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地藏經講義 第二十二卷(2)

(2009-06-18 08:27:07) 下一個
地藏經講義 第二十二卷(2)
【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舍壽,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辯是事。】
  佛在此地告訴我們,這是說明第一個業障病。久處床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這是什麽原因?原因有好幾種。有一種是他的冤家債主,這時候在閻羅王那裏告狀,他到那裏去辯論,這事情還沒定案,所以他這個病沒有起色,這是一種,確實有。第二種“或難舍壽”,就是我剛才講,他還有福報沒有享盡,他福報不肯舍,他要肯舍,那問題解決,他不肯舍。還繼續要享福,那隻有躺在床上享,他不肯舍,放不下,這是一種。“或不得愈”這是第三種,第三種這裏麵必定有一些差別原因,他這病不會好,但是他也死不掉。我們世間人看到這現象,不了解他真正的原因,這都是業報跟冤家債主討債、還債,招得這些冤業,才有這些事情發生。世間人沒有天眼、沒有宿命通,不曉得事實真相,可是有一個原則,隻要修福就行。所有這些種種的病因雖然不同,你修福決定有好處。底下這是教給我們:
  【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
  這是教給我們方法,科裏麵講修福脫罪。這是說讀經,讀經能有效嗎?我們遇到這事情,他的家親眷屬在佛菩薩麵前,高聲把經讀一遍看看有沒有效?結果是沒效。別說讀一遍,讀十遍、讀一百遍、讀一千遍都沒有效。關鍵在哪裏?關鍵在讀經怎麽個讀法,真誠恭敬心去讀,讀經裏頭打妄想不行,那就沒效。上一次我跟你們講戚繼光的故事,不就很明顯。讀《金剛經》,《金剛經》很短,隻有五千多字,讀經裏麵稍稍有一點夾雜就沒效。這麽長的經,讀一部下來,當中打一個妄念就沒效。所以經本展開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一遍讀下來,沒有一個妄念就有效。世間人畫符,在中國很盛行,符畫起來符真靈,念咒咒也很靈。靈在哪裏?靈在誠。真誠心畫符,畫符的人懂得,他一筆點下去,一道符畫下來一念不生,決定沒有一個念頭,這符就靈。平常要練習,畫得很熟,到畫的時候不能有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這符就不靈,念咒也如是。大悲咒念的時候能治一切病,為什麽?念咒的時候一念不生。讀經也如此,這部經讀下來沒有一個妄念,經念得就靈、就管用。一麵念經、一麵打妄想,那怎麽行?那就不靈,關鍵在這地方。
  你要問為什麽別人給他讀這部經,他就得利益?你想前麵婆羅門女、光目女的事情,你就明白。他所得的好處七分之一,七分之六是讀經人自己得,如果不因為他生病,你就不會去讀經,不會這麽專心去讀,道理在此地。因為他生病的因緣,成就你讀經的功德,他享受一分,你要讀兩遍,他就享受兩分。所以遇到孝順的兒女,孝順的家親眷屬,能夠依這個方法來修行,得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這是最殊勝的功德利益,下麵講的是其次。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能夠有幾次這樣專心去讀經,希有難逢,這樣的讀經是自性光明的顯露。譬如我們在無明黑暗當中,時間太久太久,念一遍經像一個閃電閃一次光,百千年當中難得閃一次光,這次居然閃一次光。這一次的光明就很希有,有這一次,他就會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會有第三次。
  就如我們現前念佛堂一樣,大家到這地方來念一天佛,或者是念一個小時、念兩個小時,你感受念佛堂的氣氛不一樣,你在這裏頭容易攝心。你一生當中難得遇到一、兩次,你親身的感受,親身的體驗。我們平常要給你講,很難說得出來,你很不容易體會到。你到這裏來親自念個幾天,明白了,感受到了,這是真實的利益。你感受到這裏,你就常常想到念佛,就把你念佛的心帶動,把念佛的興趣帶起來。所以這個念佛堂功德就大,道理就在此地,說穿了都是一個道理。念佛一定要用真誠心去念,常說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定把你的清淨心念出來;清淨心是真心,妄念息掉,真心現前,功德在這地方。佛在經上講,‘製心一處,無事不辦’。這是你念這一部經,這部經念下來總得要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這段時間當中你製心一處,所以能夠產生這麽大的效果,這是第一功德。這是主,下麵是助,這是助緣。
