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10年第二次回國見聞雜談(4)

(2010-11-07 13:35:58) 下一個
列位,有個地方我在這兒多聊幾句。什麽地方呢?就是地處北京和平裏豁口附近的航天工業部239廠周邊地界兒。今年4月份開春回國時我沒去成那裏,半年後的這次再回國在北京辦完了事我就近去了趟那兒。

航天部239廠前身是五機部的代號廠547廠,那是個上萬人的大型國防工廠。五機部是個什麽單位您應該不生分吧?對,是造常規武器的。從上世紀1952年到1979年,咱們國家共先後成立過8個國務院直屬的機械工業部,覆蓋了國內民用和國防工業的全部管理和生產。這8個部分別是:一機部:民用機械;二機部:核工業;三機部:飛機;四機部:無線電;五機部:兵器;六機部:船舶;七機部:航天;八機部:戰術導彈。1981年八機部並入了七機部,打那兒以後就剩下了7個部。可能因為五機部和七機部在分類上與1952年最早建部時的老二機部所轄內容相同,所以547廠後來移交給239廠也屬順理成章了。但這層事兒與本文無關,在此咱不表它。

上麵說的547廠(那時對外叫‘興平機械廠’),其周邊地界兒是指從該廠廠區南圍牆外的北護城河(全長5.9公裏,西起德勝門,經安定門,雍和宮,和平裏豁口一直到現俄羅斯大使館的東北角。)起往東走,到547廠的‘16工區’,再經過廠的東門,最後到與地壇公園東門相對的547廠‘第五俱樂部’,這整個地界少說也有10幾平方公裏。

北京的北護城河是現在僅存的一段明清時的老護城河。記得小時侯跟著母親去547廠的時候,要坐車去就先坐18路公共汽車到北新橋,再倒13路汽車在雍和宮站下,下車後往北走100多米,過了鐵道就了到北護城河的河邊兒上,然後順著護城河從西往東大約走2裏地到和平裏豁口兒,從那兒再往北拐就到了547廠。

護城河那時和現在都是10幾米寬的河麵,兩岸是斜的土坡,土坡上長滿了青草,水裏蘆葦成片,岸邊柳樹成蔭。我那時喜歡在斜坡的草地上從上往下打滾兒,等快滾到水邊兒時用手一撐就停住了,驚險又好玩兒。還撿起地上的石頭塊,往水麵上扔,打著一串串的水漂兒。玩累了母親就拉著我的手沿河邊兒走,邊走邊給我講著故事,這情景到我N年後聽劉文正的《外婆的澎湖灣》,當歌詞唱到“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 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時,腦袋裏便浮現出和母親走在護城河邊兒上的情景,隻不過澎湖灣要換成護城河,外婆換成母親,而且母親手裏也沒有拐杖罷了。


北護城河還是老樣子。

。。。。。。時光飛逝,光陰似箭,幾十年過去了,現在再來到護城河邊,發現河水還是清的,水底的石頭和水草都能看到。那天見河邊有一老者手裏牽根線,線另一頭放在水裏。我問他幹嘛呢?他說“釣蝦米”,可見這護城河的水質還不錯,有魚有蝦。

忘了說一句,和平裏豁口這個地名是因為早先這裏住的人把經過這裏的一段老城牆扒開了個豁口兒,讓南北‘天塹’變了通途。豁口這幾十年裏模樣變了不少,但大概齊的輪廓還看得出來。變化最大的是十字路口上有了立交橋和成片的高樓建築


這就是當年的和平裏豁口兒,城牆早沒影兒了,鐵道和十字路口也變成了今天的立交橋和快速道。


原先在這兒有鐵道,往前則是地標建築‘九層大樓’。現在也早都無影無蹤了。

小時侯在幼兒園裏淘氣挨了老師罵, 感覺委屈,一個人就敢打幼兒園裏跑出來, 走2-3裏路到和平裏豁口,過鐵道和十字路口, 再走4-5裏路跑回家. 有一回我自己回了家, 幼兒園的阿姨見我丟了, 緊張得不得了, 遂4-5個人作伴兒趕到我家問我爸媽我是否回家來了, 等親眼看見了我才放了心。

