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遠眺維也納
3. 近觀綠色森林
4. 多瑙河象一條玉帶連接森林,葡萄園和城市
維也納人的驕傲與福氣之一,是他們生活在層層疊疊的綠色包圍之中。森林不單是維也納人度假遊玩的去處,平日黃昏人們也常常驅車到城市東北角的卡倫堡山上,敞開肺葉,張開嘴巴,大口吸吮林海散發出來的清新、濕潤、涼意和充沛的氧氣。放眼遠眺,綠海無邊,每一棵樹都是一朵綠色的浪花,多少樹才匯成這海一樣無邊無際的森林?維也納人整天眼睛被城市的奇光異彩所眩惑,此刻覺得綠色真是一種淨化眼睛和心靈的顏色。
世人隻知道這片森林受益於施特勞斯的名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而名揚天下,引來千千萬萬旅遊者,為這座城市贏得外匯。哪裏知道維也納人與這片森林生命攸關,互惠互助,相依相存,因而才給了那位“圓舞曲之王”以創作的靈感、衝動和深情。
維也納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說麵積四十平方公裏,有人說方圓百裏。其實這個被稱做“森林王國”的奧地利,擁有370萬公頃森林,整個國家土地的百分之四十四被森林所覆蓋。處處森林相連,誰能找到這維也納森林的邊緣? 維也納人明白,宜人的氣候不隻是上帝的恩賜,更由於祖祖輩輩對這種恩賜倍加珍愛。早在1852年奧地利就頒布了《森林法》,一百餘年,沿用至今。這實際上就是嚴格的森林保護法,科學性與應用性結合得很完美。比如采伐,伐掉的那一片林木的空地,正是需要陽光射入,促使森林更好生長之處。所以,奧地利人從來不缺乏木材,也不缺乏綠色。
4點半,下山去探尋貝多芬小路與故居。
5. 貝多芬遺囑之家
6. 貝多芬遺囑之家
7. 貝多芬遺囑之家
8. 街邊的酒館餐廳
9. 英雄小路和貝多芬小徑
10. 英雄小路
11. 貝多芬小徑
12. 貝多芬小徑盡頭的貝多芬塑像
在1800年代初,這裏是遠近聞名的郊外療養地。那時,困擾貝多芬一生的聽力失聰開始幹擾他的生活和工作。貝多芬曾多次來此居住療養,希望能減緩城市生活對聽力健康的損害。所以,這裏有很多貝多芬的足跡與紀念地。最著名的是貝多芬遺囑之家,英雄小路和英雄小屋,貝多芬小徑。貝多芬在這裏寫下了不朽的 #3 交響曲“英雄交響樂” , #6 交響曲“田園交響樂”, 和其他作品。
貝多芬遺囑之家紀念館 Heiligenstadter Testament-Haus,可能是他最早住的地方。他因為倍受聽力喪失的折磨,痛苦異常,以為自己將不久與人世,就在這裏給弟弟們立下遺囑。館內二樓是貝多芬的工作室,存放著大量的樂譜,信件,肖像畫,還有樂聖用過的古老鋼琴。遊客還可以選聽他在這棟房子裏創作的音樂。當然,還有他的遺囑筆跡。
貝多芬意識到自己耳朵開始不靈的時候,約是在他留下遺囑的六年前,時值他離開故鄉德國波恩(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維也納是其首都),來到“音樂之都”維也納的第四年。愕然的他悄悄地請醫生診斷,但病情日趨惡化,耳朵越來越聽不見!這耳朵曾是比誰都靈敏的啊!作曲時,衰減的聽力似乎並沒有帶來致命性的障礙,因為旋律回旋在天才的大腦裏。但作為鋼琴演奏家和怎樣在社會上生活下去,則是另一回事。
在誤解和侮辱中他痛苦掙紮、心靈遭受創傷,而失戀的悲痛使他雪上加霜,無奈萬分。自己含辛茹苦樹立起來的音樂家地位也就此告終嗎?不能演奏,今後怎麼活下去呢?他在1802年10月6日立下的遺囑中寫道:“我生來感情脆弱,性格開朗,喜歡結交朋友,好熱鬧。可是,我還這麼年輕,就不得不逃避世間,孤獨地生活下去,這……想必我的敵人們一定是喜出望外!那些妒忌我成功、企圖鑽我空子的傢夥們,一定在拍手嘲笑吧!”
