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純印---第一章 自帶法名 因緣非淺

(2009-07-22 09:10:22) 下一個
第一章 自帶法名 因緣非淺

清朝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河北省臨榆縣(現撫寧縣)紫草塢鄉,有一史姓家族,一男曾為兩榜進士,其人性情耿直剛正不阿,不願為官在家務農,兼開一中藥鋪,濟世救人,其醫德醫術遠近聞名,人稱“進士郎中”。“郎中”心地慈善,廣為布施,有錢無錢均可來他家就醫,德被鄉裏受人景仰。他除了在自家坐堂診病外,因醫術高超,經常出入總督府等官宦之家,生活較富裕。
“郎中”膝下已有二女,這年(一八八七年)婦人產期至,腹痛三日不生,催生藥一劑劑入口,猶如石沉大海。“郎中”不知所措,煩惱至極。這日(八月初四)正午烈日當頭,他疲憊地依靠在院內一棵大銀杏樹下,不覺入夢:見一身著紅色袈裟的高大和尚,手中托著一方金印,投入其懷,告知:“快把這顆純印送進房中,其因緣非淺!”正當他驚異之際,忽被房內一陣嬰兒的啼哭聲驚醒,婦人已生下一女,起名“純印”。此嬰沒有十個月的胎獄之苦,是奪舍而生。純印是嬰兒自帶的法名。
舊社會女人受歧視,一般均無大名。史氏家庭亦不例外,前二女均是依季節特征起名,長女桃樹,次女杏樹。
純印為什麽生在史姓家庭,而不生在其他姓氏之家呢?早在三、四十年前,純印老人已透露給其三子強牛,奈他機緣未至而不解。“你外祖父,人家都稱他四先生。”“他排行老四?”“不,他是獨生子。”“那為啥稱他四先生呢?”“因史與死諧音,逢年過節稱史(死)先生不吉利,犯忌諱。”直到純印老人走後,其子強牛被度入佛門,方悟出純印老人在姓氏上打了方便語。原來娑婆世界教主是釋迦牟尼佛,純印既來娑婆度人,她名號應為釋純印。
純乃心,純乃淨,純乃性,純乃體,純乃理,純即一真,純即如來;印乃道,印乃法,即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及一實相印。正如純印老人走後度強牛時說:“純印皆一切如來,一切如來皆純印,勿執著史純印老人家一個人。”
純即是至誠至善之心;純即以心印心專一之修學;純即是念念利益一切眾生利他無我之心;純即是一切種智(根本智);純即是諸法實相——是真實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純即是不生不滅之妙明真心。
純印即是佛以心印心、以心傳心修心之法(本書內列有淺注)。
自帶法名的釋純印俊美出眾,長相非凡,兩耳大於常人之半,雙臂過膝,手指修長,膚白如玉,聰慧過人,記憶特佳。天生的胎裏素,自幼性情嫻淑,舉止溫柔,心地善良,少言寡語,喜歡布施。
純印弟弟六歲時,父親請一位私塾先生,來家教其弟弟學習《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論語》等,由她照顧弟弟伴讀。她邊繡花做針線活邊聽先生講書,晚上弟弟背不下來的文章,她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所以純印雖識字不多,但古書上的典故、詩詞懂得很多。她一生沒說過一句髒話、惡語,從不看別人的過失,不論他人的是非,舉止言談穩重守禮,不失大家閨秀的風範。
純印八歲時母親病故,父親娶了一房繼母,生一傻妹妹。妹妹長到十幾歲時患了骨漏(骨結核)。為了照顧這個妹妹並盡量減輕其痛苦為父母分憂,她發誓不將妹妹侍候出頭不結婚。舊社會男女都早婚,女子一般十六、七歲完婚,十八歲以上未結婚的,都屬稀有的特例,爾時婚配就相當困難了。
她不顧病床前各種難聞刺鼻的氣味,長年累月為傻妹妹送水送飯,洗傷口、換藥、接大小便,日日夜夜無微不至地照料她整整十一年之久,妹妹去世了,卻影響了她自己終身大事。
