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南的興亡

(2007-06-07 08:36:00) 下一個


河南的興亡

序言 曆史的周期


正是這世界,蒙騙了你的眼睛,使你看不到真相。
。。。。。。
吞下藍藥丸,就此打住,你會在床上醒來,像以前一樣活著;
吞下紅藥丸,就留在奇境裏,我會引你去兔子洞的深處。
記住,我隻給你看真相,沒別的。

                                --《黑客帝國》

沒看過《黑客帝國》無所謂,我不是在說科幻,不是在說人工智能製造的虛擬世界,我說的是現實;
沒看過《愛麗絲漫遊奇境》無所謂,我不是在說童話,不是在說愛麗絲掉進的兔子洞,我說的是現實。
我要說的是河南,一個沉重的話題。

這個話題和大多數中國人有關係,河南本身人口就有一億人,和河南有直接關係的人則難以計數。其實本文裏我可以給出足夠證據,證明大多數中國人和河南有間接直接的關係。比如美籍華人崔琦先生,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他出生在河南,在河南度過少年時代。再比如柏楊先生,定居台灣,他的大作《醜陋的中國人》很多人都看過,他出生在河南開封。再比如金庸先生,浙江海寧查姓,定居香港,他曾給讀者簽名“金庸原名查良鏞河南汝南郡”,也曾說:“曆史上人口遷移到浙江的。我也是河南人。”浙江人是標準的南方人,那麽金庸為何在家族遷移浙江八百年以後還要自稱河南人呢?回答這個問題,我要用很多篇幅講曆史,作為鋪墊,然後慢慢回到現實。請讀者務必保持耐心,因為這關係著你的來龍去脈,甚至你的價值取向。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宏觀的看曆史,會發現很強的周期性。人類出現以後,依次曆經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這兩個階段屬於原始社會,然後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依次曆經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社會。
古羅馬神話把人類曆史分為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英雄時代,黑鐵時代。羅馬人本身處在奴隸社會時期,所以他們的神話傳說對封建社會以前的狀況是很好的描述。其實進入黑鐵時代後,人類的曆史同樣可以按照周期細分,但是在古代羅馬人的眼裏,未來將是一成不變無邊無盡的苦難。

黃金時代。人類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不會衰老,不生疾病,一生享受盛宴和快樂。死期來到時,就入於無擾的長眠。如果需要給出一個科學的參照的話,黃金時代就是人類學家所說的舊石器時代。當時人類的生活就好像《人猿泰山》裏泰山的生活,艱難,渺小,快樂,原始。

白銀時代。人類童年漫長,受著母親們的照料和溺愛。他們不能節製他們的感情,粗野而傲慢,互相違戾。白銀時代可以認為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掌握了火和弓箭,壽命延長,對自然界的開發和破壞加劇,氏族部落之間也開始互相敵對,戰爭不斷。

青銅時代。人類殘忍而粗暴,習於戰爭,互相殺害。他們穿著青銅的甲,居住青銅的房子,以青銅的工具操作,因為在那時還沒有鐵。他們高大可怕,不斷互相戰爭,卻不能抗拒死。文明的三大標誌是青銅器,文字和城市。進入青銅時代,意味著文明起源了。中國大概在4000年前進入青銅時代,建立夏朝,商朝。在中國之前,埃及,巴比倫,印度先後進入青銅時代;在中國之後,希臘,羅馬,印第安先後進入青銅時代。

英雄時代。英雄們依靠大地上的出產來生活,比以前的人類都更高貴而公正。但最後他們也陷於仇殺和戰爭。古羅馬的英雄時代戰爭不斷,留下來很多傳說,比如特洛伊木馬,奧德賽歸國。很巧的是,中國的周朝包括春秋戰國時期和古羅馬的英雄時代處在同一個時間段。本文後麵會陸續提到,曆史上存在的這些時間以及周期上的種種巧合,看似巧合,其實蘊含普遍的規律。

黑鐵時代。古代詩人赫西俄德慨歎:“啊,假使我不生在現在的人類的第五紀,讓我死得更早, 或出生得更晚罷!因為現在正是黑鐵的世紀。這時的人類全然是罪惡的。他們日以繼夜地工作和憂慮,神祗使他們有愈來愈深的煩惱,但是最大的煩惱卻是他們自己給自己帶來的。父親不要兒子,兒子不愛父親。賓客憎恨主人,朋友也憎恨朋友。甚至於弟兄們都不赤誠相與如古代一樣,父母的白發也得不到尊敬。年老的人不得不聽著可恥的言語並忍受打擊。啊,無情的人類喲!難道你們忘記了神祗將給與的裁判,敢於辜負高年父母的撫育之恩麽,處處都是強權者得勢,人們毀滅他們鄰近的城市。守約,良善,公正的人得不到好報應,而為惡和硬心腸的瀆神者則備受光榮。善和丈雅不再被人尊敬。惡人被許可傷害善良,說謊話,賭假咒。這就是這些人所以這麽不幸福的原因。不睦和惡意的嫉妒追襲著他們,並使他們雙眉緊鎖。直到此時還常來地上的至善和尊嚴的女神們,如今也悲哀地以白袍遮蒙著她們的美曆的肢體,回到永恒的神祗中去。留給人類的除了悲慘以外沒有別的,而這種悲慘且是看不見邊際的!”
如果按照黑鐵時代的標準,那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國就進入了黑鐵時代,這一時期的標誌是皇帝的出現,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個時代也被稱為帝國時代。

中國曆史可以上溯到170萬年前。 在雲南發現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們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從元謀人到公元前21世紀,是中國漫長的原始社會時期。在陝西出土了距今約80萬年的藍田人。此外,還有聞名世界的北京人。到距今約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時代,中國進入到氏族公社時期。山頂洞人按血統關係組成比較固定的集團。 同一氏族的成員都是親屬,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一個氏族大約有幾十個人,他們過著集體的生活,共同向大自然作鬥爭。 氏族公社分為母係氏族公社和父係氏族公社兩個時期。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是中國母係氏族的繁榮階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屬於父係氏族公社階段。
但是公元前21世紀以前的原始人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因為按照人類學家的觀點,人類是一源的,源自非洲,但是文明是多源的,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各有千秋。也隻有進入了文明時代,才具有個體的討論價值。
前麵說過,我的話題是河南。

雖然,奴隸社會以前的中國曆史,和河南同樣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比如黃帝,是大約4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聯盟首領,他本身就是河南人,在河南新鄭有黃帝故裏。黃帝曾率領部落打敗南方的蚩尤部落和黃河上遊的炎帝部落,後來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活、繁衍,構成了以後華夏族的主幹成分。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現在把中華民族稱為炎黃子孫,就是源自於此。堯、舜、禹是繼黃帝以後黃河流域有名的部落聯盟的首領。“禪讓”是傳說中的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製度。當時,由參加聯盟的各部落首領組成部落聯盟會議, 決定聯盟中的重大事情,並推選聯盟首領。 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正是中國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時期。 那時氏族、部落的首領都擁有私有財產。富有的氏族首領逐漸成為氏族貴族,他們強迫戰俘做奴隸。 一些貧苦氏族成員也淪為奴隸。氏族貴族轉化為奴隸主。 奴隸主和奴隸兩個階級形成了,奴隸社會代替了原始社會。
但是再次重申,黃金時代,白銀時代不是話題的重點,因為那時文明還沒有出現,也沒有真是的文字記錄。下麵會詳細敘述青銅時代,英雄時代,黑鐵時代。其中黑鐵時代時間比較長,按照林語堂先生和黃仁宇先生的觀點,中國的黑鐵時代明顯可以劃分成三個周期: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第三帝國。

綜上所述,中國的文明史大概4100年,從青銅時代開始劃分,可以劃分成5個周期。
青銅時代。夏商時代,共1000年。包括夏430年,商570年。
英雄時代。春秋時代,共800年。包括西周250年,春秋300年,戰國250年。
第一帝國。秦漢時代,共800年。包括秦漢時期450年,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350年。
第二帝國。唐宋時代,共800年。包括隋唐五代時期370年,宋遼西夏金時期330年,元朝100年。
第三帝國。明清時代,到目前為止共650年,這個時代的結束,以中國的現代化為標誌,還需要100年。包括明朝270年,清朝270年,中華民國4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下麵我會陸續討論各個時代,我說過,我的話題是河南,我會采用特殊的視角,這個視角就是河南,即,河南在各時代扮演的角色。

第一部分 青銅時代

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並稱“四大文明古國”。

埃及文明。以尼羅河為依托,河水定期泛濫導致農業的高投入和高回報,促使社會複雜化。公元前5000年,埃及出現城鎮政體,各自控製泛濫平原的某一部分。公元前3100-3000年,上埃及國王孟尼斯實現統一,文明形成。
尼羅河狹長的地理環境,使古埃及選擇了狹長帶狀、由南向北的多元一體化文明起源模式。埃及的文明可以上溯到5000年。
埃及亡於波斯,後又被羅馬、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先後征服過。

兩河流域。西亞地區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有底格裏斯河河和幼發拉底河,下遊衝積平原靠兩河水發展灌溉農業,聚落主要集中在幼發拉底流域。公元前5000年前後,烏貝德人疏浚幼發拉底河擺動故道成為運河,建立灌溉網絡。公元前4000紀中葉城市出現。公元前2900-2400年前後早王朝時期,國家出現。公元前2371-2316年,蘇美爾人建立大帝國。一個世紀以後,被紮格羅斯人建立的烏爾第三王朝所取代。
兩河流域文明起源從城邦到早王朝,從蘇美爾文明的大帝國到烏爾第三王朝的過渡,都不是同一族群、文化、社會、甚至文明進程的自然演化,而是中斷後的一個完全不同的後續。巴比倫的文明也可上溯到5000年。
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幾遭厄運,“巴比倫”這個名字,未出世界古代史的範圍就泯沒了。

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600-1900年,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出現城市文明。公元前1900年以後600年間,由於河流的改道,貿易路線的廢棄,文明衰落,文明中心轉向今印度北部的恒河流域,這時雅利安人全麵取代原生文明。
印度河穀文明的全貌遠沒有弄清,就目前的資料看,也可能是一種“續生型”模式,即不是自然演化,而是中斷後的一個完全不同的後續。
長期陷於分崩離析狀態的古代印度,本民族文字記載的曆史早已散失殆盡;到十九世紀上半期,又被英帝國主義完全占領。

中國文明。 中國文明是以黃河、長江、遼河三大流域為獨立起源,在多樣性的生態環境裏造就了不同文化選擇的文明起源多元中心。龍山時代堯、舜、禹酋邦生活在黃河從黃土高原向華北大平原跌落的出口上(河南河洛地區)。黃河在此無法隨意擺動,給黃河中遊帶來可預測的豐富的水利。這個文明起源的中心之一,選擇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穩步前進。而長江中遊石家河文化、下遊良渚文化和早先的遼河流域紅山文化,因選擇了非可持續發展道路而先後崩潰或原地踏步,最終促成以黃河中遊一枝獨秀的局麵形成。中國文明一體化進程正式啟動,中國文明蛛網式核心輻射型模式誕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文明,在歐洲,古代希臘地區奴隸製城市國家的出現,比中國夏朝的建立晚了大約一千二、三百年。羅馬奴隸製共和國建立時,中國已處在春秋後期,新的進步的封建生產方式正在萌生。希臘和羅馬的奴隸製經濟曾經高度繁榮發達,對歐洲和世界也都有過深遠的影響。
希臘先是屈從於馬其頓,後被納入羅馬的版圖。
羅馬分裂之後,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族夷為廢墟,東羅馬帝國也在1453年亡於奧斯曼土耳其。

再回到中原。首先說明一下以河南嵩山洛陽地區為中心,當時黃河中遊地區的地理環境。

嵩洛地區的古地質地貌,從整體上看,是一片曠野,從小區域看,又有山岡丘陵,這種環境有利於農業的起源和發展。嵩洛地區自古就有“天下之中”之稱。西周初期的銅器何尊銘文中就最早提出“中國”這一概念,說明至遲在西周初年,人們就已經把這一地區視為天下之中。南有外方山、伏牛山脈,北有黃河橫穿而過,西接秦嶺和關中平原,東達豫東大平原。可以說是山河共戴,四域相圍,萬方輻輳。

嵩洛地區的氣候條件,現在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暖溫帶幹涼氣候類型。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據日本學者鈴木秀夫,大約在一萬年以前,冰河期結束,舊大陸由狩獵向農業過渡,距今八千年時,氣溫急劇上升達到最高程度,一直延續到距今三千年左右方開始緩慢下降。其中黃河流域在距今八千年至三千年左右,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出3-5℃。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司楨先生也指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從仰韶文化到安陽殷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氣溫高於現在2℃左右,一月份溫度比現在高3-5℃。據孢粉分析,在距今7500-5000年間,我國降雨量也比現在多600毫米。這說明遠古時期,嵩洛地區也同樣要遠比今世溫暖濕潤的氣候特點。

從水文地理看,嵩洛地區有伊、洛、河、濟、汝、潁等流過。除六條大的河流及其支流河汊之外,其間還點綴以大大小小的湖泊,構成了星羅棋布、縱橫交錯的水文景觀,而離河流較近的穀地、台地,便成了早期人類理想的居住場所。

嵩洛地區的土壤,屬於棕壤的褐土(俗稱黃土),黃土層一般厚達十米以上。而且這一帶黃土層屬粘黃土,即細黃土,有利於原始農業的產生與發展。

從古生物地理來看,在當時這裏是森林與森林草原的過渡帶,處於亞熱帶的森林邊沿,因此出現了喜暖濕的植物和耐寒耐旱的植物並存的現象。這裏有十分豐富的亞熱帶植物和動物種類正因為古代中原地區產象,所以河南省自古以來稱為“豫”。

綜合以上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地理特征,嵩洛地區率先進入文明,建立國家,是與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分不開的。
到目前為止,河南一直保持農業大省地位,糧、棉、油、煙都是重要的生產基地,糧食總產量居全國第一位,棉花、煙葉、油料總產量都是全國第二位,蔬菜居全國第三位。

中原地區初步成為全國史前文化核心區域,以其強勁的活力和居中的地理位置,在交流和爭鬥中,多方文化於此融會凝聚,又向外輻射影響,使中原文化具有水一樣優良的融合性、滲透性。中原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在中華文明中起核心作用,可把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模式概括為多元起源、中原核心、一體結構。換言之,既不是中國文明起源多中心論,也不是中原唯一論。中原文明核心形成後,中國文明起源地區的生態環境的多樣化,造就了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一體化後又長期地充分保留了地方文化的多樣性,從文化、政治、宗教、哲學等諸多方麵為文明核心源源不斷地提供多樣化的養分,以保持中國文明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這是埃及、兩河甚至印度所缺乏的,這也正是中國文明成為唯一一個從誕生之日至今從未被打斷的文明的秘訣。這個過程和古史傳說以黃帝為代表的五帝時代前期,北方、中原、東方和南方接觸頻繁,以堯、舜為代表的五帝時代後期,由四鄰向中原匯聚的記載相吻合。可以推斷,中國文明起源和早期國家階段,就是五帝時代。五帝時代不僅包括龍山時代,其早期應上溯到仰韶時代(晚期)。我國古文獻中,都把炎、黃二帝作為開啟中華文明的始祖,海內外同胞也都將黃帝和炎帝視為中華民族的祖先。但是文獻中對於黃帝和炎帝乃至堯舜禹時期的記載都非常簡略,目前,尚難將其視為信史。

從龍山時代(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到夏商周時期,是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時期,也是中國古代王權和國家產生和初步發展的時期。中國古代的政治製度、官僚體製、工藝技術、宗教信仰、社會結構等各個方麵都在這一時期奠定了基礎。華夏文明的各源流開始匯聚,中國最早的王朝誕生並定鼎中原,中國文明和華夏傳統的若幹基本特征漸趨成熟,中國古代文明由興起到繁盛……中國古文獻對這段曆史的記載卻過於簡略。自太史公作《史記》始,一代代中國學者為考據其史實、斷定其年代而殫精竭慮,試圖澄清曆史與史前、文明與野蠻之間的迷霧,廓清華夏文明的起源。

