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地藏經講義 第四十六卷(1)

(2009-07-17 05:23:38) 下一個
地藏經講義 第四十六卷(1)

 淨空老法師講述
  請掀開經本《地藏經科注》卷下第六十五麵,請看經文:
  【生人天中,受勝妙樂。是人眷屬,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勝妙樂者,即承斯功德,轉增聖因,受無量樂。】
  注解裏麵一開端就說,‘已生善道,增益功勳,未脫苦輪,早生淨土’,跟這段經文的意思相似。是說明家親眷屬如果在世的時候行善修福,來生還可以得人身,如果善行福德力量很大,他可以生到天道享天福。眷屬為他供養地藏菩薩形像,依照經典所教導的方法來修學,來超薦他,為他培福,他成這樣的功德。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是人眷屬,如有福力”,依照這個方法修學是修福,這種修學他得不得到好處?能得好處,將他的福報再增長、再擴大。此地講“承斯功德,轉增聖因”,‘聖因’是佛法的機緣,他在受人天福報的時候有緣遇到佛法,當然這種情形我們能夠想像得到,是地藏菩薩威神加持,使他能夠接受佛法、信仰佛法、理解佛法,依教修行,那他得的果報就殊勝,“受無量樂”。‘無量樂’是一個標準,什麽時候才真正得無量樂?總歸到淨土法門才真正得無量樂,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就能夠獲得,古德常講‘當生成就的佛法’,不必等第二生。
  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確確實實如善導大師所說,他老人家告訴我們,‘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我們從他這句的意思也能夠體會到,人死了以後會往哪一道去投生也是遇緣不同,你們想想對不對?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如果遇到是惡緣,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不好,心裏麵煩躁,常常起貪嗔癡慢,這就墮三惡道。為什麽到三惡道?遇緣不同。如果在這一生當中遇到善知識,家庭好、學校好、老師好、朋友好,你一定是心善,心善行善,你一定在三善道,可見得緣關係太重要。佛法裏麵講緣,現在世間人講機會,言詞雖然不同,意思沒有兩樣,所以我們在古書裏麵讀到,‘孟母三遷’,有道理。孟子的母親搬了三次家,諸位要曉得,現在搬家很平常,尤其是在外國,遊牧民族常常搬家,中國古時候很不容易搬家,住在這一個地方,多少代都在這裏,老家,哪有常常搬家?孟子的母親為什麽要搬三次家?都是為了兒女,為了小孩生活的環境,這個地方緣不好,趕緊要搬,選擇這些鄰居街坊都是善人、都是好人,讓小孩生活在這個環境當中,從小他就有善良的薰習,所以孟子能成為聖人,得力於母教,母親照顧得好。現在我們看到許多家庭,為到兒女不順心,兒女不聽教誨,什麽原因?他所接觸一些朋友,他生活的環境不善,這個因素很大。
  我們學佛要在這一生當中要想成就,我們要選擇一個學佛的好環境,這就是這些年來,我們為什麽常常念著建彌陀村、建念佛堂?無非是製造一個修行的好環境。西方極樂世界大家知道,為什麽成就那麽快速?修學的環境好,十方諸佛刹土都不能跟西方世界相比。西方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說這個環境多好?古大德跟我們解釋‘上善’,上善是指哪一種人物?等覺菩薩;十地菩薩很善,還有上,所以把上善界定為等覺。由此可知,西方世界的菩薩都是等覺菩薩,你在這個環境裏修學,你怎麽會不成佛?這是十方諸佛刹土,都不能夠跟它相比,道理在此地。我們選擇修學的環境,為什麽選擇極樂世界?為什麽諸佛如來勸我們選擇極樂世界?道理在此地。十方刹土修學的環境雖然好,哪裏找那麽多等覺菩薩在一起,找不到,聲聞、緣覺、菩薩都有,而且修學是漸次成就,依舊要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逐漸往上提升。而西方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生到那個地方‘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裏麵所說;這一句是彌陀本願功德,他的願都兌現,所以他成佛。