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點評一篇文章:我們憑借什麽對台灣開戰

(2007-09-15 10:35:27) 下一個
點評一篇文章:我們憑借什麽對台灣開戰

--------------------------------------------------------------------------------


散仙穀 http://www.webjb.org/webjb/sanxian/


--------------------------------------------------------------------------------

送交者: 嘿嘿,嘿 於 2007-09-15 23:25:06


走之前對LIZI兄所引的這篇文章評一下。以前看到過這篇文章,據說是大陸戰略學者閻學通先生寫的(未得證實,我對閻先生的觀點一向比較敬重)。首先我肯定這是篇有內容的文章。真要打仗,不是動動嘴就行了的。一定是要謀定而後動,打的是軍心民心士氣,戰略戰術,政治經濟外交等等。其實尚不止這裏列出來的九個問題。

黑體字是我的評論。



我們憑什麽對台灣開戰 轉貼

三十年前,毛澤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美的實質問題隻有一個,那就是台灣問題。今天這個問題依然嚴重存在,中美如果不幸開戰,那一定是因為台灣問題。在可預見的將來,台灣問題不會因為中國的民主、製度、經濟發展而消失,台灣也不太可能因大陸未來的強大而自動和平回歸中國。

》》》就我所知,毛未提這話。相反的,尼克鬆基辛格都說毛談“中美關係的‘哲學’” 。他說台灣問題留待後人解決。周恩來和基辛格就台灣問題交鋒了。


 中國政府過去20年對全局的把握是可以拿高分的,至於細節學者們當然有檢討的餘地。現在有相當多的中國人急著找機會武力攻台,給中國政府施加壓力而添亂。在現階段這樣的人多了,是極其危險的。大陸武力攻台與其說是大陸與台灣之間的戰爭,倒不如說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戰爭,因為美國才是中國的真正對手而不是台灣。說得好聽一點,中國的韜光養晦政策並沒有過時。說得難聽一點,中國無力麵對美國而攻占台灣。


》》》不是很同意。中國政府過去20年對經濟發展是可以拿較高分,對全局的把握絕對拿不了高分—不必細說。 我們亦談看法而已,無意添亂。同意美國才是對手,也同意美國如果全力以赴和中國打時,中國拿不下台灣,尤其是如果美國突然主動核攻擊中國時,中國多半會被毀滅。世界(包括美國)亦多半會同事完蛋。但同樣地,如果中國突然動手,美國大概也逃不過毀滅的命運。問題是,憑什麽美國會要全力來跟中國拚老命?當然美國幹涉這一點要估計到。


兵者國之大事。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本文試圖從九個方麵提出問題:中國是否有與美國攤牌的準備和能力。
  
  1〕。 美國是否願意與中國開戰
  
  美國一脈相承古羅馬帝國作風:我不在乎別人恨我,我隻要他們怕我(凱瑟大帝語)。盡管很多國家對美國的所作所為不滿,當今的國際局勢對美國仍十分有利。它玩弄國際政治和金融貿易遊戲規則於股掌之中,以霸者之氣俯瞰世界,擁有著眾多聽話的和當差的國家。雖對中國不滿,但它清楚得很,中國已不教條:除了台灣問題,中國都有商量的餘地。在正常情況下,它並不願意與中國開戰。有些中方學者認為:美國有意誘使中國在國力尚不強大時與美國開戰。筆者並不以為然。
  
  美國的民間和官方言辭中出現得最多的,大概是‘美國利益’這幾個字:它包括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如果既符合政治利益又符合經濟利益,美國幾乎會毫不猶豫地直接發動戰爭或間接地卷入戰爭,道德、國際法、條約等是束縛不了美國的。如果隻有其中的一種利益或二種利益都較小,它是否卷入戰爭與決策者的政治理念和治國方針有關。即使卷入,它仍可視代價的大小決定是否繼續玩下去。以美國的綜合國力和軍力,即使在局部戰爭中敗了,它仍可以當它的國際霸主(看看大家引以為傲的唐朝,在敗於高麗,數度敗於吐鄱後,霸主不是仍做了很久嗎?)。大陸如進攻台灣,美國的兩種利益都會直接受損,隻要美國認為戰爭的代價可以預見,它都要冒個險,它幾乎不可能座視不理,除非中美的國力調了個。
  
