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57)
2013 (97)
2014 (84)
2016 (43)
2022 (1)
2024 (93)
我把我們LMU的五個教授入選全國三百名教授的事很“得意”地告訴大家,人說:你得意什麽?我開個玩笑:這又不是中國式“得意” - 根據中國式“得意”,你必須是勝利者,把對手踩在腳底下,才叫得意,反之,就是“被得意”。
全國三百名教授的確沒有說明誰是最好的,LMU在西海岸的教會大學中屬於“名校”了,但當然不能和那些大型的州立大學相提並論,更不要說Stanford那樣的著名私立大學了。但是好歹我們的教授也都是那些名校出來的,在學生中口碑這樣好,聲望這樣高,所以在普林斯頓的報告中,居然占有很大的份額,值得大家得意一番。然而,這樣的得意,其實主要是一種榮譽感,而不是征服感。
我又要提我終身評審成功時候的事,我的院長首先通知我結果,她在信裏並不是象中國官方的類似信件所表現的威嚴和居高臨下,絕對不是象施舍給你一個工作那樣的口氣,而是大大地讚賞你,把你捧得很高,說你怎麽怎麽好,所以有這樣的成就,她這樣寫:I cannot tell you how proud I am of you and how much I value your contributions to our work;同樣,當係主任寫信通知所有係裏教授的時候,她又這樣寫:The Department is proud to have wonderful faculty like Han, so I congratulate him. 表示一種自豪或“得意”;最後當其他的教授致函我慶賀的時候,都提前把正教授的頭銜加給我,毫不吝嗇地說:We are more than fortunate to have you here!, 這就是說,幸運的不是我,而是他們,這種自然的表達,在中國難以想像出自地位、威望在你之上的人。最後再找出校長發出的印著金色校徽的正式文件上,也寫著:“I extend to you my most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and gratitude for you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your profession, to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and above all, to our students. We are fortunate indeed to have you with us as a valued colleague, and hope that your associ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will continue for many years to come."。
這樣的學校,不是名校,我也足了- 所以我又“得意”了。我上次把關於終身教授的文章貼在文學城,很多人就去查找LMU是什麽東西,把一堆學生的成績和排名掛出來,結論是“還不錯了”。我知道大家的想法是什麽,相較家長們替子女選擇的藤校,我們學校不值得考慮,貴得跟藤校都有得一比了,排名卻遠遠在後麵,不值。但是,華人家長們的攀比心理,在學校教育的選擇這個問題上,跟買名牌包包沒有太大的差別,更不要說工作和專業發展,並不是和爬藤一樣的事。考慮去哪所大學念書,好比去哪個飯店下榻,隻是過客,為了明天對人說:我那裏也住過;而考慮在哪個學校當教授,去發展、培養自己的專業聲望,卻好比買自己的房子,不是炫耀的事,而是每天要享受的,和操勞的。終身教授就是學校的主人,直接參與學校的每一項事務,必須選擇自己覺得合群並過得舒服的地方。尤其對於藝術家來說,國際化的都市,合適的氣候,私立學校的薪水,友善和善解的人群,有時候比虛名要重要得多 - 這樣的“得意”,是關於對於自己的狀態的合適感,就像娶老婆,不需要把她放在選美大會上去爭出個名次來的。
而中國式的“得意”是什麽呢?看看四大名著,人世間的“得意”就是紅樓夢裏的賈府了,政治界的“得意”就是三國裏的劉備入川了,綠林界的“得意”就是梁山好漢聚義了,神界的“得意”就是孫悟空被罩在五指山下了 - 都是征服、欺壓和虛狂,而結局呢?都是滅亡。我寫過一篇“急風驟雨之美式無知”,我說“一次風雨,如果施加在從來平靜的池塘,一定給人深刻的印象;無數次的風雨,無數次擊打著同樣一塊水窪,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就是說這樣的現象。
好心的朋友說:你什麽時候回國“發展”?我覺得有點好笑,尤其對我來說,覺得“發展”這個詞很黑色幽默。比方你回到中國,“發展”的目標不就是當官嗎?即使進了院校,也是要去做學術官僚,如果不是這樣的路,就不是人們心目中的“發展”,那好,“發展”到了有機會掌控到錢了,官商勾結了,或者以權謀私了,如果沒有被揭發,就是“發展”得好的,但是還是忍不住要炫耀這種“發展”的業績,到國外來采購名牌回去炫耀,來證明“發展”的成果,再下一步的“發展”,就應該是全家移民了,或者新加坡,或者加拿大、美國,把錢洗出來,派子女過來留學,等等,都是“發展”,那麽最後呢,就是希望到西方以後能夠得到主流世界的認同,象我今天這樣,那麽,我去做那一大圈的“發展”幹什麽?何況,國內要風得風的人,在這裏哪裏有機會“得意”?
更不要說如果一朝不慎,被“薄”了, 你以為自己有什麽機會擺脫四大名著的宿命?不要以為把"瓜"種到西方,就真的還有象我這樣“得意”的機會了。心早該冷了,還在那裏中國式“得意”的,實在沒有讀懂一句話:“不折騰(認命吧)!”。
謝謝:)
你還真是很能寫的,寫得很不錯。喜歡你的童年係列,還有暴雨等等。
嗬嗬,沒關係,謝謝啦!