古史學家徐旭於1959年率隊發現了河南二裏頭等遺址,為探索夏文化邁出重要一步,此後,確定了“二裏頭文化”(屬於夏文化)的命名。在河南鄭州等地已發掘不少早商遺址,確立了以二裏崗文化為代表的早商文化。近年來,四川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商周遺址、深圳屋背嶺商代遺址等遺存的發掘,豐富了對西南和南方商代方國文化的認識,揭示了商王朝和長江流域的文化關係。1983年在河南偃師屍鄉溝發現的商代早期城址,其中有規模較大的宮殿基址。河南小屯附近還出土4000多片刻辭甲骨。陝西東龍山夏商遺址是夏商周時期最重要的遺址之一,遺址內涵豐富、文化堆積時間長。

國際考古界一直懷疑中國學者的考古能力,考古學家Jim Railey 說他“很高興看到某些中國考古學家認真地要使他們的方法現代化”。他說“中國田野考古方法的問題所在,是係統發現的嚴重缺乏,很大程度上說是就分析。”他還提到他第一次參加發掘,讓他單獨發掘一個徑、深都在2米左右的袋狀灰坑。他說“我的發掘沒有把整個灰坑當成一個獨立的時間單位,而是以10厘米為一層,全部過篩,采集土樣。我的方法引起中國同行的極大興趣,我相信當時他們一定認為我瘋了。”他說他很幽默也很愉快,除了看到成噸的資料每天白白流失掉。
《時報》文章在提到二裏頭的情況時這樣說:“現在,二裏頭所謂的宮殿牆(基)埋在農田下麵。在遺址發掘和記錄之後,為了保護它又被填埋起來,當地農民隨之湧入。幾百米之外,被訓練的農民正在進行有關的發掘,數米開外新的建築正在拔地而起。”

關於是否有夏、二裏頭是否夏以及二裏頭文化是否步入國家社會等等問題,國內的考古學家隻能對夏的存在打一個問號,因為目前還沒有出土文字證明司馬遷關於夏的記載是真實可靠的;同樣,二裏頭是否夏,也存在類似的問題。至於二裏頭是否國家水平的社會,很大程度上的確是一個定義問題,但是如果采用Joyce Marcus 和Gary Feinman的定義,那二裏頭一定是國家社會。
同時,商朝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根據前時期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和正在進行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得到夏商年表。

夏代年表: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發、癸。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年表:湯、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遷殷前)。
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後期年表:
盤庚(遷殷後) 公元前1300年
小辛 | 在位50年
小乙 前1251年
武丁 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 前1191年
祖甲 |
廩辛 | 在位44年
康丁 前1148年
武乙 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 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 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紂)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值得指出的是,夏朝,商朝,都基本定都在河南境內。

約公元前21世紀時,相傳禹治水成功,奠定的夏族在中原文化區的中心地位。禹死後其子啟繼承了王位,開創了王位世襲製的先河,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據史書記載,夏人的主要活動地域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以河南省偃師縣二裏頭遺址為中心的二裏頭文化,分布地域和延續年代,都基本上與夏人活動的地域和時間相符合。當時的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生產工具主要還是石、蚌和骨製的。青銅製品主要是為數不多的禮器、武器和工具。采用複合範鑄造的青銅爵,表明青銅器生產已經經過了一定的發展過程。這一時期的玉器製品也相當精致,出現了銅嵌玉的新工藝。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以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命名的“二裏頭文化”(包括二裏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夏朝已由石器時代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並且掌握了冶金與鑄造技術。與石器時代相比,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另外,從一些古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到,夏朝已經采用幹支紀年,並且出現了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夏時”,這都是當時科學文化水平的見證。

夏朝末年,居於黃河下遊的商族,其勢力發展到黃河中遊,滲入夏的統治地區。約在公元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代是中國早期國家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大量的考古材料,特別是甲骨文的發現,為研究商代曆史提供了寶貴資料。在商代,國家機器不斷強化,經濟和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活動地域和影響遠遠超過了夏代,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商朝最初建都於毫,最後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市),前後曆時600年。據文獻記載,商代曾五次遷都。《竹書紀年》記載,商王仲丁“自亳遷於囂”、河甲“自囂遷於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遷於奄”、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不過考古學家至今隻發現了河南偃師二裏頭、河南鄭州商城、河南偃師商城和河南安陽殷墟四個都邑遺址。

商王武丁時期的文化遺存相當豐富,宮殿、墓葬、作坊等遺存都有發現。代表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青銅業,有了突破性進展,如銅、鉛、錫三元合金出現了;分鑄技術已被廣泛運用;青銅器生產數量大增,還出現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聯這樣的重器。武丁之世在青銅業方麵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國青銅時代進入繁榮時期。此外,在紡織、醫學、交通、天文等方麵,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開創的盛世局麵,為商代晚期社會生產的發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銅器,都是人類文明的曆史標誌。

關於甲骨文。

聞名中外的商代甲骨文,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清朝最高學府的主管官員--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害了瘧疾,醫生給他開的藥方上有一味藥叫作“龍骨”,即一些大小不一的骨頭片。王懿榮是古文物家,他發現“龍骨”上麵刻著很多古代的文字。經過一番研究,了解到這些“龍骨”是龜甲和獸骨(龜甲主要是烏龜的腹甲,獸骨主要是牛羊的肩胛骨)它們是從商朝京城的遺址--河南安陽西北郊小屯村一帶出土的,是三千多年前商代的遺物。 商代的人們怎麽會把文字刻在甲骨上呢?這是因為當時占卜之風盛行,不論大事小事,如戰爭的勝負、打獵的收獲、疾病的輕重、莊稼的收成、有無風兩、生孩子是男是女等等,奴隸主貴族都要進行占卜,向鬼神詢問吉凶禍福,以便決定行止,占卜的方法是先在甲骨上鑿出橢圓形的小槽,或者鑽個孔,然後用火烘烤。甲骨鑿過或鑽過的地方在烘烤時會出現一些裂紋,人們認為裂紋表示鬼神的意誌,就根據裂紋的形狀判斷吉凶。占卜結束,人們即把所問的事情和占卜的結果用文字刻在甲骨上;以後又把應驗的情況也刻在甲骨上。由於甲骨上刻的都是占卜的記錄,所以今人稱它為“卜辭”。卜辭短的一、二個字,長的可達幾十個字。
甲骨文字,目前發現的有四千多個。經曆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考釋出來的將近一半。甲骨文字的造字方法已是多種多樣,不但有象形字,也有會意字、形聲字、假借字和指事字。這表明,甲骨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文字。夏代雖然出現了文字,但就目前的資料來看,數量極少,因而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
安陽殷墟出土的十五萬片甲骨卜辭,記錄了商代社會中發生的許多事情。經過幾代人的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它所包藏的豐富內容,為研究商代曆史開拓了重要的途徑。

甲骨文對東亞的輻射影響超出中國。日本人從中國字中創立了自己文字,現在的拚音體係。
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三種文字,即華夏文字,古埃及聖書文字,兩河流域楔形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後兩者夭折很早,卻演化成字母文字。唯有華夏漢字,經數千年演變發展,到甲骨文階段,已日臻完善,初具“六書”之功,即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當今世界文字的統治者,是英文為主體的字母文字。
不想在這裏爭論漢字和英文的優劣。我的觀點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掌握中文;作為一個地球人,也應該掌握英文。

關於青銅器。

詳細說下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是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它是迄今為止所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高 1.33 米,重 875 公斤。從外觀上看,司母戊大方鼎腹壁猶如銅牆,四足無異銅柱,寬大而肥厚的鼎耳飾有猛虎咬人頭的花紋,鼎體四周以雷紋為地,上有龍紋番繞,四角為饕餮紋,腹內長壁上鑄有“司母戊”銘文。鼎的整個造型給人以威武凝重之感。1939年在河南安陽農田中發現的。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村民們恐怕被日寇掠奪,又把它重新埋入地下,1946年6月再次掘出,惜已失去一耳。1959 年,中國曆史博物館建館時,將司母戊大方鼎運到北京展出珍藏。現在人們在中國曆史博物館、鄭州博物館看到的均是原鼎的複製品。從司母戊大方鼎的銘文中可以推斷,此鼎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充分顯示了殷代青銅器的冶鑄水平。有人對鼎的合金成份作過定量分析,測得銅占 87.77 %,錫占 11.64 %,鉛占 2.79 %。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符合《周禮 . 考工記》記載的鼎的合金比例:“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據考古工作者介紹,鑄造這麽大的鼎,按當時的冶鑄水平,須七、八十個坩鍋同時並熔,每個坩鍋燃炭、觀火色、運料、運銅液等項工作需三至四人,七、八十個坩鍋就得二、三百人同時協作。大鼎是采用組芯的造型方法,即先用土塑造泥模,燒製成陶範,再把陶範合到一起灌注銅液的。從鑄造痕跡上看,司母戊大方鼎是用 20 塊範鑄成的。這不僅反映了當時青銅冶鑄工場的規模之宏大,也反映了當時組織生產和管理生產的水平之高。
細細研究司母戊大方鼎各學科都有不同和收獲:冶鑄專家看到的是古代鑄造工藝的發達,美術工作者從鼎的紋飾中總結出繪畫語言精華,史學家發現了重要史實的實物證據,而書法家卻強調殷代鍾鼎文的藝術價值。的確,中國的青銅器,就是一部百科全書。

關於城市。

安陽。
安陽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屬於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更有“中華第一古都”之稱。繼商王盤庚遷都到這裏,史稱殷都,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和文物可考的都城。安陽古跡眾多,全市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兩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十六處,市縣級文物單位二百餘處。這裏有西門豹治水的鄴城,有曆史上第一位驍勇善戰的女將婦好的陵墓以及二帝陵(傳說中顓頊和帝嚳的陵墓),還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國最早的古都--殷墟。
安陽作為文化名城,具有獨特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考古價值,是甲骨文的故鄉和《周易》的發祥地,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在這裏出土麵世。
殷墟位於安陽小屯村一帶,是商代後期都城的遺址。1899年,小屯村的村民發現了很多刻有文字的龜甲和獸骨,經研究證實這就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文字棗甲骨文。這一發現幫助史學家們迅速準確地找到了殷墟的位置。
殷墟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殷商文化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銅器”三個要素,展現了一個燦爛的中國文明,被考古專家評價為“發掘著一個奴隸社會”。
鄭州。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位於黃河以南25公裏處。有京廣、隴海鐵路在此交會,是中國鐵路交通的重要樞紐之一。鄭州北距北京760公裏,南距武漢514公裏,東距連雲港570公裏,西距西安480公裏。
早在3500年前,這裏就是商王朝的都城。那時的青銅冶煉技術和陶瓷業已相當發達。鄭州出土的青釉瓷罐是中國最早的原始瓷器。由於鄭州地處黃河中遊,曆史上常受到黃河水災的威脅,致使鄭州經濟發展緩慢。二十世紀初,由於隴海鐵路和京廣鐵路的建成,鄭州成為聯係中國東西南北的紐帶,它的經濟地位開始迅速上升。1923年,這裏爆發了永垂史冊的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1954年,河南省會正式由開封遷往鄭州。如今的鄭州已成為中原乃至華中的商貿中心,“商戰”一詞就是來源於鄭州。
鄭州的旅遊資源比較豐富。有軒轅黃帝故裏、裴李崗文化遺址、大河村遺址、夏都陽城遺址、商城遺址等上古時期的曆史遺跡,而以黃河遊覽區為主的黃河曆史文化旅遊區和以少林寺、嵩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主的嵩山風景名勝區也給鄭州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關於人殉。

人殉,就是用人殉葬。殉葬本是一種古老的風俗。古代人們思想迷信,認為人死後還會同生前一樣生活,因而在人死後,將其生前用過的物品隨葬。原始社會人們隻是把工具、武器、日用品等和死者埋在一起。到了奴隸社會,奴隸主死後,不但用自己的妻妾、親信等陪葬,更多的是將大量奴隸殺死或活埋來殉葬。讓他們在“陰間”繼續供主人役使。人殉的風氣,在商代達到了頂峰。
商代前期人殉現象已經相當普遍;到了後期,大中型墓葬幾乎都有殉人。當時人殉成了一種製度:“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老數人。”近年考古發掘的情況,證實了這樣的記載。如安陽殷墟商王陵墓區有一座“亞”字形大墓。這一座大墓殉葬的奴隸共有三百六十多個,其中大多是不滿二十歲的青少年,有的甚至是天靈蓋還沒有長滿的幼童。像這樣殉葬幾百人的大墓,在商王陵墓區不止一個。除了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地區外,各地奴隸主用人殉葬的情況也很驚人。如在山東益都蘇埠屯發掘的一座奴隸主大墓裏,有四十八名奴隸殉葬,而且多數是十二、三歲的少年。商王和大奴隸主貴族的陵墓,成了堆積奴隸屍骨的萬人坑!
商代的人殉,數量之多,手段之殘忍,範圍之普遍,駭人聽聞。充分暴露了奴隸主階級野蠻殘暴的階級本性和奴隸社會血淋淋的階級關係。

關於大禹。

禹因治水有功,深孚眾望,遂繼舜而當了中原諸部落之共主,初都陽城(今河南禹縣),後都於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傳禹在世時也仿效堯、舜,薦舉益為繼承人,但他的兒子啟卻自行繼位,並鎮壓了反對他掌權的勢力。從此,夏乃由一個部落之稱而成了國名,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就此建立,都於安邑。
自啟繼禹位,父子、兄弟相傳的王位繼承製終於固定下來。夏朝建立標誌中國“家天下”的首創,也是中國曆代興治盛衰亂亡的一係列鏈條之第一環。
大禹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記載大禹治水事跡的古籍很多,最早可推見《尚書》、《詩經》,千百年來大禹治水一直被傳為美談。
近世以顧頡剛為代表的疑古派學者,提出令人吃驚的看法,推倒了人們心目中的偶像。他們認為,大禹並無其人,是由神人格化為人,其本源實為一條蟲。這樣,治水英雄的形象,也就變得黯淡了。
學者顧頡剛、童書業《九州之戎與戎禹》和《鯀禹的傳說》,從論證大禹的天神性和神職出發,進一步肯定屈原的懷疑。他們認為大禹隻是神話中的人物,是主管山川田土的神,不可能治水,更不可能劃定九州,認為無論如何,遍治四方名山一事,在禹的時代決計不是人力所能的。進而考證《禹貢》中提到的地名、山川名,都是戰國時代才出現的。《禹貢》作於戰國時代,因此禹劃九州的事,就純屬後世附會,純屬神話。這樣看來,禹根本沒有劃定過九州。
近代西方學者夏德著《支那太古史》,否定有大禹治水的事實。他認為開挖長江、黃河和漢水的工程量,比萬裏長城的工程量還要大四至五倍,《尚書》、《史記》所載大禹治水根本不可能。
大禹治水的傳說,確實有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誇張之辭,這一點就連孔子都注意到了,孔子在《論語》中雖然稱頌大禹,但是對於大禹治理黃河、大江卻未著一字。
據此,周穀城《中國通史》又出一說,認為當時水患多發生在接近河流的平原地區,因這些地區土地肥沃,適宜農業生產,所以古人便逐漸向近水的平原地區發展。為了利用水利,求得生活的安全和生產的便利,與水患展開了長期的鬥爭。大禹治水的傳說,就是在這背景下產生的,治水的目的隻是謀求安全的棲息之所,並不是大規模地疏浚河道。因為在新石器時代末期,是不可能從事這種浩大工程的,但以泥土築堤防水則有可能。所謂治水,隻是如此而已。從現有考古資料來看,大規模治水的遺跡至今尚未發現,便是一個明證。
禹或為蟲類,或為水族,考之於古物及傳說,不為無據。然而根據神話學的道理來看,可以認為大禹既非神,又不是一個“個人”,而是代表著一個“蟲”圖騰的部落,這或許是對上古神話的一種合理解釋吧。
總之,如果大禹是人,那麽他一定是河南人;如果他是蜥蜴,那麽可以肯定地說,這條蜥蜴,生活在河南。

關於商人。

做買賣的行業叫“商業”,做買賣的人叫“商人”,為什麽是凡是同做買賣有關的事和人,都要冠以“商”字呢?尋根求源,這與商朝有關。“商人”這個詞,就是從“商國之人”演變而來的。傳說周朝建立之初,商朝的遺民地位十分低下,做買賣當時是被人看不起的,周朝的貴族不屑於此。這樣,商朝的遺民為了生計,就東奔西跑作起買賣來。日子一長,便形成了一個固定職業。由於當時從事這種職業的人是商朝遺民,所以人們稱他們為商人,這個詞一直被沿用到今天。
重提這個舊話,隻是為了說明河南的商業傳統。