  美國在台海戰爭中的政治利益比較複雜,一般的美國人根本看不清楚。但經過美國和西方的主流媒體充當政治法官宣染後,幾乎可以肯定,大部分美國人會跟著媒體走,西方人也會跟著美國人走,而戰時的主流媒體總是跟政府高度一致的。如果有人對此懷疑,隻要看一看美國主流媒體在曆次中東戰爭、科索沃戰爭、第一次和詼?魏M逭秸?鈉?婧筒還??ǖ籃螅?攔?習儺斬哉秸?娜賢?緣淖?洌?頹宄??爛攔???兔教逖蕕乃?上妨恕C攔?拿教逶讜秸街懈???砹舜舐遙?攔???源酥?蠖悅教逖霞庸蓯??教寰穀灰蔡?傲耍??攔?依?嫻鬧匾??右院獻鼇?
  
  美國在東亞的經濟利益是顯而易見的。它主要有兩方麵的經濟利益,一是它在東亞地區的投資和經貿,二是在東亞地區所持的美國債券比重很高。美國在東亞的投資和經貿之重,讀者明白,毋須筆者多言。美國在東亞的債券(即外匯儲備)情景更是獨特:日本所持的美元債券量是世界第一、中國第二、台灣第三、南韓第四、香港第五、新加坡第七、美國自己竟然是第八。頭五名全在東亞,共計11750億美元,是美國自己所持的15倍,也就是說美元的穩定有賴於這東亞五分子的共同努力。這五個國家或地區全在台海戰區1000公裏的半徑內。戰爭必然影響整個東亞的經濟的發展。也可能導致這些地區拋售美元而導致美國利益受損,這與大眾同時拋售股票而導致股票市場崩潰有些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美國一定會不惜以各種途徑加以阻止,包括武力。
  
  美國在國際上成功的商業經貿活動和強勢美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美國的軍力和政治影響力。美元實際上是被過分抬高有如股票被抬高一樣,這種抬高都靠信心的支持,美元對其它貨幣的高匯率使美國可以便宜地購買其它國家的產品、企業,進而進行國際壟斷。老實講,美國已經得到了絕大部分它想要得到的,它並不想大戰,它隻想用敲山震虎來維持它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大陸如進攻台灣必然會被美國人、參眾兩院認為是中國對美國國力和軍力的直接挑戰,頭號強國被人挑戰的滋味是既恨又愛,美國卷入台海戰爭比說服國會和老百姓不要卷入要容易得多、有理由得多。卷入台海戰爭後戰爭是否仍會限於台海,沒有人可以保證。戰爭要進行多久,沒有人可以預測。會不會爆發核大戰或世界大戰,要看難以預測的戰爭進程和隨機性。
  
  過去幾十年來,美國雖鼓勵縱容台獨勢力,但不願台灣走得太遠和太快。主要原因正是:中國對台獨必打,一當開打美國必定卷入台海戰爭。因此,美國確會極力避免台海發生戰爭。對避免不了的戰爭,中國有打的決心,美國也沒有示弱的準備。
  
  這樣,台海戰爭不易打起來。如果不幸開打,對台灣極可能是玉石俱焚,對中國會是傾國力而進行的全麵戰爭,對美國是可進可退的局部戰爭。
  
  因此,維持現狀是美國、中國和台灣的共識。美國並不願意與中國開戰。但不願意與中國開戰並不意味著它不會與中國開戰。如果中國不幸麵對美國的海空軍,西方的經濟和外交圍困,中國準備好了嗎?
  
  如果開戰,美國不會如中國所願,將地麵作戰部隊送到大陸與中國陸軍交戰,誰都知道那是愚蠢的。但沒有人能保證:美國不送地麵作戰部隊到台灣與有限的中國登陸部隊作戰。為這麽不,戰爭中見過美國講國際法、仁慈過嗎?如果是這樣,中國準備好了沒有?