二十九歲才與劉振先尋婚。當時振先上有五六十歲的父母,下有一男三女,最小的女孩不到一周歲,最大的男孩才九歲。振先常年在關外海龍給私人買賣吃勞金(營業員),每月收入相當微薄,難以養家。純印與振先沒見過麵,而純印家又很富有,況因受妹妹托累而耽誤了婚期,對家庭貢獻不小,對婚事自己本有選擇的餘地,但她卻心甘情願自找苦吃。丈夫長年在關外,老少三輩七口之家全賴她養幾隻雞下蛋換些油鹽米,省吃節用艱苦度日,有時將娘家陪送的金銀手飾拿出變賣,以維持生活。
結婚前,劉家恐她是大家閨秀不會照料孩子,公婆決定將一周歲的女孩送給嬸母。婚後純印真誠地求公婆將三女抱回,結果其當夜即將新被尿濕。此女至五、六歲時還尿床,鬧人尤甚,不是讓媽媽背就是讓抱,從不離媽媽懷中,而純印一點怨言都沒有。
後來她生二男一女,在三個月子期間,沒吃過一個雞蛋,沒喝過一碗小米粥。最好的飯食是將高粱米碾碎,熬稀粥喝。她對公婆極盡孝道,每餐總是設法調劑些青菜、蛋醬下飯……
婚後第二個春節,前房孩子見別人家都買白米、白麵、豬肉、粉條等年貨,媽媽不聲不響整天坐在炕上為孩子們縫補舊衣服,以為媽媽忘了過年了,大女兒多次提醒,純印好似沒聽見似的,自顧悶頭做活。臘月二十九,二女兒見別人家孩子都穿上了新衣,跑回家向媽媽哭要……丈夫因身體多病,好幾個月沒往家捎錢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裏一分錢沒有,上有老下有小年可怎麽過呢?純印並沒有忘記年關來臨,但她一生不會用心思動腦筋去思考,正如平時她的口頭禪:車到山前必有路。一切順自然心就無憂慮無煩惱了。
臘月二十九傍晚,她不聲不響地在鄰居家借一頭小毛驢,抱著正在吃奶的兒子,回二十裏地外娘家去了。鄰居紛紛議論,說她扔下老少,回自己富有家過年去了,孩子聽說後,回家圍著爺爺痛哭:“媽媽不管我們了,家裏沒米、沒油咋辦哪!”
爺爺非常自信地說:“你媽絕不是光顧自己、扔下我們不管的人,最晚明天準回來。”就在當天夜裏,她坐著娘家的大馬車回來了。帶回來米、麵、肉、布料等,連續勞作了兩個通宵,在大年初一時讓前房的四個孩子都穿上了新衣。
她平時買布做衣服總是給前房子女,自己生的孩子則總是揀大孩子換下的衣服翻翻新。其子進昌四、五歲時,曾指問媽媽為什麽給哥姐做新衣,自己總穿破舊衣服?她哄著說:“哥哥姐姐大了,穿破衣服人家笑話,等你長大,媽媽也給你做新衣服……”
怎樣修學大慈大悲解脫門、受持大乘菩薩道,純印老人就是大乘佛道的領路人。沿著純印的道路走,就是大悲行,就是菩薩道。純印尚未降臨,就點化世人,如來佛性與生具足,因緣非淺。純印即如來,純印即佛正法,純印即佛性。如來法語,奧妙無窮,一言一字都有無盡的義、不盡的解。若能在一字一言中徹悟本源,定能出六趣成佛道。
自帶法名的釋純印,本具如來智慧德相。眾生本具佛性,一切具足。自家心地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何無始劫執迷不悟、輪回受苦呢?被妄想、分別、執著所蔽,認幻為有、認假為真,是“我”害了我。純印是誰?就是我們的真心之所現,也就是諸法的真實相。純印是你、是我、也是他。諸佛眾生本一心,無二亦無別。純印又非你我他,因心純淨無分別、妄念故。正如純印老人所講:“隻要心中有佛,不供佛像可以,不修心不行。一個人心無止境,不想法對治怎麽行。修行是看住自己的心,不要在心外去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沒有生滅,法亦無生無滅,不明這個道理在心外妄追求,沒有用。”老人的話與達摩祖師重要開示“佛道修行在心中”一脈相承。可見純印來娑婆示現是為學佛人點燃更具體、更實際、更準確的一盞入道的指路明燈。學佛、修行要不離自心,悟自本心,事事不用緣心用真心,隨緣生活,隨緣於事業,隨緣作善、一切不攀緣,心才能不隨境轉,才不會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空卻了緣心,就是佛心,純印的作為就是一切修行人的榜樣。
化佛送純印,應劫百年生。
純印乃心法,菩提在自心。
般若人人有,何須求外因。
實性即佛性,空身是法身。