  【或取病人可愛之物,或衣服寶貝,莊園舍宅。】
  這就是病人他這些財物,不論多少一定要用來修福。
  【對病人前,高聲唱言。】
  給他修福要讓他知道。特別是人在臨終的時候,他頭腦還清醒,要提醒他,你一生當中做了多少好事,提醒他。這時候讓他自己歡喜心,讓他曉得自己曾經修過多少福,他死了之後他會到好地方去。這個提示,一般講開示,非常重要。他一生所做的是罪過事情別提,在這個時候要提起這個他就會到惡道去,要提醒他做的哪些好事,做的哪些功德事。所以這個時候,他要是沒有修福,這個時候家親眷屬代他修福,要告訴他。
  【我某甲等,為是病人,對經像前,舍諸等物。或供養經像,或造佛菩薩形像,或造塔寺,或然油燈,或施常住。】
  看他的財物多少,看現前的因緣,這些統統都可以做,都在三寶裏麵修福,這不是迷信。修這個福德,這是世間人不懂,世間人總以為拿錢做慈善救濟,幫助一些貧苦的人,這個功德大,不知道三寶裏麵修福的殊勝。我們今天實在講,你們出家人和尚總是騙人,不相信,所以這事情很難很難。說真話他不相信,說假的他相信。這是在緊要關頭,一生當中沒有比這更重要的時刻,在這關頭如果把他的錢財拿去做救濟,做些慈善事業,福小,真的一點都不假,小福報,不能轉他的業。三寶裏麵修福,獻一朵花,燃一炷燈,真的消業障,真得無量福。
  現在在三寶中修福,為什麽不顯著?不像過去一般記載那麽明顯的感應。這不是沒有道理,過去的道場真有人在裏頭修行,所以他感應非常顯著。現在有許多道場它不如法,裏麵的住眾修學不如法,他還是天天搞是非人我,還是搞貪嗔癡慢,所以在這裏麵修福不是沒有福,福不明顯、不顯著,換句話說,這一生得不到,道理在此地。如果這個道場是真正有人在修道,修道裏頭最方便,真正有人念佛。這個念佛人是什麽樣的人?確實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有這樣的一個人,你在這道場修福,功德就無比殊勝。因為這個人將來他決定往生,往生就成佛,你在裏麵燒一炷香、燃一炷燈的時候,都是真實功德,你真的供到佛。所以在現前修福,我們要認清福田,真正的福田得的福非常顯著,我們明白這道理就好。
  這裏頭有幾樁事情是舉例。三寶裏麵修福的緣太多太廣,舉這幾個例子是最常見,大家都能夠明了。“供養經像”,‘經’是佛的經典,‘像’是佛菩薩形像。供養經像,怎麽樣供養?財供養跟法供養分不開,所以財供養就是法供養。像我們現在是印經,現在這時代除了印經之外,用經典弘法之外,我們現在有錄音帶、錄影帶,有CD,方式比從前多了。我們錢財用在這方麵,都是供養經像,經典佛像隨著科技來流通。像現在VCD有畫麵,網際網路上將來也有畫麵;畫麵人家一打開,先看到佛像,然後再來看到講經、聽經,網際網路上三寶就具足。你一打開先看到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像,我們修淨土,接著再看到西方三聖,蓮池海會,我們有三幅像,看完之後,然後再開始講經。這就是供養經像。
  “或造佛菩薩形像”。我們建的念佛堂,念佛堂裏頭要供養佛菩薩形像,供養西方三聖。有能力自己造一尊,前麵講過,泥塑的、木雕的、金銀銅鐵鑄造的都好,看我們自己的財力。如果財力多,用金銀銅鐵鑄造,這像能傳之久遠,泥塑、木雕沒有金屬鑄造能傳之久遠。你傳得愈久遠,影響力愈大,功德也就大,得福是從這上說。佛像在世間高度的藝術品,金銀銅鐵合起來,這合金,古代用這種方式鑄像很多,它是合金做的,造的像;通常是以銅成分最多,裏麵有銀、有金。造像前麵說過,無論菩薩形像大小,功德都一樣。如果這道場,道場重要是天天要有講經說法,讓參拜這些信徒對於佛菩薩形像,表法的意思都能夠了解,他得的利益就多。像我們供養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代表是孝親尊師,看到這尊像就想到我要孝順父母,提醒孝順父母,提醒尊師重道,你說這功德多大?沒有這形像是,忘掉了。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看到眾生有苦,你就要以慈悲心去幫助他,佛菩薩形像時時刻刻在提醒你,他功德在此地。如果對於表法的意思不明了,那就屬於迷信。迷信也行,一曆眼根,永為道種,他阿賴耶識裏有個佛菩薩形像,但是他真實的功德利益,那就不是在這一生。什麽時候明白,他那功德利益就起現行,他不明白,這功德利益永遠含藏在阿賴耶識裏頭,那個種子很可貴。
  “塔寺”,財力就更雄厚。塔是藏舍利,藏佛舍利;寺是弘揚佛法的場所。寺意思我們也要清楚、也要明白,古時候帝王他的辦事處用‘寺’,用這個名稱,所以‘寺’是個辦事的處所。意思是什麽?意思是繼續不斷,代代能夠傳下去,寺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這個機構是個永久機構,不是臨時的,是要傳宗接代,代代延續下去,永遠的機構,這稱寺。寺是辦事的機關,跟廟完全不一樣,廟是祭神,祭鬼神,寺是辦事的機關。現在大家不懂這意思,把寺都看作廟,現在讀到、看到這字的時候意思都想錯,那這是沒法子,我們不能不改變。現在我們道場用‘學會’,用現代的名詞,讓大家看到不至於迷惑。我們今天也用一個‘寺’,人家一看這是宗教,這是迷信,這裏頭搞迷信。不懂得本來的意思,所以一定要講經說法,講經說法就是一定要上課。