在紀念館的庭院內,有株蘋果樹,據說是貝多芬種植的。根據紀念館說明,出於自我安慰,他種植了幾株蘋果樹,除了現在的這株外,其他都已經枯死。蘋果樹存活下來的,貝多芬也活下來了,而且開創了世界音樂史的輝煌時代。 貝多芬被認為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集古典主義流派之大成,開浪漫主義流派之先河的天才,人稱樂聖。
離開貝多芬遺囑之家 , 繼續前行不遠就碰到交叉路口,赫然可見名為“英雄巷 (Eroicagasse)”的街道。再向上走,就可看到“貝多芬小徑 (Beethovengang)”和英雄小屋。這條小徑是當年貝多芬最愛散步的地方, 順著蜿蜒的小溪漫步在翠綠的樹林之中,沒有都市車水馬龍的吵雜之聲, 隻有蟲聲鳥鳴與徐徐微風吹過樹梢的竊竊私語,於是觸動了音樂家的靈感,創作出田園交響曲。貝多芬小徑的盡頭有一個小廣場,立著貝多芬盛年時期的塑像。
貝多芬在維也納生活的20多年,曾經換過20多處住所。那時的音樂還是王宮貴族的休閑節目,遠沒有社會化。音樂家都要靠貴族或權勢人物的資助,才能工作和生活,隻靠作曲和演出是不能養家糊口的。貝多芬的住所,實際上都是他人的城中公寓或郊外小屋,提供給他住的,都不是什麽豪華住所。
特別推薦:在維也納音樂廳附近有一個小廣場,貝多芬廣場。貝多芬廣場上的群雕表現了他的自我掙紮,他與命運的搏鬥,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純淨的心靈和最後的安詳。簡單的一組雕像,表達了深刻的內涵。
13. 貝多芬在城區的一個住所,在這裏他寫下了“命運交響樂”
14. 貝多芬塑像
15. 中央墓園,古典音樂三傑
16. 貝多芬的墓碑
17. 莫紮特的墓碑
18. 舒伯特的墓碑
19. 勃拉姆斯的墓碑
20. 施特勞斯的墓碑
21. 老施特勞斯的墓碑
22. 施特勞斯大弟弟Josef的墓碑,施特勞斯曾橫刀奪走Josef的愛慕之人
22. 施特勞斯小弟弟Edward的墓碑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最後一個住所,是位於東南郊區的中央墓園。這個墓園設立於1874年,是維也納現存的最大墓地。它有約330,000個墓穴,比市區人口總數還多。在過去的百餘年中埋葬了諸多知名人士,尤其是古典音樂藝術家。許多著名的音樂家長眠在這墓地的一角,貝多芬墓的旁邊有莫紮特,舒伯特,勃拉姆斯,施特勞斯父子兄弟等。
(以下來自WIKI)1827年3月26日17:45貝多芬逝世。而舒伯特的朋友胡藤布倫勒(Huttenbrenner)描述了貝多芬離去時戲劇性的一幕,當時空中雷鳴電閃:貝多芬突然掙開眼睛,向空中伸出右拳並這樣過了幾秒鍾,神情嚴肅,臉帶怒氣。然後他身子跌回,半閉著眼睛,口中再沒一句話,心也不再搏動了。
據說貝多芬在病榻上臨終之際說過“鼓掌吧,朋友,喜劇結束了。”最後這句話後來被意大利作曲家列昂卡瓦諾用在他的作品《醜角》中,以結束那假戲真做的慘痛悲劇。
葬禮於29日舉行,據說有數萬名維也納市民出席了他的葬禮。舒伯特是38抬棺人之一。軍警需要出動到場以維護秩序。他最初葬在維令根墓園(Währinger Friedhof,現名維令根舒伯特公園),起先的墓上有一座刻有他名字的方尖碑。到了1888年,他的棺木被取出,並改葬至維也納中央墓園,舒伯特墓旁。
對貝多芬早逝的原因,眾說紛紜。當時的醫生下結論,死因是肝硬化,也有人認為他是死於梅毒。貝多芬的學生希勒曾在他頭上取下一縷頭發,這些頭發則成了了解其死因的重要線索。這縷頭發一直由希勒家族保存到20世紀。到了1943年,丹麥醫生凱·亞曆山大·弗萊明(Kay Alexander Fremming)醫治躲避納粹的猶太人,他的病人以這些頭發為診金,因而頭發易手。1994年12月頭發被拍賣。目前頭發保存在多個地方,包括聖荷西州立大學的貝多芬研究中心(The Ira F. Brilliant Center for Beethoven Studies),華盛頓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artford, Connecticut),倫敦不列顛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 London),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the 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還有波恩貝多芬博物館(the Beethoven-Haus)。
洛杉磯的精神化學公司為貝多芬的頭發作過放射—免疫測試,以確定貝多芬在最後幾個月內是否服用過止痛劑,如阿片製劑。但是測試結果為陰性,即是這些樣本不含嗎啡之類的鴉片。
伊利諾伊州的HRI & Pfeiffer研究中心威廉·瓦施博士為貝多芬遺留下來的頭發進行金屬化驗,結果顯示,發中鉛含量很高。雖然這一發現對梅毒致死的推測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現在普遍認為,這是由於當時工業汙染了多瑙河的魚,而貝多芬又很喜歡吃該地段的魚,因此魚體內的鉛在其身上沉積。並非是貝多芬為了治療梅毒而將含鉛的藥物服用到體內所致。貝多芬性格方麵狂躁,生理方麵受慢性腹瀉和腹痛的折磨,甚至是其死亡,都可能是由鉛引起的。
旅遊路線信息分享:
點擊看其他遊記係列:
俄國和中歐兩周行:行程,感受與攻略
中東自助行(1): 行程, 攻略, 感受
背包獨行希臘與西班牙: 行程和感受
意大利的太陽,月亮和群星:行程, 攻略, 補遺
華盛頓最美的季節:櫻花節的花海人潮
西行漫畫: 金山的路, 金山的橋
墨西哥城兩日(1):吃住,交通和景點
回國看奧運(6):北京新貌
東京印象(5): 順道遊東京之攻略與補遺
西藏珠峰之行(6): 行程,準備和攻略 (補照片)
自助遊: 自由戀愛 vs 包辦婚姻
介紹一個自助遊的好幫手
一票走天涯: 怎樣最大限度的利用機票
旅途中遇賊防賊集錦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249410385.wma
貝多芬#6, 田園交響曲片段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249411056.w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