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小築

小小地方,貼著海姑娘我喜歡的文章和帖子 此博客為海姑娘的個人好貼轉摘博客
正文

曆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頁(轉)

(2005-09-05 04:51:11) 下一個
------近代歐洲王室成員遇刺事件實錄   兼論行刺事件與歐洲君主製衰落的關係   說起刺客,我們印象中的大概會是一個用黑布蒙住臉,眼神銳利而詭秘,但行動總有些賊頭賊腦的家夥吧。事實上,曆史上也有人對刺客充滿了崇敬,太史公司馬遷就是一個,他專門為刺客作傳,於是戰國四大刺客的英雄事跡成為驚天地,泣鬼神的義舉,其中的荊柯刺秦皇現在還被搬上熒屏,又是電影又是電視劇的,實在火了一把。而西方曆史上最有名的刺殺則莫過於愷撒之死,他那“突如其來的死亡”的預言給他的遇刺添上了幾分神秘色彩。   對於刺殺行為的價值判斷,我認為應該具體行為具體分析,因為行刺的動機相差很大,有的為了錢,有的出於義憤,有的為了政治或宗教理想,有的則僅僅是想作出一些驚天動地的事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近來揣摩歐洲近代史,深深為其中其中的行刺事件所震撼,這些事件無論出於什麽目的,它們都對曆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下麵就列出其中影響最大,最有探討意義的若幹,與諸位共議。   在王室成員遇刺事件中,遇刺的一方在曆史的明處,行刺的一方在曆史的暗處。本文主要立足於行刺事件與歐洲君主製之間的關係的探討,因此在明處著墨較多。   最肮髒的刺殺:荷蘭國父的悲歌   1568年的搗毀聖像運動揭開了荷蘭反抗西班牙統治,爭取獨立的序幕。在這場運動中,荷蘭當時最大的貴族——威廉.奧倫治(奧倫治親王)的向背舉足輕重,就階級情感來說,他受過西班牙前國王卡洛斯的厚恩,就民族情感來說,身邊荷蘭人民的呐喊和鮮血又使他寢食難安。一度搖擺不定的他,最終終於同荷蘭人民站到了一起,走上了反抗當時最強大的帝國——西班牙帝國的不歸路。   從此,他成為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眼中釘,肉中刺,成為全國頭號通緝犯。菲利普二世懸賞巨額賞金要他的人頭。   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奧倫治親王領導下的荷蘭獨立力量在尼德蘭北方站穩了腳跟。荷蘭各省準備在1584年7月12日擁戴德高望重的他為國王。但在大喜日子到來之前兩天,悲劇發生了。   7月10日,奧倫治親王與雷瓦登市長共進午餐後,正在閑談中,侍衛上來報告說:“巴爾塔薩已經辦好了護照等一切手續,特來領取幾封親王寫給法國公使的信件。”   巴爾塔薩是個法國人,職務是為親王往法國傳遞信息的驛使,剛剛到親王身邊做事不久。   當奧倫治親王走下樓梯時,已經隱藏在樓梯口旁一個圓柱後麵的巴爾塔薩,突然向親王猛撲過去,舉起手槍開了三槍,槍槍打在親王的要害處,一代偉人就此倒下,永遠沒有起來了。   刺客趕忙逃跑,但在門口正好踏到一堆狗屎滑倒在地,當場被活捉。他供出自己是菲利普二世派來的奸細,刺殺親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贏得菲利普二世的巨額賞金和爵位。最後,他在受到烙鐵、刀刮等酷刑之後被斬首。   奧倫治親王的子孫繼承了他荷蘭執政的位置,最終贏得了荷蘭獨立,並成為荷蘭時代相襲的王室。   最意外的刺殺:整個法蘭西在哭泣   16世紀是法國在向一個成熟的近代民族國家轉型過程中的艱難時期。剛剛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又陷入了天主教和新教的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紛爭之中。在當時整個歐洲的宗教衝突之中,形勢最複雜的是法國,因為天主教和新教力量勢均力敵。自1572年“恐怖的聖巴托羅謬之夜”以來,法國陷入了長期的內戰和騷亂之中,在此後連續有兩個國王遇刺身亡,其中亨利三世是因為背叛了自己的天主教陣營,轉而同情甚至幫助新教而被一個天主教狂熱分子刺殺,而亨利四世(1589—1610年在位)的遇刺身亡,則更為出人意料。   亨利四世原是法國南部邊境一個叫納瓦拉的小邦的國王,為新教徒。因亨利三世無嗣而亡,作為後者遠親的亨利四世得以繼承王位。當時法國處於宗教戰爭“胡格諾戰爭”之中,亨利四世親自上陣廝殺,顯示了極好的軍事才能。但真正顯示亨利四世的偉大人格的是1593年,鑒於法國天主教徒占多數的現實,亨利四世毅然宣布自己改信天主教,接著在1598年宣布“南特法令”,宣布天主教為法國國教,同時承認新教的信仰自由和應有地位。“南特法令”是西方最早體現宗教寬容精神的傑作,最終給法國帶來了和平。此後亨利四世致力與發展生產、恢複經濟,卓有成效。   1610年的一天,亨利四世去探望大臣蘇利途中經過一條狹隘的街道,前麵兩輛車相撞堵塞了交通,國王的車右輪又陷在溝裏。這時,國王的車正好停在一個店鋪門前,而店鋪的招牌上畫著一支箭射穿一顆戴著王冠的心。尾隨在後麵的一個叫拉韋拉克的瘋子,或許從中受到某種啟示,腳踏車輪猛然向國王刺去,國王大聲呼喊“我被刺啦”!,拉韋拉克又刺了第二刀,隨後當場被捉,他也沒想逃跑。   拉韋拉克據說是個瘋子,有一種強烈的欲望時刻在困擾著他,那就是行刺國王,人們還給這種病起了名字,叫弑君病。   後來,安娜王後(亨利四世的兒媳)輔助未成年的路易十四時,曾對他說,要學你的祖父(亨利四世),不要學你的父親(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問為什麽,安娜說,亨利四世去世時,大家都哭,而路易十三去世時,大家都笑。不錯,法國曆史上的名君很多,有查理曼大帝、路易十四、拿破侖等,但像亨利四世這樣在功業上和人格上都無可指摘的,隻有他一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