  “或然油燈”,油燈是代表光明,一定要懂意思。看到燈就要想到我的心地要光明,不但心地要光明,而且要舍己為人。油燈,燃燒自己,照耀別人,油燈表這個。供佛供油燈,不是佛要燈,燈是表法。油燈、蠟燭,表法非常明顯,燃燒自己,照耀別人。為社會、為眾生,舍己為人,我們要服務,盡心盡力去做,絕不求報酬。如果要講到報酬,那你就不是學佛,你就不是服務眾生,你是買賣交易。這是佛教給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有這願心,都能有這共識,這世界當然是長治久安,自然是興旺繁榮,人人都過幸福的日子,每一個人都不為自己,都能為大眾、為社會,世界才祥和。誰去做?佛菩薩帶頭做,我們做佛弟子的人跟著做。所以佛法裏頭不許有自己的意思,什麽道理?自己的意思就是六道輪回的意思,有自己的意思就有我執,我執變現出來的境界就是六道輪回,無我六道輪回就沒有;有我就有六道輪回,無我就沒有六道輪回。佛教我們是真實法,我們無量劫來迷戀在生死六道,佛把我們喚醒,叫我們要覺悟。真正覺悟我就沒有,你才能脫離三界、六道,沒有我。
  所以我勸大家,沒有我,我們活在這世界上幹什麽?演戲。怎麽個演法?經本就是劇本,照著劇本演,就沒有我的意思,照劇本。劇本上叫我們怎麽做,我們就怎麽做,叫我們哪個不可以做,我們就不做,完全依照劇本演戲。佛說的一切經就是劇本,佛照這個本子演,菩薩照這個本子演,所以他們在這世間叫遊戲神通。你問他有沒有自己意思?沒有。經是佛講的,這是不是佛的意思?不是。佛在《般若經》上是否定,佛沒有講過經,沒有自己意思,那經典到底是什麽?經典是自性裏頭本來如是。所以我們這樣過日子是過自性本來的生活,自性本來的生活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活,哪裏有自己一點意思。永嘉對六祖講得好,‘分別亦非意’,執著亦非意;分別、執著不是自己意思,什麽意思?恒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這麽分別,我就依你的分別;眾生這麽執著,我依你的執著;我自己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所以分別、執著皆非意,那多自在!無我,無我就無生死,統統是表演,是演戲。要明白這道理,這才是佛家的事實真相,也講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要不肯演戲,你就搞六道輪回。佛菩薩遊戲神通,我們學佛也要學遊戲神通。所以懂得字字句句表法的義趣,我們在一段經文、一句經文裏頭,應該怎麽樣學習,如何落實到生活上,得到真正的受用。
  “或施常住”,‘常住’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道場裏麵的基金,道場裏麵經常這些費用。修道人四眾同修生活所必需,這是屬於常住,這是真實的功德。社會大眾現在還搞不清楚,這個可以緩一步,我們已經學佛的同修,四眾弟子當中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講清楚,不能不講明白。隻有你清楚明白,我們才能夠帶頭去做,才肯去做,堅定的信心毅力,決定不會動搖。他這個注解裏麵好,造像,《造像福報經》引用這個;《雜寶藏經》裏麵說到建寺的功德;燃燈,《施燈經》裏麵,諸位自己都可以去看。請看下麵經文:
  【如是三白病人,遣令聞知。】
  這是在病人還清醒的時候、還明白的時候,要跟他說三遍,這是加強加深他的記憶。實在如果病人病重的時候,應當怎樣?每天給他說幾遍,讓他有很深的印象,這樁事情要緊,使他知道他自己做了一些功德利益的好事,對他死後去處有很大的幫助。這是說清醒的。下麵說:
  【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
  諸識分散就是不醒人事,這個時候你跟他說,他沒有反應。前麵說他意誌還沒有分散的時候,你跟他講他點頭、他知道。如果精神更好的時候,他懂得,他也會說他歡喜。到體力非常衰弱,不能說話的時候,他懂得他會點頭,他給你暗示。到諸識分散的時候,他就沒有知覺,沒有知覺還要說,到斷氣的時候。
  【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已來。】
  就是他斷氣之後七天,還是要常常給他說,為什麽?怕他的阿賴耶識沒離開,這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但高聲白,高聲讀經。】
