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蛇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正文

威尼斯之行(2)

(2009-01-06 16:39:59) 下一個

注冊後,進了房間,中世紀的裝飾,屋頂很高。牆壁上顯示的古老的浮雕,窗戶也很高。突然窗外傳來手風琴聲。 好奇的打開窗,這才發現這房間是臨河而居。一艘Gondola 正緩緩劃來,戴黑帽的船手和這風琴在唱著意大利民歌,從船上遊客臉上泛出的笑容就知道他們多麽得陶醉在這音樂和美景之中。於是就聯想偏偏,中世紀的女子是不是在夜幕降臨後,依著窗,看著愛慕自己的人劃著船,拉著琴,傾訴衷腸。自己卻躲在長紗後,暗暗竊笑?難怪歐洲人比較浪漫。

 由於生理的需要,去了一趟衛生間。一打開門,不禁一驚。看不出這老酒店,衛生間裝修得倒很現代。大理石地麵和卓台。黃燦燦的 faucets  而且有兩個抽水馬桶。一個有蓋,一個沒蓋。問老公,為什麽?這才知道,歐洲人,有的不用手紙,方便後,用那個沒蓋的洗下身。奇怪。

 安頓後,我們決定到Venice 最有名的Plazza San Marco去。出了客房,突然想起店主用帶有濃重意大利口音提起Piano。意大利是出音樂人才的地方,這裏一定會有好鋼琴,而且自己也剛學了彈鋼琴,不如在這裏賣弄一下。於是上上下下到處找鋼琴,也沒找到。不得又去找了店主。二個人比劃來比劃去。他聽不懂我的,我也聽不懂他的,答非所問,還是算了。下了電梯,開門時,發現電梯sign 上寫著“1 Piano, 2 Piano, 3 Piano”。這才恍然大悟,原來 piano 在意大利語中是floor 的意思。這可招來老公的一陣嘲笑。

沒有孩子在身邊,耳根清靜了許多。在傍晚的餘輝下,二個人清閑的在Venice的小巷中尋找去San Marco square 的路。這才發現 一路走過來,沒看到一個樹和一片綠地 也沒有汽車和自行車。習慣了美國的田園生活,對這古城的適應還是要花一點時間的。每走過幾座橋,就會遇到以教堂為中心的石頭鋪的廣場。此時正是放學後的時,媽媽們都在廣場陪著孩子們玩。Venice 的居民建築外表上還保留著十幾世紀的風格,大多都是用石頭和磚頭建築的。第一層不住人,有的人家是用來停船的。再加上Venice 有時會發水,這個因素決定了這城市的構造。

 Plazza San Marco也是以Basilica di San Marco教堂為中心的一個超大廣場。馬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他是威尼斯人保護神。它初建於9世。 1177年,威尼斯人為了教宗亞曆山大三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會麵,才將聖馬可廣場擴建成如今的規模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鍾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侖翼大樓、聖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鍾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聖馬可大教堂屋頂的雕塑展現著文藝複興時期的光彩和繁華,它融合了東、西方的建築特色,從外觀上來欣賞,它的五座圓頂仿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正麵的華麗裝飾是源自拜占庭的風格;而整座教堂的結構又呈現出希臘式的十字形設計。周圍圍繞的府邸的窗戶都是又細又長的風格。樓麵因歲月的風蝕都已漸漸發黑,但莊嚴中滲透著神聖。矗立在這空曠的廣場中,你的思維也似乎被suck into 當年的歲月。這群建築的第一層現在都已改成琳琅滿目的商店和餐館。餐館大多都有露天餐飲區和大陽傘。陽傘下,定是一群音樂藝人在此起彼伏地演奏著。走累了,停下來欣賞一下悠揚的音樂再也沒比這更逍遙的美事。現在才知道為什麽1797拿破侖進占威尼斯後讚歎聖馬可廣場是歐洲最美的客廳世界上最美的廣場

突然,一陣陣洪亮的鍾聲敲響,西下的陽光把聖馬可鍾樓的頂尖照得金黃。那鍾聲也似乎隨著陽光波動著你的心弦, 回繞蕩漾著你身體的每個角落。興奮,雀躍著,忘記好久沒有進餐了。好在意大利人每天8點以後才進餐,和友人約好的時間還早,於是在這空曠的廣場上閑逛著。





肖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