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天地間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個人資料
正文

學者醫師 - 威斯康星醫學院華裔教授暨皮膚科主任山姆•黃博士專訪

(2010-09-30 19:28:42) 下一個
山姆•黃博士(Samuel T.Hwang,MD, PhD),國際知名皮膚癌專家,在美國癌症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皮膚分部擔任資深研究員十幾年後,於2008年12月就任威斯康星醫學院教授及皮膚科主任,與此同時在密爾沃基兩大醫院 Froedtert Hospital 和Clement J. Zablocki VA Medical Center 行醫作臨床治療工作。

剛接受采訪黃博士的任務時,在威斯康星醫學院網站上查到上述有關信息,以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專家,待見到本人,才發現他是一位溫文爾雅的中年學者。也許是長期埋頭書齋兩耳不聞窗外事,也可能是身為皮膚科專家會保養皮膚的緣故,黃博士顯得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采訪在黃博士位於Brookfield的家中進行,黃博士的夫人凱茜專門為我們準備了中西合璧的午餐,我們邊吃邊聊,氣氛輕鬆隨意。

話題從黃博士的生活經曆開始。黃博士出生台灣,父母是台灣本省人,4歲隨父母移民美國,在美國中西部長大。高中畢業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1984年獲學士學位後考入哈佛大學醫學院,在醫學院讀書期間經親戚介紹認識了當時也在哈佛求學的凱茜,幾年後結合,育有二子。黃夫人是眼科醫師,在Brookfield開有自己的診所。席間黃夫人對他們的戀愛結婚經過津津樂道,戲稱他們的婚姻是“包辦婚姻”,幸福之情溢於言表。我們交談中時有叮叮咚咚的琴聲傳來,那是他們的兒子在琴房彈奏鋼琴曲。說起兩個出色的兒子,夫婦倆的臉上情不自禁地露出自豪的神情,讓人感受到溫馨美滿的家庭氛圍。

黃博士的求學過程漫長而艱辛,哈佛大學醫學院還沒念完就遠赴歐洲瑞士的University of Basel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到哈佛大學繼續攻讀醫學博士。1991年榮獲哈佛醫學博士學位後先在哈佛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內科實習一年,1992至1995年間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做實習醫生,1995年終獲行醫資格,成為一名具有雙料博士學位的醫生。算起來他從上大學到當醫生的整個過程足足花了15年時間,我聽起來都覺得很吃力,別說身體力行了。我現在理解為什麽美國的專科醫生收入高了,這樣艱難的曆程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得起的。

黃博士長期致力於皮膚癌的研究,尤其對黑色素瘤和皮膚淋巴瘤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個人獨著和與人合著了50多篇學術論文及評論,參與了皮膚病學術專著部分章節的撰寫,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近期在英國醫學刊物《The Lancet》發表的有關皮膚淋巴瘤的病理生理學及其治療的評論性文章。與此同時,黃博士還擔任了《Advances in Dermatology》的科學主編以及《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和《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的副主編,多次獲得傑出科研獎,2007年榮獲美國臨床研究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Investigation (ASCI))會員稱號。ASCI會員資格隻經嚴格評選任命,被視為醫學界的特殊榮譽。

問起黃博士何以申請並接受威斯康星醫學院的職位來到密爾沃基,黃博士說他在美國中西部成長,熟悉這兒的風土人情,同時他在美國癌症研究院從事科研工作多年,希望改變自己的職業生涯,更上一層樓,因此離開美東合家遷入密爾沃基似乎是一個順理成章的決定。 “我很高興黃博士同意加入醫學院的行列成為我們的同仁,我期望他作為我們癌症中心皮膚癌生物研究計劃的帶頭人領導皮膚科進入更高水平。”威斯康星醫學院院長Jonathan Ravdin在他接受醫學院的職位後表示。

黃博士向我們介紹了威斯康星醫學院皮膚科的情況,希望能利用自己學術聲望招收更多的癌症科學家,為醫學院爭取更多的科研基金,從他的侃侃而談中能夠看出他對皮膚科的發展有長期目標和明確規劃,一副躊躇滿誌、胸有成竹的樣子。

黃博士是學者,更是醫師,他對治療各種皮膚病特別是治療皮膚淋巴瘤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在黃博士十幾年的行醫生涯中,始終堅守著治病救人的崇高信仰。在我們的交談中,他沒有說任何豪言壯語,但從他對本人請教他皮膚問題時的耐心解答中能看出他對病人的真誠關心,讓你不由自主地信任他。幽默的談吐,敏捷的思維,深入淺出的講解,平易近人的態度,讓眼前這位皮膚專家顯得令人信賴,既有科學家的睿智和謙和,又有名醫的權威和親切,使人不得不欽佩他在學術和從醫雙重生涯中的堅守與執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