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漢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東西文化之“大同小異”

(2014-08-06 09:26:33) 下一個



現在的中國人動不動就說:文化衝突。其實很多情況下,並不是文化衝突,而是自己沒有理解自己的文化。

網聊的時候,朋友告訴我一個故事,講一個關於中國人在德國生活的片段:幾個中國人三五成群的到德國一家飯館就餐,上來就要點很多菜,服務生看了都驚訝,你們吃的完嗎? 結賬的時候果然桌子上還殘留很多飯菜,服務生說,你們需要把菜打包或者全部吃掉的,不然要有罰款。幾個人很不在意,做生意的你管那麽多閑事幹嘛,就要離開。服務生馬上給社會管理員打了電話,最後每人被罰款50歐元。。。結論是:這是文化的差異所致吧?

是呀,咋一想,是這樣的,中國人吃飯都是聚餐的,一大桌子人吃飯,殘羹剩菜誰也不願意吃的;而西方人吃飯是分食製的,每人一份,點了就吃幹淨,當然不會有剩餘。所以說,這一定是文化的差異了。

如果在美國,中國人隻要呆在華人為主的地區吃飯,也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尷尬事情-你浪費,由你去!但是如果去西方人為主的地區吃飯,即使中式的飯店,也都是分餐製的,並不會發生這樣浪費的問題。在西人的眼睛裏看,這是飯店檔次的不同,並不是文化的不同。在中國城裏吃飯,除了要忍受喧嘩,還要分享食物中的唾沫,隻是中國人以此為樂爾。這家德國的飯店,想必是很多次為中國人的聚餐狼藉所困擾,才搞出這樣一招來。要知道,如果中國人因為不受約束經常去光顧那裏,飯店的檔次必將不保。

仔細深究起來,有一個大大的問號,難道中國的文化真的是這樣有別於西方的嗎?

據我所知,中國的古人並不都是聚餐的,尤其宋以前的中國人,甚至講究一些周禮文化的古人,絕對是堅持分餐吃飯的。所謂“筵席”,就是指主人和客人各自跪坐的那一部份席子和上麵的食櫃。主人招待客人吃飯,每個人的一份都是同樣的菜蔬,才算禮貌。《史記》裏麵說,孟嚐君招待賓客,數千食客不分貴賤吃一樣的食物。有一個俠客以為自己吃的跟孟嚐君的不一樣,氣憤地要離開。孟嚐君馬上端起自己的飯碗給他看,果然是一樣的飲食,俠客羞愧之餘自刎以謝。

所以說,分餐和聚餐,並不是中西文化的差異,隻是講究層次的不同。《紅樓夢》裏麵說大觀園裏的排場,不僅食物各人一份,連酒壺也各人一把,這是相當有檔次的了。不用說,現在高檔的宴會也都是分餐的,既節約食物,也清潔優雅。這對上層建築裏麵的人來說隻是一種常識,但是對於小民百姓,如果不加以解釋,一定誤會大了。更不要說遇到憤青一族,把愛國主義什麽的情緒放在上麵,衝冠一怒,扛起中國“食文化”的大旗。。。就隻有動拳頭的了。

上次我講的木結構住房,也遇到了類似的衝突,出來的還是所謂的“專家”,好象也是德國學過建築的,現在在國內做建築行業的,說我的說法“不科學”,但是羅列的一係列問題都不是房屋抗震的實質優劣,而是經濟和社會成本上的問題,那個又恰恰是我文章的標題裏麵的“不能承受”的問題。大家都看到了中國地震的現實,區區5級地震,就足以傷亡慘重,這還是尊重了國內報道得出的結論,連世仇的日本人在網聊裏麵都在呼籲:中國應該把錢放在民生上麵,提高一下建築標準。為什麽我們這些“專家”還能這樣無視?