生到西方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難信之法,誰會相信?這是佛說的。佛不可能有妄語,佛說的話決定真實,我們應當深信不疑,所以我們選擇修學環境。這一句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轉增聖因,受無量樂’,意思就含在裏頭。再看下麵經文: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禮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滿於萬遍。當得菩薩現無邊身,具告是人眷屬生界。】
  前麵是說修行的期限是一日到七日,不退初心,這裏更進一步,“更能三七日中”,修行最重要關鍵字眼在“一心”,這兩個字很重要。如果是亂心、雜心,效果就沒有,隻能夠得一點福報,所以經裏麵講的一心、一禮、一瞻,這個字樣很多。此地比前麵說得更明顯,“一心瞻禮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滿於萬遍”,此地‘萬’不是數字,是表圓滿的意思,圓滿是你三七日中二十一天盡力去念,實在講念也不在念名字多少,要緊是念得相應,這個重要;念得再多,要不相應,那就是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最重要是要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要緊在這個地方。相應,怎麽叫相應?念地藏菩薩的時候,心是地藏菩薩的心,地藏菩薩是什麽心?度脫法界一切苦難眾生,這是地藏心;孝敬法界一切眾生,這是地藏心。
  我們的心跟地藏菩薩的心相應,行要相應,行是行為,真正是獻此身心為一切眾生服務,為一切眾生做得度的增上緣,這是行。隨時隨處,盡心盡力勸化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明了,十法界,特別是六道裏麵的狀況,我們要講給他聽,讓他了解六道的狀況,知道取舍。不但要講給他聽,還要做出樣子給他看,幫助他覺悟,如果你隻能講你做不到,別人聽了不能相信,你要做到,大家看了就能夠接受、能夠相信,能夠學習,這行相應。心行相應這叫念,一心稱念,與諸佛菩薩沒有第二個念頭,隻有幫助眾生,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一心,真誠到了極處,古人所講‘誠則靈’,靈是感應,真誠到極處感應就特別的明顯,就能感應到地藏菩薩現身,告訴你你的家親眷屬現在在什麽地方,你不是很關心嗎?為了關心家親眷屬在哪裏,你才認真一心修學這個法門,菩薩不辜負你,現身為你說法。
  一心,注解裏頭也講事一心跟理一心,你能夠專心禮拜,禮拜地藏菩薩形像,專心念地藏菩薩聖號,這是事一心,也就是我們常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事一心。下麵說‘契入如虛空無邊’,這是理一心,這個意思就是說,與真如自性相應就是理一心,或者說與一真相應是理一心。一真就是法界,一真就是真如,一真就是自性,心性廣大如虛空,沒有邊際,入這個境界這是超越十法界;十法界是有邊際,是有範圍,所以超越十法界,這是理一心。這個境界很難懂,很不容易達到,佛在一般經上講我們比較容易體會,要念到煩惱斷盡,煩惱障破了,所知障也破了,這是理一心。煩惱障很廣,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塵沙、無明是屬於所知障,見思是煩惱障,諸位都很清楚,我們有沒有能力斷掉?起心動念還有人我是非,我們被煩惱纏縛,沒有能力除障。可是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告訴我們,煩惱是虛妄,不是真實,既然是虛妄,決定可以斷除;自性真心是本有的,既是本有,決定可以證得。如何能夠消除煩惱,證得真如,都在一念之間,這一念之間一定要當人自己做功夫,誰都幫不上忙。所以佛祖他能夠幫助我們,隻是把這些事實真相說清楚、說明白,把他自己斷煩惱、證入自性的那些經驗方法,提供給我們做參考,隻能做到此地,其他的幫不上忙。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這給你說真話,真正幫助自己還要靠自己,所謂是自己悟、自己修、自己證,沒有叫你靠別人。