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主題:談了四十多年--中俄邊界最終劃定 zt24

(2007-08-14 19:32:48) 下一個
主題:談了四十多年--中俄邊界最終劃定

[史海鉤沉]
2004年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中國。中國外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分別代表各自政府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兩國元首當日正式宣布,中俄長達4300多公裏的邊界線走向已全部確定。此事引人注目。中俄雙方就邊界上的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地段邊界線走向達成的這項正式協定,標誌著歐亞大陸上最大的兩個國家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終於確定了全部的邊界走向。國際上很多主流媒體都對此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中俄關係史上具有重要而深遠意義的一件大事,顯示出兩個大國加強睦鄰友好、維護邊境安寧的堅定信念和決心,消除了兩國加速發展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一個隱患。

中國同俄羅斯有著漫長的邊界線。在蘇聯時期,中蘇邊界就分為東、西兩段,當中隔著蒙古國。中蘇東段邊界線長約4300公裏,西段邊界線長約3300公裏,加起來有7600多公裏長。

1991年蘇聯解體,先前的中蘇東段邊界原封不動地變成了中俄東段邊界,而原中蘇西段邊界中則隻留下了50多公裏的中俄邊界,其餘變成了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中國和塔吉克斯坦的邊界線。從地理上看,中俄東段邊界線主要以河流為界,大體上由額爾古納河、黑龍江和烏蘇裏江構成。此次《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涉及的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前者為黑龍江與烏蘇裏江夾角之間的一個小三角洲,處在中國的東北角;後者位於額爾古納河上遊,距離滿洲裏20多公裏。

至於中俄西段邊界線,則是由阿爾泰山脈的一小段構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同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政府共進行了三次多輪邊界談判,曆時40多年。第一次談判開始於1964年2月,持續了約半年時間。第二次談判在1969年10月至1978年6月之間進行。第三次從1987年2月開始直到現在。前兩次談判,在當時的具體曆史條件下,雙方沒有達成協議。在1987年開始的這次談判中,中蘇雙方首先統一了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同意以有關目前中蘇邊界的條約為基礎,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本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公正合理地解決曆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1991年,中蘇國界東段協定簽署,除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兩塊地區,其餘約4200公裏的邊界線走向已經確定。在這個協定中,中方在基本實現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主航道中心線中方一側島嶼(包括珍寶島)劃歸己方的同時,還保留了經黑瞎子島外側在兩江水域的航行權,以及經圖們江口的出海權。一些西方媒體的分析認為,中俄如何處理這兩個剩餘地區的邊界事務,與這兩個大國的關係走向密切相關。

在西段邊界問題上,蘇聯解體後,俄、哈、吉、塔四國政府組成聯合代表團繼續同中國進行談判。1994年,中俄簽署《中俄國界西段協定》,確定了54公裏的中俄西段邊界線走向。也就是說,在10年之前,中俄雙方達成一致的邊界線長度已經占了中俄邊界線全長的98%,而且這98%的中俄邊界線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勘界工作,在實地樹立了界碑。

按照法律程序,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將在中俄兩國立法機構批準後正式生效。生效後再由兩國商定何時勘界。這樣,該補充協定和1991年簽署的《中蘇國界東段協定》、1994年簽署的《中俄國界西段協定》一起,從法律上明確了中俄兩國長達4300多公裏的邊界走向。

毋庸多言,中俄邊界全線劃定具有重大意義。一條和平穩定的中俄邊界有利於貫徹兩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有利於中俄兩國成為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有利於將兩國在各領域的互利合作全麵深化,同時也有利於中國北部邊境的長期和平與安寧。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