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在我國有悠久的曆史,傳說是秦始皇派去築長城的那員大將蒙恬,取中山兔毫製成的。這個傳說雖不可靠,但也有一定的依據。從1954年在長沙左公山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毛筆來看,它的確是用兔毛製成的。不過這種筆與現在的不一樣,它的筆頭是用兔毛包紮在竹管外麵,再裹以麻絲,塗上漆汁製成的;筆鋒堅挺,宜於書寫。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毛筆了。後來,隨著書畫藝術的發展,製筆工藝也隨之發展。筆工們根據使用者的需要,曾試用過各種禽獸毫毛作原料,如鹿毛、獾毛、豬毛、雞毛、兔毛、羊毛、黃鼠狼毛等,結果發現兔毫、黃鼠狼毫、羊毫性能最好,以後就被廣泛使用,成為製筆三大原料。
按照不同的原料和性能,可把毛筆分為硬毫、軟毫、兼毫三種。硬毫筆包括老兔頸毛製成的紫毫與黃鼠狼尾毛製成的狼毫兩種,筆毫均為棕色,筆性硬健,彈力強,蓄水少,畫出的線條蒼勁爽利。山水畫中樹木的立幹、出枝、勾葉、點葉,山石的勾勒、皴擦、點擢,屋宇、人物、舟、橋、水波、瀑布等細線,都需靠彈性強的硬毫才能得以表現。軟毫筆,用羊毫製成,筆性軟,蓄水性強。山水畫的渲染多用它。米點山水與潑墨山水也常用羊毫,能收到筆酣墨飽、水墨淋漓的效果。兼毫筆由硬毫與軟毫配製而成,有紫狼毫、紫羊毫、雞狼毫等品種,硬度在狼毫與羊毫之間,可根據個人的習慣與需要去選用。
此外,根據筆鋒的長短,毛筆又有長鋒、中鋒、短鋒之別,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容易使線條凝重厚實,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準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枝,“小白雲”、“大白雲”羊毫筆各備一枝,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鬥筆”就可以了。新筆鋒多尖銳,隻適宜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好。有的畫家喜用禿筆,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趣。好的毛筆,都具有圓、齊、尖、健四個特點,使用起來運轉自如。畫筆用後要及時衝洗幹淨,避免墨汁幹結損壞。
我國的製筆,曆史上有宣筆(安徽宣城)、湖筆(浙江湖州)兩大中心。現在上海、蘇州、北京、成都等地生產的畫筆也享有盛譽。
宣筆為安徽省涇縣文房四寶之一,據韓愈《毛穎傳》記載公元前二三年,秦將軍蒙恬南下時途經中山(安徽省涇縣一帶山區)發現這裏兔肥毫長,便以竹為管,在原始的竹筆基礎上製成改良毛筆。到唐朝時,安徽省涇縣便成為全國的製筆中心,故得名為宣筆,隨後被列為貢品和禦用毛筆,此後製筆名家輩出宣筆盛行全國成為文房四寶珍品之一。
湖筆的產地在浙江吳興縣善璉鎮。湖筆選料講究,工藝精細,品種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細的如繡花針,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點。尖:指筆鋒尖如錐狀;齊:筆鋒撮平後,齊如刀切;圓:筆頭圓渾飽滿;健:筆鋒挺立,富有彈性。湖筆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類;按大小規格,又可分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種。湖筆,又稱“湖穎”。穎是指筆鋒尖端一段整齊透亮的部分,筆工們稱為“黑子”,這是湖筆最大的特點。這種筆蘸黑後,筆鋒仍是尖形,把它鋪開,內外之毛整齊而無短長。這一帶的山羊,每隻平均隻出三兩筆料毛,有鋒穎的也隻有六錢。一支湖筆,筆頭上的每一根具有鋒穎的毛都是在無數粗細、長短、軟硬、曲直、圓扁的羊毛中挑選出來,具有尖圓齊健,毫細出鋒,毛純耐用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