》》》前麵基本上同意。後麵的不對。主要問題是:一)中國會提供“美國送地麵作戰部隊到台灣與有限的中國登陸部隊作戰”的機會嗎?二)送多少地麵部隊可以起作用?怎麽送?送了以後效果會怎麽樣?具體論證我不詳細說,但結論是“美國送地麵作戰部隊到台灣與有限的中國登陸部隊作戰”無效。戰爭初期,美國來不及派,戰爭中期派不了多少人。等戰局明朗後,派多少人也沒有用了—因為這跟全麵開戰無差別了。---當然我是以戰爭兩周基本明朗,一月基本結束來考慮的。如果一開始就計劃打成什麽三個月半年什麽的,那就趁早先別打。

有一點台灣一定要明白:打起來無論美國幹涉與否,遭創最重的,必定是台灣。問題是,人家一定知道,卻也一定要玩火。


  
  2〕。 登陸台灣:中國準備好了嗎?
  
  二十年前,基於當時的國際形勢,鄧小平決定節約軍費用於經濟建設相當恰當。今天如果還有人相信靠一些和平的願望和表白、融入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改進政治體製和民主製度,就可以避免與美國的軍事衝突,那他們的一廂情願必然會有所失望,因為示弱最能挑起美國的戰鬥欲望。在經濟力量日益強大時,加強軍力固然尚不能與美國軍力並駕齊驅,但極可能讓美國的決策者三思而後動,這樣反而可能讓美軍失去有利戰機,繼而可能避免與美國的軍事衝突。有些中國人跟著西方的媒體,斷章取意,將努力開發軍力與軍備競賽混淆。加強軍力乃國家之必須,它不等同於軍備競賽。孫子說:好戰者必然會失敗,忘戰者必然會危險。
  
  前已述及,美國不願意與中國開戰並不意味著它不會與中國開戰。如果中國因台灣的獨立而攻台,美國必然與中國開戰,如果有幸美國不卷入台海戰爭,大概隻一種可能:中國的海空軍力量空前強大,陸軍在48或72小時內全殲台灣守軍,造成對美軍的威懾而讓其不敢輕舉妄動。
  
  不少人中國人認為隻要打一、二個導彈就可以讓台灣股票崩潰、外資撤離,繼而台灣與大陸談判,或靠打、封、登將台灣逼到談判桌上。如果是這樣當然再好不過,中國真是撞到大運了。這樣的話平時拿台獨分子開蒜、損損他們當然可以,但讀者千萬不可以信以為真。我們可不可以將前麵的中國換成美國、將台灣換成中國,認為美國的幾十顆導彈就會造成外資撤離、中國經濟崩潰,而輕易擺平中國人呢。顯然,沒有太多的中國人會同意這種看法。同樣導彈發過去後,台灣人和西方投資者都會期待美國的卷入而觀望。在過去的一百年中,中國有過傲人的戰鬥意誌,但也有過薄弱的戰鬥意誌。不要過分看低台灣人的抵抗意誌,如果到了今天還說台獨是一小綽台灣人,那是自欺欺人。
  
  台海戰爭一但打響,中國軍隊隻有登陸台灣才可以保住台灣領土的完整。否則中國必然永遠失去台灣。有人說中國可以繼續以導彈打台灣而讓台灣付出代價,讓他們意識到台獨是沒有出路的。這是典型的一廂情願:隻要大陸不能登陸台灣,台獨就有出路。在古近代,當高麗、安南獨立後,中華帝國的軍隊進不去這些地區時,皇帝們或自派軍隊進行邊境騷擾、或派雇傭軍去騷擾,去破壞它們的經濟,出幾口惡氣。但有什麽用:朝鮮、越南不是照樣脫幅而去了嗎、不獨立得好好的嗎?若幹年後,高麗、安南知道中華帝國惹不起,假裝請罪自己的不是,但開出妥協條件:懇請中華帝國開恩準予獨立,但承認中國是它們的保護國。皇上大臣們知道木已成舟,加上虛榮心和無奈之情,一陣議事後,麵對現實低頭。誰能保證中國不登陸台灣可以讓台灣不步高麗和安南的後塵。
  
  所以,中國一但在台海開戰,務必全勝而登陸台灣,否則擋不住台灣的離去。
  
  要登陸台灣,中國必須有相當的台海製空權,否則已登陸的部隊會有彈盡糧絕的危險。中國準備好了嗎?


