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方哲學家: 專製製度塑造中國人的人格品質 zt

(2009-01-20 13:36:08) 下一個
西方哲學家: 專製製度塑造中國人的人格品質
文章提交者:tyrantslayer

孟德斯鳩是18世紀上半葉法國啟蒙思想家,社會學家,也是著名的文學家和曆史學家。資產階級國家學說和法學理論的奠基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先驅之一。在他的名著《論法的精神》和《波斯人信劄》中都有關於中國的描寫和論述。孟德斯鳩似乎對中國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偏見”,在讀了《耶穌會士書簡集》之後,他就放言:“我從來都說中國人不像《耶穌會士書簡集》裏說的那樣誠實”。

從未到過中國的孟德斯鳩是怎樣了解中國的呢?他筆下的中國又是怎樣的呢?

孟德斯鳩主要是通過當時定居在巴黎的中國人黃嘉略來了解中國的。1713年10月至12月期間,年僅24歲的孟德斯鳩經友人介紹,在巴黎蓋內戈街黃嘉略寓所與黃相識。這之後,進行了幾次內容十分廣泛的談話。在此之前,孟德斯鳩對中國隻聞其名,而不知其實,更談不上有多大的興趣。黃嘉略與孟德斯鳩談到了中國人的性格和信仰,介紹了中國曆史、宗教、哲學、文學和司法科舉製度,分析了漢語的特點。孟德斯鳩對這幾次談話甚感興趣,也非常重視,曾先後整理了三次記錄,最長的那份記錄竟多達二十餘頁。孟德斯鳩多次筆錄並將對話內容將談話內容整理成三次記錄,最長的達20頁,後均裝訂成冊,定題為《關於中國問題與黃先生的對話》。據說,《波斯人信劄》中的主人公之一於斯貝克就是以黃嘉略為原型的。

作為一個嚴謹的學者,孟德斯鳩也嚐試著通過另外一些途徑了解中國,以增加資料的可信度。1728年到1729年,孟德斯鳩在遊曆意大利期間,結識了兩位到過中國的耶酥會士福凱(傅聖澤)和馬蒂8226;裏帕(馬國賢),孟德斯鳩與這兩個人進行過較多的交流,從他們那裏也了解不少關於中國的情況。此外,他在法國還接觸過一些了解中國情況的人,其中有一位敘利亞的阿帕美亞的大主教,名叫斯特凡8226;埃沃提烏斯8226;阿賽瑪尼,此人是一個中國通。

正是在這些人交往的基礎上,經過反複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孟德斯鳩對中國社會的基本判斷。對於中國人的奸詐,孟德斯鳩進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畫。《論法的精神》第十九章第二十節是這樣寫的“中國人的生活完全以禮為指南,但他們卻是地球上最會騙人的民族。這特別表現在他們從事貿易的時候。雖然貿易會很自然地激起人們信實的感情,但它卻從未激起中國人的信實。向他們買東西的客戶要自己帶秤。每個商人有三種秤:一種是買進用的重秤,一種是賣出用的輕秤,一種是準確的秤,這是與那些對他有戒備的客戶交易時用的。”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諸如此類的欺詐手段更是花樣百出。孟德斯鳩時代需要三個秤才能完成的動作,恐怕現在用一個秤就能完成了。毋庸諱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絕大多數人都有過被欺詐的經曆。

如果說孟德斯鳩的個人見解有偏狹之嫌。那麽康德和黑格爾兩位德國哲學巨擘殊途同歸的感受則為孟氏的見解提供了佐證。在論及中國人的習性時,康德不無鄙夷地說:“中國人無論什麽都吃,甚至狗、貓、蛇等等。食品均按重量出售,所以,他們往雞嗉囊裏填沙子。一頭死豬如果分量重,可以比一頭活豬賣更好的價錢,因此,有些騙子把別人的豬毒死,當別人把死豬扔掉後,他再把它揀回來。類似這些騙局一旦敗露,他們也並不感到羞愧,而隻是從中看到自己手段的不高明。”直到今天,類似的事情並不鮮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黑心棉”、“蘇丹紅”、“大頭娃”……三鹿,這一個個毛骨悚然事件的背後,是無數家庭血和淚的控訴!

康德的描述並不過份!

另一位哲學家黑格爾也在《曆史哲學》中寫道“中國人以撒謊著名,他們隨時隨地都撒謊。朋友欺詐朋友,假如欺詐不能達到目的,或者為對方發現,雙方都不以為怪,都不覺得可恥。他們的欺詐實在可以說詭譎巧妙到了極頂。”

有人說哲學家是偏執的,但我卻以為哲學家是深刻的。他們對中國人劣根性的剖析可謂鞭辟入裏,一針見血,纖毫不爽。

孟德斯鳩曾說“那種曆史記錄讀起來乏味的國家是幸福的”。撇開外敵入侵的民族仇恨不談。單就是那一幕幕兄弟鬩牆、父子反目、爾虞我詐、人性泯滅、道德淪喪的鬧劇,能讓老百姓幸福起來嗎?

問題在於,捫心自問,將近三百年過去了,這種狀況有所改觀嗎?

市場經濟是教堂經濟,誠信和對最基本規範的信仰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如果與社會的發展相伴隨的是欺詐手段的與時俱進而不是整個社會誠信素質的提高和誠信水平的提升,那這種“進步”將是毀滅性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