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軍史】從鷹犬到走狗(組圖)

(2007-06-27 13:18:57) 下一個
1938年6月13日,現吉林省暉春市長嶺子附近。這是個“雞叫鳴三國”的地方,中國,蘇俄和朝鮮三國國境在這裏交界。



那天下著傾盆大雨。正在雨中巡邏的兩名偽滿警察黃鬥信,金永俊發現了一名從蘇俄方向進入的越境者。



越境者神色緊張,背了一個大包袱,雙手各持一把手槍,往西方而行。使兩名警察對這位越境者覺得奇怪的是,這位不但好像沒有在企圖隱匿自己,反而好像在有意暴露自己的存在。越境者身後幾百米處有大約一個班的蘇軍士兵,還有一輛滿載武裝士兵的汽車在遠處往這個方向開來。兩名警備隊員從左右兩個方向朝越境者包圍了上去,越境者在確認了麵前的是偽滿警察以後,緩慢地放下了手槍,舉起了雙手。用俄語在反複叫喊著什麽,兩名偽警察不懂俄語,後來才知道他叫喊的是:“送我去關東軍司令部”。



這名越境者不像一般的俄國人那樣身材高大,留著小胡子。雖然國境警備隊員們不知道他的身份,但從神態和麵部表情來看,這位不像是經常被發現的越境間諜,而更像是應召回來的情報人員。所以在收繳了越境者的武器以後,直接帶回了琿春,交給了日本憲兵隊。



憲兵訊問了這個人。結果是大吃一驚:這位從容不迫地端坐在審訊席上的人物居然是蘇聯最高蘇維埃委員,蘇共中央委員,蘇聯遠東內務人民委員(內務部長,蘇聯當時搞共產主義,取消了“長”字,代之以“人民委員”,比如外交部長就叫“外交人民委員”),內務軍級政委(third-rank commissar of state security,комиссар гос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3-го ранга,蘇聯內務保衛係統的軍銜,相當於軍事係統的中將), 列寧勳章獲得者根裏奇•薩莫羅維奇•柳斯科夫(Genrikh Samoilovich Lyushkov, Генрих Самойлович Люшков)。





{
if(this.width>750) this.width=750
}" />

(蘇聯遠東內務人民委員柳斯科夫中將)



柳斯科夫中將這次出國可不是來搞“肅反”的,是來叛逃的。他對日本憲兵再三要求:“送我去關東軍司令部”。



這是直到事發當時叛逃的蘇聯內務係統的最高官員。



蘇聯官員叛逃一般是利用去西方國家出差的機會往西方國家叛逃,像這回這樣叛逃到日本來的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到底是怎麽回事?



這位柳斯科夫中將1900年出生在敖德薩一個裁縫家,1917年參加了布爾什維克和工人赤衛,做地下工作,被捕過兩次,每次還都被他逃了出來。1920年2月參加紅軍,6月轉入契卡(全俄肅反委員會Cheka)係統,1922年契卡改名為“蘇聯國家政治保衛局”(GPU),1934年又改名為“人民委員會內部事務委員會”(NKVD),柳斯科夫在其中扶搖直上,春風得意,1931年4月就已經是烏克蘭GPU政治部主任了。



從1931年8月開始,柳斯科夫進入了GPU的中央部門,負責諜報工作。在對德國容克飛機公司進行產業間諜活動,為伊柳辛,米高揚,蘇霍伊等著名蘇聯飛機設計局的成長立下了汗馬功勞,得到斯大林的高度信任,1937年7月31日就任蘇聯遠東內務人民委員。



當時的蘇聯正處於“肅反”(GREAT PURGE)的最高潮。斯大林借1934年基洛夫暗殺事件發動了大規模的清洗和屠殺。被清洗和屠殺的並不僅僅限於托洛茨基,布哈林,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這些對斯大林構成潛在威脅的十月革命功臣,也包括奧爾忠尼啟則,葉努姚茲這些斯大林的朋友,甚至包括有被譽為“紅色拿破侖”的紅軍元帥圖哈切夫斯基。



其中遠東地區的肅反領導人就是這個柳斯科夫。據他自己後來說僅僅從到任在到叛逃為止的10個月裏就他就指揮逮捕了二十五萬人,其中槍決了七千人,並驅趕了二十萬朝鮮族人到中亞地區。