》》》仍然是,前麵的陳述,基本同意。最後的問題我認為大致可以回答。我手頭上有台灣軍力報告(是否權威我不知道,從JANES之類公開資料來的)。也有不少大陸的資料,都是公開渠道來的。

首先,戰爭發起的主動權在大陸(對台灣很不幸,無論任何時候他也不可能主動開戰,雖然如今提出什麽決戰境外---怎麽決?就算台灣主動開戰,台灣也不具備實質傷害大陸的能力反而會被立即徹底毀滅掉,台灣問題也就馬上解決了)。大陸有毀滅性的第一波打擊能力。九十年代前期就具有夜間無導航一次定點空降一個師的能力。再後來的外刊材料說如今有大約2.5個師的能力。飛花兄引用的材料也很詳細。空運加第一批海運,可以送多少人?還有什麽手段,等等不必多論。此仗不是兩邊各出多少多少人明著打架,也不是什麽網上軍事遊戲。結論是大陸開戰後有製空製海權(論證略)。



  
  3〕。 軍火補給上的圍困:中國準備好了嗎?
  
  中國在台海一帶布置了300枚左右的短程導彈。中國、台灣、美國都大做文章,目的各有不同。中國做文章是為了告訴台灣當局,大陸不惜動武。台灣做文章是為了告訴老百姓,中共打壓我們,政府要化大錢買美國武器了。美國做文章是為了渲染中國的威脅,這樣可以先聲奪人造成賣武器的借口。但三方都知道這點導彈就攻台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它隻相當於科索沃戰爭中一天的投彈量,盟軍在科索沃戰爭中炸了78天才擺平了小小的南聯盟,南聯盟的實力與台灣相比差得遠。
  
  筆者當然不知道中國到底有多少中、短程導彈,相信比300枚要多得多。老實講,盡管中國的工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工業自動化程度依然薄弱,有些人對中國被冠以‘世界工廠‘輕浮得意得很,筆者見此,實在心情沉重。中國要造300枚導彈在和平時代大概至少需要一年,筆者錯了,請讀者指正。到了戰爭年代,美國曆來喜歡轟炸敵人的工業基地,遭到破壞後中國是否仍能生產300枚一年要靠運氣了,何況300枚能打幾天?朝鮮戰爭中中國的後方基地沒有遭到轟炸,要感謝美國對蘇聯的顧忌,對歐洲的戰略考慮。那是美國在現代大規模戰爭戰爭中唯一一次沒有攻打敵人後方的戰爭。破壞敵人的後方和後勤本是軍事常識,很多中國人不知為何可以將頭埋在沙堆裏視而不見。沒有危機感的中國人現在就要知道,未來的台海戰爭中中國絕對不會再有這種優待。
  
  美國的軍工企業大都開工不足,造幾百枚這樣的導彈不過是幾個星期的活,以美國之工業和管理水準,再多開幾條流水線又有何難。況且,中國無能力對美國的後方工業基地有任何破壞的能力。對這種現象日本的海軍名將山本五十六說過:你隻要到美國數一數工廠,看一看美國的工業水準就知道,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與美國開戰。
  
  有人會提出俄國的su-27戰機和一係列的導彈、戰艦、潛艇、預警機不存在這種問題,美國不敢對俄國動粗。但願是這樣。即使是這樣,但你隻要看一看俄國在過去一百多年來的信譽,與它國簽定的條約遵守過幾次,你應該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俄國人是靠不住的,乘火打劫、乘人之危大發其財的例子實在數不勝數。
  
  從地緣政治上看,俄國是願意中國遭受一些挫折的,中國的gdp現在是俄國的三倍(普京故意抬舉中國說是五倍),俄國人的心態之失衡是可以理解的。在關鍵時刻下個拌子沒啥可奇怪的。實際上,俄國已留了一手,su-27的發動機和關鍵部件須從俄國進口,考慮戰時的戰機返修率和損耗率,這些su-27離實戰的要求尚有相當大的距離。
  
