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五個隨時隨地可修的方法
(2008-02-06 10:13:12)
下一個
五個隨時隨地可修的方法@玉晶冰鑒博客
什麽是佛法 張澄基指導 沈家楨整理
下麵是我想得到的幾種隨時隨地可行的辦法,每個人因為環境不同,興趣不同,有人歡喜這一種辦法,有人卻以那一種較為適宜,所以我提出的辦法,隻是供各位參考而已,各位舉一反三,一定可以自己想出更多更好更適合的方法,來做這種有意義的修行實驗。
那幾種方法呢?
第一個隨時隨地可修的方法,是利用各種機會安定你的心境。
各位中如果有過晚上睡不著的經驗的,一定能夠了解安靜的心境是何等的重要。安定心境的好處,不僅是修佛法的正道,而且對於你的身體的健康,心理的健全都有莫大的關係。定心並不是叫你不要有思想,而是叫你的心不要散亂。佛法中有兩種辦法,可以幫助你將心安定下來,不會胡思亂想的散亂:第一種是“鬆”字訣。隨時隨地記著這個“鬆”字。肉體要盡可能放鬆,精神也盡量放鬆。心裏一緊張起來,肌肉緊張了,要馬上放鬆。聲音提高起來了,心情暴躁起來了,要馬上放鬆。總之,緊張是散亂的主因,而鬆能助你安定。所以“鬆”是第一個妙方,隨時隨地,都可記得。佛法中的第二個安定心境的方法,是集中思想。佛法是講因果的,所以非常重視願力,諸佛菩薩都有救度世人的宏願,如果人的心
境,和佛菩薩的願力相應,正像收音機轉到某一波長,能夠收音一樣,會得願力的感應,助你定心。所以佛法中頂簡單也頂普遍的教人集中思想、安定心境的方法,是默念或誦佛號。譬如一心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都是頂有效的好辦法。
我這裏要著重的是我人如何才能隨時隨地利用機會。一般人總覺得自己太忙,沒有時間做這種對身心有益的事。可是如果你真能仔細檢討一下,則你會發覺,一天之中,實在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利用。
讓我舉一個實在的例子:有一位太太,神經常常緊張,很怕坐汽車。每次坐別人開的車子,總是拳頭握得緊緊的,眼睛盯著前麵,好像隨時準備碰車出毛病的樣子,車坐不了多久,人就感覺很疲累,有一天,她忽然想起,為什麽不在坐車子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呢?自此以後,她每次坐汽車時,總是閉上眼睛念觀世音菩薩,現在而且已經用不著閉眼睛,車外的境物聲響,對她似乎已不大關心,隻是一心專注的念觀世音菩薩。她現在不僅是坐汽車時的神經緊張已完全消除,而且平時的神經質態度,說來奇怪,竟也不知好了多少。
因為每個人的環境及生活狀態不同,利用機會一定要每個人自己去找。我有一個朋友,他坐上飛機火車任何的交通工具,總是看佛經或念佛誦咒。有的人利用辦公時間的中午,有的人利用走路的時候,洗澡的時候,甚至於做頭發,理發的時候;有功夫深的,竟可以陪人去看戲,看電影,而他竟能在戲院中念佛念經。總之,機會很多,全看我們自己是否能夠利用。
更進而言之;你如果能細心體味一下,你在一天時間之內,說多少不必說的話,做多少不必做的事,這些時間,是否可以利用呢?
第二個隨時隨地可修的方法是,遇事試作進一步觀。
進一步觀也就是透過一層想一想。拿那位怕坐汽車的神經緊張的太太來做例。我們很容易推想,她之所以坐汽車時,神經緊張,握拳凸目,是因為她懼怕撞車,傷害她的自身,或同車中的她所心愛的人,但她如果能作進一步想:這種神經緊張及握拳張眼,究竟對行車之安全有什麽幫助呢?透過眼前的一層,進一步想一想,就可能啞然失笑,知道這種神經緊張原毫無用處!