關於長江流域

北京大學考古學係孫華將長江流域青銅文化的發展劃分為四大期:
第一期,公元前1800-1400年,這是中原的青銅技術和藝術傳入長江流域的開始階段,在長江流域先後出現了三星堆文化、皂市文化、吳城文化、湖熟文化和馬橋文化;
第二期,公元前1400-900年前後,長江流域青銅文化的繁榮期,由於中原和南方的交流暢通,中原青銅文明的因素在長江流域很快流行;
第三期,公元前900-500年前後,長江中遊地區的青銅文化發生中斷,長江流域和中原的交流也普遍中斷,其結果造成南方地區繼續模仿先前傳入的青銅藝術樣式,或者進行獨立創作的思考;
第四期:公元前500-300/100年,由於楚文化在長江流域的擴張以及南方古族的遷徙和流動,長江流域的青銅文化同一性明顯增強,而中原新風格的銅器重新在這一地區出現並流行。孫華還分析了長江上、中、下遊青銅文化所表現出來的地域差異,他認為在青銅時代早、中期,長江流域的青銅文化體現出較多的南北聯係,即長江流域和中原地區的聯係,而在青銅時代的晚期,則較多地反映了東西聯係,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乃是楚國的不斷強大所致。

關於百越。

越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民族,有百越、百粵之稱,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遊以南的東南沿海地區。那麽,越族究竟是怎麽形成的呢?大約有以下各種說法。
禹後裔說。這是傳統的觀點,大致又可分為兩種說法。一說越族起源於中原少康之世。一說越族是夏朝被商消滅後,夏桀和一部分遺民向南遷移的一支。
土著說。據考古資料顯示;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接近於仰韶文化人群的體質,故可推測大概在原始時期,華南、華北都住著我們的祖先。後來,居住在華北的先民不斷與北方來的先民融合或同化,體質特征起了變化,南方居民則仍然保留原來的特征,形成東南土著“島夷”、“鳥夷”、“九夷”等部族。越族便是由這些部族融合南下的少量華夏族人,而逐步形成的。
楚越同源說。細究古代文獻,有資料表明楚、越共同淵源於一個羋姓的種族,是一個氏族中血緣關係比較近的親族。
混合說。從史籍記載看,越族經常與夏人、楚人發生戰爭,人員對流頻繁,因此越族不是純土著民族,而是由夏人、楚人和當 地的土著融合形成的。
外來說。此說又有兩種意見。一是太平洋人種,持論者認為,南太平洋人種曾經分兩路進人中國,其中一支就是由越南進入中國廣東、廣西、福建等東南沿海一帶的。一是馬來人種,此說認為,越族就是所謂的馬來人,春秋戰國以前就已住在山東半島及江浙閩廣湘贛等地。
綜觀上言,諸種說法各有道理,孰是孰非,尚有待於進一步考證、研究。

關於武漢盤龍城

1974年大規模發掘武漢北郊的盤龍城。此前,我國史學界公認:夏、商兩代王朝的疆土都沒有向南接近長江,盤龍城的發現改變了這一論點。
20多年來,國內外研究商史和商文化的知名學者鮮有未到盤龍城的,專門論述盤龍城的文章更是不計其數。關注的一個焦點是:盤龍城在商王朝持續發揮作用近300年,輝煌一時後又神秘消失,它在當時扮演了何種角色?研究中主要有“方國”說和“軍事據點”說。
商朝所封諸侯國稱“方”或“邦方”。學術界的傾向性觀點認為,盤龍城是商朝的一個方國。大批學者認為:在長江中遊,夠得上方國等級的商代遺址,非盤龍城莫屬。
有些學者則認為,盤龍城同時還是商王朝在我國南方的重要軍事據點。它位於長江中遊北岸,扼守著江、漢、湘、贛等和商王朝有聯係的廣大地域,這裏土肥水美,戰略資源豐富,是必須控製的交通中樞和軍事重鎮。在遠古,築城首先是用於軍事防禦。盤龍城三麵環水,高牆深壕,已發掘的青銅兵器眾多,內有象征軍事統帥權力的大銅鉞,表明其為典型的古代軍事城邑。
對盤龍城的探索雖方興未艾,但僅據上述探解,武漢地區這個先秦史料中語焉不詳的域境,已顯露出它的本來麵目和應有的曆史地位。
重提盤龍城,隻是為了從曆史的角度,證明所謂楚國,楚文化,和中原諸夏,中原文化的承啟關係。可以推論,曆史上的楚族同樣來自中原。

青銅時代,如果在曆史上作橫向比較的話,此時的中國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尚處劣勢,但是領先於西方文明。這一時期,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即中原,中國即河南。

英雄時代

這是一個需要英雄,並且產生了英雄的時代。

在講述這個時代之前,一個對中國人來說略為尷尬的話題是不容回避的,那就是遊牧民族。曾打算在青銅時代就引入這個話題,傳說中的黃帝部落本身就具有遊牧的性質,商在入主中原之前和遊牧部落也有密切聯係,河南的農業原住民是夏人,他們才是純種的河南人。但是在夏商時代,中原地區的發展是持續的,完整的,一枝獨秀的,和周邊地區有顯著不同。而進入英雄時代,山西,陝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等地,和中原已經開始融為一體。
遊牧民族的話題,在北方地區大融合的英雄時代切入,更為合適。

作為引子,重提巴比倫和埃及。
很顯然,在青銅時代,相對中國,印度,希臘三地,巴比倫和埃及處於人類文明的壓倒優勢。但是進入英雄時代,這兩個地區沉寂下來。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遊牧民族強行介入了文明。

和普通中國人印象中的窮山惡水不同,歐亞大陸中部屬於草原地區,從中國東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方的匈牙利。在這片大草原的南側,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兩河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五點一線,交相輝映。靠大草原生活的遊牧民們趕著他們的牧群,到處遷徙,伺機攫取五大文明的財富,而大草原則為各個文明核心提供了聯係和接觸。這種聯係,有和平的方式,即通過陸上貿易;有侵掠的方式,即貧瘠的內陸地區的遊牧部族不斷地去劫掠富庶的外國區域。因此,歐亞大陸的曆史基本上是在遊牧部族與定居文明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形成的。遊牧部族的侵掠常常造成大範圍的部族遷徙運動。這種侵掠不僅具有很大的破壞性,而且也具有革新的作用。它顛覆了沒落的王朝、僵化的製度和陳舊的習俗,而導入新的民族、技術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歐亞大陸曆史的發展進程。

在伊拉克底格裏斯河及幼發拉底河之間富饒的新月地區,孕育了兩河文明,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文明都要古老。在這裏誕生了最早的人類文字--楔形文字、輪子、有輪子的車輛、農業和灌溉技術、畜牧業、曆法以及數學,首先將小時分為60分鍾,將圓分為360度並且發明了代數和幾何。種植穀物的經驗由新月地區向北方傳播,到了基督元年,已經向西傳到大西洋,向東傳到太平洋。這裏的天文學家和哲學家給古代的希臘思想家帶去了啟發。
兩河文明的偉大創建者--蘇美爾人,似乎既不是印歐人的一支,也不是閃米特人的一支,這一點很可奇怪。他們的語言與漢語相似,這說明他們的原籍可能是東方某地。但不管怎樣,是蘇美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開掘溝渠,依靠複雜的灌溉網,創建了第一個文明。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是否來自中國?或者反過來,中國的文明,比如輪子,是否來自兩河流域,是一件值得探討的事情。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閉門造車,西方也有句古話,叫做重新發明一個輪子。輪子已經發明了,就沒有必要在發明,當然也不排除獨立發明的可能性。輪子的發明在兩河流域,如果中國文明的輪子是引進的,則很有可能是遊牧民族的功勞。在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大概4000到5000年前,已經有指南車的運用,很可能,半遊牧的黃帝使用的指南車上的輪子,來自伊拉克。

漢莫拉比(公元前1795-公元前1750年,中國夏朝時期)是古巴比倫王國最著名的一個國王,他當政時期製定了被認為是人類社會有記錄的第一部法典--《漢莫拉比法典》。
漢莫拉比死後50年,巴比倫王國被赫梯族推翻,統治期500年。此時相當於中國的商朝。
其後亞述人又統治了那裏。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562年),打敗了埃及,征服了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修建了巴比倫空中花園,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的締造者大流士征服了巴比倫。
公元前331年,亞曆山大一世未遇抵抗就進入巴比倫。
11年後,希臘的塞琉古王國征服了美索不達米亞。
再後就是希臘人、羅馬人和波斯人在兩河長達1000年之久的爭奪。
亞速人進入兩河流域,正當中國和希臘的英雄時代,一直到公元8世紀,此時已經是中國的第二帝國時代,由於阿拉伯人,兩河流域才重新成為世界的中心。在整個英雄時代,第一帝國時代,由於長期戰亂,兩河流域已經不是文明的優勢力量。

埃及文明是人類的第二個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兩河文明。但是,埃及人創造的文明不是複製品,有它自己的特色。顯著的政治連續性是王朝時期的主要特征。
古王國包括六個王朝,從公元前3100到2270年,持續了八個多世紀,而此時中國的夏王朝還沒有建立。
"第一中間時期"(公元前2270-2060年)。各自為政的州長以獨立的國君自居,
第二個政治隱定期即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60-1785年)。不到三個世紀,相當於中國的夏朝;
埃及經曆"第二中間時期"(公元前1785-158O年)。
在這一時期,埃及遭到侵略,並且第一次為駕車作戰的喜克索人所征服。
喜克索人進入埃及,和商人入主中原是同一個時間。不同是的,埃及文明被打斷,而中國文明卻沒有中斷,而是創造出新的高度。
埃及文明沒有走出青銅時代,所以英雄時代很難看到他的影響。

公元前250O年左右,兩河文明出現1000年之後,印度進入文明,獨立存在到約公元前1500年,然後由於一些不十分清楚的原因,逐漸消失。後來,這一文明被完全遺忘,以致印度人以為,他們的曆史是從約公元前150O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時開始的。同樣很巧合,亞利安人進入印度,時間上和商人入主中原一致。印度河文明衰落的起因和詳情尚不清楚。亞利安人進入印度,文明被打斷。

中國的黃河文明是在兩河文明繁盛約20O0年之後才出現的。遊牧部落不僅大肆侵擾劫掠各文明區,而且還起了傳播、交流各種文化的作用。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商朝文明在多大程度上是土生土長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受中東的間接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國際上公認的看法。商人是一小群蒙古種人,興起於西北大草原,他們通過間接的途徑掌握了中東人冶鑄青銅和製造戰車的技能,然後利用這些技術帶來的軍事優勢,侵入華北,征服了當地夏人,國際上認為當時的夏人處於新石器時代。值得指出的是,和國際上流行的看法不同,中國人認為商人是東夷,來自東部。
但是不管怎樣,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文明沒有中斷。
中國獲得了一種新的發展形式:商人采用的新技術豐富了當地的文化,而商人最終又為當地文化所同化,使中國人的傳統毫不間斷地流傳下去。這種發展形式在中國每遭到侵略之後便重演,在以後數千年中曾重演過多次。
商朝文明由諸多成分組成,如大麥、小麥、羊、牛、馬、青銅和輪子等,它們最早發源於中東。但是,有一點不容置疑,東亞的本土文化有它自己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與外來文化相結合,構成了偉大、獨特的中國文明,這一文明以舉世無雙的連續性從商朝一直持續到現代。

中國文化有不少特點,
一個特點是養蠶,絲綢;
另一特點是避免將牲畜乳汁供人消費。
祖先崇拜從最古代起就一直是中國宗教的一個主要特征,對一個人的姓十分重視與這一點有密切的聯係。
商朝的青銅冶鑄技術尤其值得注意,它在世界上居遙遙領先的地位。
甲骨文對中國和整個東亞後來的曆史極為重要,可用來說明中國文明的連續性。

現在做一個小節。巴比倫,埃及因為遊牧民族的入侵在英雄時代到來前式微。而中國和後起之秀希臘羅馬則進入全盛時期。印度在英雄時代也有他的影響力,來自釋迦,他和孔子是同齡人,對整個亞洲影響深遠。

金庸先生認為:中國曆史上遭受外族侵略的危險時期有七個。
第一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戰國時期東西南北受到的外族進攻;
第二是秦漢時期匈奴的進攻,時間長達四百年之久;
第三是魏晉時鮮卑等五胡的進犯,時間也有四百年;
第四是隋唐時期突厥和吐蕃的侵犯,時間約三百年;
第五是五代、南北宋時期契丹、女真及西夏的侵犯,時間大概也是四百年;
第六是元、明、清時期蒙古、滿族的侵犯;
第七是近代西方帝國主義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歸納一下,一屬於英雄時代。二,三屬於第一帝國。四,五屬於第二帝國。六,七屬於第三帝國。這些入侵,基本上來自遊牧民族。如果再往前推的話,黃帝,商人,周人也可以認為是遊牧民族,或者至少半遊牧,和遊牧民族關係密切。那麽他們入主中原,為何不能算入侵呢?根本的原因,就是文化沒有被打斷,而是持續發展創出新高。商的語言文字,周的語言文字,和夏的語言是一脈相承的,而金庸列出的那些民族,他們有自己的語言,甚至有的本身就是白人。以後會陸續講到,從曆史的角度對他們的分別看待。標準就是是否認同中國的文明,說白了也就是漢化問題,夷入夏是否願意為夏的問題,文明是否因為遊牧部落的進入而被徹底摧毀。在這一點上,鮮卑人做得很好,蒙古人則很差。

開始進入正題:西周

在進入西周這個話題之前,需要先了解一個地理概念:關中平原。
關中之名由來源自函穀、蕭關、大散、武關四關(後增潼關,金鎖兩座名關)。以上各關君占據天險,易守難攻,關內是八百裏平地,車馬兵糧可任意調配。中國曆史上關中地區和中原地區一樣,不是森林稀少、幹旱少雨、水資源缺乏,而是森林茂密,水資源豐富,物產豐饒。黃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橫貫關中平原。關中平原由渭河及其眾多支流衝積形成,因而又稱渭河平原。它西起寶雞,東到黃河,號稱“八百裏秦川”。

相對於關東的河南中原地區,關中可以說是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雖然最早的中國文明沒有誕生在關中,但是在英雄時代,第一帝國,甚至第二帝國早期,這裏在和中原文化互動的過程中,做出了空前的貢獻,而關中的古都西安,由於周秦漢唐各朝代都有相當長時間定都於此,當之無愧成為中國第一都。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來自關中,居於西方的都城宗周,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三百年後,由於遊牧民族的進迫,遷都河南洛陽,開始春秋戰國時代。從中原的角度來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河南洛陽,標誌著周的完全中原化,經過春秋時期的磨合,在戰國時期中國正式進入封建社會。大約一千年以後,西歐才進入封建時代。日本的“大化改新”,新羅統一朝鮮,“哈裏發”統一阿拉伯半島,是這幾個亞洲國家向封建社會過渡時的標誌事件,但它們都隻相當於唐朝初期,也就是第二帝國時期。羅馬帝國和漢帝國並立第一帝國,但是前者是奴隸製,後者是封建製,高下自辨。

西周盛時,以鎬京(陝西西安)、東都(河南洛陽)為中心,王室直接管轄方約千裏的土地,所有渭、涇、河、洛地帶都是周得直轄地。西邊的關中平原,以鎬京為中心,是周人興起的根據地,稱為“宗周”;東麵的河洛地帶,以東都王城為中心,是保衛宗周和鎮撫東方的重鎮,稱為“成周”。東西連成一片,長達千裏以上。平王東遷以後,宗周為秦國所有。後來成周則有的賜給立功諸侯,有的被諸侯侵奪,有的被戎族占據,有的封給王族、公卿大夫作采邑,最後所餘無幾。天子局處在成周約方一二百裏的一隅之地,地盤還在一天天縮小。

西周仍然使用青銅,中國至遲在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晚期掌握了冶鐵技術,並且是生鐵鑄件和塊煉鐵鍛件同時出現。戰國時期鋼鐵生產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出現以塊煉鐵為原料的滲碳鋼製品。但是無疑,中國掌握鐵技術遠遠落後於別的文明,這項技術同樣是遊牧民族帶來的。西周,是英雄時代的準備時期,他的貢獻包括主要是分封諸侯和禮、易。