  以中國之大和變得更強大,老一代的中國領導人早覺悟到沒有國家會為中國提供核武、導彈和衛星技術。但不知為何80年代後中國領導人忘了,意識不到同樣不會有人提供高尖端的武器等等。中國在80年代被美國騙過一次:那次是以合作開發大型客機為名,中國放棄了幾已成功的運十飛機的設計,沒有大型飛機,哪來的預警機。到10多年後中國又上了猶太人的當,失去了幾已到手的預警機。前後20多年的寶貴時間白白流失。中國以己之誠信去相信別人的誠信,結果是買不完的教訓。
  
  如果俄國人變卦了,中國的工業基地又遭受美軍打擊,中國有應對之策嗎?


》》》對許多東西深表讚同。但此文作者對中國工業生產能力沒有概念。公開報道(兵器工業)上有詳細的說法。那種導彈不止一家生產,開動起來產量是半年XXX枚。再說了,老舊的紅旗-2型,中國有數千枚。WS係列(北方兵器工業部的公開資料)威力強大,打台灣正好合用(一套發射器一次覆蓋,殺傷毀滅近一平方公裏)。

美國隔南聯盟多遠?台灣跟大陸多遠?

很簡單,台灣不是對手。中國的工業基地在三線,如果遭受美軍打擊,後果跟核戰一樣。


  
  4〕。後勤上的圍困:中國準備好了嗎?
  
  曾幾何時,中國從石油出口國變成石油進口國。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中國沒有如法國、德國、俄國那樣出頭對抗美國,而遭到國內鷹派的指責。鷹派們的理由是中國對石油的依賴度越來越高,不可任由美國霸占中東石油。
  
  中國政府的含蓄做法是恰當的。因為中國知道戰爭時期,隻要美國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美國海軍照樣可以輕易切斷從中東到中國的油料供應。
  
  中國已準備從俄國進口部分石油以分散危險,並著手建立石油供應管道。美國如切斷這條管道,俄國會被拉下水而有利於中國。這點是中國諸多準備中做得較好的一項。但若戰爭在未來幾年內爆發,中國是否準備好了?


》》》這個問題要重視。現在中國隻能自給2/3石油,一定要建立好戰略石油儲備。但中國有煤。中國能源70%以上是煤。煤合成油是現成的技術,要下力氣。 其次,對這個問題我另有見解,暫不多說。

  
  5〕。 外交上的圍困:中國準備好了嗎?
  
  台海戰爭一但打響,美國一定會發動聽差的諸國譴責中國。以當今的國際形勢,不管出於什麽原因,戰爭的發動者是很被動的。以美國之強大尚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遭受指責,中國到時的處境隻會更加艱難。
  
  中國當然可以告訴西方各國,中國進行的是內戰。但西方人出於種種奇怪的原因,他們不會聽也不願意聽,反而一定會以各種方式為難中國。如果考慮到美國會與中國開戰,雖說會是兩敗俱傷,但傷勢會有輕重,西方會將勝利的賭注押在美國身上。在戰前,各個國家隻能根據國力和軍力來判斷勝負,國際社會不會將勝利的賭注押在中國身上,無形之中更增加了中國的困難。中國如能在戰爭中壓下美國,押注的國家還來得及改變主意,反正中國任何時候都不計前嫌,都歡迎新的朋友。每個國家的文化精神都是:要利益、要沾光,必須站在贏家一邊。
  
  政治上的刁難是為經濟上的圍困做準備。政治陣地上的失去,必然導致經濟陣地的喪失。如果中國失去政治外交陣地,中國準備好了嗎?


》》》外交當然重要。但不同意第二次海灣戰爭與台海之戰比較。這是內戰延續。要有外交謀略。

所以對那些狗頭智囊們建議中國跟著美國製裁朝鮮感到無比憤怒,哪能如此自損劫材?無論如何,保護朝鮮經營東北亞;穩定北方,有限進取中亞;結好巴基思坦/緬殿,緩和印度;以東南亞為後院。全力解決台灣問題,同時要不斷地為自己找牌找劫材。應該是此時可行的策略。


  
  6〕。 經濟上的圍困:中國準備好了嗎?
  