可是鎮壓的黑手也麵臨被鎮壓的危險了。蘇聯遠東空軍司令拉賓大將已經被捕(後在監獄自殺),柳斯科夫已經奉命開始調查在中國以國父孫中山的顧問“加侖將軍”而聞名的紅軍建軍的五大元帥之一的布留赫爾元帥。兔死狗烹,柳斯科夫知道自己的日子也已經近了。尤其是在親手逮捕了遠東地區蘇維埃主席斯塔切維奇以後,柳斯科夫更是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已經發了瘋的斯大林什麽時候下達對自己的逮捕令。



柳斯科夫出逃的時候隨身還帶著拉賓大將寫給斯大林的親筆申辯書。他沒有上交給斯大林,因為他知道他是毫無意義的,斯大林不會赦免任何人。要逃出斯大林的魔爪,就隻有在斯大林的逮捕令下來以前溜之大吉。



暴君的鷹犬們大凡沒有什麽“節操”的感覺,反正是賣命,賣給誰都一樣。你看中國的林彪,北韓的黃長燁也是這個德性,柳斯科夫感到了危險以後就選擇了叛逃。由於當時身在遠東,隻能往日本跑,然後再繞道去美國。逃跑之前柳斯科夫以治病的名目把妻子葉麗娜和11歲的女兒送回了莫斯科,安排她們逃往波蘭。計劃在她們動身的同時自己逃往日本。



弄清楚了柳斯科夫的來意,琿春憲兵隊趕緊在向參謀本部報告的同時,將柳斯科夫送到了漢城的朝鮮軍司令部。因為琿春是朝鮮軍的第十九師團防區,所以往漢城送;漢城的朝鮮軍就把柳斯科夫直接送到了東京的參謀本部,結果弄得柳斯科夫叛逃事件在一開始和關東軍就沒有關係。其實這件事有點怪裏怪氣的,琿春憲兵隊自己是關東軍的。如果送給了關東軍,說不定後來的諾門罕事件時,關東軍會慎重些,不至於於那麽胡鬧。



但是7月1日的日本報紙上的發表是這樣的:“陸軍省中午發表,由於蘇聯內部苛烈的整肅運動而感到自身危險的蘇聯遠東內務人民委員柳斯科夫三等大將於6月13日上午5點30分在琿春以東處越過滿蘇國境,尋求我國保護,被關東軍國境警備隊收容”。這又是怎麽回事?那是怕關東軍沒麵子,在幫關東軍長臉呢,而且絲毫未見提起參謀本部。所以別輕易相信傳媒,哪怕是主流傳媒。



蘇聯在日本發表了上述消息以後的反應首先是否認,宣布根本就不存在柳斯科夫這個人,所謂叛逃隻是日本的捏造。這一下參謀本部不服了,在7月13日叛逃一個月的時候在山王HOTEL舉行了一個記者招待會,來聲明這個“柳斯科夫中將”並不是子虛烏有。





{
if(this.width>750) this.width=750
}" />



(當時的報紙,柳斯科夫在記者招待會上)



既然柳斯科夫要求去美國,而且日本參謀本部也同意了。那為什麽又沒有去成呢?



柳斯科夫的計劃是妻子和女兒從波蘭出逃,成功與否那時還不得而知。所以要請日本人幫忙將其妻女從波蘭送到美國。作為交換,柳斯科夫除交出了隨身攜帶的蘇軍密碼本外,還提供其他蘇聯情報,這樣就先在日本呆了下來。柳斯科夫提供給日方的情報包括了遠東蘇軍的構成編製,駐防,火器等,根據柳斯科夫的計算,進攻蘇聯至少需要四千輛以上的坦克。



但是日本方麵最後得到的消息是柳斯科夫妻女出走計劃失敗,父母兄弟姐妹全家被送進了集中營,最後活下來的就隻有他妹妹一個人。這樣時間拖了下來,後來去美國之事也就不提了,柳斯科夫成了參謀本部的囚犯。參謀本部負責照看柳斯科夫的是第五課蘇聯情報課,由剛從莫斯科回來的駐蘇副武官甲穀越雄少佐專門負責,後來又換為矢部忠太中佐。



應該說日本軍部撿來了一件寶。這不是一般人,是一個大特務,而且還是斯大林的親信。該怎麽使用這件寶貝呢?



