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特約記者 萬鈞
1949年10月25日至27日,進軍福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發起金門戰役,欲肅清盤踞在金門島上的國民黨守軍;由於誤判敵情及後援不繼等原因,這場登陸戰以解放軍失利告終。戰情傳回台灣後,被屢戰屢敗的國民黨當局視作挽回士氣的“救命稻草”大肆宣傳,在島內媒體的添油加醋下,成就了所謂“金門大捷”的神話。時隔60年後,台灣《全球防衛雜誌》8月號以《金門保衛戰六十年後的真相》為題,用相對理性的眼光重新審視金門之戰的本來麵貌,並對國民黨當局罔顧事實的宣傳手法進行了反思。
“大捷”一說乃人為炮製
文章開篇指出,如果不認真檢討真相,便不能從曆史中得到正確體悟,也就不能發揮寫史給後人的殷鑒作用。遺憾的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國民黨軍在內戰中為數不多的“戰績”,都成為軍方自吹自擂和媒體歌功頌德的對象;至今仍在廣泛流傳的“金門大捷”,便是一個亟待去除過度包裝的典型例子。
對於金門戰役的勝負,海峽兩岸的結論基本一致;不過正如文章所強調的那樣,對於國民黨一方而言,這場規模不大的戰鬥究竟能否配得上“大捷”的稱號,倒是很有討論的必要。事實上,金門戰役是黃埔係國民黨軍建軍80多年來,惟一對中共軍隊成功實施的殲滅戰,對於向來敗多勝少的“國軍”而言,似乎也有些值得炫耀的理由。
但文章也指出,盡管國民黨軍政當局口頭以“大捷”稱之,但他們心知在金門的勝利隻有“心戰效果”。如果以嚴謹的統計數字評價,則光在是淮海戰役中,國民黨一方就付出了數十萬人和大量物資的代價。而中共方麵,今日卻少有人以“淮海大捷”為之宣傳,最多稱其為“偉大的戰略決戰”而已。
反觀金門戰役,即便按照國民黨方麵提供的數據,解放軍在戰鬥中的人員損失(犧牲、被俘)不過1.1萬人,損失武器不到3000支。文章稱,如此微薄的戰果,若稱其為“大捷”,未免太過離譜。就連稍微嚴謹一些的台“國防部”史編局都沒敢采信類似說法,大概是覺得這種極端偏離史實的宣傳性稱謂實在太“業餘”。
國民黨軍搞“人海戰術”
金門戰役發起時,正值國民黨軍在中國大陸節節敗退,而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則挾攜席卷東南沿海之威,計劃於10月25日淩晨將兩批共約2萬人的部隊跨海送上金門島,一舉殲滅國民黨守軍。然而,據該文分析,因缺乏兩棲作戰經驗,解放軍在戰役進程中的最大失誤,在於未能把握好當天的退潮時間致使渡船擱淺,加之國民黨軍派飛機轟炸錨地,解放軍後續部隊無法及時參戰,首批登陸的3個團(近9000人)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相比之下,當時駐守金門的國民黨軍,在部隊數量上明顯占上風。根據文章的計算,僅駐防於金門島東北、西北部的第45師和第201師,就有9500人之眾,再加上作為預備隊的第118師及一個坦克營,總兵力已接近2萬。不僅如此,戰鬥打響後,遲到的國民黨軍第12兵團還由海路不斷上島增援,台灣飛來的運輸機也不斷空運油料及彈藥;由此可見,在整個金門戰役期間,國民黨軍始終占有兵力及後勤的優勢。
文章進一步指出,除了大搞向來被國民黨“官修”戰史貶低的“人海戰術”外,國民黨軍的技術兵器,在金門戰役中也發揮了較大作用。特別是在重武器方麵,前述坦克營的22輛坦克(每輛最多攜帶炮彈123發,機槍彈萬餘發)與空中的B-24轟炸機、P-51戰鬥機乃至海上的軍艦,陸海空聯合火力之猛烈實屬罕見。因此,後世某些人出於政治需要,竟不顧事實而以“以寡敵眾”為國民黨軍粉飾戰功的做法,頗有“得了勝利還吃人豆腐”之嫌。
解放軍本有機會獲勝
金門“大捷”被國民黨政工係統加工後,逐漸被套上了“統帥神機妙算”、“各軍團結一心”的光環,很多被反複灌輸這一套的國民黨軍老兵至今對此深信不疑。
文章就此指出,根據國民黨軍內部的看法,金門之戰其實是一場“偶然性大於必然性”的戰鬥,正是一連串意外的集合,才僥幸成就了國民黨軍的“戰功”。就連時任“國軍”第22兵團司令的李良榮在進行總結時,也更多地偏重分析解放軍戰術失誤、守島部隊兵力和裝備質量占優等客觀因素,諸如“……神勇無敵”之類的渲染性辭藻則未見記載。
事實上,按照文章的分析,如果解放軍能在25日天亮前確保全部兵力上島,且渡船到次日尚有部分能夠使用的話,守軍的防禦體係勢必被穿插擊破,島上兩大指揮樞紐(太武山及金門縣城)的控製權也將易手,島上守軍的士氣勢必大減。此外,國民黨軍雖然擁有裝甲部隊,但第一天的戰鬥結束後,其彈藥及油料已接近告罄;若非後方緊急空運補給物資,這些戰車勢必陷入無法開動也無炮可打的局麵。
不難看出,若非登陸的解放軍後援不繼,守島的國民黨軍極有可能在26日前就身陷困境;其裝甲部隊由於缺乏夜戰能力,亦無法主動支援步兵而隻能固守據點,待解放軍後續部隊抵達,最好的結局也隻能是丟棄裝備、撤回台灣。
文章最後總結說,在金門戰役過去一甲子後,隨著兩岸關係日趨緩和,相關曆史研究理應摒棄政治偏見而回歸真實。然縱觀今日島內,卻依然可見諸多“野史演義”般的非專業說法,這種現象應當令台灣學界對自身的軍事史研究予以反省。
(::本報對原文中的某些特定稱謂按大陸方麵的閱讀習慣做了處理,不代表認同原文觀點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