我們聽佛菩薩、聽祖師大德講經說法,自己覺悟了,覺悟之後自己肯修,修什麽?修正一切錯誤。從前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我們想錯看錯,我們說錯做錯,才叫造業,錯誤就是造業,感得六道三途的苦報,這是凡夫,所謂輪回心造輪回業,我們幹的是這個。在這一生當中我們遇緣殊勝,希有難逢,真正明白才生起感恩之心,知恩報恩。佛法對我們的恩德太大太大,如果這一生遇不到,你怎麽可能有機會脫離輪回?沒有機會,決定還是造業。所以有緣分遇到醒悟過來,悟過來之後要真修,修什麽?決定不造業,不但惡業不造,再跟諸位講善業也不造,這一句話大家要聽懂,如果說是真的善業也不造,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是不是善業?度眾生是不是好事?好事就不造,那釋迦牟尼佛入般涅槃,不必講經說法。
  佛菩薩依舊示現斷惡修善這些事來給人看,他是善惡兩邊都不造,不造惡我們好懂,不造善是什麽?他修一切善法,決定沒有一個念頭希求善果,這就叫不造善,絕不希求善果。世間人種善因要得善果,他為什麽修善?因為有善果,他才肯修善。佛菩薩真正覺悟,不求善果,那叫不思惡、不思善,善惡兩頭都坐斷,這叫真修行人;你仔細去觀察,他真得大自在。唯有善惡兩頭坐斷才得自在,還有一個希求善果,他就不自在,他的果報在人天,人天有善果,他出不了三界,出不了十法界;就是因為希求果報這個念頭沒斷,這是我們一定要明了。如果我們將人天善福的果報這個念頭打斷,你就決定超三界,你才能超越十法界。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能這樣用功夫的話,不但是決定往生,而且決定往生實報土,不會在同居土,也不會在方便土。多少人念佛求往生,希求西方極樂世界,希求見阿彌陀佛,他有這個心,我們常常講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同居土、方便土。但是西方的同居、方便,跟十方世界不一樣,等於實報土,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這是諸佛所謂的難信之法。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跟事實真相,那一定要希求相應,怎樣相應?你自己思惟,你自己應該可以體會到,一念相應就一念佛。
  所以在事相上要不要天天禮拜地藏菩薩?要,很有必要。要不要稱念?要。我們專修淨宗,每天禮拜阿彌陀佛,稱念阿彌陀佛就好。如果我們敬仰地藏菩薩,可以請一尊地藏菩薩形像,供在阿彌陀佛的旁邊,我們稱念阿彌陀佛,包括地藏菩薩在其中,我們禮拜阿彌陀佛,也包括地藏菩薩在其中,這樣容易達到一心;不至於我念多少聲阿彌陀佛,再去念多少聲地藏菩薩,又去念多少聲觀音菩薩,分心,所以西方三聖都供在一起,念一句阿彌陀佛全都念到了,這樣比較容易攝心。這一段是講思念過去的家親眷屬,甚至於從來沒有見麵,或者小時候見麵,長大之後逐漸淡忘,常常思念家親眷屬在哪裏,用這種修學方法,菩薩會告訴你,感應當中告訴你,你的家親眷屬現在生在哪一道?“生界”就是哪一道。再看下麵這段經文:
  【或於夢中,菩薩現大神力,親領是人於諸世界,見諸眷屬。】
  這個感應很明顯,或者在夢中你夢到菩薩,菩薩帶著你去遊曆他方世界,你會見到你過去的家親眷屬。這一段注解我們念一念,‘上是顯機顯應,故於稱禮之際,現身告知其界’,這是指前麵一段,總結前麵一段。顯感顯應,很明顯,像前麵婆羅門女一樣,非常明顯,覺華定自在王佛雖然沒有現形,但是有聲音告訴她:你母親在哪裏?這很明顯。‘眷屬冥機冥應,故於夢中相告’,這一段是講在夢中,夢中夢到佛菩薩來教導你很多,我們常常遇到,常常聽說,顯感顯應比較少,冥感冥應多。下麵他舉個例子,這樁事情‘即同善見律天人現夢,乃實夢也’,這個夢不是你妄想變現,一般凡夫作夢都是意識裏頭妄想現行。這個夢真的是佛菩薩,或者是善神感應這個夢境,這種夢境是可靠的。
