行,該多自在呀!品味“純印”一生,不就是如此嗎?!老人境界可用兩句話概括:“空非空色非色空色一如,理非理事非事理事無礙。”普願眾生速乘大白牛車往生極樂。
著相求法本無法,離相修心真修行。
世人若明真空理,覺悟自心證菩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