這類庸人自擾,以幻想為真實,弄得坐立不安,睡眠不穩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對這類事,若能夠透過表麵作進一步的觀察,則自會煙消雲散。
神經緊張,疑神疑鬼。屬於情感;進一步觀,透過一層去想,是理智的作用。隨時隨地能夠作進一步觀,即是訓練理智與情感並起。這種修法,可以減少許多的無謂煩惱,使生活愉快輕鬆而有趣味。
第三個隨時隨地可以修的方法是,將你自己比作佛。
2 5個隨時隨地可修的方法@玉晶冰鑒博客
上麵我們講過,佛是全智全悲的人格,是理智和情感同時達到最圓滿的境界的人格。是至善至美至真的人格,同時提到,人人原本具有和佛一樣的本性,隻是受了分別思維和幻覺的影響,以致埋沒了本性。
這第三個修法,是常常提醒自己,應向“開顯本具佛性”的方向去努力。例如,在要發怒時,應立提正念:“這樣是不是順乎佛性之道呢?”“如果佛陀處於這樣的境況,他會不會像我一樣的發怒呢?”我們雖不能和佛陀一樣,但我們既以“仿效佛陀的言行,以開顯本具之佛性”為我們的人生觀,則我們的一切努力,也應照這方向去發展,對此當前之境,就不致於像平常人的容易放肆發怒。如果我們能常將“仿效佛陀”四個字記在心裏,一切言行,自會與本性相應,與佛法相應。
習慣此點之後,更進一步,就要放棄比較和仿效,而將自己直接想作佛。“我是佛,我遇到這種情況;將如何處置?”佛說人人本具佛性,你把自己想作佛,並沒過份。切切不要自己畏懼,不敢自比作佛,放棄一個極好的修行方法。
第四個隨時隨地可修的方法是,時時要想到因果。
相信因果:是佛法中一個頂基本的理論。人在沒有成佛之前,是沒法跳出因果圈子的。有這樣的因,一定會產生這樣的果,絲毫不能勉強。有的人做了壞事,硬說不相信因果,這種人隻是自己騙自己,其實他心裏毫無把握,隻是口硬心裏慌,一旦惡果成熟,亦無人能替他代受!
為什麽許多人都不相信有因果呢?因為人類的知識,隻能及到今生此世;過去世是怎樣的“未來世又是怎樣?都是我們知識領域以外的事。可是據佛法言,今世的因,並不一定在今世成熟,這要看這種因的性質及輕重而定,有的因可能要來世或幾世之後,方才成熟。今世的果,更不一定是因於今生所種的因,而可能是前世或幾多世前所種的因。強烈的因果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如即在今世)生果的,但這隻是指非常強的大善事或大惡業而言,方能在今世見到現果。
明白了上麵所講的道理之後,看到世界上往往有許多害人利己的人,終身享樂;而不少忍讓樂善的人,卻常常吃虧,就不會有因果無憑的感慨,更不必恨人生無是非,無果報,而生悲觀彷徨的斷見。
佛法說任何因,不論大小,一定會產生它應有的果。《法華經》上明明講,任何微小的功德,如向佛像低頭稍稍致敬,如小聲唱念一二句經句或佛號,這種小因,都會漸漸成熟,最後得成佛道。所以我們倘若能隨時隨地想到因果,就自然而然的會種下多種善因,無論其大小;至少也可以少種點惡因。此種隨時隨地想著因果的習慣,一旦養成,力量是很大的。各位不妨從今天起,就試試看,在做任何事時,都想想此事的可能因果如何,即是一種極有力量的修法。
第五個,也即是我今天所要講的最後一個人人可修的方法,是隨時隨地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佛學裏一個專門名詞,需要解釋一下。簡單的說來,就是你觀所有的人都有佛的知見和成就。
隨時隨地地發菩提心,就是隨時隨地地聯想起這種普救眾生的決心。普救眾生,也可以說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悲願,我們做任何事,遇到任何人,都能時時想到將這了脫生死,解脫痛苦的佛法,介紹人,即已經在佛法修持上,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我這裏要想著重指出的是我們應時時提醒自己,並檢討是否時時在興起這普救眾生的悲願。倘若在做任何事時,能提醒檢討:這件事究竟對解除人類痛苦或眾生沉迷有何幫助?這樣你的菩提心已經不小,用佛法的術語來說,你已經是菩薩心腸了。
菩提心並不是一下子就會發起,普通人隻好慢慢的增進。第一步不要存心害人。第二步常常自己提醒,我做這件事,與別人有益沒有。第三進一步想是否能夠幫他脫離種種人生痛苦。開始事的對象,每每是很狹窄的,也許隻及到你的至親好友,慢慢及到你認識的一小群人,但倘若對這一小群人,你能時時興起這種助人救人的念頭及行動,你的菩提心,可已經就不算小了。
漸漸的你會將這種慈悲解救人類的心推廣開去,超越地域、國家的界限,普及一般的大眾,不受民族宗教人為的限製。這時你的菩提心已經相當偉大廣闊。久而久之,你這種慈悲救度的心情,就會超越人類的界限,而普及一切眾生,再久而久之,您就可以不受今世的限製而普及過去未來,到這種境界,空間時間的領域,都已擴大。隨時隨地,做任何事,起任何念,都念念不忘於普度無數無量無邊的眾生,救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還同於救度一個眾生;因為諸佛、眾生及我,本是一體無別的。虛空無盡,本性無際,到此境界,你的理智和情感已平等一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