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天地間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個人資料
正文

寧波湯圓

(2010-02-27 23:15:11) 下一個
母親祖籍寧波,小時候一到過年時母親就會帶領全家人製作寧波湯圓。那時家住鄉下,生活清苦,沒有現成的東西買,什麽都得自己動手做。母親是讀書人,不擅長家務,我從她那兒沒學到什麽烹調技藝,但她製作寧波湯圓的工序卻從頭到尾記得清清楚楚:先將糯米淘洗幹淨,用涼水浸十幾個小時,帶水磨成漿,裝入布袋吊起瀝水;黑芝麻用小火炒熟,冷卻後碾成粉;豬板油剝去膜,絞碎,放入碗中加進綿白糖、芝麻粉,拌勻揉透成湯圓餡(我們稱作湯圓心),將餡捏成丸子待用;.把瀝幹的糯米粉加水捏成酒盅形,放入餡心,收口搓圓成湯團;鍋置中火上,加水八成滿,沸後下湯團;待湯團浮起,摻入少量冷水,用勺沿鍋底輕輕推動,以防粘鍋,幾分鍾後,香甜滑糯的寧波湯圓就做成了。

母親做湯圓時,我和妹妹在她身邊跑前跑後幫她推磨揉餡,時不時打鬧嬉戲,還記得她輕聲責備我們時的溫柔語調。我從未見母親像這樣不厭其煩地做其它吃的,我想她是將那思鄉之情一點一點融進了湯圓裏。從小到大這是我家春節和元宵節期間餐桌上的傳統食品,尤其是大年初一的早餐必定要吃寧波湯圓,那是父親的最愛,早年他一頓可以吃20幾個湯圓。

那年在婆家過春節,自告奮勇地做湯圓給大家吃。用買來的糯米粉和湯圓餡做好煮好湯圓,興致勃勃端上桌,公公婆婆大人說怕傷腸胃,每人隻吃一兩個,讓我大失所望,連我自己都覺得沒胃口了。也許再美味的食品吃起來都需要有相應的環境,心境不同,味道似乎也不一樣了。後來到了美國,別說元宵節了,連春節都湊合著過,很長時間沒有吃到地道的寧波湯圓,過年的味道也隨之越來越淡了。

對我來說,寧波湯圓意味著合家團圓,美滿甜蜜,是我年少時最美好的記憶之一。如果哪年春節沒有吃到寧波湯圓,這個年似乎就過得不很圓滿。今年的春節和元宵節正趕上周末,上新開的那家中國店買了兩袋冷凍寧波湯圓,好歹過一回元宵節,順便品嚐鄉愁。

深夜寫完這篇短文,元宵節已經在沒有炮竹沒有花燈沒有喜氣洋洋擁擠的人群的異國他鄉悄然來臨。祝願元宵快樂,美滿如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