分封諸侯。

在武王時即已開始,但大規模分封 是在成王及其子康王的時期。據傳周初所封有七十一國,其中與周王同為姬姓的占四十國。王季之兄 太伯、仲雍的後人封於吳(今江蘇蘇州);文王之弟虢 仲、虢叔分別封於東虢(今河南滎陽東北)、西虢(今 陝西寶雞東);文王之子分別封於管(今河南鄭州,早 滅)、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今山東汶上西北)、霍(今山西霍縣西南)、衛(今河南淇縣)、毛(今地 未詳)、聃(今湖北荊門東南)、郜(今山東成武東南)、 雍(今河南修武西)、曹(今山東定陶西)、滕(今山 東滕縣西南)、畢(今陝西鹹陽西北)、原(今河南濟 源西北)、酆(今陝西長安西北)、郇(今山西臨猗西 南);武王之子分別封於□、晉(始封在今山西翼城西)、應(今河南平頂山)、韓(今山西河津東北);周公之子分別封於魯(今山東曲阜)、凡(今河南輝縣西南)、蔣(今河南固始西北)、邢(今河北邢台)、茅(今山 東金鄉西北)、胙(今河南延津北)、祭(今河南鄭州東北);召公之子則就封於燕(今北京)。此外,還有 許多異姓諸侯國,如薑姓之齊(今山東臨淄北)、子姓之宋等等。
已經說過,在青銅時代,中國,中原,河南是同一個概念;那麽周王分封之後,北方山西,陝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等地已經開始中原化。西周分封,以宗法血緣關係為紐帶,建立起周天子統 轄下的地方行政係統,從而在一定時期內起到了加強周 王朝統治的作用。分封製還為維護天子、諸侯、卿、大 夫、士這一等級序列的禮製的產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這裏準備插入一個重要話題。

這個話題就是中國人的姓氏。在序言中我曾經說過,我會給出證據,證明絕大多數中國人和河南有關係。這個關係,就是姓氏。
中國人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考其來曆,大致可分為12種類別:
1。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製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 姬、薑、姒、姚等。這幾個姓氏來自黃河流域。  
2。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曆史演變,至今已不甚為人知曉。
4。以鄉、亭之名為氏。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裏、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 。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 ,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 。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 。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7。以次第為氏 。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 ,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
8。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9。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單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10。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 匠、屠等。  
11。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12。以諡號為氏。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很顯然,周王分封諸侯,是姓氏的主要來源。
現在給出一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結論:河南是中國姓氏發源地最多的省份。據曆史記載和考證所知,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1500多個,在當今中國100個大姓中,有73姓源於河南或有一支源頭在河南。

據個例子。
台灣前十大姓陳、林、黃、張、李、王、吳、蔡、劉、楊,占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這十大姓中,隻有蔡、楊兩姓不源於河南。陳、林兩姓,合起來占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九強,幾乎每五個台灣人中,便有一個姓陳或姓林的,而陳、林兩姓,皆起源於河南,在晉代和唐代遷往福建,明清時又遷到台灣。
台灣多數人的祖根在福建,福建多數人的祖根在河南。

分封的事情說完了。開始說封建禮教。

封建禮教人人恨之入骨,印象中是一切陳規陋習的象征。其實,封建是分封建製的意思,是周朝建立的社會製度,屬於英雄時代,而帝國時代的秦王朝之後封建社會不是用封建製度,而是用中央集權製。禮教產生的基礎是封建製度,封建禮教是英雄時代的禮教,而春秋戰國時代,禮崩樂壞,秦以後實行的中央集權製就沒有封建禮教的社會基礎了。雖以後各朝尊儒術複周禮,可所複的禮也與周禮大相庭徑。所以說封建社會和封建禮教無關。
西周的封建製度,最終形成戰國時代諸候國林立,周朝和諸候國的聯合體。類似於古代希臘,是地中海沿岸城市的聯合體,他們的文化特征是一樣的。春秋戰國時期是出聖賢的時代,是思想自由的時代。封建禮教產生的是思想自由、學術自由。
中國:孔子、老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孫武。
希臘:亞裏士多德、蘇格拉底。
印度:佛祖釋加牟尼、
在春秋部分會對他們作說明。
前麵說過,英雄時代的中東近乎平靜,直到第一帝國時期。
中東:基督,穆罕默德,根據時間段,分別對應中國的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

周易。
傳說炎帝演八卦為六十四卦,另傳說伏羲畫八卦,這些也許是西周時代占卜的源頭。經過長時間的實踐,人們才從廣大的物質世界抽象出兩大物類或兩大性質的概念即陰與陽,這從《周易》經文中可以看到。後來戰國時期儒者研究《周易》,解釋發揮其經文,寫成《易經》即“十翼”的時候,才有“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深刻理論概括。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精研《周易》,他不是將此書簡單地作為占卜的書,而是要從六十四卦的結構中找出世界和人生的普遍法則。

紀年。
在西周中期,公元前841年,國人大規模暴動,厲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縣)。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兩大臣行政,號為“共和”(一說由諸侯共伯和攝行政事)。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是中國曆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此前的西周、商、夏的紀年,隻能根據現存古代文獻推測出大概。

天道觀。
周人的天道觀較之商代有相當大的發展。西周統治者強調天命和德的觀念,認為文王有德,故受天之大命,武王有德,故能克商。這種天道觀到西周晚年遭到動搖。由於當時社會動亂,人們對天和祖先的神聖產生了懷疑。

科學技術。
在天文曆法方麵 ,《詩經》若幹章裏出現有星宿名稱,周人非常注意月相,詳記了周幽王六年(前776)的一次日食的月日幹支。地理知識也有發展。成王時建洛邑(河南洛陽)曾繪有地圖。《詩經》有許多草木蟲魚名稱,分類繁細,表明人們對動植物的認識漸趨進步。青銅器的冶鑄繼承了商代的傳統。商代曾經出現的嵌鑄隕鐵的青銅器,西周也有實例。說明當時對隕鐵的性質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詩經》不少篇描述了西周蠶桑生產的情況。當時絲織品在考古工作中已有發現,證明刺繡的存在。這裏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絲綢被看成江南的特色,其實起源自河南,而當時的江南吳越,尚處在散發文身的階段。


英雄時代,春秋戰國。

魯國史官把東周時期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曆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曆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曆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曆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周平王東遷,原有的政治秩序瓦解,霸政就是在這種軍事兼並的危機中出現的。霸政的建立,扭轉了日益惡化的戰爭趨勢,造成了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秩序,使各國能夠從容進行內部變革。這種政治體製以臨時性盟約推舉政治首領,規定盟國的地位義務。盟約隨實力消長不斷更改,盟主與會盟的國家也不固定,造成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這在政治上乃是一個奇跡。此一奇跡之所以能出現,就是因為它背後有一種長期孕育而漸趨成熟的諸夏國家之間文化同構性基礎。


春秋五霸。

春秋時代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據《春秋》記載,在242年間,列國進行戰爭483次,朝聘盟會450次。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並,到後來隻剩較大的幾個。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曆史上把先後稱雄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

在曆史上,對“春秋五霸”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普文公、 泰穆公和楚莊王;另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齊桓公任用管仲(河南鄭州人)為相,促進國家的統一,“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為霸主。齊桓公是公元前六八五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經濟上作了一係列改革,使齊國強大起來。由於齊桓公率兵擊退戎族、狄族的進攻,又率齊、魯、宋等八國之師破蔡伐楚,阻止楚軍北進,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六五一年,他大會諸侯於葵臣(今河南考城),訂立盟約,成為中原第-個霸主。

接著稱霸的是晉文公。公元前六三三年,楚成王率領楚、鄭、陳等國軍隊圍攻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宋國派人到晉國求救。晉文公爭取了齊國和泰國參戰,又改善了晉同曹、衛的關係,孤立了楚國。這時,楚國令尹(官名,相當於宰相)子玉大怒,發兵進攻晉軍。晉軍“退避三舍”,後撤到衛國的城濮(今山東省憋縣)。會合齊、秦、宋等盟國軍隊,集中兵力。公元前六三二年四月, 晉全殲楚。此後,晉文公請來周襄王,在踐土(今河南廣武)和諸侯會盟,成了中原霸主。

在齊國稱霸時,楚國因受齊國抑製停止北進,轉而向東吞並了一些小國,國力強盛。齊國宏落後,楚國便向北擴張與晉國爭霸。公元前五九八年,楚莊王率軍在邲(今河南鄭州)與晉軍大戰,打敗晉軍。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又成為中原霸主。

晉國稱霸的時候,西部的秦國也強大起來。秦穆公企圖向東爭霸中原,但由於向東的通路為晉所阻,便向西吞並十幾個小國,在函穀關以西一帶稱霸。

以後,吳、越兩國相繼強大, 爭霸於東南。公元前四九四年,吳王夫差進攻越國,圍困越王勾踐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迫使越國屈服。接著又打敗齊軍。公元前四八二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附近)與諸侯會盟,爭得了霸權。

越王勾踐自被吳國打敗後,臥薪嚐膽,立誌報仇,經過幾十年努力,轉弱為強,滅了吳國。勾踐乘勢北進,與齊、晉等諸侯會盟於徐(今山東膝縣),成為霸主。

諸侯大國爭霸,說明了周朝王權的削弱,新興地主階級紛紛起來奪權,周朝奴隸製處於“禮壞樂崩”的境地。


下麵說下華夏子孫的族群意識。

春秋最早的霸王齊桓公,提出“華夷之辨”的口號,受到諸夏各國響應,這是華夏族群意識在曆史上第一次形成。在華夏民族長期融合形成過程中,華夏族群意識出現是一個重要事件。

所謂“諸夏”國家,並無固定族係來源,他們大體是西周王政之下享有較高政治地位的國家。或者是王族(姬姓),或者是王族的同盟(薑姓),或者是舊的殷商王族(子姓),或者是其他古老王族(姒姓、媯姓等)。所謂“四夷”也無固定族係來源,他們是與西周王政關係較疏遠的國家,或者是王政之下地位較低的國家,以及諸夏國家內地位較低的部族。

華夷之辨在觀念上嚴格區分華夷兩大族群,但實際上諸夏與諸夷的相處卻是另一回事。不僅楚(湖北)秦(陝西)等國很快被納入諸夏陣營,參與霸政,而且其他戎狄諸部也頗多被同化,成為後來秦統一帝國的一部分。華夷之間的關係是開放的,但觀念上的華夷之辨卻是排拒的。春秋初年四夷較實際的威脅是北狄和楚,這種威脅很快就被消除,但夷狄的黑暗壓力一直使諸夏貴族在精神上十分緊張。夷狄在主要意義上並不是軍事上的敵人,而是道德上的黑暗化身。與此相應,“華夏”則作為一個建立在文化同構性基礎上的族群概念,主要的意義也不是為了把四夷隔開,而是為了在神意世界解體的恐慌中找到立足之地。

事實上春秋人文思想視曆史長期積累陶鑄而成的潛在文化規模為解決一切問題的最終依據。春秋人文思想包含一組流行概念如華夏、禮儀、文、信、忠、仁、天道、古之道、三代(夏商周)、四代(虞夏商周)等等,其中,華夏在某種意義上是最核心的概念。實際的華夏民族是邊界模糊的,華夷雜處,但觀念中的華夏卻很明確,有共同的區域(天下之中)、整齊的曆史譜係(三代或四代)、高雅的禮典和莊嚴的品格,這種從錯雜的實際狀態中提取出來的整齊觀念,代表了四周荒野中一個文化英雄世界的延續。


戰國七雄

各諸侯國的經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爭相進行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變法運動。變法的核心是將勞動者固著到土地上,以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最直接的辦法,是掠奪更多的土地,而掠奪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徑是戰爭。所以,這個時期,戰爭愈來愈多,愈打愈大。據統計,從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戰爭二百三十次。戰爭打起來,雙方動輒出動幾萬至幾十萬人。西漢末年的劉向,將有關這段曆史的各種資料編成一本書,取名《戰國策》,從此,人們都將這一曆史階段稱為戰國時期。

春秋末年呈現晉、楚、齊、越對峙局麵。
晉在變革中解體,最後形成“三家分晉”,魏、趙、韓變成三個獨立的政權。
齊國被新興地主階級代表田氏所代。
處於邊遠地區的楚、秦、燕最終也轉化為封建政權。
越國因發展緩慢,被楚所滅。
在淮河、泗水之間還有十多個弱小的諸侯國。
魏、趙、韓、齊、楚、秦、燕所處條件較好,加之不斷改革,都具雄厚實力,史稱“戰國七雄”。


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結成聯盟,打敗了齊、秦、楚等大國,成為較強盛的國家。後來這個聯盟破裂,齊國、秦國興盛。
戰國中期,齊國取代了魏國稱霸中原。
戰國後期,秦國越來越強盛,其他6個國家聯合抵秦。秦國挑撥六國之間的關係,先後征服了其他國家,統一了中國。

秦國在戰國時,殺人無數。公元前三三一年,敗魏,斬首八萬;前三一二年,破楚師於丹陽,斬首八萬;前三零七年,破宜陽,斬首六萬;前三零一年,敗楚於重丘,斬首二萬;前三零零年,攻楚取襄城,斬首三萬;前二九三年,大敗韓魏聯軍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前二八零年,攻趙,斬首二萬;前二七五年,破韓軍,斬首四萬;前二七四年,擊魏於華陽破之,斬首十五萬;前二六零年,大破趙軍於長平,坑卒四十五萬;前二五六年,攻韓,斬首四萬;又攻趙,斬首九萬;前二三四年,攻趙平陽,斬首十萬……據翦伯讚主編《中外曆史年表》。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大英雄?和周文王比較,兩人同時來自關中平原,先後入主中原,前者開始了中國的英雄時代,後者終結了中國的英雄時代,但是比較一下就很明顯,和周文王相比,秦始皇暴政,不堪曆史重任,盡管作了一些在他那個位置上應作的事情,比如統一文字,度量衡等,但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罪人。秦朝短命,漢朝取而代之,現在中國人自命漢人,而不是秦人,可以說明2000年來中國人對秦始皇的態度。

關於楚人。

在青銅時代曾提到百越,在英雄時代,楚人值得一談。
至遲在殷商時期,楚人已經同北方政權發生關係;至西周初,周王朝承認楚人實際控製江漢地區。至春秋時代,楚國迅速發展壯大,成為足以與整個中原相抗衡的力量。楚莊王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中原之誌,留下中原問鼎的笑談。戰國時期,楚進而吞滅吳越,在戰國諸雄中,版圖最大,人口最多,最具統一全國的可能。最後楚為秦所滅。但楚地的反秦起義,又成為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漢王朝的建立,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是楚人的勝利。秦、漢大一統,最終完成了南北文化的融匯,也由此形成了偉大的“漢族”。
楚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與中原文化進行交流。春秋戰國時代,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詩》、《書》、《禮》、《樂》等,也已成為楚國貴族誦習的對象。《左傳》記楚人賦誦或引用《詩經》的例子,就有好多起。但另一方麵,楚文化始終保持著自身強烈的特征,與中原文化有顯著區別,因而楚人長期被中原國家看作野蠻的異族。
一般認為楚文化比中原文化落後,這樣說不完全對。楚文化的興起也許比中原文化遲,但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楚文化的落後,主要隻是表現在國家製度不夠成熟,尤其是用於維護統治秩序、等級關係的政治與倫理思想遠不及北方文化完密。
需要指出的是,楚人如果算是一個民族的話,那麽和楚民族對立的是中原華夏民族。而最初的漢族,是漢朝時期華夏族和楚民族,以及周邊各族的融合產物。

楚國的族源問題,是近年來令人感興趣的研究課題,然而看法存在很大分歧,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五說。
一、華夏說。楚王同宗貴族屈原,在《離騷》申明白地說,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史記·楚世家》中楚靈王也說過:“昔我皇祖伯父昆吾。”高陽是黃帝孫,昆吾為夏伯。
二,苗蠻即土著說。中原華夏諸國從來就把荊楚視為蠻夷。楚王也一再聲稱自己就是蠻夷。楚國的土著人民自有其獨立發展的文化序列,其文化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
三,東夷說。高陽氏的出生地、葬地均在東方,為東夷族。
四、西方民族說。此說又有兩種意見。觀點一:來自西方的新疆、青海、甘肅一帶的民族。觀點二:來自西亞拜火教的米地亞人。
五、民族融合說。楚先民是由華夏高陽氏的一支,南下與當地土著融合的結果。
相信隨著考古資料的不斷發現,將會有新的發展。

