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主題:三年“自然災害”中的虛誇和造假

(2008-02-01 21:35:31) 下一個
主題:三年“自然災害”中的虛誇和造假

[史海鉤沉] 毛澤東等人在1958年發動的“大躍進”,從上得了台麵的層麵上講是為了加快中國經濟的發展,但從近年來披露的許多曆史資料來看,其內在的主要動力是希圖建立“不世之功”並為爭取“國際社會主義陣營”的“領導權”奠定基礎,所以像當時有人批評的那樣,整個就是一個“好大喜功”。由於“好大喜功”,人性中那種狂妄、急躁、專橫、暴戾等等東西惡性膨脹,造成的後果就是“大躍進”中全國上下大話、空話、謊話蔚然成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最終是欺騙眾人又被眾人欺騙。在這方麵,最“經典”的當屬“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農業“高產衛星”,以及毛澤東為此提出的“糧食多了怎麽辦”的“難題”,這種虛誇和造假已成了“史無前例”的曆史笑柄,更成為國人罹受“史無前例”大災難的前奏。


  實際上,虛誇和造假並不隻在“大躍進”高潮之時,在緊接著的大災難中仍然樂此不疲。由於“糧食多了怎麽辦”,毛澤東堅信在他領導下中國已然邁進了“共產主義”的門坎,而作為“共產主義”的標誌之一,他就大力提倡建立所謂“吃飯不要錢”的“公共食堂”。“公共食堂”的“吃飯不要錢”固然好,但其內在玄機卻是借此剝奪農民的自有口糧和家產,“化私為公”,造成短時期內“放開肚皮”大吃大喝的“優越性”,這自然是難以為繼的。到1959年災難初現,“公共食堂”已經不能讓農民吃飽肚子,人們怨聲載道,但毛澤東仍然撞了南牆也不回頭,在7月到8月的“廬山會議”上他大談特談“食堂是個好東西”、“開天辟地”、“了不起”、“合乎曆史要求”,並把“反對公共食堂”列為“右傾反黨集團”的罪名之一。因此,“廬山會議”後全國又掀起了第二次“大辦公共食堂”的高潮。不過,由於在“高產衛星”帶來的“高征購”中農村的糧食大部份被收歸國庫,再加上“大煉鋼鐵”等運動造成農作物損耗很大,1959年全國農業大幅減產,農村存糧很快殆盡,“公共食堂”麵臨“無米之炊”。既要維持“公共食堂”,又不願意動用支持重工業和軍備的國庫糧,於是就逼出了所謂的“糧食增量法”和“代食品”——在這個過程中,也充滿了“報喜不報憂”的“政治正確”和虛誇造假的“革命作風”。


  “糧食增量法”首先是在“大躍進”的“標兵”河南省“創造”出來的。1959年8月18日,河南省魯山縣張官莊“公社黨委”給魯山“縣委”送去一張“喜報”,道是:“縣委:張官莊公社於8月14日創造了一斤玉米蒸五斤饃的經驗,全公社已經推廣。創造的經過是:把玉米煮到五六成熟時撈出,晾半幹後磨麵,過細籮,出麵率為118.3%。再以六分之一的麵加水煮成飯糊,和下餘六分之五的麵一起攪勻,裝籠蒸熟即成。每斤玉米平均蒸饃五斤一兩九錢,比舊做法產量增加兩倍以上。這是不動鐮刀的大增產,並具有許多好處。特報喜,請驗收。”這個“不動鐮刀的大增產”的“先進經驗”使河南的那些官員如獲至寶,馬上在全省大肆宣傳和推廣,各地紛紛仿效,在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運動中受到毛澤東稱讚的遂平縣不甘示弱,“創造”出了更多“糧食增量法”,計有“玉米增量法”、“大米增量法”、“麥子麵增量法”、“玉米芯(即去掉玉米粒後的玉米棒子)蒸饃法”等十餘種。


  進入1960年,“糧荒問題”越發嚴重,中共中央於這年1月在西安召開了一次全國性的“增量做飯法先進經驗交流會”,把河南的“創造”向全國推廣,於是,一場“有組織有領導”的“糧食增量法”“創造發明”運動就在全國掀起,五花八門的“增量法”層出不窮。比如,遼寧省黑山縣“創造”了“苞米食用增量法”,據說“最少可節約糧食8000噸”,“找到了挖掘出發揮苞米在食用上的潛力”,是“做飯技術上的革命”;廣西更是做到了“做飯技術”的“大躍進”,柳州“地委”在給廣西區“黨委社教辦公室”的報告中宣稱他們“創造”了雙蒸法、溫水泡蒸法、夾生蒸飯法、炒蒸法、加水蒸飯法等一批“先進技術”,在柳州全市推行後“1月份就可節約糧食100多萬斤”,而且“照此推算,一年可節約1200萬斤,柳州地區一年可節約糧食2億斤左右,相當於全年糧食用量的10%左右,意義非同尋常”雲雲。


  究其實,那些千奇百怪的“糧食增量法”的共同特點就是在做飯時大量加水,因而實際上是“做飯加水法”。當時就有人指出:“無土不砌牆,加水不能頂糧,出的再多,也不過是多加點水而已。”更有農民說“怪話”道:“增量增量,米泡膨脹,餓壞肚子,撐壞膀胱。”對此,各級“黨組織”以“反擊右傾保守思想”為名從政治上予以打擊,中共中央也發文給各省、市、自治區“批轉有關經驗”,要求“大力推行”“糧食增量法”。“科學家”也來湊熱鬧,中國醫學院營養學係找出了“糧食增量法”“可以多做飯”的“科學道理”,以及這種加大水份以增加重量的飯“能增加營養”的“理論依據”。一時間,“糧食增量法”似乎又成了“社會主義偉大創造”和“優越性”的體現。但不管如何說得天花亂墜,當時的人們對用“糧食增量法”做出的飯的共同感覺就是:“吃這種飯不經餓!”


