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忠信]有量才有福

(2007-07-10 15:22:01) 下一個

  《菜根譚》說:“德隨量進,量由識長。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識。”政治人物要化逆境為順境,整合不同派係人馬,最後就是肚量與涵養;否則,缺乏磁場與魅力,別人為何要支持與跟進?台灣俗諺:“有量才有福”,極有道理,充滿人生進退應對的哲學。

  馬英九是國民黨在野七年來,幾乎可以說是奪回政權的唯一希望。但人算不如天算,台北巿長特別費卻引來官司,在民進黨掌控一切行政資源,而且對司法係統造成有形無形影響力之際,照理馬英九應更小心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與黨內派閥、大老的敏感互動,更應花心思處理。然而,他在這方麵卻表現了他的弱項,以致國民黨一直未能整合出團結對外的氣勢。

  國民黨內部矛盾更加深化    

  以馬英九與王金平的關係,馬英九應列為優先處理事項,但自新春以來,兩人互動漸行漸遠,已經毫無交集可言。吳伯雄、洪秀柱參選國民黨主席,早已被定位為“代理人戰爭”,馬英九也已牢牢掌控黨中央,吳伯雄如探囊取物不難當選。萬萬沒想到,在洪秀柱來勢洶洶的攻勢下,吳伯雄竟也選情告急,逼使馬英九、馬以南都表態挺吳。

  吳伯雄本來就是馬英九的分身,負有馬英九萬一被判刑以後,修改黨章及相關護航任務。以吳伯雄三、四十年黨政曆練,何必畏懼洪秀柱?如何又會敗選?偏偏馬家軍如此沒信心,患得患失,才會急著表態挺吳伯雄,但卻沒有深思熟慮後遺症,如此重招豈不是使馬王矛盾更加深化?埋下了更多的嫌隙?

  王金平非常清楚,以他目前在黨內的實力,絕對無法在黨內初選出線,但他認為馬英九若被判罪,他就有機會成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他采取“以靜製動”的原因在此,並寄望連戰出麵調解。馬英九若洞穿形勢、了解人性,大可與王金平保持善意互動,以禮相待,保持表麵和諧,王金平最後知難而退,願意擔任“馬王配”副手是有可能的。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為人廉潔,不好女色,有心挽救國勢,但最後還是國破家亡,最大人格缺陷就是“剛愎自用,自以為是”,也就是主觀心態太重,無法客觀分析形勢,對人性細微處也無法敏銳了解,使手下大將袁崇煥因反間計而死在自己手裏。馬英九的最大缺點正是“剛愎自用,自以為是”,每一個旁觀者都了解他與王金平的矛盾若處理不好,本土派國民黨就會出現“陳明文效應”,國民黨會被民進黨扣上“外省黨”帽子,偏偏馬英九就是不會處理黨內派係矛盾,隻會“謝謝指教”,光做表麵功夫。

  再以連戰與馬英九互動為例,當初馬英九逼連戰交出黨主席就是一項錯誤。經過在野數年曆練,連戰一洗“阿鬥”、“阿舍”形象,早已具備大老能力。連戰透過“國共論壇”,更把自己的政治分量投向另一個高峰。連戰未必在乎是否再選總統,而是如何維持“國共論壇”的製高點。馬英九如果洞若觀火,主動迎接連戰回鍋擔任黨主席,連戰當然投桃報李,一路護馬到底。問題是馬英九有如此胸襟與見識嗎?

  馬英九拙於掌握人性

  連戰、王金平本來都可與馬英九合作,但事情愈演變愈糟,連戰不再有意願介入馬王之爭,王金平心灰意懶,不再提馬王合作,就剩下馬英九獨自去麵對官司與選舉。從2006年12月台北、高雄巿長選舉結果已經看出,哪怕有陳水扁身陷官司的大好利多,國民黨都打不了勝仗,又如何寄望2008年國民黨必勝?崇禎皇帝的失敗,不正是一麵鏡子?

  陳水扁急於介入四大天王之爭,最後使出殺手鐧,硬將比較沒有希望的呂秀蓮、遊錫(方方土)排出去,留待蘇貞昌、謝長廷一決雌雄。陳水扁如此熱心介入,當然是為了自己卸任後的安危。陳水扁極力要提出“蘇謝配”或“謝蘇配”組合,就是看出國民黨連王馬三方矛盾“我方團結,對方分裂”,勝負立判。陳水扁與蘇貞昌、謝長廷都有心結,也互動不佳,但為了延續政權生命,再怎麽不樂意也要坐下來談,兩相對照,馬英九對權力與人性的掌握就非常拙劣。

  馬英九把王金平逼得無路可走,而且擺明哪怕“馬王配”的副手也要受盡屈辱,王金平如何會乖乖就範?王金平不願表態參選總統,不願參與黨內初選,也不表態參選不分區立委,表明什麽都沒有而回家種田,如此消極態度不可等閑視之。王金平所影響的王派立委與地方派係是否衷誠擁馬,是否會出現“陳明文效應”,馬英九可以疏忽嗎?

  國民黨在野七年,優勢不再;國民黨不斷分裂,缺乏統合力量;馬英九若無法展現強大包容力,如何化危機為轉機?《菜根譚》說:“事事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召外憂。”馬英九有體會到形勢與人性的險峻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