重提楚人問題,是因為最近,楚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等等概念流行。其實,楚,吳,越,齊是國家,最多算民族,而且這些國家最後都納入了漢族的係統,他們可以說沒有自己獨立的成係統的文化,戰國時期是短暫的,語言文字的分化並沒有太大,到了秦朝又重新統一,屈原的離騷顯然使用漢字書寫的,而不是翻譯的作品。戰國時期各國家差別和現在中國和日本,朝鮮的差別不是一個層次上的。

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諸子百家,開創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於軍事、經濟等領域。屈原是中國曆史上的偉大詩人。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在這個曆史階段中,中國從分散逐步走向統一。

墨家學說。墨翟,魯國人(或說為宋人)。今存《墨子》一書。
道家思想。老子和莊子被稱為道家。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相傳為春秋末年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人,知識淵博,著有《老子》一書。莊子,名周,宋國蒙人。《莊子》不但是一部學術著作,還是一部很有文學價值的作品。
孟子,名軻,戰國中期鄒(今山東鄒縣)人,傳說曾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人。沿襲了儒家的重民思想。
韓非,戰國末年韓人。曾師事荀況,著有《韓非子》一書。
兵家的著名代表有齊國的孫武和孫臏。孫武所著兵法十三篇是兵書中的經典之作。其中充滿軍事哲學的精彩論述。《孫臏兵法》則代表了戰國時期軍事藝術的最高水平。
孔子就不必說了,無人不知。
這裏麵有幾個地道的河南人,比如老子,莊子,韓非子;也有祖籍河南的,比如孔子。
 
河南是中華詩歌的主要發祥地。在春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160篇《國風》的95篇是中州作者的作品。《詩 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 三 百”。《詩 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麵鏡子。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①之。 ①:毛加草頭,音帽。
  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這裏引用一首中國最早,最有名的情詩。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一提關關雎鳩,就聯想到江南去了。其實,這裏指在河南洛陽以南。

希臘的英雄時代

同一時期,西方進入英雄時代。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人類智慧的象征。雖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但共同的語言、相同的信仰以及同文同種的曆史卻把他們緊密相連。

盲詩人荷馬著《伊裏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史詩。
大劇作家除了索福克勒斯之外,還有埃斯庫羅斯、歐利庇得斯和阿裏斯多芬。
希羅多德寫下《希波戰爭史》,獲得“曆史之父”的美譽。
修昔底德寫出《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畢達哥拉斯發現了“宇宙大定理”;
歐幾裏得總結前人經驗創立了係統的幾何學,他的《幾何原理》流傳千年而不衰,直到現在都是歐洲大學裏流行的教材;
敘拉古的阿基米德善於思考,他從洗澡盆中溢出的水裏悟出浮力的存在,求出浮體均衡位置的數學公式而創立了液體靜力學。
希巴庫斯製成了當時主要的天文儀器觀像儀及象限儀。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曆士多德和色諾芬都是這時期著名的哲學家。
帕特農神廟是希臘建築的傑作。
雕塑擲鐵餅者和米洛斯的維納斯到今天無人超越。

無疑,和全麵發展的希臘文明相比,華夏文明不占上風。原因很簡單,希臘靠近埃及和巴比倫,可以博采眾家之長。而中國則相對封閉。總結一下,在英雄時代,中原各省創造出燦爛文化,成為希臘文化之外,整個人類世界的第二個亮點。河南,山西,陝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在英雄時代,已經可以看成一個整體。英雄時代結束後,中國進入黑鐵時代,曆經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第三帝國,但是再也沒有在人文思想上,重現英雄時代的高度。而西方文明,在第三帝國時代,進入文藝複興,工業革命,從此統治整個世界直到現在。

另外,印度的釋迦牟尼和孔子是同齡人,他創立的佛教深刻影響了整個亞洲。中東的重新覺醒以基督教創始人耶穌的出現為標誌,此時中國已經進入第一帝國時代;到中東的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出現時,中國已經進入第二帝國時代。

第一帝國


漫長的帝國時代終於到來。

概括地說,第一帝國時代可以分為兩部分:四百年秦漢盛世,四百年魏晉亂世。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短短15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製,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鹹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17 18年 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壁之戰

先說秦朝,這個隻統治了16年的短命王朝。

秦國地處渭河流域,難攻易守;較早用鐵製武器取代青銅武器,用騎兵取代戰車兵;占領了四川的產糧大平原,擴大了地盤,增強了力量;秦統治者率先應用法家學說集權。這些都是秦統一全國的要素。

秦統一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和貨幣。修築馳道網以首都為中心,伸展到大部分邊遠地區。統一了兩輪車的車軸長度。疆界向南擴展到現在的越南。在西北麵,擊退了遊牧部落,為防止他們卷土重來,還修築了世界聞名的長城。
焚書。所焚毀的書籍包括秦以外之曆史、古典作品和諸子百家的哲學,隻有秦廷所載和醫藥、占卜、農桑等書籍不在焚燒之列。
坑儒。活埋術士400多人。

秦始皇創立了郡縣製的官僚體製,上級命令下級,層層施控,從丞相大臣直到貧民百姓,無一不在皇帝的股掌之中。而秦始皇的郡縣製則伴隨著集權獨裁、統一民軌、焚書坑儒與恐怖統治。從此,權力萬能,官貴民賤,立法、司法、行政、軍事等權力盡歸大大小小的各級獨裁者。
(作為對比,中、西方的“封建社會”之天子、國王僅僅是天下的“共主”,諸侯、貴族、領主在其管轄的範圍內分享了君王的權力。
現代民主社會則實行法治分權的製度,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權力相互製約,總統、州長、省長、市長、縣長皆是獨立的行政權力中心,由憲法和法律劃分各自的權限,各自隻對轄區內的選民負責。所以,西方沒有“中央政府”之稱謂,或者說有三個“中央”,立法中央、司法中央與行政中央。)
秦朝的暴政激起普遍的憎惡,孟薑女哭長城就是著名的例子。民眾奮起造反推翻了秦朝。不過,秦的統治雖然如此短命,卻深刻持久影響了中國。中國已由分封製的國家改變為中央集權製的帝國。

插一句閑話,第一帝國時代無作為的印度。

埃及和巴比倫在英雄時代已經無作為,印度的釋迦堪稱英雄時代的唯一亮點。但是到了第一帝國時代以至整個黑鐵時代,印度開始進入沉寂。和英雄時代一樣,第一帝國時代,是中國和希臘的直接繼承人-羅馬-的天下。

與秦的興起大體同時,印度孔雀帝國通過兼並戰爭不斷擴大領土。到阿育王(約公元前273一前232)時期,印度次大陸基本歸於帝國版圖。相傳,阿育王原來也是一個十分殘暴的君主。後來,他對戰爭中大量人民的死亡表示仟侮,派人口出宣揚佛教,並建築了大量的佛塔。阿育王死後不久,帝國便四分五裂。孔雀帝國和秦帝國都曾威震一時,也都曇花一現便瓦解了。但是,由於內部結構的不同,兩國以後的曆史發展有了很大的差異。在印度,孔雀帝國解體以後,直到公元四世紀才有笈多王朝的局部統一局麵;在中國,秦亡以後,緊接著出現的是兩漢四百年大統一的局麵。

印度曆史的悲劇模式。
印度與中國不同,在中國,是長期的帝國統一間隔以短暫的分裂;而在印度,則治恰相反--是短暫的統一和長期的分裂。這並不是說印度就沒有統一。印度有統一,但這是文化的而不是政治的。印度文化強調的是忠於社會秩序而不是忠於國家。

漢帝國

漢帝國繁榮了四個世紀,約相當於羅馬帝國的統治時間。

漢帝國領土遼闊,和羅馬帝國相似。武帝(公元前141-87年)時期,帝國的疆界大大擴展。南麵的部落地區被並吞。最大的擴張發生於西麵,在西麵,中國穿過中亞,與印度西北部的貴霜帝國建立了聯係,從而大大增加了取道絲綢之路的貿易量。

遊牧匈奴在騎兵方麵占有很大的優勢,因為他們擁有大量的馬匹。但是中國人擁有一種起決定性作用的新式武器,那就是在封建戰爭後期發明的弩。由於這種武器和大帝國可調度的種種資源,漢朝時期的中國疆域已開始初步呈現現在所具的規模。 飛將軍李廣,衛青,23歲即英逝的驃騎將軍霍去病這些將領對匈奴展開的世代追擊,終於在把匈奴人趕到歐洲,實現了國家疆域和國力的世界空前領先,從而也奠定了“漢族”的民族地位。
漢武帝也有他的殘暴一麵,諸王謀反案,殺人數萬;戾太子巫蠱案又殺數萬;民間盜鑄貨幣案殺數十萬之眾。漢武帝重用酷吏,大興冤獄,剝奪民財,重刑殺戮,四處用兵(打了30年的仗,征發兵力200萬),全國人口減少一半,

不僅在領土範圍上,而且在人口數量上,漢帝國也可與羅馬帝國相比較。公元1年的人口調查表明,漢帝國有1220萬戶人家,總人口是5960萬人。而奧古斯都(公元前27-公元14年)時期羅馬帝國的人口據估計是,在歐洲有300O至5000萬人,在亞洲要稍微少一些,在非洲有不到2000萬人。

漢時期,發明了一項獨特的製度,就是通過全國競爭性考試來選拔文職人員。公元前124年,建立了帝國大學,招收的學生是專為政府部門培養的。由於考試是以儒家經典為基礎,所以帝國實際上是由儒家學者根據德家原則進行治理。但是漢的治理思想,很明顯,外用儒家,內用黃老。

漢王朝被王莽暫時地篡位(公元9-25年)。

後漢(公元25-222年)的曆史基本上與前漢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漢帝國西漢時期,都西安。到了東漢,重新定都中原洛陽。這一點和周朝驚人相似,足以證明中原的吸引力。漢帝國,中國的領土已經具有現代雛形。漢代的擴張是成功的,保證了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

羅馬帝國

公元前168年,羅馬滅馬其頓。公元前146年,羅馬征服了希臘。同年,羅馬徹底消滅了迦太基。公元前64年,羅馬滅塞琉古王國。公元前30年,羅馬滅埃及的托勒密王國。公元前一世紀,羅馬滅塞琉古王國。

羅馬對世界文明的貢獻體現在法製,即規定得非常具體的羅馬法。羅馬交通發達,由於帝國範圍廣大,修築了許多道路。羅馬也有長城。另外是政治,建立行省及各種行政機構、選拔官員,都有一套製度。羅馬人分成兩類公民和奴隸。羅馬設有元老院,由有權有勢的貴族組成,給予其管轄之下各行省的許多人以公民權,羅馬的文學藝術也很發達,如城市中巨大的廣場,容納幾千人的戲院及鬥獸場。

羅馬帝國分為四個時期:
早期共和國,至公元前264年
後期共和國,公元前265-27年
早期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
後期帝國,公元284-467年

第一帝國的魏晉時期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 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晉滅吳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長安 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開始
      485年 北魏實行均田製
      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五胡亂歐亞

中國有個說法叫做五胡亂華,其實放在全世界範圍內看,當時是五胡亂歐亞。3至6世紀是歐亞大陸普遍遭受人侵的時期,這時的入侵不亞於青銅時代和英雄時代的入侵。這次入侵導致了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的衰亡。

由於侵略範圍遍及歐亞大陸,所以遭受侵略的民族非常多。中國漢朝、印度笈多王朝和伊朗薩珊王朝都遭到了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突厥人和蒙古人通常又稱為匈奴人。
羅馬帝國地處這條入侵線路的西端,時常遭受沿線各民族及周圍蠻族的進攻。這些侵略者包括日耳曼部落、伊朗人、波羅的-斯拉夫人、維金人以及突厥人和蒙古人。

因為五胡,歐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入侵者日耳曼人人數最多,他們占領了中歐和東歐。日耳曼人包括法蘭克人、汪達爾人、倫巴德人、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
匈奴人發起進攻,擊敗東哥特人,又脅迫西哥特人進入羅馬帝國。
西哥特人擊敗羅馬軍,殺死羅馬帝國的皇帝。
日耳曼和匈奴侵略者的鐵蹄又踐踏了意大利、高盧以及巴爾幹半島。
西哥特人進軍意大利,洗劫了羅馬城,建立了羅馬帝國境內的第一個日耳曼王國。
匈奴人在匈牙利平原建立基地,由此襲擊羅馬帝國東、西部諸省。匈奴首領阿提拉死後,他的帝國隨即崩潰,匈奴人從此從歐洲消失。
匈奴人的大肆破壞,粉碎了羅馬帝國對西部諸省的控製。
汪達爾人遷渡萊茵河,進入北非,由海上進攻,洗劫了羅馬城。
勃艮第人占領了羅訥河流域。
法蘭克人在高盧北部擴張。
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侵占了英格蘭。
法蘭克人打敗羅馬人、拜占廷人和西哥特人,形成王國。
至此,日耳曼人,現在的法國人,英國人,德國人,開始進入文明史。他們經過第二帝國時期的黑暗中世紀開化期,在第三帝國時期逐步統治了整個世界。

西羅馬帝國土崩瓦解的同時,東羅馬帝國發展起一種獨特的文明,一種由希臘、羅馬、基督教及東方諸成分混合而成的文明。
蒙古阿瓦爾人象前匈奴人那樣,以匈牙利平原為基地,向四麵八方發起襲擊。
阿瓦爾人把日耳曼族的倫巴第人趕到了意大利;
倫巴第人把拜占廷人從亞平寧半島驅逐出去。
阿瓦爾人迫使斯拉夫部落向南進入巴爾幹半島;
斯拉夫人則把那裏拉丁化了的伊利裏亞人和達基亞人趕進山區。
新來的斯拉夫人作為農業勞動者,從此紮根於巴爾幹半島北部,被趕走的伊利裏亞人和達基亞人直到近代,才作為阿爾巴尼亞人重新出現在巴爾幹半島西部,作為羅馬尼亞人重新出現在多瑙河北岸。
7世紀時,巴爾幹半島上的種族分布已形成現在的格局:希臘人在南部,阿爾巴尼亞人在西部,羅馬尼亞人在東北部,斯拉夫人則居住在從亞得裏亞海到黑海的廣闊地帶。

此時中國進入第二帝國時代。

8世紀,加洛林王朝重新點燃起西方恢複帝國統一的希望之火。
查理曼是這一家係中最著名的國王,征服了撒克遜人,打敗了阿瓦爾人,吞並了倫巴第人王國,迫使穆斯林退回到比利牛斯山脈以南地區。
查理曼死後不久。
穆斯林海盜和冒險者征服了克裏特島和西西裏島。
馬紮爾人仿效前匈奴人和阿瓦爾人,侵襲了周圍各國。
北歐人,即維金人是海上遊牧民。法蘭克國王為防止維金人的劫掠,授予他們的首領諾曼底公爵的稱號。任諾曼底公爵羅倫的後代征服者威廉,於1066年侵占了英格蘭。
加洛林王朝在穆斯林、馬紮爾人和維金人的三麵夾擊下土崩瓦解,西歐再次成為屠宰場。

羅馬帝國之後,歐洲成為遊牧民族的天下,這種民族的大規模替代和混血,產生了現代西方文明。很明顯,歐洲受到的遊牧民族的混血,要比中國嚴重得多,甚至可以說是換血,這其實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事實證明歐洲的後來者日耳曼人是優秀的。

中國北方和印度北方都保存了各自在古典時期形成的獨特文明。公元前1世紀漢朝的中國人,和公元5世紀唐朝人沒有本質區別。相反,在西方,羅馬帝國文明被遊牧民族徹底摧毀,輕裝上陣,反而使西方在近代跑到了世界的前列。

三國鼎立與五胡亂華

222年,漢王朝被突厥-蒙古入侵者所打敗分裂成三個王國:長江以北的魏國、南部的吳國、西部的蜀國。幾十年後,魏國擊敗了吳蜀。魏國,代表的是中原正統,當然,蜀國的貴族同樣也來自中原。
265年,建立了晉朝。統一整個中國。
316年,遊牧民族占領中國北半部,晉王室南逃南京,統治長江流域,中國南北分割的局麵。
589年,隋朝重新統一中國。