從豁口往北走200米就到了一個叫’十六工區’的地方。


這就是當年的‘十六工區’,現在早已被車水馬龍的馬路和林林總總的店鋪代替。

這個地方雖叫‘工區’,但在60年代末期並無生產設備和廠房, 倒有一座座排列整齊的平房. 那時547廠撥出過幾批生產技術和管理人員支援西南地區的備戰建設和三線建設,
我那時經常隨著母親到在這兒參加支援三線的人員學習. 其實那會兒也沒人正經地學習, 都是男的下棋打牌, 女的打毛衣聊天來打發時間, 偶爾還有人帶胡琴來, 給別人伴奏唱唱樣板戲解悶兒. 我也趁著有人給墊胡琴兒, 學著大人們唱上幾段,稚氣十足地經常惹得眾人哈哈大笑.但自打那兒以後,我倒也一度迷上了京戲,現在多少年過去了,加上歲數一大,嗓子成了破鑼,更兼有後來得了五音不全的毛病,我以後便基本不再哼唱京戲了。前一陣子我心血來潮,竟又胡亂錄了一段親自嚎唱的樣板戲選段,請您聽聽給斷一下這段唱腔裏有沒有原唱沈金波的味道?嗬嗬。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255550006.mp3
上麵即是提到的我這個京劇唱段的鏈接,隻提供鏈接是為不讓其自動播唱,您聽時點擊一下即可。

解16工區再往北走50米就是547廠的廠大門。現在的大門還是以前的老樣子,矮矮的圍牆,圍牆後麵還是一排二層小樓



原547廠正門。

要說變化大的是廠門口左側的原廠醫務室,現在已擴建為一所社區醫院了。



我上大學的時候偶然一次在校圖書館翻到一本內科學方麵的書,看後便對號入座地覺著身上哪哪兒都不舒服,懷疑可能得了白血病。後來還就近到了這個547廠醫務室找了內科主任作診斷檢查。主任那時帶了4-5個實習代夫,讓我上床仰麵平臥,然後用手給我按壓胸骨,問疼不疼?主任用的勁兒不小,有幾 下還壓到了胸前的肋骨上。我那時還分不清肋骨和胸骨的區別,以為肋骨也是胸骨,就說‘疼’。別的實習大夫問主任怎麽樣?主任麵帶惋惜地說“唉,夠嗆,都有胸骨壓痛了”。然後緊接著又給我做了血色素和白細胞計數檢查,結果發現是正常的,靜脈血裏也沒發現幼稚型白細胞,這讓主任非常疑惑。但“胸骨壓痛”這一特征指標還是使她相信我有可能得了白血病,所以囑咐我再到其它大醫院去做做檢查。我離開內科門診時,主任帶著實習生在門口目送著我,跟我招手,這個情景我現在還曆曆在目。聽了主任的話,我以後又找了幾家醫院診斷都沒有發現任何毛病,這才醒悟是看了那本內科學的書後我自己的心裏作用在作祟,以為得了什麽重病,什麽叫‘疑心生暗鬼?這就是!


當年內科主任目送我離開的樓口。

出了原廠醫務室再往北行100來米,隔著馬路就到了547廠的第五俱樂部(和平裏當地人俗稱它為‘五俱’)。


這就是‘和平裏五俱’,早已變化得麵目全非了。
第五俱樂部的設備設施相當好,當年也是標準的影劇院水準。記得小時在這兒看過大型話劇《槐樹莊》,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和《沙家浜》。還看過電影《不夜城》,《武訓傳》和《清宮秘史》等,但這些電影在文革中都是作為批判的片子放的,可惜了兒的。第五俱樂部這個地方後來出了名還和從這裏走出過全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文華有不小關係。李是北京人,原是547廠工會幹事,自幼喜愛相聲,1962年離開547廠調入國家廣播藝術團說唱團,後來與薑昆搭檔說相聲,創作和演出了大批膾炙人口的相聲精彩段子,水平之高,讓人聽後不忘。。。。。。

(又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雪竹 回複 悄悄話 我小時候,夏天,每天傍晚都走到五俱門口買冰棍, 三分的, 紅果冰棍。俺家以前住在磚角樓和柏林寺那嘎達。你的照片太讓我感到親切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