  每一天讀經,給他讀一遍,或者讀兩遍。讀經的時候一定要記住真誠心、恭敬心,一定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間斷就是這一部經要一次讀完,不要分做幾段,分做幾段當中就有夾雜,效果就低了,就差很多很多。讀經的時候決定不能有任何事情來幹擾,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在家裏麵讀經,最幹擾的是電話,讀經的時候最好把電話拔掉,不要有任何人打擾你,你用清淨心來讀,你才能收得到效果。平常如果常常有幹擾,讀的時候常常間斷,這種讀經是幫助你熟悉,使我們經慢慢念得比較熟,是幫助熟悉,是在練習階段,這沒什麽大作用。這時候讀經要求不夾雜、不間斷,等於說打仗一樣,這不是練習,這是一定要求得真實的功德效果。
  所以一定要曉得,平常練習那又是一樁事情—熟悉;平常讀是熟悉,那個時候中斷沒有關係,有事情去辦事,沒有事念個一段,常常讀常常熟悉它。熟悉之後,真正講修行,每天一個時候讀經,決定不能有幹擾。讀經我以前曾經跟諸位講過多次,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個讀經也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所以它是屬於修行的功夫,修學的功德,這跟平常讀經不一樣。由此可知,這種讀經的利益,比講經的利益功德大,講經實在講是修福,不是功德;讀經是功德,講經是福德。功德裏麵有福德,福德裏頭沒有功德,這都是一定的道理。講經裏麵如果要有功德,那是另一個境界,古人常講隨文入觀,那是功德。你講這段經文,自己確確實實入這個境界,這是功德;如果入不了這境界是福德,入這境界是功德。由此可知,都在個人自己。
  【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於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
  這利益就太大太大,真正不可思議。許許多多人讀到《地藏經》,說《地藏經》這麽大的利益,造作極重的罪業,好像念一部經太容易了,就能夠叫他脫五無間罪業,沒人相信。你不相信,你讀這經的時候你有懷疑,你讀的時候還有妄想存在,你又有夾雜,所以收不到效果,愈相信自己這個見解沒錯。都認為佛經裏麵講的功德利益好像太誇張,好像是勸人在讀,實際上得不到這種利益。這是凡夫心,凡夫妄想測度佛菩薩的知見,這就產生很大的過失。我們要知道罪福都在一念之間,你一念轉過來,就從地獄裏麵轉到佛境界,淨土法門平等成佛就是這個道理。阿鼻地獄的眾生,一稱南無阿彌陀佛都能成佛,關鍵就是那個心真的轉過來。
  極惡的心轉變成最極清淨心,你要問能不能轉得過來?能。在理論上是決定能,為什麽?妄念是假的,妄想是假的。馬鳴菩薩說得很好,‘不覺本無,本覺本有’,那怎麽轉不過來?不覺就是妄念,阿鼻地獄是不覺,不覺本無,隻要你真的徹底覺悟,本來無,一下就舍幹淨,一下就斷幹淨,本來有的立刻就恢複。所以從阿鼻地獄超生到圓滿的佛道,都在一念之間,問題就是你一念轉得過來轉不過來?這有理論根據,不是隨便說。讀這一部經真正能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口氣念完,這一念之間就轉成佛道。所以這一念之間是戒、定、慧三學圓滿,以這樣的功德超度業障深重的人,他真得利益。
  此地所講,“所受生處,常知宿命”,讀經的人的功德那就太大,那就不止;這裏‘所受生處’,或是生到人間,或是生到天上,這種超度,最高隻能到忉利天,為什麽?憑別人的福,享別人的福,隻能到忉利天;自己修行,那就不止。所以我們從古往今來我們所看到,寶誌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到忉利天,寶誌公是觀世音菩薩再來。大家現在拜梁皇懺,梁皇懺懺儀就是寶誌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生忉利天。我們在此地看到光目女、婆羅門女超度她的親人也是生忉利天,福報最大隻能到忉利天,忉利天向上要靠自己修行的功夫,沒有自己修行的功夫,單靠別人的福報不行,福隻能到忉利天,四王天、忉利天。
  ‘所受生處,常知宿命’,知宿命有個好處,好處而且很大,曉得因緣果報的事實真相。知宿命的人決定不敢造惡業,因為他知道惡有惡報,善有善果,他會斷惡修善,他知道認真去做這些積功累德的事情,所以知宿命有這好處。由此可知,修行要憑自己健康的時候,有體力的時候,認真幹,真是修自己的圓滿功德,而不是得七分之一;這是別人修,他得七分之一。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