  以當今的國際經濟體係而言,美國是最大的得益者。因為它的購買力強大,全世界各國要爭先恐後地巴結美國,希望美國購買這個國家的產品。而這個國家賣出產品後,它的貨幣才值錢,底氣才足一些。而這個國家賣出產品後,本來它的貨幣是值錢的,但奇怪的是,很多國家不存自己的貨幣,卻要存美金,用以‘保本‘。他們相信,即使天塌下來,美金也不會塌下來。如果大部分的國家都這麽想,當然美金就塌不下來。如果你知道股票的運作機製,你把美金當作最大的、有13艘航空母艦支撐著的藍籌股就對了。
  
  當美國人不斷地發行美金債券,不少國家搶著去購買。前麵列的五個國家或地區(日本、中國、台灣、南韓、香港)就是這樣。東方文化的省吃簡用和吃苦耐勞造就了這樣的畸形情景。如果是公司發行更多的股票,公司可以將新售出的錢用於公司業務的開拓或放到股東的腰包裏。美國則將美金債券售出的錢反過來購買世界的產品,用於更新武器係統,用金錢收買馬前卒和打手。隻要這種現象不變,美國永遠有用不完的錢,如果這種現象變了,美國是不可能還得起這些錢的。日本的右翼們曾抱怨:我們日本人掙錢,去讓美國人化錢。可謂一針見血。
  
  這好比兩個貿易公司做生意,一個大,一個小。小公司的賣東西給大公司,大公司給小公司一張支票。小公司說,我信你,我把這張支票的一半錢存在你那兒吧。
  
  你見過有這樣做生意的嗎?這分明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籃子掉在地上,所有雞蛋都破了,太危險了!再者,這大公司要是和小公司發生利益衝突而耍無賴要脅小公司,小公司有辦法嗎?當小公司有一天決定將所有的錢抽出來時,大公司就急了,因為錢已經化了,它還不起這錢。因此,任何手段,正常的和無賴的都會用出來。
  
  不幸的是,以上五個地區或多或少都處於以上小公司受人支配的境地。
  
  如果台海戰爭爆發,戰爭不能速戰速決,台灣需要用美金買武器,美國不會說不。因為戰爭,周邊地區的貨幣會下跌,為阻止下跌,上述的五個玩家都會各自拋出美元買進自己的貨幣,以穩定自己的貨幣體係,如大量拋美金,美元的匯率會大幅下滑。美國不會等事情發生了才幹涉。中國也要大量武器,賣方一定會要中國以美金支付,中國別無它法。但如果這時美國說中國是恐怖國家,實行國家恐怖主義,美國必須凍結中國的所有美金帳戶,情況會很糟。美國這麽做當然會遭到一些譴責和喪失一些信譽度,但與中國受到的打擊所受損失比起來,微不足道。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戰爭中已經用過類似手法,誰能保證美國對中國在關鍵時刻不用。如果美國來陰的,中國準備好了嗎?
  
  同時,美國說不再要中國的產品,因為兩國處於交戰和斷交狀態。不要以為中國進入wto就萬事大吉。美國很會用遊戲規則,比如數度違反wto規則,要將加拿大公司的產品多征海關稅,以降低加國產品的競爭力。加拿大政府出麵與美國打官司,等半年一年後打贏了,這些個加拿大公司已被折騰得夠嗆,小一點的關門了事,大一點的至少競爭力下降了。美國的目的達到了。對美國的鄰國和盟友尚且如此,對戰時的中國,美國會手軟嗎?
  
  這些中國產品很容易被其它發展中國家所替代,尤其是印度。印度早就想取中國而代之,惜苦無良策,但在戰時美國與印度的默契是很容易達到的。對美國的代價是,通漲率高了1-2個百分點。對中國的代價是什麽,讀者可以自己去做些家庭作業找到答案。如果美國這麽做,中國的對策是什麽?
  
