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

浪跡天涯,追月尋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幹掉Windows:新生代瀏覽器將取代操作係統

(2009-10-09 21:51:36) 下一個
以Google Chrome為首的新生代瀏覽器已能與IE分庭抗禮。遠不止此,他們試圖將瀏覽器升級成操作係統,通過在“雲端”提供應用軟件,來瓜分微軟Windows的地盤。


在IE瀏覽器擊潰網景的初代瀏覽器,占據互聯網入口10多年之後,改變的時機或許已經到來。下一代瀏覽器將如何開拓新的入口?它會用何種代碼標準?以Google為首的開放派,試圖用其Chrome瀏覽器配以下一代超文本置標語言HTML5來控製全球每一個互聯網用戶。而曾經讓HTML係列沉睡,現在宣稱支持HTML5卻遲遲未有任何行動的微軟,則繼續用MSN和IE牢牢粘住老客戶。

集中於HTML5的興廢與否,在Google和微軟之間,一場大戰即將爆發。爭鬥的結果將決定瀏覽器是否能夠取代操作係統,而躍升為人機交互的最直接平台。

激活沉睡多年的HTML5

Google當然不是十多年前被微軟輕而易舉掐死的網景,早在其新生代武器Chrome出生前,就有了命中注定的同盟者—Safari、Firefox、Opera。正是在他們的共同支持下,HTML5才逐步走出非商業的地下層麵。

“HTML5正在經曆著新的輪回”,專門製定Web標準的W3C(聯盟)中國站成員魯伊說道:“瀏覽器是土壤,HTML是水和肥料,網站(或Web Apps)是樹。”土壤決定它需要的肥料,顯然IE看不上W3C指定的肥料,不管是HTML的哪個版本。“這就像巴別塔的故事”,上帝不允許凡人達到自己的高度,於是變亂了他們的口音,使人與人之間無法交流。

“微軟以為自己是神,它分裂了代碼標準HTML。”

若不是昔日的矽穀金童馬克·安德森在10多年前播下“莫瑞拉”(一個偏向於義工形式的軟件開發行銷計劃)這顆小種子,微軟或許可以通過IE輕鬆地掌控互聯網的入口,讓遵循IE的代碼規則成為通用代碼標準。

當互聯網剛興起時,急需一個通用的網絡瀏覽器。1994年馬克·安德森成立了網景公司並推出了“導航者”。這款圖形界麵的網絡瀏覽器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在華爾街的追捧下,一天之內股票從 28 美元漲到 75 美元。與此同時,微軟則股價大跌,蓋茨怒不可遏。

工作表上,蓋茨在開發瀏覽器項目的一欄中,輕輕地打了勾。他想明白了,瀏覽器很重要。微軟將操作係統作為人機接口,從而控製整個微機行業,而網景則控製了人們通向互聯網的入口。微軟必須把互聯網的入口也收入囊中,如果得不到網景,就要將其毀滅。1995年12月7日,在偷襲珍珠港周年紀念日之際,蓋茨給小弟們發了封火藥味十足的電子郵件:“不管怎麽看,網景都對我們不利,我們的現狀就像被日本打敗的美國艦隊。立刻停掉手頭所有工作,全力投入IE開發。”不久,標誌微軟向互聯網進軍的IE1.0麵世了。

IE的前幾個版本如同大學生最初的課程設計,非常不好用。直到其1997年推出了IE4.0,終於趕上網景的瀏覽器。微軟的員工將一塊大大的IE標識放到了網景公司的草坪上,而網景的員工則把IE標識換成了72和18這兩個數字,這也是當時兩者在瀏覽器市場的占有率,其中網景是72。

但依靠著最極端的捆綁方式,蓋茨迅速幹掉網景占據了瀏覽器市場90%以上份額,並成為了市場規則的製定者和解釋者。此後多年,幾乎沒有什麽創新型公司再試圖研發新的瀏覽器。而且,越來越多的網頁開發人員跟隨著占領了瀏覽器97.9%市場的微軟,他們明白,要去開發支持其他瀏覽器的軟件,就好比去設計和生產一款隻能在不到5%的公路上跑的汽車。

“當整個行業都開始遵守微軟製定的規則的時候,全社會就出現了各種各樣吃‘軟’飯的人。因此,HTML4.0從1999年到現在都沒更新。”魯伊說。

然而,當2004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網絡都因針對IE漏洞的衝擊波病毒而癱瘓時,安德森的小種子“莫瑞拉”長出了第一顆果實——安德森的學徒工,年僅9歲的天才少年萊克·羅斯所開發的第一版鳳凰瀏覽器(之後的Firefox)誕生了。

安德森的小種子在悄悄長大,微軟的IE6.0卻原地轉磨。蓋茨甚至還一度宣稱要“停止IE的更新,因為它已經足夠好用了”。在他看來,如果能保住瀏覽器這一土壤不變,那麽作為肥料的HTML自然也不需要改變。

IE停滯不前, Firefox則起而挑戰,Google也開始秘密進行著瀏覽器計劃。“莫瑞拉”的另一主力誌願者本·格德早在2005年就在Google享受免費三餐、午間按摩以及20%的工作自由時間,他甚至還是開發Firefox的成員,以他的經驗,開發Chrome不在話下。

蓋茨不曾想到, 在擊潰網景1 0 多年後的今天, 一切與I E 分庭抗禮的瀏覽器都與“ 莫瑞拉”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新一輪的瀏覽器大戰打響了,Firefox、Chrome、Opera和Safari大有包抄微軟之勢,而盟軍射向IE的關鍵一箭或許就是HTML5,因為它能幫助Google成功地將桌麵軟件搬到網頁上。