  到1960年底,顯然不得不承認 “糧食增量法”不能填飽人們的肚子了,這個“偉大創造”和“做飯技術革命”不提了,隻得另辟蹊徑。11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立即開展大規模采集和製造代食品運動的緊急指示》,並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的“瓜菜代領導小組”,還在西安又召開了一次全國性的“代食品會議”。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采集和製造代食品運動”就展開了。


  所謂“代食品”,又是一種新“創造”的好聽名詞,實際上就是中國自古以來每遇災荒之年,人們為果腹充饑而饑不擇食所吃的那些樹葉、草根、橡子之類東西。隻不過,到了1960年代初,在“有組織”的運動中,這種“代食品”的範圍更加擴大,舉凡糧食作物的根、莖、葉、殼、皮、稈,一些樹木的葉子和樹皮,許多野草和野果,以及其它一切可以作為肚子填充物的東西,都成了“運動”的目標。


  在這“代食品運動”中,又產生了許多“創造發明”。例如,青海省樂都縣發現了“16種植物的稈子、27種植物的葉子和46種配料能加工磨製麵粉和炒麵”;河南省清豐縣馬村“人民公社”宣稱“發明了玉米包製澱粉的方法”,該縣其它地方又“試驗出綠豆秧磨粉、紅薯秧磨粉、高梁稈加工成澱粉的方法”,而且據說如此一來“任何的饑荒都不用怕了,天大的困難也不在話下了”;四川省也不甘落後,該省彭縣大寶“人民公社”的“大搞玉米殼、玉米芯和野生植物澱粉加工的群眾運動”據說就取得了“偉大成績”,仁壽縣富加“人民公社”也“創造”了“100斤豌豆稈製成50至70斤澱粉”的“經驗”,被該省“省委”讚許為“不僅能改善提高群眾生活,而且可以節約大批糧食,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山東省更是驚人,該省新泰縣城關“人民公社”居然“用豆秸榨出了豆腐”,而且據說這種“豆腐”與大豆豆腐“味道差不多”,並且是“用9斤豆秸榨出了20斤豆腐”,這當然更成為“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創舉”。……總之,又一次體現了“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的社會主義先進性”。


  那麽,這種類繁多的“代食品”究竟如何呢?當年河南省的“黨報”上曾登出一首據說是“公社社員”寫的“詩”,“詩”雲:“玉米包饃真是好,質量好數量高;老人吃了軟又甜,容易消化壽命長;青年吃了力量增,勞動戰線比英雄;幼兒吃了眯眯笑,身體健康學習好;大家吃了幹勁大,天大的困難也不怕。”實際上,這些“代食品”的原料就是一般用作牲畜飼料和工業原料的農作物秸稈,有些是當柴燒的,有些甚至隻能留在地裏漚肥用。當時有人就說:“這事我不用去看也不是真的,別說能製麵,玉米包連牲口都不吃。”還有人說:“我活了60多歲,連聽說過都沒有,想把柴火搞成麵是空想。”當然,這些質疑無一例外都被當成“右傾保守思想”進行了“大批判”。


  要說起來,當時還真有“科技含量高”的“代食品”,那就是被稱為“高級代食品”的“人造肉精”和“小球藻”。“人造肉精”是“舶來品”,據說是二戰中德國人用化學方法和微生物方法製造出來的,用以代替肉類供人們食用。不過,製造“人造肉精”必須要有很純的菌種,培養時還有很嚴格的溫度和清潔方麵的講究,農村的“公共食堂”根本無法做到,自然也難以大量生產,所以它充其量也隻能供少數“高級人士”享用。相對來說,那“小球藻”的培養就容易多了。“小球藻”“是一種球形藻類,直徑僅數微米,體內有一綠色環狀或板狀色素體,種類繁多,生長於淡水中”,而且據說“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鹽類和各種維生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大量培養”。在這方麵,雲南省“推廣食用小球藻”做得最早,“進行人吃小球藻節約糧食試驗”的“成績”也“最大”,此外還有不少新的“發現”:“用小球藻給浮腫病人治病,……浮腫病人都好了”;“用小球藻治療25種疾病,……都沒有副作用,……效果良好”;“產婦缺奶,吃了小球藻後……奶量便大有增加”;“有一個人眼睛失明已十多年,吃了小球藻並用之洗眼,很快初步複明”;“有人背上長了一個盤子大的瘡,用小球藻塗抹,很快消腫痊愈”;等等等等。小球藻有如此好處,於是雲南省“在各人民公社大力推廣培養和試用”,“貴州、湖南、湖北、福建、河南等10餘個省市也廣泛培植”,據稱還“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重視”,專門發文提倡。


  然而,不管當年“糧食增量法”和“代食品運動”進行得如何“轟轟烈烈”,也不管它們被讚譽得如何“意義偉大”,曆史的事實是那幾年中國人(主要是農民)“非正常死亡”的達上千萬,這充分說明它們本質上還是個虛誇和造假的“運動”——這不是說高層完全不顧民瘼,而是由於在那種體製下,在毛澤東堅持他那“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等“共產主義創舉”的烏托邦狂熱下,許多民眾就不能不成為“要奮鬥就會有犧牲”的“供品”。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