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朔害死候耀文,候耀華要替弟報仇

(2007-06-26 10:19:29) 下一個

(第二版)

僧覺遠

第二版說明:

第一版裏我說候耀文是魯迅和王朔一起害死的,大罵王朔也大罵魯迅,當時我的原意是魯迅那種唯真相論是憤青思維,在實際生活不具有可操作性,隻可能演變成紅衛兵式的氓眾運動。網友不答應,說對魯迅需要的是解讀不是謾罵。我也覺得寫的偏頗了,重寫。各位看看第二版有什麽問題。

(一)起因

北京籍滿族相聲大師侯寶林是九三年過世的。零七年,歌手謝東吸毒;不久,北京籍滿族作家王朔爆出謝東是侯寶林的私生子。王朔認為,侯寶林不認謝東自有苦衷,但既然已經去世,侯耀華作為家中老大,就應該認了謝東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王朔罵侯耀華:“這事你們全家幹的不地道”,“明告你,謝東這事你要裝糊塗、躲,從今後你也別出來混了,出來就啐你,沒你這哥,連你那文弟一起啐!你信麽?”【1】。著名的老痞子,號稱“我是流氓我怕誰”的王朔,居然要扮演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俠,一個維護天理倫常的衛道士,讓人好笑――這種風流事就算是真的,按照痞子和流氓的邏輯,也算靠譜,老痞子犯得著認真麽?

據稱【2】,王朔和侯耀華及侯躍文倆兄弟有過節,“當年拍攝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時,侯耀華‘半路出家’初涉熒屏,王朔作為該劇主創對侯二哥非常尊重並盡力照顧。後來侯耀華仗著自己年長王朔幾年,對王朔的一些不當言辭難免批評幾句,對此王朔表麵上洗耳恭聽,在心裏卻挺不服的,這可能也是造成今日王朔口無遮攔揭人家隱私的內因。”而資深媒體人認為,王朔在鮮花村網站寫此博客,為徐靜蕾博取網站點擊率的意圖更明顯。“這次王朔又爆侯家隱私,再度讓鮮花村的點擊率翻了幾番,所以朔爺此舉是打著“為謝東兩肋插刀”的旗號,實則在為“我們家徐靜蕾兩肋插刀”。”

又過了兩個月,候耀文死於心髒病。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二)事實

我這篇文章不談傳言,隻談事實。據王朔稱謝東比候耀華更像侯寶林,我們姑且承認王朔說的是真的――謝東是侯寶林的私生子。另外我們不談傳言,撇開不談王朔是否和侯氏兄弟有過節,王朔是否意圖炒作徐靜蕾。我說了,不談傳言,隻談事實。

分兩個階段談事實。

候耀文沒死之前,情況是:

第一,    候寶林死無對證,即便是真事,作為父親,生前不一定把這種事告訴候家兄弟,所以即便圈裏人都傳,侯家兄弟不一定知道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

第二,    第二,謝東父母尚在,即便是真事,候家兄弟不能認弟弟,否則能氣死謝東他爸,老人家對謝東沒生育之恩,也有養育之恩,不能讓侯家說認就認了。在這件事情上,候家兄弟可能左右為難。候耀華說:“這事謝東說了算”,相比王朔,更通人情世事。

現在候耀文死了,鬧出人命了,性質就變了,就目前的局麵看:

第一,    謝東是不是候寶林的私生子,謝東母親馬增慧最有發言權。現在搞出人命了,馬增慧不說話,等於默認。

第二,    謝東已經回應私生子傳言:【4】“我們大家都隻有一個父親、一個母親,生我養我的人是誰,我心裏非常清楚。”這是典型的和稀泥,等於沒說。

第三,    所以,現在問題的關鍵在候耀華。候耀華說過:“謝東的父母都在,這讓我們怎麽說,謝東怎麽說事情就是怎麽樣的。”“誰爸爸幹這事,回來還跟自己孩子說,‘我在外麵捅了婁子’”,“我們到哪兒知道去?”在候耀文沒死之前,這麽說大家姑且信了,但是現在鬧出人命了,他弟弟的死,王朔脫不了幹係。候耀華如果真不知道事情真假,現在唯一的報複王朔的機會就是跟謝東驗DNA。如果二人真的沒有血緣關係,王朔這老痞子就沒臉混了。

