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佛學詞匯,比如三法印,比如有為法,大家可能聽過很多次,卻不明白其中深意.有了這篇問答,大家就可以理論聯係實際了!
佛 教 常 識 問 答 徐恒誌 著 (一九九五年九月)
一、什麽是佛? 答:佛也稱佛陀,譯為“覺者”,能徹證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動的、光明遍照的覺性;覺了一切煩惱都是因緣和合,虛妄不實;不受煩惱的幹擾,朗然大覺,就稱為佛。
二、什麽是佛法? 答:能說明宇宙人生真理,能轉化一切煩惱,能斷除種種迷惑的方法,稱為佛法。
三、什麽是菩薩? 答:菩薩具體稱“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有兩種含義:一、是求大覺的眾生,稱為“覺有情”;二。是用佛法覺悟一切苦惱眾生,稱為“覺有情”。
四、佛法包括哪些部分? 答:佛法汪洋浩瀚,博大精深,它的內容可分為教法、理法、行法及果法四方麵。教是佛所說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說的義理;行是依理所起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證的覺果。教和理是屬於理論的範圍,行和果是屬於實踐的範圍。佛法的理論,完全是從實踐中提煉出來而能指導實踐的。沒有實踐,是空洞的理論;沒有理論,又是盲目的實踐。因此,佛法的教、理、行、果,是相互聯係,分而不分的。
五、什麽叫心法、色法? 答:“心法”,指一切心理現象;“色法”,指一切物質現象,除色、心二法外,還有“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稱為五法。大乘說“五位百法”,小乘說“五位七十五法”。(詳閱《佛學大辭典》)
六、什麽叫五乘佛法? 答:乘各種法,使達到一定的果位叫“乘”。乘“五戒”法,生於人間的叫“人乘”;乘“十善”法,生於天上的叫“天乘”;乘“四諦”法而證“阿羅漢”果的,叫“聲聞乘”;乘“十二因緣”法而證“辟支佛”果的,叫“緣覺乘”;乘“六度、四攝”法而達到成佛之果的,叫“菩薩乘”。
七、“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如何理解? 答:佛法實際上隻說一乘法--成佛之法。說“二乘、三乘”都是方便引導,使中途不至於畏難而退。《法華經》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八、佛教與人生的關係如何? 答:人生是整個生命長河中的一個短暫片段,充滿著矛盾和苦惱。佛法闡明宇宙實相和人生真諦,依之實踐,能從根本上解脫一切煩惱與痛苦。《法華經》說:“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所以學佛的人,不作諸惡,力行眾善;工作、學習一切照做。隻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覺照,淨化心地,不妄想、執著,不迷妄、顛倒,便可做到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離世法,而證佛法。禪宗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可見,在世能“覺”,便是出世。佛法與人生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九、佛法最主要的內容是什麽? 答:佛法最主要的內容,在於教導人們息下生滅妄心,體悟本來不生不滅、無實無虛的真心,--常住真心。換句話說,是要人們找回失落已久的本心,一一明心見性。
十、什麽叫“三法印”?“三法印”對行者的關係如何? 答:一切事物運動變化,不是恒常不變,這叫“諸行無常印”。一切事物周遍分析,無我可得,這叫“諸法無我印”。自性不生不滅,滅一切生死流轉之苦,無為寂靜,這叫“涅盤寂靜印”。一切小乘經典,用這“三法印”印證,便可證明是佛陀所說,大乘經典卻以“一實相印”,印證其所說的真理,明白這些世出世間真理,是學佛的重要基礎。
十一、有人提出:“時代不同了,為適應現代人的情況,應對佛法進行改革。”對嗎? 答:學佛的目的和要領,在證到“萬古常新”的真理,真理是無可改革的。眾生有無量痛苦,佛有無量法門,能治好眾生痛苦的,都是良方。但由於時代不同,在某些方式、方法上,可因時製宜,作一些改變,以利於饒益眾生,弘揚佛法。
十二、什麽叫實相?一實相印? 答:實相就是離一切虛妄之相的真實相狀,也叫作真如、圓覺,自性……等等。當我們依法實踐,妄心逐步息下後,真實之相便得現,“一實相印”是“三法印”的綜合和深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