中國史學家稱這幾個世紀為"亂世"。南半部由中國皇帝相繼統治;北半部則由各突厥-蒙古征服者管轄。實際上,這幾個世紀中,南北兩部都支離破碎,隻是北方由於長期連遭蠻族侵略,受到的破壞最為慘重。

不過中國北方並沒有出現歐洲那樣的全盤遊牧化,因為這裏的中國人數量上遠遠超過蠻族侵略者。當時的北方乃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即使遊牧民大批湧進,也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在這幾個世紀裏,許多中國人由北方移居南方,不但北方仍是中國的北方,而且南方也已中國化了。589年,當隋朝重新統一全國時,中國又恢複了正常的曆史進程,即同漢代一樣獨特的中國式的曆史進程。 第一帝國後期的混血,並沒有中斷中國的文明,前麵說過,相對歐洲,中國缺少混血,不知道這是幸事,還是憾事。到了第二帝國的唐朝時期,混血的影響仍然存在,比如唐太宗是半個鮮卑人。但是到了宋朝時期,混血過程已經結束,可以說漢胡莫辨了。

鮮卑是東胡的代表。和其他北方遊牧民族不同之處在於其善於學習中原先進文明。東晉十六國中的慕容鮮卑,魏孝文帝遷都河南洛陽,鮮卑貴族開創北周,隋和混血的唐王。南北朝對峙時期,北朝已經以中國自居,稱南朝為蠻夷,足見其吸收一切先進事物皆為我用的態度。

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中,漢人已經接受了北朝統治階層在文化,語言,道德倫理,宗教信仰眾多方麵為本族的事實。而北方少數民族貴族統治階層也不把自己視為非漢族。所以北朝與南朝戰爭,隋統一全國戰爭沒有體現民族戰爭的慘烈和殘忍。總的看來,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是成功的。以鮮卑為代表的五胡融入了北方中國的血統,長江以北的北方漢族因此具有一兩成的五胡血統,越往北越多。而漢族向南方潰退,長江以南的蠻夷血統也融入了南方漢族的血統中,一般說越往南邊混血越高,南方沿海地區可以到五成。

北方的混血問題,向來為南方所詬病。曾有學者在山西公開說,山西人是金人的後代。其實,南北問題本來就是一個偽問題,中國的格局是中原和四方的格局,而不是美國那種南北的格局。中原各省,一直是漢人壓倒優勢。而長江南岸原來卻是蠻夷的地盤,漢人南下,不可避免也有和當地蠻夷混血的問題,甚至多過北方和遊牧民族的混血。純種一點的漢人,應該分布在黃河以南長江兩側。不過話說回來,混血不見得是壞事,遊牧民族多是白人,占領歐洲的日耳曼人,占領印度的亞利安人。中國五胡,最多的是鮮卑人,白人人種,多出美女,如果放在現在,恐怕是很多南方人巴不得的混血對象。

第一帝國的科學藝術

在漢時期的技術領先地位一直維持到第三帝國的明朝。在漢時期,中國最重要的發明有水力磨、大大提高馬的使用效率的馬肩軛、鑄鐵技術、造紙術和陶器上釉術。

司馬遷的《史記》,張衡的候風地動儀,以及數學的《九章算術》,醫學方麵的《黃帝內經》等,均對後世有重大影響。蔡倫的造紙術,則被譽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這個階段,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道教則從本土老子莊子的道學源起。

始於西漢的“絲綢之路”,開辟了中外陸路交通的新紀元,盛唐時由此往西和四十四個國家交往,直到十三、四世紀,它仍然是連通東西方最長的國際商路。

蠶絲和瓷器是我國獨特的發明,帶有突出的民族特點,也是“外傳”的重要內容。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就稱讚中國為“絲瓷之國”。古羅馬的獨裁者愷撒,有一次穿上中國的絲綢袍去看戲,頓時轟動了整個劇場。中國的養蠶法於七世紀傳到阿拉伯和埃及,十世紀傳到西班牙,十一世紀傳到意大利,十五世紀傳到法國。至於瓷器,備受世界歡迎,陸續傳向各地。在亞洲、非洲和歐洲,都有許多中國瓷器的原件出土。

張衡,河南人,他發明的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
祖衝之,河北人,第一個將圓周率準確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下七位數字,領先世界近1000年 ;
賈思勰,山東人,《齊民要術》是世界農學史上的巨著 。
司馬遷,陝西人,朝廷史官,有博覽國家圖書和檔案的權利。廣泛周遊全國各地,利用了各地的資料。《史記》總共約150萬字,實際上是一部綜合性的通史。
王羲之山東人的書法,顧愷之江蘇人的繪畫,敦煌石窟等石窟寺藝術,皆為不朽之作。

《詩經》與楚辭
在英雄時代,曾提到過《詩經》,他代表了中原的文學成就。英雄時代的後期,一直到第一帝國時代的前期,文學的重心轉移到湖北一帶楚國舊地,表現為楚辭。到了漢帝國後期,洛陽是東漢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學重心重返中原。一直到魏晉南北朝,代表人物是三曹七子和竹林七賢。
楚辭代表人物,楚國時期屈原等都是湖北人,兩漢作家賈誼是河南洛陽人,朔東方是山東人,劉向江蘇人,王逸湖北人。需要指出,戰國時的楚國,由於吞並吳越,已經擴展到安徽,江蘇等地。楚不等於現在的湖北,而是幾個黃河以南省分的綜合。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作品305篇。最初稱"詩",後又有稱"詩三百"的,漢代被奉為經典,始稱"詩經"。《詩經》中收錄的作品在當時都是配樂演唱的歌詞,故又稱作樂歌。它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

楚辭產生在戰國時期的楚國。“楚辭”這個名稱既指稱一種文學樣式,又指稱戰國時南方的詩歌總集。作為繼《詩經》後的又一部詩歌總集,《楚辭》收錄了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的作品,以及兩漢作家賈誼、淮南小山、東方朔、劉向、王逸等人的作品。這些作品在內容和風格上高度一致。楚辭開浪漫主義文學之源。

在第一帝國時代,而不是英雄時代提楚辭,是因為他的影響力滲透到這個時期。而很多英雄時代的作品,經過考證,其實是第一帝國時代的後人偽托。

在魏晉南北朝一批特殊的詩人群體中,代表人物大多是中原或與中原有關之士。
“三曹父子”寫於河南的《嵩裏行》、《七步詩》等作品,首開文學史上的“建安之風”;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阮瑀、應瑒皆中原名士,詩賦兼長;
“竹林七賢”中有阮籍、向秀、阮鹹、山濤四人是河南人,主要活動於太行山下修武的竹林之中。
“蔡氏父女”中的蔡文姬,更以《胡笳十八拍》等成為曆史上第一位著名女詩人。
“謝氏家族”的前後多人中,謝靈運留下了《登池上樓》等名作,謝朓首倡的“永明體”不僅開創了山水詩的新局麵,而且開了我國近體詩的先河。

下麵講解魏晉時代的幾個俗詞。
查查資料就可以知道,文中提到的人都和河南關係很大,有河南本地人,比如阮籍,也有長期生活在河南的人,比如曹操。他著名的兒子曹植,估計出生在河南,按河南人計算。

三曹七子:
“三曹”“七子”是建安文壇的主要作家,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指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等七人。文學史上的建安文學,是從東漢末年董卓之亂前後至魏初曹植去世這一時期的文學。這一時期的代表文學作品主要是詩歌。建安詩歌一反兩漢時期鋪張誇飾的文風,作品承繼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反映社會問題;抒發了建功立業的壯誌,可以概括為“慷慨悲涼,激昂蒼勁”,後人稱之為“建安風骨”。三曹是建安文學的主力,曹氏父子以帝王之尊,倡導並大力從事文學創作,促成了建安文學的繁榮。曹操長於樂府,有名篇《短歌行》、《苦寒行》、《觀滄海》、《龜雖壽》等傳世;曹丕著《典論·論文》探討了包括作家個性、作品風格、文體、文學批評的態度等多方麵的問題,而他的兩首七言歌行體《燕歌行》更是成功創製了七言詩的完整體式;曹植創作成就超過父兄,被推為“建安之傑”。 詩歌以五言成就最高,代表作品有《白馬篇》、《名都篇》、《贈白馬王彪》、《七哀詩》等。辭賦作品以《洛神賦》最為知名。

建安風骨
指建安作家作品所開創的一種具有陽剛之氣的文學風格。作品內容多反映社會動亂的現實和民生的疾苦,情調悲涼慷慨,文辭剛健遒勁,風格樸素明朗,具有濃鬱的抒情色彩,形成了鮮明的時代特色。並對後代的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竹林七賢
魏晉間的阮籍、嵇康、山濤、向秀、阮鹹、王戎、劉伶等文人“相與友善”,常結伴在竹林間飲酒弈棋,他們崇尚老、莊思想,言行不拘禮法,任性而行,文學成就頗豐,故被人稱為竹林七賢。

魏晉風度
以何晏、王弻及其竹林七賢等為代表的魏晉名士在言行和作品中否定兩漢以來的傳統價值觀,提倡不為物累、任性自恣、風流瀟灑的人生態度,這一思潮在文學史上被稱為魏晉風度。由於他們強調人的個體需要和欲求的合理性,因此一些當代學者將這一文化現象的思想意義概括為人的覺醒。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阮藉

阮藉是“竹林七賢”中最有聲望的人,行為狂放不羈。
據傳他鄰居賣酒人的妻子美貌,阮藉常去喝酒,醉了就睡在那個女子的身邊。
他家不遠處一個美女不幸短命,阮藉與人家並不相識,跑去大哭一場。
喜歡喝酒,酒醉了就駕車出遊,不按路標走,因而“每至窮途輒痛哭而返”。
喜歡下棋,母親去世的時候,他正在下棋,堅持“請終此局”。終局以後,“舉聲一號,吐血數升”。
阮藉喜歡吟嘯,孫登也很擅長。阮藉去拜訪孫登,當麵表演,孫登並不理睬,阮藉無趣而返,走到半山,忽然山上傳來一陣嘯聲,如同“鸞鳳之音”,正是孫登。
"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頭散發,裸袒箕踞。其後貴遊子弟阮瞻、王澄、謝鯤、胡毋輔之之徒,皆祖述於籍,謂得大道之本,故去中慣,脫衣服,露醜惡,同禽獸,甚者名之為通,次者名之為達也。"這種"嬉皮士"反社會行為對統治者禮教虛偽是一種反抗。但是,對社會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到了西晉元康時期已不具有竹林七賢的思想性,而是追求"縱恣"的形式而已。據考證,竹林七賢已經出現同性戀與群交。當然,這些行為中國更早時期也有很多。

說一下著名的洛陽城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洛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

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穀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嶽;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所以自古以來洛陽既是兵家的必爭之地,也自然成了曆代帝王建都築城的理想場所。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起, 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曆時29年,是中國建都最早、曆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從商周到隋唐時期,洛陽曾是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與歐洲、北非和亞洲各國有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廣泛交流。

洛陽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周易八卦在此發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經》,孔子問禮至此,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修成《漢書》,司馬光在此編成《資治通鑒》,張衡在此發明渾天儀、地動儀等;虞初的《周說》,陳壽的《三國誌》,許慎的《說文解字》,歐陽修的《新唐書》等鴻篇巨製,也無一不得助於洛陽這塊沃土;東漢的“洛陽太學”學生逾3萬人,為當時世界之最; 晉人左思的《三都賦》名聲之噪,曾使“洛陽紙貴”;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程顥、程頤二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穀二十四友等無不在此留下享譽九州的名篇;大詩人杜甫 、白居易李賀、劉禹錫等,或生於此,長於此,或遊曆於此,終老於此,留下了多少千古絕唱。

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譽為“釋源”、“祖庭”;北部邙山有東周以來諸皇陵形成的我國最大的古墓葬群,已出土的40餘萬件極珍貴的文物,並建成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洛陽周圍有五嶽之一的嵩山名刹少林寺、中嶽廟等。

自古以來,這裏墨客騷人雲集,因此有“詩都”之 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的對撼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是第一帝國時期的兩大文明,雖然他們沒有直接對壘,但是以和他們都交過手的遊牧民族為中介,可以對他們做一個對比。在第一帝國時代,遊牧民族在軍事力量上仍然具有壓倒優勢,漢帝國成功的反擊了入侵,直到魏晉時期才淪陷,到隋唐再次複興,而西羅馬帝國在魏晉時期遊牧民族開始入侵時被徹底消滅。

羅馬帝國是共和政體,元老院主政,法製完善。靠征服起家,通過掠奪巨大財富,強大的軍隊維持帝國。文化基本都是借來的。武器以沉重著稱,羅馬軍的體力要勝於漢朝的農兵。羅馬發明了雙輪馬車、混凝土。
漢帝國的君主集權政體,配合黃老學說和儒家思想。戰國時代經濟就擺脫奴隸製,進入封建社會,中國的財富是自己製造的。中原文明是本土文明,民族自我成長。發明了紡車,造紙術,地動儀,瓷器,百煉法,科技領先。武器裝備更是領先於世界,出現了一批實戰軍事家。

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為將發動“漠北之戰”。動員14萬騎兵,共50萬人,以尋找敵主力作戰為目標,史稱"封狼居胥",其時李廣由於迷路而引咎自殺。漢軍損失30萬左右,匈奴軍隊損失約10萬,漢軍殘勝。
公元前99年,李廣利為將進攻匈奴,未能獲勝,損傷比例達到70%。李陵投降,司馬遷因為辯護被閹。
公元70年,匈奴10餘萬騎和趙充國4萬騎對峙,羌人崛起,羌人和匈奴結盟,趙充國分化瓦解,形成僵持局麵,沒有大的戰果。

公元91年匈奴開始向西方遷移。遊牧民族的遷徙並不是因為軍事等壓力,而是和氣候水源草地有關。沿著橫貫歐亞大陸中部的草原,止於匈牙利平原。

372年,匈奴人迫使哥特人東遷。
410年,哥特人洗劫羅馬城。
452年,阿提拉到達羅馬城。
453年,阿提拉死,匈奴帝國崩潰消失。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同時期。
220年,東漢滅亡。
316年,遊牧民族大舉南下。
589年,中國再次統一。


對抗與漢化

晉室南遷,中原及整個北方地區開始民族仇殺。胡人殺漢人,漢人殺胡人,各類胡人也互相殘殺。
胡人石氏在中原建立後趙,收養漢人冉閔,是後趙大將。石氏內亂,冉閔屠殺胡人20萬。
北魏鮮卑孝文帝的,決定遷都河南洛陽,推動鮮卑的漢化,廢鮮卑語言文字改用漢語。此後,融合成為主流。北方100萬匈奴人,50萬鮮卑人和其他各族共計200萬以上人口被同化,北方的胡人血統達到一成以上。
同時期南方的土著被漢人同化,南方漢人同化的越人南蠻難以統計。
北魏高歡的兒子建立北齊。
北魏宇文泰的兒子建立北周。
漢人楊忠的兒子楊堅建立隋朝。
漢人李景的後人李淵建立唐朝。
隋唐皇室都有很重的鮮卑血統。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中,漢族人口眾多,文化發達,成為主流,這一民族融合被叫做“漢化”,但是少數民族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餅由少數民族普及,成為最重要的麵食。
漢服上衣下裳或寬袖長袍,穿開襠褲。胡服夾領小袖、緊身,滿襠褲。戰國時趙王已胡服騎射,南北朝時普及。魏孝文帝下令禁胡服,結果著胡服者越來越多。隋唐時官場上全用胡服。這是曆史的選擇,因為胡服美觀實用,便於生活。
隋唐時期笛、琵琶等樂器在此時普及。
《敕勒歌》是胡歌漢譯,《木蘭辭》中的花木蘭是民族融合產生的中原婦女形象。
佛教廣泛流傳,與少數民族統治者大力提倡密不可分。
拓跋鮮卑達成的均田製一直延續到唐中葉。
拓拔鮮卑的部落兵製形成隋及唐前期府兵製。
匈奴人造出宿鐵刀,鮮卑人造出百煉鋼刀。
大牲畜的飼養是遊牧民族的特長。