所以目前候耀華最重要的事不是治喪,而是報仇,否則就是默認這件事情了。

(三)事實之外

但是,即便是事實,我同樣認為王朔這事情做得不地道。有人說,王朔不過是說出了一個事實而已,無可指責。這是不通世事,不管不顧的痞子的說法。

我舉個例子,比如你生了個孩子,滿月,找一堆親朋好友過來慶祝,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要死的”,你抽不抽他?他說的是事實啊――可是,你難道不覺得不舒服?難道不覺得除了事實之外,還有種什麽東西,讓你覺得這個人該抽?――沒錯,是態度,一種敵對的態度,或者說,敵意,讓你感到不快,讓你覺得這個人是痞子,該抽。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他的確會死,但是,他不是生下來就等著死了,他會慢慢長大,會有童年,讀書,結婚,生幾個孩子,建功立業,享受人生,然後再慢慢老去,最後,才是死亡。這麽一個漫長的,充滿幸福的過程,這人隻字不提,他隻提到這孩子會死,因為死是百分百的事實,而童年,建功立業之類隻不過是一種可能性――隻要孩子夭折了,童年,建功立業之類就落空了,等待他的就隻有死這一件事。看出區別來了把?敵意,就是詛咒,就是希望對方落到最壞的境地裏。

讀過魯迅的人都知道,說“這孩子將來要死的”的痞子,是魯迅《立論》裏的人物,而魯迅,對如何立論,也很感為難--因為他還沒有理清事實和人情的關係,或者說,內容和形式的關係。魯迅本身就有憤青傾向,不了解生活的複雜,自以為說出事實最重要,如何表達無所謂,其實他不但不是真理化身,也失去了人性善的一麵。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我虛偽,反而讚成《立論》裏的那個愣頭青,因為他們隻知道事實,不知道人情。他們沒感情,沒人性,冷冰冰地看待一切。這些人,按照他們的愛好,他們的孩子滿月的時候,大家不是恭維,而是討論將來怎麽給孩子買棺下葬;他們的父母下葬的時候,大家不是哀慟,而是討論老人家腐爛的化學過程。他們結婚的時候,大家不是祝願他們天長地久,而是正告:“你們生弱智兒的可能性是千分之一”。

隻知道事實,不近情理的人就是這樣的,當然這種人也有克星,遇到比他更聰明的角色他就怕了――這種人是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他們的遊戲規則類似叢林法則,叢林法則是誰拳頭大誰說了算,他們是誰腦袋大就說了算。對弱者的寬容和憐憫,這種人是不能理解的――盡管,據我的經驗,生活中的這些人遠遠算不上什麽強者。

私生子事件,是候家和謝家的醜事,也是私事,它沒有危害到公眾利益。候家和謝家該做的是關上門自己協商,而旁觀者,應采取寬容的態度。王朔這痞子,琢磨的是怎麽把事情搞大――現在好,搞出人命了――是一種起哄的做法。如果謝東是候寶林的私生子,候寶林有責任,謝東母親馬增慧也有責任,王朔不罵馬增慧,反罵候家兄弟,算什麽道理。候耀文不該死。他父親做的事,和他有什麽關係?

所以我候耀文是王朔害死的。候耀華應該替弟報仇。

1】王朔,《問猴歌》

2】《抄作是捧老徐?圈內人爆料王朔和侯哥有過節》

3】魯迅,《立論》

4】《回應“侯家私生子”傳言謝東:我隻有一個父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