  後頭他講的三句話好,‘然須了知,善惡凡聖之事,無非是夢’,這就是《金剛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皆是夢幻泡影。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生活這個世間,你仔細去觀察是夢境,昨天,昨天已經過去,昨天永遠不會再來,昨天的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夢境;說今天,今天又變成過去了,我們活一百年天天在作夢,哪有一樣是真的?夢裏頭不要再造業,你就算是覺悟。沒有一樣是真的,何必去計較?為什麽不在夢境當中做好事?多做一點善事?積功累德,往後你還繼續做好夢。如果造作罪業,你往後那個夢全是惡夢,不想做惡夢,天天想做美夢,那你就得要做好事,知道念念都是在夢境,天天都是在夢境,我們才真正佩服釋迦牟尼佛,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講的是真相,‘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不是真的存在?沒有,‘刹那際’。
  我昨天晚上在華嚴會上做總結,兜率天王這段經文,歸結到念佛,諸位要細心去體會,這裏頭的原理原則,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懂,一定要深解義趣。佛在《華嚴》上說,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間、包括虛空法界,‘唯心所現’。我們今天這個相,相從哪裏來?心現的。心現相,我們在相裏麵所有一切造作,那是識,‘唯識所變’,識在造作,心現相。告訴我們,相是妄相,識也是妄識,都不是真的,所以所現的相以及所變的識,百法裏麵都是屬於有為法,有為法就是假的,就是夢幻泡影;能現相那是真的,真如無為。我們在假相、妄識,一下覺悟,能夠與真如無為相應,這就叫佛,就叫菩薩。相應並不舍相,並不舍識,把假相、妄識來接引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這是菩薩行。
  菩薩言語、菩薩生活、菩薩起心動念,一切造作無非是覺悟眾生,雖覺悟眾生,一絲毫希求的念頭都沒有,隻要有一個念頭,希求的念頭,與自性就不相應。我們今天勸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希求?是的;與自性相不相應?不相應;雖不相應,但是走相應自性的這一條路,這一個方向,這一個目標,逐漸接近明心見性。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麽?去明心見性,那個地方修學的環境好,道理在此地;這叫做帶業往生,帶業往生極樂世界最好、最殊勝。我們明了之後才不會懷疑,才死心塌地修學這個法門,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希求、都放下,隻求往生淨土,隻求見阿彌陀佛,這叫帶業,這是我們凡夫在一生當中決定能成就,肯定不會落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再把這個希求舍得幹幹淨淨,那就圓成佛道。
  現在學佛的同修最難舍就是求願之心,他所求所願全是虛妄,他想求現前的富貴,想求現前的福德,實在講也能得到,那你就要懂得因果的道理;你想得善果,你一定要修善因,你的心行不善,你決定得不到善果,這是求六道之內的福報,並非究竟。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隻看眼前,沒有遠大的眼光;隻有真正覺悟的人,才真正發心出離六道輪回,那個心是純善。希求往生,希求脫離六道輪回,念念還在造業,這個願望你永遠達不到,為什麽?你的心願跟你的所作所為是相背的,你怎麽能滿你的願望?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是什麽世界?在經上我們看得太清楚、太明白,普賢菩薩的法界,不是普通菩薩。換句話說,普通菩薩行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要修普賢行,《無量壽經》講那麽清楚,《華嚴經》也是講得這麽清楚。也許同修要問,我們看到很多老太婆、老阿公,念了幾年佛他真的往生,一點都不假,他臨終的時候告訴旁邊的人,‘阿彌陀佛來接我,我跟他去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要問:他有沒有修普賢行?有,最後那一念是普賢行,那就決定得生,道理在此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