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
2018 (91)
2021 (50)
今天老姚看到大國的科委在紀念古代數學家 劉微,
有感而發一篇小文:
很多人不清楚魏國的曹操和民國的蔣公都重視教育。
華夏近代貢獻最大、最多的科學家差不多都出自大陸民國時代的教育,因為那時除了軍費,教育是政府的第二大開支?
今天介紹生於曹操時代的數學家、劉微-公元244年-山東濱州人的一張圖,當然還有他的 九章算數。
今年是他的誕辰兩千年,生日今天?
用角度和步數就可以測山高、穀深…
他計算的圓周率是四位 3.1416,
比人類發明圓周率、公元前300年的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的兩位數 3.14 ,翻了一倍,夠偉大的吧!
劉微後又過了兩百年,保定淶水人 祖衝之,又折騰出了7位數 3.1415926,雖然比阿基米德晚了700年,但是這個7位數又保持了800年沒有被世人打破!
華羅庚-江蘇金壇人,民國時期1931年入清華大學,後被數學係主任熊慶來提拔為副教授。
說他們都是用方塊割圓術的方法來分算出圓周率的:
阿基米德用了96塊正方邊形;
500年後,劉微用了192邊形;
200年後,祖衝之用了12288邊形;
每年3月7號是國際圓周率紀念日。
現在瑞士研究人員使用一台超級計算機,曆時108天,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62.8萬億位,創下該常數迄今最精確值記錄!
在上小學背百家姓時曾背到10位,在初中背元素周期表時,又背到20位,好像有兩位就夠一輩子用了! 到現在也沒有見到哪家銀行的存款和貸款利息是用圓周率來計算的,真是沒科學、少文化!
厲害!
過往的西 發表評論於 2024-09-27 02:15:01
《隋書·律曆誌》
古之九數,圓周率三,圓徑率一,其術疏舛[1]。自劉歆[2]、張衡[3]、劉徽[4]、王蕃[5]、皮延宗[6]之徒,各設新率,未臻折衷。
宋[7]末,南徐州從事史[8]祖衝之,更開密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 圓周盈數[9]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數[10]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密率,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五十五。約率,圓徑七,周二十二。
古之九數,圓周率三,圓徑率一,其術疏舛[1]。自劉歆[2]、張衡[3]、劉徽[4]、王蕃[5]、皮延宗[6]之徒,各設新率,未臻折衷。
宋[7]末,南徐州從事史[8]祖衝之,更開密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 圓周盈數[9]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數[10]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密率,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五十五。約率,圓徑七,周二十二。
圓周率不是“發明”的,它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無理數,也許用“揭示”一詞較為合適。
劉徽和祖衝之在圓周率方麵的貢獻,一直被人說起,但我要細問一下 —— 中國古代沒有阿拉伯數字,不用十進製,沒有三角函數公式(沒有係統的代數與幾何學),他們用正n邊形怎麽就能夠精確計算? 他們的結果,是怎麽被現代人解釋為3.1416的?哪位網友能說明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