第二帝國時期,中國的一枝獨秀,和第一帝國後期北方的民族融合是分不開的。

第一帝國第一奇女子 -- 花木蘭

花木蘭是民族融合的產物。

《木蘭辭》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
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
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
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關於花木蘭,說法不一。
花木蘭的姓氏說法有:朱,木蘭,魏,花。
出生年代說法:北魏人,隋人,唐人。
籍貫裏居說法:涼州人,河北完縣人,穎州人,宋州人,河南商丘人。

比較可信的說法是,花木蘭是北魏時期河南人,鮮卑血統,姓魏。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孝文帝,遷都河南洛陽,實行漢化政策。北方遊牧大國柔然南侵,北魏政權與柔然大戰。“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從《木蘭辭》中可以看出,北魏已經完全以漢人自居,而把柔然看作胡人。

總結一下,第一帝國時期的漢帝國,中國已經是稍占優勢的世界第一。

第二帝國

從文明的角度來說,第一帝國時代的中東和印度一樣,沒有作出太大的貢獻。第一帝國是中國的漢帝國和歐洲的羅馬帝國的時代。但是該時期的中東,誕生了耶穌和基督教。基督教對中東沒有深遠影響,卻改變了第一帝國時期進入歐洲的遊牧民族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後者最有實力的一支就是俄羅斯人)。

到了第二帝國時代,中東再次出現一位偉大人物--阿拉伯人穆罕默德。需要說明的是,阿拉伯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都是遊牧民族。

610年,穆罕默德開創了伊斯蘭教新時代。繼任者稱為哈裏發,穆罕默德代理人之意。哈裏發發動“聖戰”占領西亞、北非和西南歐。
638年,占領耶路撒冷。
637年,占領伊朗。
640年,占領敘利亞和巴勒斯坦。
641年,占領埃及。
641年,占領上美索不達米亞。
642年,占領亞曆山大城。
643年,占領利比亞,
647年,占領馬格裏布國家(現今的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
650年,占領印度伊斯塔赫爾城。
七世紀五十年代,占領亞美尼亞和格魯吉亞。
698年,占領馬格裏布。
711年,占領西哥特王國。
715年,占領阿富汗部分領土,包括喀布爾。
712年,占領印度河穀地。
715年,占領喀什。

終於,從來沒有和別的文明對決過的中國文明遭遇了強大的伊斯蘭文明的進攻。
750年,唐大將高仙芝率大軍清除吐蕃勢力,進入中亞塔什幹地區。
751年,阿拉伯大將濟雅德率阿拉伯大軍迎戰唐與中亞聯軍,唐軍大敗。兩萬人被俘,造紙術因此傳入阿拉伯乃至西方。
4年之後,安史之亂暴發,唐帝國於是元氣大傷,告別了鼎盛的黃金時代。當然,唐帝國後來還有一段中興的日子。

如果一定要在第二帝國時期選出世界第一的文明的話,那麽當之無愧的是中東的阿拉伯人。但是話說回來,第二帝國在中國,不隻是唐帝國,接著又出現了大宋帝國,大宋雖然武力不算強盛,但是綜合力量在整個文明世界是最強的。

剛才已經說過,阿拉伯人擊敗了印度人和中國人,歐洲的拜占庭。其後,日耳曼人開始向阿拉伯人挑戰。
“911”之後,美國總統布什曾脫口而出“十字軍東征”。作為基督徒的布什總統,大概難以忘懷十字軍東征這段曆史。
1095年到1291年,在羅馬教廷的組織下,西方基督教國家發動了兩個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之間為此長期互相仇視。
十字軍大規模東征共八次。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1099),教皇發動。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1149),法國發動。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1192),包括神聖羅馬帝國,法國,英國。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1204),教皇發動。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7-1221),奧地利大公發動。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1228-1229),神聖羅馬帝國發動。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1254)和第八次十字軍東征(1270),法國發動。

1258年,蒙古人攻占巴格達,巴格達遭到屠城,於是在第三帝國時代,阿拉伯世界再次沉寂。

哈裏發王朝是一個在文化上相對開放的王朝,阿拉伯的科學家們在君主的支持下,在數學、天文學、化學、光學和醫學方麵作出了卓越的成就。當經院哲學禁錮下的歐洲學術界一片凋敝的時候,阿拉伯文化迎來了自己的繁榮。同時,由於其地理位置,阿拉伯在中國,印度,歐洲之間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同時期,歐洲正處於黑暗中世紀。整個第二帝國時代歐洲都處於啟蒙前的暗昧狀態。歐洲恢複文明,基督教起了很大作用,中世紀文明可以概括為基督教文明。但是在整個第二帝國時代,歐洲並沒有成為亮點。
800年,查理曼大帝建立查理曼帝國,分裂成三個部分,德國、法國、意大利。
962年,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


中國在第二帝國時代,有兩個高峰,一個是七世紀的唐帝國,300年。一個是十世紀的宋帝國,300年。其後是淪陷期,元帝國,100年。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結束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南朝結束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戰爭開始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

混血兒節度使安祿山以除宰相楊國忠為名,起兵造反,攻陷陝西長安、河南洛陽等地,唐玄宗西逃。
馬嵬驛兵變,玄宗軍隊殺死楊國宗,並迫使玄宗縊死楊貴妃,太子李亨在繼位。
郭子儀統率軍隊反攻,收複陝西長安。
叛軍內訌,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相繼被殺。
唐朝借回紇兵平亂,攻克河南洛陽,叛軍投降。史朝義自殺。
曆時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

元和中興
唐憲宗繼位,年號“元和”。任賢納諫,整頓朝綱改革稅製,興修水利,又先後平息地方叛亂、收複不少被節度使占據的地方,全國又逐漸趨向統一。史稱“元和中興”。

唐朝中國重心的再次回歸中原

李淵建唐都長安,唐太宗李世民重修河南洛陽城,號稱洛陽宮。高宗以洛陽為東都。實際上唐朝的都城已從長安徙至洛陽了。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陽10年。安史之亂之後,節度使朱溫,挾昭宗遷都洛陽。公元907年,唐亡。此後,五代十國。唐朝時期,洛陽與長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陽,前後30餘年。

唐代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開放的、兼收並蓄的時期,佛教的興盛就是一例。

少林寺
河南登封少林寺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距今1500多年,是禪宗祖庭。印度和尚達摩曾到這裏傳授禪宗,中國逐漸形成禪學理論體係。
少林寺名揚海內外,除了它在佛教史上的獨特地位,也得益於威震四方的少林功夫;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後,少林寺奠定了禪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的地位,少林功夫成為天下第一功夫。

白馬寺
河南洛陽白馬寺,初創於東漢,距今一千九百多年,我國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刹" 之稱。
這裏提一個無人不知的河南人,就是《西遊記》中的唐僧。
唐僧玄奘他13歲出家。青少年時期四處求學,遍訪名師,由於覺得當時中土譯經的不完備,決心到印度取經。在印度十餘年,成為當時印度最有學問的僧人。回國後,用18年時間翻譯了74部1335卷佛教典籍,其中最著名的有《般若婆羅密多心經》、《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大乘五蘊論》和《成唯識論》等。

相國寺
河南開封相國寺,始建於北齊。
北宋時期,相國寺多次擴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
《水滸傳》中魯智深曾在相國寺種菜,倒拔垂楊柳。

唐代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中原詩人包括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盛唐元結、岑參、高適、崔灝,中唐韓愈、劉禹錫、李賀,晚唐李商隱、杜甫。
成都是杜甫的第二故鄉;杜甫草堂是世界聞名的文化聖地,也是成都作為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 唐亡 五代開始
      916年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麵
      1005年 宋 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 南宋開始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1227年 蒙古滅西夏
      1234年 蒙古滅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五代十國。中原地區的王朝前後有梁、唐、晉、漢、周五代。其他地區主要在南方有十個割據的王國:
長江下遊的吳、南唐。
浙江一帶的吳越。
福建一帶的閩。
四川一帶的前蜀、後蜀。
兩湖地區的楚、南平。
兩廣地區的南漢。
山西境內的北漢。

五代除唐都河南洛陽,其他四代以河南開封為首都。

開始說大宋。

大宋最大的貢獻,就是開始廣泛應用火藥,羅盤和印刷術。
馬克思說:“火藥、羅盤、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碎粉,羅盤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並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複興的手段,變成創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弗蘭西斯·培根說:“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學派,沒有一顆星星能比這三種機械的發明在人類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
北宋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北宋,指南針開始應用於航海事業,成為一種準確可靠的導航儀器。
火藥,宋元時期廣泛應用於戰爭。

宋可以看作典型的河南人的朝代。
開國皇帝趙匡胤視察造船務、關心製造戰艦、水磯、炮車、視察水戰練習。自己也武藝高強,騎馬射箭均是一流能手,宋朝人稱之為“藝祖”。
有人說趙匡胤是河北人,其實隻是祖籍,他出生在河南洛陽。

黃仁宇先生認為,宋是中國由強轉弱的轉折點,我不敢苟同。宋的衰落是由遊牧部落引起的,而當時整個文明世界,無論是中東還是歐洲,都受到了無情踐踏,相比之下,宋的防守可以說相當成功,與其說宋是轉折點,不如說遊牧部落的進入,表現為金,元,是轉折點。
公認的看法時,宋代中國是世界近代化前奏。美國比較曆史家麥克尼爾在《權力的追求》中說:"本書的假設是:中國在一千年前後轉向市場調節的行為顛覆了世界史的一個關鍵性的平衡。我相信中國的例子啟動了人類的一個千年探索,去發現在協調大規模行為這一點上,從價格和私人或小團體(合夥或公司)對私利的看法出發,會有些什麽成果。"市場經濟和貨幣經濟的發達、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與文化的世俗化、民族國家的成形、以及國際化,等等。這一組因素,宋代的中國似乎全部齊備,並且比西方提早五百年。如果沒有被以外打斷的話,宋朝將成為一個海上強國。遺憾的是宋朝時的商業革命,未對中國社會生產爆炸性的影響,而西方幾百年後的的商業革命卻對西方社會生產了爆炸性的影響。
宋朝時期發生了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生產率顯著提高,技術穩步發展,引進水稻早熟品種,興修水利。
對外貿易突飛猛進。當時,中國的經濟居主導地位:出口品是製造品,如絲綢、瓷器、書畫等;進口品是原材料,如香料、礦石和馬匹等。
宋朝是春秋戰國後,第二個開放和寬容的時期。宋朝不興文字獄,因此就了有很多詩人詞人,有了宋詞之盛。
宋太祖采取重文輕武的措施,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先由文官統治的國家。
宋代分配土地製轉變為土地自由買賣和契約化。
宋代市鎮趨於工商業化。鑄造的銅錢超出唐朝時的十倍以上,出現民間發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紙幣。
北宋,大型企業雇傭數百全職的產業工人,軍工業已經是重工業規模。華北的鋼鐵業年產一百二十五萬噸,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時才年產七萬噸。
宋代有一百二十五萬人的常備軍,利用大運河輸送作為後勤係統,其國防費用史無前例。
遺憾的是,宋代仍創下中華第一次被非漢族整個滅亡的記錄。

原因是:
第二帝國時期的遊牧民族已經逐步進化,在軍事上保留印歐遊牧民族的凶悍,同時吸收文明地區的優勢,兼有兩者之長。這類國家不同於第一帝國後期的北魏。北魏的特點是占據中原,全盤漢化。
世界第一軍事大國宋朝的軍工業,煉鋼和火藥,很快就為敵手所分享。
煉鋼技術到了金人手裏,設計出連人帶馬全部用鋼鐵包裝的拐子馬。
鐵殼內裝火藥的震天雷是金人發明的。
最早的管形射擊武器是金人的飛火槍。
後來蒙古以世界上最優秀的鐵騎,配合中國戰場的戰爭水平和戰爭科技,橫掃歐亞大陸無敵手。
當時的蒙古人隻有一百萬人左右,比宋朝的軍事部門還要小,卻幾乎征服了全世界。
宋朝人被金朝人打敗並不奇怪,正如金朝人被蒙古人打敗一樣在情理之中。在第二帝國時期,野蠻力量仍然具有壓倒優勢。
宋的割地賠款後人多嚴加指責。其實,宋統一南方十國,已經很不容易,北方遼,西夏,金都是強敵。宋也曾經主動出擊,失敗後才作出進貢的緩兵決策,因為當時發展經濟,穩定大局是最重要的。此後宋再次輕率的主動出擊,導致亡國。

關於兩宋狀元。

北宋。河南省19名;山東省10名;福建省6名;四川省5名;江西省5名;江蘇省5名;湖北省4名;浙江省3名;可見,北宋狀元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兩省。這兩省共29名,
首先是地利使然,另外,還有政治因素,南唐文人作品的浮豔輕靡,朝中大臣往往看不起南方讀書人。
南宋。 浙江省20人;福建省13人;江蘇省5人;江西省5人;安徽省3人。南宋王朝偏安浙江杭州,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都不在版圖之內,這些省份的舉子不可能到臨安來考試。
兩宋時期河南,浙江狀元數量的大轉移,和宋朝皇室的遷都浙江杭州不無關係。
最特別的省份是福建,狀元數大大超過了毗鄰浙江的江蘇、安徽和江西。其實,宋代,是中原人口南遷福建最多的時期,宋代三百多年,中原戰亂,中原人民南遷,福建人口銳增。福建泉州在南宋時已經是我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也是著名的僑鄉。宋代福州為全國造船業中心。福建的興起,和宋朝時期中原人士的南遷以及大宋的海洋擴張戰略緊密聯係。

嶽飛是民族英雄

先澄清幾個概念:
政權,可以理解為各個朝代,目前的共和國是個政權,也可以看成一個朝代;
國家,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政權,另外一個,指中華民族;
民族,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狹義的民族,比如漢族,藏族,另外一個定義是廣義的民族,比如中華民族,強調的是主權下的共同利益。
可以看出,嶽飛是民族英雄,而不是國家英雄。
一般人隻知道嶽飛是個英雄,並不知道嶽飛的軍事才能。其時嶽飛是古代名將中,最為全麵的,善於野戰、城邑攻堅戰、山地攻堅戰、防禦戰、水戰、以步製騎等。名將宗澤稱其:“勇智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嶽飛不但在戰術上善於指揮,而且在戰略上更為突出,當時南宋對金國采取的是防禦戰略,唯嶽飛不受當時戰略思想束縛,主張進攻戰略,並組織多次成功的反擊作戰。所以這一時期的將領在戰略、戰術上都沒有人能夠達到嶽飛的成就。
需要說明的是,嶽飛也是河南人。

下麵是兩首嶽飛詩詞

滿江紅

怒發衝冠, 憑闌處, 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 猶未雪。
臣子憾, 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 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鬆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浙江人金庸為何自稱河南人

開篇我曾經提到過,金庸自稱河南人。原因如下:
北宋靖康元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開封。次年北宋唐王趙構在南京(不是江蘇南京,而是河南商丘)即位,放棄中原,南逃揚州。建炎三年,金兵二次南侵,趙構渡江,直到溫州。金兵退後返回浙江杭州定都,稱臨安。公元1134年金兵第三次渡淮河攻擊南宋,中原再次發生大逃亡。戰火推向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中原人士移民江浙一帶甚眾。中原到江南的移民,晉朝就有很多,但是宋朝時期最多。晉朝,司馬懿的朝代,司馬懿是河南人。宋朝,趙匡胤的朝代,趙匡胤也是河南人。

關於河南話

河南不但是中國文字的發源地,而且是北方話的發源地。
中國的漢字和漢語屬於兩個不同的信息係統。
漢字隻有一個係統,漢字係統是黃河流域的華夏族發明後被全體中國人所接受使用的;
漢語卻有七個係統,即北方官話、吳語、贛語、湘語、閩語、粵語和客家話七大方言,在這七大方言中使用北方官話的漢人占70%,使用其他六種方言的隻占30%。
官話是官場上講的話,朝廷設在哪裏,那種方言就成了官話。中國古代的都城,長期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的方言便成了通行全國的語言。河南方言對官話的影響極其深刻。
在說吳贛湘閩粵語的人聽起來,大概所有說北方官話的人都是河南人,因為其中的區別很小。