柳斯科夫不是戰俘,也不是日本人的間諜,而是“變節者”,叛徒。日本由於一直有作戰嚴禁投降或被俘的傳統,所以沒有使用變節者的經驗,在這方麵顯得特別笨拙。參謀本部在得到了柳斯科夫提供的情報之後,如何處理這位人物就成了問題。從後來的張鼓峰事件和諾門罕事件來看,柳斯科夫提供的情報沒有受到重視,也沒有傳達給朝鮮軍和關東軍。就更沒有人想過柳斯科夫作為軍事顧問的可能性了。



這個穀越少佐和關東軍的辻政信天生就是對頭。他倆那年都是36歲,陸士陸大全是同期,陸士畢業時辻政信首席,甲穀次席;陸大畢業時辻政信第三名,而這次甲穀幾乎最後:51人中的第47名,所以甲穀對辻政信封鎖了消息。從辻政信寫的《諾門罕》一書中有關柳斯科夫的記載大多屬於捕風捉影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辻政信沒有從甲穀少佐那兒得到什麽情報。當然就算辻政信有了柳斯科夫情報會不會改主意也是件靠不住的事。



有一個說法是柳斯科夫直接參加了暗殺斯大林的陰謀,由於暗殺計劃被蘇聯人得知,五名特工在土蘇邊境越境時全被蘇聯邊防軍打死從而計劃失敗了。這不全是事實,這個故事的來由是出自日本作家檜山良昭的一本暢銷小說《暗殺斯大林計劃》,情節是虛構的。柳斯科夫沒有參加這個計劃,隻是提供了情報。參謀本部從來就沒有相信過他,不會放他出國的。



不相信柳斯科夫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在於不少人一直到最後都認為這是一個陰謀,是個斯大林策劃的“反間計”,目的在於打消日本對蘇聯的戰鬥意誌,持這種看法的人到現在都還有,認為柳斯科夫在這場間諜戰中就是最重要的那個角色——“死間”。這種看法的理由之一就是認為張鼓峰事件其實是參謀本部想證實柳斯科夫情報的可信度,結果中了蘇聯人的套。



關東軍參謀大越兼二少佐就曾專程去東京當麵毫不客氣地質問過柳斯科夫:“你和在蘇聯被稱為‘日本帝國主義’協作,是不是隻要能活下去,反蘇反共也無所謂?”



柳斯科夫的回答是:“我是一個叛徒,但我是一個特殊的叛徒。我隻是背叛了斯大林。我永遠是正統的共產主義者”。



這種“特殊的叛徒”的理論,可能是柳斯科夫在感覺到日本人看不起叛徒以後為自己找的保護說辭。反過來因為這種說辭又使得參謀本部對他更加懷疑。從那以後,參謀本部幹脆就找了一個怪人來負責柳斯科夫了。這個怪人叫高穀覺藏,是莫斯科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出來的日共黨員,後來覺得幹共產黨不如反共產黨合算,又回過頭來在參謀本部找了個翻譯的工作,由於他的經曆和柳斯科夫正好是一對,所以這次找他來負責。



這個高穀後來在哈爾濱特務機關工作。蘇軍進攻東北以後,哈爾濱特務機關給高穀覺藏了殺掉柳斯科夫的指令。而高穀呢?拿了經費和回日本的通行證直接就回了日本。要不然落到老毛子手裏被審出來是共產黨的叛徒大概落不著好的。



高穀絕對是屬於那種什麽生意能賺就做什麽生意的人。戰後沒了危險他又練上共產黨了,還當過“核兵器禁止平和建設國民會議”的議長。日本這種把政治活動看成生意的人不少,舉例說有一個人叫田中清玄,先入了日共,還當過書記長,後又洗手不幹,轉而反共,和黑社會山口組混在一起,出錢給蘇哈托搞反共政變。這人反動不反動?可是他又是鄧公的好朋友,拖拉機進北京城後西方國家製裁中國時鄧公通過他把明仁天皇弄來訪了一次華,打破了當時的外交僵局。你說這是不是更是個怪人。



言歸正傳,反正參謀本部就把這柳斯科夫收留下來了,你說是拘留也行,豢養也行。還給他取了個化名叫“馬魯托夫”,這看起來是個很普通的俄羅斯名字,但其實是參本的那些參謀開的一個日式玩笑。甲穀越雄少佐挺講人道的,怕柳斯科夫給憋壞了,一天帶他去有名的花街,墨田區的向島玩。誰知道甲穀找來的女人嚇得花容失色從房裏逃了出去,甲穀見了納悶,問是怎麽回事?那女的還是驚魂不定,用手比劃著說:“魔羅太,魔羅太”。 “魔羅”在日語中可以用來指那玩意,“太”是粗的意思,合起來是什麽意思,明白的有?