(一)慈悲住世 解苦眾生

大慈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的共德,他們無不最大限度地給予眾生樂、拔諸眾生苦。
純印在侍候傻妹妹故去後自己已二十九歲了,明知劉家上有二老下有四個孩子,家境非常貧困,而且丈夫振先又常年在外,在父母給了自己選擇權利的情況下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個家庭。此乃考慮到劉家二老、四小家境貧寒急需舍身救拔。這是眾生有苦即我苦,平等饒益一切眾生的大悲心在放光,是照天照地的菩薩行!
純印不是以凡夫心看劉家二老四小是自己的負擔、是火坑、是累贅而遠離,而是將劉家老小之苦難,看成是自己的苦難,心與劉家老小相通融。她放棄個人的幸福,心甘情願去困境、挑重擔、行苦行。當然這也是“劉老好”德性的感應。此即大乘菩薩寧願自己入苦海,但為眾生得離苦的菩薩行。
純印一個大家閨秀,為了別人減輕病苦,寧舍自己的青春年華,放棄了終身大事不顧,自找終身痛苦——這不正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的大乘菩薩行嗎?這是心中無我,與眾生同體大悲的菩薩境界,非凡夫境界所能及。
大乘菩薩為什麽要修這種境界呢?是菩薩自利利他的需要,是菩薩實現轉變心性的需要,菩薩亟需破除我執、法執,超越自我,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與諸法界融為一體。
信佛學佛人,常在佛像前拜求,欲想見佛,孰不知佛菩薩時時示現在世間,怎奈世間人不識。諸佛菩薩並沒有一時一刻舍離眾生,他們常在世間,慈悲普度,為什麽凡夫不知佛菩薩之所在呢?因眾生無明煩惱以妄障慧,不覺不知當麵錯過機緣。純印走後,“強牛”方悟,痛悔不及。

(二)“隱密”的大明咒

早在三十年代,純印四十來歲,家中斷炊,無米下鍋,她由鄰居家借一頭毛驢,讓其六、七歲的兒子劉進昌到其姐桂芝家借糧,十幾裏的路程,要翻過一座大山,山頂荒墳遍布,橡樹葉隨風發出瘮人的響聲,更增加了淒涼恐怖之感。進昌說什麽也不去,他說:“害怕!”逼的沒辦法,就哭鼻子。純印無奈,附在他耳邊告訴他一個千靈萬靈的咒語:“嗡嘛呢叭咪吽。”並威脅說:“你用心念不準出聲,不準告訴任何人,若出聲或告訴他人,此咒不但不靈還減你的陽壽!”進昌得此咒語,騎著毛驢來回翻越大山,真的一絲害怕的感覺也沒有了,從此他經常在心裏默念,隻是從來不敢念出聲更不敢向外人講,恐遭減壽的報應。
老人往生後的第二年,他去三弟(強牛)家,看見佛堂上方貼“嗡嘛呢叭彌吽”六字咒語,就問:“這是什麽咒語?”三弟強牛告訴他這是大明咒。他聽後驚駭地問:“這個咒語,你怎敢貼出來見人!念出聲要減陽壽的。”強牛哈哈一笑問:“你會這個咒語嗎?”“我六歲就會,是媽教給我的,她不讓告訴人,也不準念出聲,說念出聲減壽!”“老人家這是方便語,你受騙七十多年,如今還蒙在鼓裏,她老人家若露出身份,焉能住世一百多年?”
六字大明咒真言,廣大圓滿,妙用無窮,威德無上,為密部中極重要之法。密典雲:“嗡”表天道,“嘛”表阿修羅道,“呢”表人道,“叭”表畜生道,“咪”表餓鬼道,“吽”表地獄道。念此六字,即能斷輪回、脫三界。“嗡”字由菩提心發生,初入十信位,由是精進;“嘛”字入住位;“呢”字入十行位;“叭”字入十回向位;“咪”字入十地位,“吽”字入金剛乘至大覺位。念此六字,即能頓超十地,成無上覺。此六字又為一切咒之心,故又稱大悲心咒。
六字真言,乃觀世音菩薩微妙心印,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為十方諸佛所讚歎。此咒為密宗修持之法,凡持此咒,必須有喇嘛上師阿奢黎傳授。今載此僅為使同修明純印住世度人本懷也!淨土法旨在一門深入,長期薰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聖號,萬人修萬人去,實為“簡易、直捷、方便、究竟”的最殊勝最穩妥之法。
佛法是“愈高深愈精要,愈簡捷愈有效”。盼同修老實念佛一心念佛,當生皆可成就。
了君大事唯修淨土,
暢佛本懷自在往生。

(三)飾物“三寶”