這些“專家”的學問,就是為了他們以為的中國固有的東西作辯護。隻要所有的論證裏麵有幾項是有利於磚混結構的說辭,就一定把這個概念維持下去,他們根本沒有仔細研究木結構房屋的相關內容。我在他們寫的東西裏麵很明顯地發現他們很不專業的偏見,是對最近50年來木結構材料的一無所知(木結構房屋具有剪力牆係統特有的抗震性,經過防腐、防腐、阻燃處理等工序所帶來的耐久和防火性質以及比普通磚混結構房屋節省能源超過40%的環保節能特征),而片麵地誇大他們所堅持的東西的有限強度。他們的說辭的核心是:美國有美國的標準,中國有中國的規範。

好了,中國是有中國的規範,即使事實上在草菅人命、一塌糊塗,“專家”也抱著上級官員指定的“規範”來喝令百姓不要自行思考。我不說地震中49年造的三層木結構“房堅強”說明了什麽,其實中國人3000年來都是搭建木結構房屋的高手,連榫卯連接梁柱的框架體係本來就是中國的古人發明出來的,這樣的傳統文明,如果結合了現代材料的優勢,本來是創造輝煌、改進民生的機會,為什麽一個無非是幾十年來的慣性會把國人的腦子糾纏得這樣死板呢?更不要說,從風水的角度來說,活人就是應該住在木結構的房子裏麵的,所謂陽宅是也;而死人的棺木才安置在石頭的墓穴裏,所謂陰宅是也。因為木材是陽性的,跟人的皮膚一樣有透析的能力;而磚頭、水泥的房子不但陰濕,還有各種輻射和有危害物質(美國人的地下室也是水泥構造,一般不在下麵安置臥房)。發達國家很早就發現了水泥中的氡、氨兩種化學元素可以帶來居住者的呼吸道和黏膜破壞,甚至導致肺癌。所以很早就逐漸在民用住宅方麵放棄哪怕是鋼筋澆灌水泥的材料,而保留在寬敞通風的大型公共建築方麵了。

原來,很多國人以為的固有文化來跟西方來“差異”甚至“對抗”的,其實並不是我們所古有的東西,甚至隻是幾個近代德國人、俄國人著述的東西,也能把國人玩個轉的,更不是我們應該有的文化了;文化的效能取決於誰去擇取和闡釋,我隻能說,由於整整五六十年割斷了秉承傳統的民國教育,盲目地唯行政指令是瞻地教育出來的幾代“專家”們,即使也有來西方蘸了點墨水的,都不能理解中西的內涵和正義,根本不能理解東西文化之“大同小異”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漢至' 的評論 :
"... 當然用公筷比不用的好一些..."
===
所以,我們就大力提倡: 在中國人聚餐時,用公筷.

很多長久的"好一些", 就會成為"大好".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猜此地有不少拿了博士的,除了吃、住,還有什麽文化區別?“而是自己沒有理解自己的文化”,一幫蠢民愚民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漢至' 的評論 :
你說的這一點我也讚同。隻要不影響他人,其它自願就好。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沈成涵' 的評論 : 是的,但是我還是覺得可以尊重不同的習慣,有的人家喜歡聚食,來增進相互的情感;我隻是覺得把它作為中國人特有的和西方對立的文化習慣是不對的。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iserman' 的評論 : 你在強辭奪理:)公筷之類隻是聚食的一種方式,並不是我在討論的文化習慣範圍內。當然用公筷比不用的好一些,但是我甚至也沒有反對聚食本身,更沒有討論衛生的問題。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唐宋以前中國也都是分餐製的,在一個盤子裏吃“大鍋飯”是蒙古人和遊牧民族的習慣,是蒙元帶來的惡習。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漢至' 的評論 :
引: "...“公筷”,每個人都捏一下,其中有一個上廁所不洗手..."
===
你這是強詞奪理!
有是非觀念嗎?

照你的邏輯,什麽都可以任性而為了!? ...都因為可能有壞結果,都不需做了? 豈不天下大亂.
...那麽人生還有意義嗎?