以Google為首的聯盟軍力推HTML5,並將之激活。

瀏覽器淘汰操作係統


激活HTML5,意味著“未來重要的不再是占據用戶的桌麵,而是占據用戶的瀏覽器”,在Google開發者大會上其副總裁維克·剛鐸說道:“操作係統正在失去光彩。事實上,操作係統將變成一個應用,它們正好是發生啟動的首個應用程序。”當然,它也需要新的We b工具和新的標準,“特別是HTML5,駕馭新一代Web更具創新的應用。”

針對支持H TML 5的諸多瀏覽器,微軟的回應是,應該對那些未經測試的技術抱謹慎態度。然而更接近事實的解釋恐怕是,微軟在自己的Silverlight中有自己的播放技術,一旦HTML5作為代碼標準,不僅微軟的瀏覽器份額將直線下降,其桌麵軟件也會受到影響。相對的,以Web為核心的Google則希望通過能讓Web程序更快、更好、更實用的HTML5拿下桌麵軟件。這也是W3C賦予HTML5的使命,它將彌補上一代的不足,實現包括Flash、Silverlight和JavaFX等軟件所能實現的功能。

一些軟件開發商和瀏覽器廠商的產品已經集成了HTML5的部分要素,比如更快速的視頻流媒體傳輸和由瀏覽器保存更多數據以加速網頁訪問。這些功能都無需用戶安裝另外的插件。網絡聊天平台Meebo則利用了HTML5中的一個名為PostMessage的功能,當用戶切換到其他網頁上,聊天網頁仍然可以接受和更新信息。而本地存儲功能Canvas和Web Workers使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做更多工作,且使Web應用運行得更快,提高用戶的整體體驗,模糊網絡應用與桌麵應用的界限。

這樣幾乎就能把“網絡即計算機”實現了。

今天,人們越來越厭惡胖乎乎的操作係統,一些更有技術含量的做法不斷被人提出。人們設想建設一個巨大的服務器終端,其終端用戶卻隻是價值不超過500美金的“瘦客戶機”,各種應用軟件都放在服務器上,用戶使用的終端隻用一個瀏覽器入口即可,需要什麽軟件就通過網絡到服務器上去取。

目前的Gmail和在線文檔可以大部分替代Office,“沙盒”則防備著惡意軟件的入侵,而HTML5的好處是不再需要插件就能直接瀏覽音頻和視頻,支持離線文檔,甚至還能玩3D遊戲。在Chrome上,工作、視頻、遊戲、防毒、程序一應俱全,甚至操作係統也指日可待。或許,以後我們開機幾秒之後就直接進入了瀏覽器,一切操作都在上麵完成。

“技術不是唯一的,還需要各種條件的成熟,比如硬件配合、成本等,還要受到網絡速度、產業鏈條等因素製約”,魯伊說。

射向IE的那支箭

Google力推HTML5,但它能射落IE,將微軟這個老爺子打翻在地嗎?

“假定各個瀏覽器開發商全麵支持HTML5草案,2012年HTML5廣泛應用,那麽最終的推薦性正式標準將到2022才會發布。”HTML5標準的編者伊恩·希克森列出了時間表。

到2022年,還有13年。Web開發人員傑夫洛·夫特寫了一篇非常“火辣”的文章來批評希克森的這份時間表:“我隻關心可惡的現在,我的客戶隻關心可惡的現在,我的用戶也隻關心可惡的現在。”是的,開發人員關心的是如何結束如今HTML標準的混亂和缺陷。

但不管怎樣,HTML5依然將變得很強大,強大到將Web的內容滲透到操作係統上麵。而且,依靠著“雲計算”在背後的支持,可以慢慢模糊瀏覽器與操作係統之間的界限。依靠HTML5、RIA(富媒體應用)和雲計算這些“戰將”,Web將對傳統軟件開發商造成巨大的衝擊,微軟則是首當其衝。

新一代瀏覽器們現在已經樹立了新的標準,它們已經坐在了司機的位置。在以後的日子裏,不會再出現某個瀏覽器像IE一統天下這樣的情況。各式各樣的瀏覽器意味著網絡開發人員可以更多地依賴於標準,而或將逐漸擺脫陳舊瀏覽器的各種特殊問題。


Tips:

矛頭直指微軟的新一代瀏覽器技術

雖然已在近期表態將參與HTML5標準製定,但MSN和IE仍然是微軟賴以繼續粘住老客戶的武器。

集成了文檔處理、視頻、3D遊戲、音樂、照片分享、即時通訊、語音視頻會議、多媒體編輯等多項功能的下一代瀏覽器,將把現有的視窗操作係統和以此為平台的諸多軟件的市場份額瓜分豆剖。

HTML5的存廢,將成為瀏覽器能否取代操作係統的關鍵。

在未來,網絡即計算機,一切應用軟件可以在“雲端”找到,此時,一套極簡的終端係統即可實現用戶的所有需要。

他們是IE,甚至是Windows的主要競爭對手(從左至右):莫瑞拉公司的Firefox,提高了瀏覽器的安全性。蘋果公司的Safari是速度最快,最簡潔方便的瀏覽器。穀歌公司Chrome將成為更快,更安全的瀏覽器。OPERA公司的同名瀏覽器,已經集成多種功能,更有創意。 (本文來源:新知客 作者:桂祺瑩;製圖:無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