  這些急著要武力攻打台灣的中國朋友,多體諒一下漢文帝、漢景帝的難處和忍辱負重吧。再等20-30年或30-50年,等漢武帝的大駕光臨吧!



》》》 打起來後美國怎麽在經濟上動作這個問題中國要有對策。其實美國有多少企業資產在中國?

中國的外匯不能主要放在美國。要有改變。

戰時經濟體製怎麽安排?要有規劃。要有提前規劃,搞好戰前經濟轉型。希望有二十年發展期這當然好,但也要預防不測。在這點上我很擔心。歌舞升平日久,全無警覺矣



  7〕。意誌上的圍困:中國準備好了嗎?
  
  不少人認為中國人的忍耐力和戰鬥意誌高人一等。過去經過長年的戰爭磨礪,中國人民的戰鬥意誌確實曾讓人側目。但和平了50年後,今天的年輕人是否有老一輩人的氣概無人可以知道。在當今sars中僅僅是有不法商人的一句謠言,北京竟然會有匪夷所思地產生哄搶日用品的現象,是這些愚蠢的中國人腦子進水了,還是政府說了些毫無意義、而且毫無必要的謊言造成的(在和平時代病死了10個人說成2個人有任何意義嗎?學學美國吧,美國對小事誠實以建立信譽,對大事的滿口謊言就鮮有人懷疑了),讀者可以自己分析。今天中國人的意誌難道不要打折扣嗎?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這些人竟然不信中國政府可以保證日用品供應。那戰時數月或數年的圍困又會如何,中國準備好了嗎?
  
  如果勝利在望,大部分人都願意忍受意誌上的煎熬。反之,如果看不到勝利,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忍受長期的煎熬。對美軍通過因特網和各種媒體、各種手段發動的心理戰、信息戰,中國準備好了沒有?
  
  當筆者隨意告訴一些中國人包括從事新聞工作幾十年的老幹部:美國曾在二戰中在菲律賓海與日本海軍大戰各沉了39艘軍艦,在日本衝繩役頭三天每天傷亡5000美軍的代價。他們聞所未聞。你用什麽理由判斷美國承擔不起傷亡而中國就可以呢?不知彼,不知己,你用什麽理由告訴別人:中國人有鐵一般的意誌,而美國人一定沒有。靠伊拉克新聞部長一樣的大嘴?


》》》一定要結結實實動員好。

不錯。美國二戰傷亡巨大。但那是珍珠港後才參戰的。此前人家自私得狠,還向日本出口戰略物資賺黑心錢。中國不主動惹美國,美國人民肯出來送死跟二戰比傷亡? 如果人家這麽聲稱或暗示一下我們就不敢搞統一,那不是也太荒唐了嗎?如果我們有願意跟他美國比犧牲的勇氣,他美國敢來幹涉嗎?毛主席那代人的勇氣哪裏去了呢?從前敢到朝鮮去保護自己的利益,如今卻不敢在台灣有作為了?


  
  8〕。美國的多種戰爭選擇:中國準備好了嗎?
  
  前已述及,台海戰爭一旦爆發,中國隻有登陸才可以保證台灣留在中國。
  
  而美國就輕鬆多了,它有多種選擇。它可以隻賣武器。它也可以隻限於海空軍與中國的局部交戰。它也可以與中國全麵開戰,打擊中國的後方工業基地,封鎖中國的各種進出口貿易來打擊中國的經濟。前兩種情況中國尚能對付,後一種情況可能會迫使中國以核武反擊。
  
  對美國而言,勝可控製中國,如代價太大,它可以選擇退出戰爭讓台灣回到中國。它在東亞照樣可以駐軍。有些中國人自言自語、信口開河,認為美軍如在台海退出或戰敗,它必然退出東亞,你能說出理由是什麽嗎?它的退出台海戰爭會讓美國丟一點臉,但國力、軍力尚在,依然堪以稱霸世界。
  
  中國的失敗將是另一次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讓中國政府垮台。甚至更嚴重,可能會讓西藏、新疆和蒙古由此脫幅而去。中國人民能承受這種失敗嗎?
  