所以到了為柳斯科夫起化名的時候,俄羅斯班的參謀們把這件事給想了起來,於是從“魔羅太”(日語發音是MARAFUTO)就來了這個名字“馬魯托夫”。



再接著扯幾句18+吧,這柳斯科夫不是還憋著在嗎?參謀本部管這事,解決柳斯科夫的困難。在報紙上登廣告招人,用的是“山王HOTEL”的名義,說是給西洋人當女傭。結果不知道是參本參謀們的想法和一般社會觀念不合還是沒說清楚,又出了問題。這位柳斯科夫中將見到母的就以為是來幫他散火的,不由分說就把人家按到床上去了,那位覺得合同裏沒這一條伺候魔羅太的,幹脆上警察局告那西洋人強奸,這又弄得滿城風雨,山王HOTEL也無端地被卷到裏麵吃官司。這一下參本覺得這個問題得從根本上解決,到處找人,後來找到一個叫樋口美代的女人,這人原來是嫁給一個俄國人,住在海參崴,後來老公死了又回了日本。樋口當年44歲,大柳斯科夫6歲。人家見過世麵,不怵那個什麽“魔羅太”,這邊柳斯科夫是隻要不是公的就行,大家合適。這樋口美代跟柳斯科夫跟了6年,一直到1944年參謀本部把柳斯科夫弄到大連去為止。



後來參謀本部弄了一個專搞心理戰和思想戰的研究所,柳斯科夫被歸到第11課,那兒全是民間人,什麽記者,小說家,畫家什麽的。每天柳斯科夫由憲兵陪著去上班,戰後還有不少人記得在市穀車站經常看到幾個憲兵帶著一個西洋人來來去去的。柳斯科夫在那兒看蘇聯的出版物,聽蘇聯廣播,寫一些分析文章。但參謀本部對他寫的東西並不過問,慢慢地柳斯科夫就自己找題目寫。這樣莫名其妙地到後來柳斯科夫幾乎成了一個“專業作家”。柳斯科夫寫作的主要內容是《聯共黨史批判》,內容是揭發斯大林對聯共黨史的歪曲,大肅反和農業集體化的內幕。他用打字機打出來的打字稿經翻譯以後參謀本部印發少數幾部給有關單位。但這些文稿和印刷稿在日本投降前夕被全部銷毀,沒人知道柳斯科夫到底寫了些什麽。留下來的隻是經參謀本部挑選以後用“馬洛托夫”的筆名發表在《改造》月刊上的幾篇文章,和當時看過文稿的人的回憶。



有個很奇怪的現象:特工頭子基本上都是理論家,柳斯科夫也是這樣。你看中國的康生也是有名的理論家,反正特能寫。柳斯科夫關於蘇聯肅反內幕的文章當時沒有引起人們注意,因為當時的知識人普遍的都比較親共,都不屑讀柳斯科夫寫的東西。認為那隻是一個叛徒的捏造而已。直到赫魯曉夫報告以後人們才又想起了柳斯科夫,回頭再看看,柳斯科夫似乎沒有過分胡說。



1945年以後,東京被美軍炸成了一片焦土,6月份參謀本部以安全為由把柳斯科夫送去了大連,交給了大連特務機關。人們從在東京時柳斯科夫身邊的憲兵可以在緊急時殺死柳斯科夫這一指令中推測送他去大連就是要殺他,但是大連特務機關卻沒有收到明確的指令。於是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柳斯科夫又活了下來。蘇軍進攻東北以後,哈爾濱特務機關給高穀覺藏了殺掉柳斯科夫的指令。而高穀不是攜款潛逃了嗎?大連這邊見不著指令可著了急,見天去追問關東軍。到了8月20日,關東軍才直接給大連特務機關下了滅口命令。大家都很清楚,凡和柳斯科夫有過接觸的人被老毛子抓住了決不要去做活命的夢。於是從一樓的宿舍裏把柳斯科夫找到了二樓的辦公室。



找他來是讓他自殺,已經是最後的時候了,特務們也不願意弄髒了自己的手。



但柳斯科夫不願死,又提起了去美國的話題。特務們又好氣又好笑:這年頭要是還能去美國,誰還會逼你自殺啊?怎麽說你也是條走狗啊,在想什麽呢?



柳斯科夫下樓時,特務在身後開了槍。開了幾槍,誰開的,屍體怎麽處理的,沒任何人知道,因為怕蘇聯人的報複。



兩天後的8月22日,蘇軍占領了大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