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南洋風情(4) - 曆史古城馬六甲

(2008-05-08 19:47:18) 下一個
馬六甲(英Malacca, 馬來文Melaka)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在馬來半島南部,瀕臨馬六甲海峽。馬六甲州的首府也叫馬六甲。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曆史最悠久的古城。它位於馬六甲海峽北岸.該城始建於1403年,曾是馬六甲王國的都城,1511年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641年為荷蘭占據。1826年成為英國海峽殖民地一部分。馬來西亞第一位首相拉曼在1956年2月20日宣布馬來西亞獨立,其儀式就是在馬六甲舉行的。後因馬六甲河口的淤塞和檳城、新加坡的興起,城市地位下降。馬六甲產橡膠、椰子、水果與稻米等。


1。 馬六甲城郊外一瞥





2。“高高的樹上結檳榔”。馬城裏的檳榔樹





3。馬六甲某華文小學





4。馬城中的“中國山”,實際上是華人墳場。“中國山”麵積三百七十餘畝,是中國以外最古老的華人墳山,山上墳墓一萬四千餘個,其中還有數穴為明朝古墳。





5。這張珍貴鏡頭是在我車上抓拍到的。此乃中國山前麵的“馬六甲華人抗日殉難義士紀念碑“,它建在一九四八年,碑後安葬被日軍殘殺之華人骸骨極多。碑柱上刻“忠貞足式”四個大字,乃蔣中正(介石)所題。碑上有銅牌刻文如下:七七事變後,我海外僑民,莫不以輸財救國相號召,迨日寇南侵,南洋各地,且有武裝配合盟軍抗敵者,以是寇兵所至,我僑民遂以抗日就罪,備受茶毒矣。馬六甲古城以民國三十一年一月十五日陷於敵,僑民受茶毒尤甚,初則沿戶搜索,稍涉嫌疑者三百餘人又被殺,其後亞沙漢鋸木廠工友五十六人,馬接區村農約三百人,德興膠園鋤草者十有七人,熱水湖野新區及各鄉村民二百餘人,且複被殺,計先後死者千數百人,其死也或刀,或刺,或碎腦,或洞腹,或掘土成窟,集體屠埋,或幽閉一室,縱火駢毀,鳴呼,慘矣,然其就死也,或笑傲示不屈,或慷慨詈敵不絕口,或始終默不一語,蓋絕鮮悔吝求幸免者,鳴呼,又何其壯也。今寇氛即戢,世難已平,死事者鹹一一為當代所旌表,僑居馬六甲同人,則集死者殘骸,葬之於古城中國山(Bukit China 即三保山)之麓,即封之,複立石為
文以記其事。鳴呼,炎雲疊疊,山傳中國之名,瘴海悠悠,廟蕭鄭君之像,雖異邦猶吾土,骨有攸歸,配後烈以先勳,魂非孑立,而況鍾浩氣,播義聲,為民族爭光,與海天共壽。仁即成矣,目為瞑諸!
............................南安戴愧生撰文並書
............................馬六甲全體華僑敬立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四月五日







6。三保廟”它是為了紀念1405年至1435年間七飲下西洋的中國明朝三保太監鄭和而建的。鄭和曾七次到過馬六甲。





7。廟中的三保井和鄭和像








8。聖保羅大教堂





9。聖地亞哥古城門





9。維多立亞噴泉和荷蘭紅屋





10。俯瞰城貌





11。黃昏中透過城市遠眺馬六甲海峽





最後謝謝我貼了這麽多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ufuwang 回複 悄悄話 那年在新加坡時很想去馬六甲看看,但最終沒成。
謝謝您的圖文。
beauty-hua 回複 悄悄話 早年漂洋過海到南洋謀生的華僑真是不容易.
謝謝您貼了這麽多圖... 周末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