  因此,中國如被迫展開台海戰爭。在第一波攻擊中一定要用上中子彈、電磁彈、戰術核武器等一切有效之武器,在美軍尚未出發就要用上,給美軍以震撼性的壓製。中國決不可以以宋襄公的仁義換取自己的失敗,讓中國人的子孫後代為這種失敗背包袱。中國一定不要被自己的’二不‘用核武原則束縛(不先用核武,不對無核國家用核武)。這種教條是對敵人的仁慈和對自己將士生命的糟蹋。在敗跡出現時再用,隻能遭到美國對中國的毀滅性核報複,和中國的毀滅,或許世界的毀滅。因此在特殊情況下首先使用可控性的戰術核武,反而是一種最負責任的做法。


》》》同意這個說法。其實中美開戰決局部不了。一定是世界大戰。但不要設想這種中國挨打不還手的局麵。總不能一開始就以失敗主義來接受人家的訛詐吧。為什麽不說努力爭取,打贏了就可以真正揚眉吐氣?當然我很讚同“因此在特殊情況下首先使用可控性的戰術核武,反而是一種最負責任的做法”。

  
  9〕。 危機感:中國有嗎?
  
  世界上很難找到象中國這樣的地緣政治。
  
  中國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處境:有四個鄰國(俄國、印度、巴基斯坦、北韓)擁有核武,另一個核大國美國也將核武瞄準著中國。
  
  由於曆史的原因,中國仍與印度有邊境領土爭執,40年前中國擊敗印度後,印度利用中國的弱點以不屈的精神在中國的領土上移民,形成印度的一個邦。它仍虎視耽耽地想報一箭之仇。
  
  除了印度,還有俄國、日本、越南、朝鮮、東南亞各國對中國都有複雜的心態。在可能的台海戰爭中,中國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信賴的鄰國。這些國家隻要不給中國添亂,中國已感激不盡,這是中國的不幸。我們應當體諒中國領導人的艱辛和中國的任重道遠。
  
  在這麽嚴酷的事實麵前,相當多的中國人仍如不思進取的鴕鳥,將頭埋在沙堆裏自言自語,不拿出實際行動改變不利之局麵,或沉迷於50年前朝鮮戰爭的勝利而自我陶醉。朝鮮戰爭的勝利無疑是偉大的,但畢竟那是50年以前的事了。今天的高科技戰爭已經很不一樣了。在戰時,當然不能說武器不如人就不打仗了,人的因素依然重要。但在和平年代,過分強調戰時人的因素等於為搞不出尖端武器、搞不出可行的軍事理論找借口而已。這些人體會過為共和國作戰時,因武器貧乏而流的血,反醒過武器係統的落後而付出的痛苦代價嗎?
  
  雖然是對手,雖然不喜歡美國的政治和霸權,甚至於對美國反感而不願意買美國的產品,不願踏足美國的國土,但筆者對美國這個對手充滿敬意:已得到了霸權,仍充滿危機感。這種危機感使美國在過去10多年中,在取得第一次海灣戰爭輝煌勝利後,依然臥薪嚐膽、居安思危,進行大幅度軍事理論的革新和武器的更新換代。如果換了中國,中國人會滿足和安於現狀。對這樣的對手,你可以不喜歡它,但不可以不重視它和不尊重它,不可以以取笑的方式對美軍的局部失誤得出美軍是膿包的結論,更不可以以想當然、浪漫的方式構想與美國作戰後得勝的情景。將美國的勵精圖治和革新進取對比許多中國人的作風,仍滿足於50年前的勝利帶來的陶醉,那是多麽鮮明的對比。筆者認為,這種危機感對美國的霸權的展延是有極大幫助的,在可預見的將來,國際局勢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中國的形勢堪憂,但中國人對危機感的缺乏和盲目的樂觀,卻讓筆者添了更多的憂慮。但願筆者是多慮


》》》讚同。如果決定打,就要全力以赴,內政外交都要紮紮實實準備好。 遠不止此文列出的九個問題。

看起來此文作者其實是位書生型的。



Edited by - 閑雲遊 重新編輯於 2003-11-27 6:42:53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