發了好幾次,都說服務器忙,我就使勁發! (為了向您提供強勁的支持!) :O
再有重的請您幫我刪了吧! 對不起!!!
豪。中國式的得意,要有兩個條件:第一是自己“好”,第二是別人“不好”。這
樣兩個條件都到了,中國式的“得意”才有。您該把標題改一下,叫”美國式得意
“。
漢至教授,您接著得意,接著顯擺,我挺愛看的!! :)
哈哈,謝謝你,我寫文章就是一種“顯擺”,一開始的時候覺得這個詞刺耳,現在都習慣了,網絡也是鍛煉人的地方:)
堂正正的,有什麽不對?
其實,您的“得意”不是中國式“得意”,而是美國式的:純粹就是為自己的成就
自豪。中國式的得意,要有兩個條件:第一是自己“好”,第二是別人“不好”。
這樣兩個條件都到了,中國式的“得意”才有。您該把標題改一下,叫”美國式得
意“。
漢至教授,您接著得意,接著顯擺,我挺愛看的!! :)
Thanks!!!
Nothing wrong with DE YI. True feeling of human being.
不是很喜歡諧音字,也不懷疑你是善意的,隻是對人生的理解不一樣。對大學的層次,我不是沒有認知的,所以不需要說“心虛”,求實是真的,我不否認我的學校不要說綜合的方麵,就是藝術水平上,也是我在美國教過的學校裏排在後麵,不要說類比我自己出身的國家級的美術學院了。但是我說的對於自己的整體的要求,尤其是心境和文化環境,還是很“得意”的。
是的,經曆在自己身上,才會理解一些深層的問題。陳逸飛是可惜了,他的最高成就,都是在美國的幾年裏得到的,後來就回中國“發揮”去,越搞越不著邊際,趣味整個地變了。
謝謝你!!!真的喜歡你這樣的人。
讀過你的很多文章,謝謝你,你的文字,讓想渴望了解美院生活的人如獲至寶,通過讀你的係列文章看到了美院裏麵的學生的真實的生活。一般人的生活圈子裏很少會有畫家,所以畫家的生活對一般人而言比較神秘,從上學到工作都是另一條生產線上的,和普通人沒有交集,哈哈。全國就那麽幾個畫院招生。能考上的人應該都是出類拔萃的。喜歡你的繪畫作品,也喜歡你的一些隨筆,你是個好老師。一份自由的生活(精神上,物質上)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能力,運氣都重要。恭喜你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
至於海歸,我一位朋友海歸沒有選擇去清華,而是去了中科院,理由就是隻想安安靜靜做科研。你要真覺得每個人都是奔“升官發財”去的,那我隻能說您的mind有點petty 了。再說追求升官發財有錯麽,如果這是中國人眼裏的成功?隻要手段對就行了。
至於挫折,誰沒有點啊。您怎麽就不能辯證的想想,沒有以前那些挫折,就沒有今天的成功呢。有幾個人好事都占盡啊。
至於種族主義,哈哈,先把這個詞弄明白意思再說吧。
我一女流之輩,反感男人做祥林嫂。這個您倒是可以說我 sexism 哈哈。
不說了,周末魚塊。
愛與恨,純粹個人立場,無可厚非。
不過我想提醒一下樓主: 當年你上學,基本免學費,國家替你出了吧?
還有,當你享受美國的富裕,欣賞他們“blessed ignorance" 的時候,也不妨想想美國光鮮富裕後的代價:美國人口占全球二十分之一, 但消費全球五分之一的資源。美國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也請想想美國給伊拉克,阿富汗人帶來的災難。
說這些是想說明,美國人文教育強調 critical thinking. 嗬嗬。
關於海歸,可能你接觸的是那樣的人。不過,中國現在機會多,海歸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不少80後在這邊讀完本科就回去了。沒那些權阿貴的想法,就是找一份工作,安安穩穩的生活。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看了你對海歸的誅心之論,再看看這些年輕的孩子們,我隻能說你的話讓人很寒心。
把海歸們說的那樣不堪,我看到的是你的自鳴得意。不過,你能有這種心態是因為你現在的情形。換成是他們,你未免不是他們中的一員。站什麽山頭說什麽話,樓主現在站了個"好山頭"而已 (好不好依人而定哈)
說真的,羅耀拉大學怎麽樣,你認為它好就夠了。別人的看法,I couldn't care less if I were you. 樓主自己把身份地位這些東西太當真了。
很好且永遠是不會改變的借口:)
hmm... kind of argree with you! Some points of the author is right, some are wrong.
I think it all depends on people's mind-and-value which is influenced by his/her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as a whole. Now we have Eastern/Western society value different things on different ways, how come one compare?!
AND, we also have many good things in China! Please don't forget it!
而且,人唐僧師徒最後沒滅亡呀,都得道升天的說:)
拿美國好的和中國不好的比,好比拿桔子和蘋果比吧 :)
方可理喻
的確,鴻鵠難效燕雀之樂也:)
如人飲水,冷暖自治,如人試履,舒適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