上廁所後,要洗手, 這是從小就應該養成的好習慣啊!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iserman' 的評論 : 這是兩碼事,即使什麽“公筷”,每個人都捏一下,其中有一個上廁所不洗手的,。。。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建議大家大力推行在眾人聚餐時用"公筷,公瓢"啊!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inomango' 的評論 : 是的,在美國普遍的采用木結構,但是也有優劣,但是永遠沒有家具一般考究,你說的可能是家具的做工了,那是沒有必要的:)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考究的木結構建築成本、工本比磚混的高得多” - 這個有可能,但是存在嗎?至少在美國,你要的考究的木建築恐怕沒人要做也沒人會做了。美國的木製品,從來都談不上考究,不光是建築也包括家具。在國內木房子可能成本高,在美國肯定是低。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inomango' 的評論 : 還有,恰恰相反,考究的木結構建築成本、工本比磚混的高得多,對於國內的建築,代價是高了很多,尤其是木材資源的壓力會很大;而水泥之類,就是因為廉價、容易生產和運輸,才成為一般發展中國家的“最愛”。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inomango' 的評論 : 美東的這些房子都是危樓,美西也是,洛杉磯凡是你說的這種磚石的大樓都是標注出來的讓公眾注意的一級危險地區。你對建築的認識還在主觀或外觀想像階段,歡迎多學習再發言:)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美東磚石結構的很多,紐約幾百年的不少,高層必須有防火樓梯在外麵的。美西的木製,主要是成本低而非為了防震。要說地震問題,設計施工好的房子都能抗指定級數的地震,反之都不行。國內的問題絕大部分與木製或鋼筋水泥沒有關係。
“防腐、阻燃處理等工序所帶來的耐久和防火性質‘被樓主誇大了。美國木製房屋的基本材料,即木框架,都是未經處理的花旗鬆,白蟻不少。靠地基處有點防腐木。為啥不都做防腐或用合成材料?還是成本。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河裏的石頭1' 的評論 : 你說的是有道理,木結構房屋的維護、保養所需很大。國內的房子一般都是磚混結構的,也很少有維護的煩惱,但是高層遭遇火災,尤其是突發的地震,一定是死傷無數,代價哪一個更大呢?一個是錢的問題,一個是生命的損失,孰輕孰重?
河裏的石頭1 回複 悄悄話 你說得很有道理。 不過,關於木結構房屋和鋼筋水泥房屋的比較, 我有不同的體會。 比較同樣是80年左右造的房子, 甲:國內6層樓的鋼筋水泥房, 乙:美國這邊三層樓的木結構公寓。 甲經常有的問題就是下水道堵塞。很少有其它問題。 乙則不同。 水管樓水,浴缸漏水, 馬桶樓水等問題時常發生。 房頂也常有樓水的事。 地基也出問題, 需要加固。三樓的漏水會導致二樓, 底樓天花板的塌落,維修費時,費錢。 甲就算有漏水, 最多再刷個漆就是了。 有一年台風來了, 乙的房頂被吹壞, 雨水造成的損失很大, 幾個月才修好。 一年前失火, 燒損了半棟樓, 修了將近一年。 保險是必需有的。 比較甲,沒有人買保險, 沒有過風刮掉房頂的事, 也沒有過火災。 休斯敦公寓火災幾乎每個星期有一起。在上海, 一年都沒有幾起火災。 如果要我選擇, 除非是地震高發區, 肯定選擇水泥結構房子, 而不是木結構的。 維護成本低, 省心。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引:"...區區5級地震,就足以傷亡慘重..."
===
這次是 6.5級的地震.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引: "...中國人吃飯都是聚餐的,一大桌子人吃飯,殘羹剩菜誰也不願意吃的..."
===
你有沒有大力推行提倡在大家聚餐時用"公筷,公瓢"啊?!

我到中國大陸旅遊時,於人聚餐,我是堅決叫大家必須用""公筷,公瓢" 的! 即使會使一些人不太高興, 我也堅持如此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