關於客家人

客家人這一漢族民係,散布在華中和華南各省,以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為集中。
統計資料顯示,客家祖先起源或發跡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尤以黃河流域占絕大多數。經語言學家考證,客家方言最接近中原古音韻,它所保存的部份古語和古音為其他方言所不具,從一個側麵論證客家人來源於中原地區。

關於漢人南下

漢族人口幾次大規模自黃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向長江、珠江流域南移。

兩漢時黃河中下遊是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以秦嶺與淮河為界把郡 縣地區劃為南北兩部,兩漢大體都是北部約占當時戶口 總數的80%,南部約占20%。
從東漢末年起,開始南遷。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黃河流域人民大規模南遷至長江中下遊與長江中上遊及漢水流域。
南北朝,繼續有人口南移,使長江流域人口不斷增加,但仍未改變北部人口多於南部的分布狀況。
然而長江流域與嶺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唐末,五代,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現了南遷趨勢。
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現了第二次人口南遷的高潮。
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以及洞庭、鄱陽、太湖等大湖周圍和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些地方成為人口稠密之區,人口密度高於北部各州。
至兩宋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僅密度高於北方,而且漢族人口的總數,至明、清時也已超過北方。

關於城市

夏商西周時期,計有26座,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遊及淮河上遊地區的河南省境內。
秦漢時,北方是中國的經濟重心,城市的分布也以北方為主。從城市分布的地域空間結構看,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遊地區。
魏晉南北朝,中國北方雖然仍是政治、經濟的重心。
隋朝,北方郡總數為92個,占全國總數的48%,南方郡為98個,占全國總數的5l%。
唐時,南方經濟進一步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南方日益重要,與隋時相比,政區數量也比北方多。
元時,南北政區數目進一步擴大,北方路、府、州數量為97個,占36%,南方173個,占64%。
清時,南方的經濟地位日益重要,賦稅幾乎占天下70%,政區數量占79%,北方隻占21%。
近代,由於中國資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新興城市也多位於東北及華北地區,這樣,自魏晉南北朝以來,中國城市主要在南方發展的趨勢發生了逆轉,北方再次成為中國近代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區。

關於黃河

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從周定王6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2540年間,共有1543年發生潰口,每5年就有3年要潰口。
北宋末年,宋東京(今河南開封)留守杜充“決黃河,自泅入淮,以阻金兵”。黃河從此南流,經豫、魯之間,注入淮河,形成黃河長期奪淮的局麵,破壞了黃河流域的生態係統。
端平元年“蒙古兵至洛陽城下立砦。……蒙古兵又決黃河寸金澱(在今河南開封城北)之水,以灌南軍,南軍多溺死,遂皆引師南還。”黃河奪渦入淮。
1938年浙江人蔣介石,作為一個現代人,匪夷所思,在河南花園口扒黃河阻擋日本人,此後黃河主河道經過5-7次大改道,在華北平原上整整掃過一個扇形,當時造成90萬中國人死亡。
中華民族的興衰與黃河息息相關,凡是黃河清的時候,也就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時代。
時至今日,黃河下遊為地上懸河,並且時時斷流,構成中原大地心腹之患。
天災主要的因素是喜馬拉雅山的抬升,阻擋了印度洋水汽和南太平洋水汽的輸送量。
人禍,
一是黃河流域居民的生存方式,包括人口增長,對自然環境造成了惡性破壞;
二是政府及其官員的活動,以及大型水土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惡性破壞:例如,明朝遷都北京,為了冬季取暖,幾百年下來太行山的森林幾乎砍光;
三是政府及其官員的腐敗,導致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對自然資源作掠奪。
 
開封府

河南省開封市曆史悠久,新石器時代這裏就有先民活動。建城的時間可追溯到夏、商、周,距今已有2700多年。春秋時期,鄭荘公為在開封附近築城。戰國時期為大梁。
開封號稱七朝古都。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在此建都。特別是北宋,經曆九帝168年,繁榮與興旺達到鼎盛,風光旖旎,人物薈萃,城郭恢弘,經濟發達,人口逾百萬,富麗甲天下,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史書曾以“八荒爭湊,萬國鹹通”來描述當時北宋東京對外關係的盛況。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表現了當年開封古都的繁華景象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


在進入元朝,也就是遊牧民族蒙古人的話題之前,先作一下第二帝國文明的比較。
無疑,論對決名次,伊斯蘭帝國是第一名;但是如果比較綜合實力,唐宋帝國是第一名。

蒙古的征服

1162年, 成吉思汗鐵木真出生。
1203年,滅克烈部。
1204年,滅乃蠻部。
1206年,蒙古各部實現了統一。
1205年至1209年,三討西夏。
1211年,滅金帝國。
1218年,滅西遼。
1220年,征服花剌子模。
1224年,打敗俄羅斯的欽察聯軍,征服高加索
1234年,平定了朝鮮。
1236年,攻打歐洲布加爾。
1238年,橫掃俄羅斯,攻陷梁讚侯國、科洛姆納、莫斯科、弗拉基米爾、蘇茲達勒。
1241年,掃平波蘭和匈牙利,全殲德波聯軍。
1241年,大汗窩闊台去世,停止了對西歐的進軍。德國因此幸免於滅頂之災。
1259年,大汗蒙哥去世,征服阿拉伯國家的計劃失敗。
1260年,忽必烈繼位,建立大元朝。
1272年,忽必烈定都北京,建國號為大元。
1279年,元滅南宋,占領南宋全境。
1274年和1281年,進攻日本,均因台風而失利。
1287年,滅緬甸。
1287年,招降越南。
1297年至1327年,攻克印度南部各邦。

蒙古騎兵被譽為天下第一騎兵,其標準裝備是牛皮甲、弓箭、短斧和單勾槍。士兵最多可分配到五匹馬,供經常換騎以保持快速的調動。蒙古鐵騎加在一起不過十二萬,卻征服了全世界。
蒙古也使用中國人和中東人來擔任攻城工程師。
在歐亞大陸先後形成四大汗國,就是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伊兒汗國。

成吉思汗不是民族英雄

成吉思汗不是中國的民族英雄,而是蒙古(當今的蒙古共和國,而不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民族英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他出生在外蒙古,不是中國人。如果他是中國的民族英雄,那麽請問,他是不是同時也是朝鮮的,俄羅斯的,阿拉伯的,越南的,印度的,波蘭的,匈牙利的民族英雄呢?
蒙古軍采用種族滅絕政策,因為作為遊牧民族,他需要的不是人口,而是牧場。
攻下花喇子模舊都玉龍赤傑,一次屠殺120萬人;
攻打巴曼,雞犬不留;
攻入莫斯科城,每殺一人割一耳,共割了27萬隻人耳;
第三次西征,大食國國都開城投降,蒙軍屠城七天,將全城80萬人殺光。
在中國時,因起用漢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材為宰相,對中國人采用攻心為上的懷柔政策,暴行有所收斂。
1233年,占領河南開封,本擬屠城,為耶律楚材力爭所免。

北宋中期, 人口3300萬。
金後期人口4500萬,南宋人口7000萬, 共1.2億。
元初期人口6000萬。
蒙古帝國蒙古人口不到150萬,散布於亞歐大陸,進入中原地區不超過50萬。
蒙古入侵使中國損失7000萬人口。
元後期人口9000萬。
明朝洪武人口7000萬。
將蒙古統治推翻中國損失2000萬人口。
蒙古統治嚴重破壞了中國經濟。

匈奴人在第一帝國後期,毀滅了羅馬帝國,重創了漢帝國,此後遊牧民族日耳曼人入主歐洲。
蒙古人在第二帝國後期,毀滅了宋帝國和阿拉伯帝國,重創了東歐斯拉夫人,隻有日耳曼人幸免。
第三帝國時期,日耳曼人開始在整個世界一枝獨秀。


元曲

忽必烈建立元朝,曆時九十年。連年的戰亂和遊牧民族落後的生產方式,使中原的經濟文化受到嚴重的破壞。元統治者實行殘酷的民族統治,將人民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四個等級,漢人和南人的地位低下。元代官吏均是蒙古人和色目人,漢人和南人為官者極少。漢族知識分子宦途無望,采取了不合作的態度,或隱逸山林;或以文學藝術遣興;或遁入釋道空門。從而造就了元雜劇藝術的興旺發達,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著名人物包括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

第三帝國


第三帝國,遊牧民族開始走向衰亡,文明國家則普遍進入海洋時代。火器的大發展是遊牧民族終結的原因,航海技術的發展使海洋代替印歐草原成為文明國家之間的聯係通道。

蒙古的消滅和斯拉夫人

在第三帝國時期,歐亞大陸中俄兩國東西夾攻,把遊牧民族消滅。
1581年,俄羅斯進入西伯利亞。
1639年,抵達太平洋岸。
1647年,侵略黑龍江流域,遭遇清帝國。
清帝國消滅新疆的漠西蒙古勢力,並重新控製了西藏。俄國則吞並西土耳其斯坦。
清朝的康熙大帝和俄羅斯的彼得大帝開始對決。
1689年,清軍在雅克薩戰勝俄軍,簽訂穩固北方邊境達170年之久的《尼布楚條約》。

說一下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分為三支:東部斯拉夫人、西部斯拉夫人和南部斯拉夫人。屬印歐人種,講古斯拉夫語,最早也是遊牧民族。
東部斯拉夫人包括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
西部斯拉夫人包括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斯洛文尼亞人。
南部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克辦地亞、波斯尼亞、黑山和馬其頓人。
東部分和大部分南部斯拉夫人信奉東正教,使用斯拉夫的裏爾文字;而西部斯拉夫人則信奉天主教,使用拉丁文字。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亡
      明初 開始修建明長城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 明亡
清(鴉片戰爭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軍入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明初中原地區已經無可挽回的衰落,曆經青銅時代,英雄時代,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的興盛時期,到第三帝國時期,中原由於天災人禍,開始死亡。

明初,由於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河北、山東、河南、陝西及安徽人口大量減少,土地大量荒蕪。山西人口達400餘萬,比當時的河南、河北兩省人口的總和還要多。山西人口首推晉南。明朝洪武年間移民10次,永樂年間8次,移民姓氏共554個,分布18省,498縣。
洪武十四年全國人口5800萬。洪武二十六年人口增加到6500萬。
作為對比,河南省洪武二十六年人口為190萬。山東省洪武二十六年,人口520萬。
此時中國的中心外移:表現為政治中心向東北的北京移動,經濟重心向東南的杭州移動。北京-杭州兩點一線,依靠京杭大運河維持聯係。而整個中部和東部地區,進入類似第一帝國時代歐洲那樣的長期的蒙昧期。

由於宋元的積累,明代中國擁有世界最強海軍和最先進航海技術,具備稱霸海洋的條件。
但是蒙古崩潰後中國出現民族主義逆反,開始拒絕世界化。
明朝頒布海禁令,禁止民間出海,同時國家壟斷外貿。
海軍膨脹。十五世紀初鼎盛期有三千五百條船。
鄭和七下西洋,遠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沿岸,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壯舉。1405年,鄭和一下西洋,28000人,鄭和死後,中國從海洋退縮。
明朝注意力集中在歐亞大陸國防線,六次征討蒙古,遷都北京,建築紫禁城,修複大運河,改海運為內陸運河漕運,海軍被大量裁減,開始建築長城,一個世紀才完成。
同時,海洋朝貢貿易受到限製,完全為政治服務。船的體積越限越小,導致明末製造鄭和時代九桅大船的技術失傳。消滅海外不肯就範的華僑,扶植地方土著。鎖國心態抬頭。不願意主動擴張,明朝不征國名單,包括朝鮮、日本、越南以及南洋諸國。
明朝後期局部解禁,允許有限度的私營化。把民間能出海的船隻限定為每年八十八艘。
海洋朝貢體係土崩瓦解,航海人員則被逼上梁山變成海盜。
明後期鬧倭寇。據學者證實:倭寇裏有日本人,但頭目都是中國人。他們是宋代以來已成氣候的沿海豪強,被明廷禁令變成法外的海盜。清兵入關,南明在福建小朝廷依靠海上勢力,其中包括海盜鄭芝龍。他是倭寇出身,與日本人結婚,生下兒子鄭成功。中日混血兒鄭成功後來在台灣繼續抗清。


明朝滅亡

明朝滅亡,有人說亡於清,有人說亡於吳三桂,也有人說亡於李自成。但是無疑,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惡化是重要因素。
明末大旱,在不同的地區延續4-7年,“京師、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皆大旱,樹皮食盡,人相食”。
明代萬曆和崇禎二次鼠疫大流行中,華北三省人口死亡總數至少達到了l000萬人以上。
民眾揭竿而起,在張獻忠和李自成的領導下,推翻了明朝,勝出的一方也成了強弩之末,滿清乘機入關橫掃中原。當時努爾哈赤全民皆兵才得兵七萬餘人,女真總人口才三十萬左右。

黃河流域的災情比較嚴重的在近代還有幾次。
1929年大旱,黃河流域各省流民3400萬人;
1942年大旱,農業絕收,僅河南就餓死病死數百萬人。
1959-1962年的連續4年大旱,糧食減產30%,是明末大旱災以來,四百多年裏最嚴重的旱災。
2000年後,黃河出現斷流。

同時期:
1487年,葡萄牙人繞過好望角,進入了印度洋。隨之而來的就是武裝恐怖行動。
1502年,炮轟印度港口喀裏古,建立霸權。
1511年,滅掉中國的藩屬馬六甲,把它變成殖民地。這一帶早已由華僑所殖民。但葡萄牙消滅馬六甲卻獲當地華僑協助。明朝廷則對整件事無關痛癢。
1557年,明朝把澳門送給葡萄牙。

16世紀,世界市場逐漸形成。
1492年,西班牙的哥侖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從此,西歐提供資本和人才,把西非黑人運到美洲當勞動力,去開發美洲的資源。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西歐殖民者對其實施種族滅絕政策。在墨西哥,印第安人減少了90%,在聖多明各島,土著居民被殺光。
1565年,西班牙建立殖民地菲律賓。

十七世紀是荷蘭人的海上霸權時期。
荷屬東印度公司攻占了葡屬東印度群島。強占舟山群島。
1623年,明朝把台灣送給荷蘭人。
1641年,荷蘭人奪取馬六甲。
1656,攻占葡屬錫蘭。
1603年,消滅兩萬人的華僑社群。此時是萬曆年間,明朝不聞不問。事後,華人移民又陸續從福建到此。
1639年,第二次大屠殺時又殺掉兩萬。
1740年,荷蘭人在爪窪對華僑進行屠殺。此時是清代的乾隆盛世,也不見國內有何反應。
中國人夾在白人統治者和當地土著之間,為前者服務而為後者所憎恨,把南洋的經濟發展起來但無法控製自己的命運。
戰後獨立的東南亞國家裏,排華的事情常見發生。1998年印尼暴徒蹂躪華僑婦女事件,中國的反應和明清兩朝差不多。

十八世紀則是英法兩家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次大陸爭霸的時代。
1763,英國人將法國擊敗。英國人繼續搞中國貿易,在貿易逆差無法平衡的情形下,種植鴉片販賣給中國人,挑起鴉片戰爭,從此中國不能維持鎖國,被強納入西式全球化。

第三帝國時期:
歐洲文藝複興。一大批藝術家出現。世界觀從以神為中心轉到以人為中心。這本是希臘的傳統。
開始宗教改革。馬了·路德、加爾文等批判舊教,建立新教。
科學革命。伽利略、哥白尼、牛頓都在16-17世紀建立了他們的科學理論。
啟蒙運動。啟蒙運動發生於18世紀,其對象首先是王權。提出人民主權,一切由人民決定,反對教會、專製、王權,提倡啟蒙、科學、民主,推動了曆史向現代發展。
工業革命。工業革命首先發生於18世紀後期的英國。蒸汽機出現。


清朝及其以後的事情就不多說了。
張獻忠屠四川。
滿清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了近100萬。
日本人南京大屠殺30萬。
有一條是可以肯定的,這個時代還沒有結束。而這個時代結束時期的局麵,恐怕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目前的幾大集團

美國  當之無愧的壓倒優勢。
歐盟  一戰,二戰後失去優勢地位的歐洲現在正走向統一。
俄國  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的改革成功,俄羅斯正在重新崛起。
拉丁美洲 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
印度  南亞的核心。
中國  東亞的核心。日本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伊斯蘭國家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小布什正在拿伊拉克開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