純印老人日常胸前總喜歡佩戴一串銀質飾物,此飾物共三件。
1、銀葫蘆。此物約四公分大小,葫蘆尾部翹起,尾端有一細小的葫蒂,整個銀葫蘆光潔玲瓏,葫蘆體隱隱約約可見蓮花,下墜一銀鈴。老人往生後其家人方悟出,此物代表“佛”。西遊記故事曾有一寶葫蘆,大可裝天,神密莫測。包涵宇宙者,唯心能爾,餘皆不具,純印老人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能包天的葫蘆,非心何也?心佛不二。此物分明是在表佛法“愈高深愈精要、愈簡捷愈有效”——濃縮的結果從葫蘆蒂湧出的就是奇妙難信的一句“阿彌陀佛”聖號。
2、法船。此物約四、五公分大小,分底倉、中層、上層,船底有蓮花相托,船頭、船尾各立一名艄公,用篙支撐,顯得非常吃力。二層倉的一端尚有一圓形的鍾表,船底銀鏈係著一銀鈴。此法船代表法,三層代表三輩九品,往生極樂世界均以蓮花托之。底倉往生者眾(凡聖同居土),中倉者少(方便有餘土),上層者更稀少了(實報莊嚴土),上層修圓滿——六度圓滿即成佛(常寂光土)。鍾表表時間緊迫,二人用篙費力支撐表眾生難度亦暗合強牛——二強牛白衣說法,耗費心力,信受甚難。
3、淨水壺(純印往生前,交大兒媳潘慶芬走時戴上)。此水壺比葫蘆頂略大些(約二公分),做工精巧,空腹猶如沏茶的小南泥壺形狀,老人曾向他人介紹此壺叫淨水壺,淨乃僧之意,三件飾物合起乃佛、法、僧三寶,亦稱覺、正、淨。三即一,一即三。雖然老人將其中表僧寶之淨水壺摘下送人,亦不失三寶的圓滿,因覺者心必淨,正者心同樣是淨。另外為什麽純印老人在最後二十一天中,將代表僧的淨水壺摘下讓潘慶芬往生時帶走呢?這與末法時期僧團有關,老人深知僧團已不純,天魔波旬的弟子,披上袈裟濫竽充數,預示將來覺正之滅,必由淨滅。淺白說滅佛法者必是“僧團”。此即世間人說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為使佛的正法久住,我們應切記釋迦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千萬勿被恒河沙之數的邪師說法而迷惑。
老人往生前非常珍重地將寶船交與三兒媳佟秀琴,讓她好好保管。此物的來處已無從考究,但據其七十多歲的大兒媳潘慶芬講,她到劉家六十來年,老人始終在胸前佩戴此物,從不離身。表心中有佛、恭敬之意。三件飾物下麵都有一銀鈴,表警鍾長鳴之意,願眾生及早醒悟速乘法船、大白牛車往生極樂。

附:潘慶芬往生見聞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也就是純印老人往生後兩年,純印老人大兒媳、七十歲的潘慶芬也往生了。在她往生前第七天的夜裏,她見到有一尊二三層樓高穿紅衣的大佛,對她說:“去掉疑心,一心念佛。”從此她放下了兒女的親情,晝夜不停地用至誠心念佛了。念了整整七天便往生了。一夜間白發變黑,禿眉長出新眉,天空撒下米粒大小的黃色光珠子,小圓鏡似的光柱在身體上遊動,黃光罩體,空中有美妙的樂曲。
潘慶芬咽氣後,曾在零下二十八度的太平間停放了兩天一夜,其身體依然柔軟如常人,皮膚有彈性,麵相微笑。梅河口日報一九九八年三月十日(星期二)第三版刊登消息:“潘慶芬老人辭世前後長出黑眉毛”——全文如下:
家住新華街的潘慶芬老太太,走完了七十八年艱辛的人生路程,於去年十二月二日駕鶴歸西了。可她辭世後發生的事情,給人留下難解之謎。
潘慶芬老人生前患有嚴重的肺心症,經常打針吃藥。去年十二月一日突然發病,送市中醫院一檢查,心衰到了極點,忙打氧氣搶救。十分鍾後氧氣瓶“篤”的一聲自然斷氧,老太太的麵容由紫轉白,嘴唇也由紫轉紅。十二月二日晚十一點左右,她的親人發現老太太原來很禿的左眉梢萌生出黑色長眉毛;零點,已禿的右眉也長出一半的長黑眉毛,同時,她那原本灰白的頭發也大部分轉黑。其中頭頂心處的頭發油黑發亮。更奇者她的身體發出陣陣清香。這時潘慶芬老人已經停止呼吸,遺體卻軟而不僵,皮膚有彈性,手和臉有光澤,一直到火化前都是這樣,吸引了許多人觀看。
——言平


覺迷一心光,人生本無常。
看破誰為我,苦樂任由嚐。


正邪一種智,萬法理無心。
絕諸妄思憶,默契印真功。


淨染若不思,是非何所礙。
悟得純印理,方知舉念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