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貼]陳伯達與薄一波:誰是叛徒

(2008-12-31 21:16:40) 下一個
[轉貼]陳伯達與薄一波:誰是叛徒
作者:餘汝信

1970年廬山九屆二中全會後,陳伯達被指為“國民黨反共分子、托派、叛徒、特務”。在口述回憶中,陳伯達對這一連串罪名一一加以駁斥。

有關“叛徒”的罪名,陳曉農寫道:“當代中國的政治要人薄一波在近年所寫的回憶錄說,他在出獄到達延安之後,曾經向劉少奇揭發了陳伯達\'叛變出獄’的問題,可劉少奇卻回答說:\'他(指陳伯達)當個秘書還可以吧’。

“按照薄一波的回憶錄,劉少奇成了包庇陳伯達的包庇犯。因為劉少奇不僅不將陳伯達開除出黨,反而認為他可以擔當中央主席毛澤東的秘書。人所共知,中央主席的秘書是一個直接接觸黨的核心機密的重要職務。中共對於叛徒一向有極嚴格的紀律處置。

劉少奇既然接到了薄一波的揭發,卻不按照黨的紀律規定開除陳伯達的黨籍,還要安排他當毛澤東的秘書,而薄一波作為中共七大的代表資格審查委員,對於陳伯達當選七大的候補中央委員(隨後遞補為中央委員),也不采取組織措施加以阻攔,這豈不都是咄咄怪事?

薄一波還說他在延安見到陳伯達以後,陳伯達很尷尬。可是據陳伯達本人生前所講,薄一波當年在延安中央黨校聽陳伯達講課,對陳表現得格外親熱。建國初期,他們兩人同往天津搞調查時,同住一所房子,彼此親密無間。

而且還有不隻一人親眼見過薄一波在1965年專程到陳伯達家中,與陳伯達親切交談。更何況薄一波曾與陳伯達同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同朝為官’十餘年,經常同堂議事,對這些情況,薄一波又該如何解釋呢?”(《陳》頁32-33)

文革中有所謂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文革後得以平反。以陳曉農的說法,事實上薄一波等當年是在中共中央同意“履行一個不反共不發表的簡單手續” 的前提條件下,卻發表了《反共啟事》出獄的,陳曉農認為,當薄誣指陳伯達是叛徒時,實際上是為自己做過的事有點兒心虛。

陳伯達說:“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安子文、薄一波、楊獻珍他們平反是應該的。那件事責任不在他們。但是薄一波自己平反了,就說別人是叛徒,這就沒有道理了。除了薄一波,其他人好像沒有這樣。七大時,薄一波是代表資格審查委員。八大時,他的好朋友安子文是代表資格審查委員,安子文又長期擔任組織部長。我如果真有問題,他那時說一句話,我能當選嗎?他現在有了權,就可以不講道理了”。(《陳》頁350-351)

陳曉農寫道:“筆者以為薄一波本不必為這個曆史的環節感到心虛,畢竟那時環境複雜多變,難以不出紕漏。他已獲平反,無人再議此事,可他偏偏放心不下,以為陳伯達接觸情況多,是半個知情者,若不封住其口,心中總是不安。而封住其口的絕好辦法,就是繼續維持文革中給陳伯達戴上的\'叛徒’帽子。因為在中共曆史上,隻有把人定為叛徒,才能抹殺他的一切,他所做過的一切有益的工作,他所說的一切話,統統都被視為假的,無人再敢相信。當年薄一波對不服從在\'反共啟事 ’上簽字決定的劉格平那樣耿耿於懷,恐怕也是出於同樣的心病”。(《陳》頁355)

(選自餘汝信:大醇小疵之《陳伯達最後口述回憶》)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