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漢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人喜歡“誇大其詞”

(2011-11-30 18:02:22) 下一個

中國人,尤其是名人,都要有一張厚臉皮,如果沒有,就一定失敗。或者說,如果臉皮薄,覺得壓力大,不如不要做名人的好。公眾已經習慣了被吹出來的業績,如果實事求是,就沒有亮點,被拋棄。

如果一個美國公司的中上層職員,規規矩矩地回中國創業,一般也就有幸在個人履曆裏寫上一條:曾經擔任某某公司的部門主管,或者某一項研究曾經獲獎,或者畢業於某名牌大學,都隻是無數同類人才中一些必要的資格而已。甚至於,很多的個人資曆,如果是與其本身的工作性質有關,或者說因為你擔任了那樣的工作,必然要做的工作,是不可以單獨羅列的。

如果你就這樣規規矩矩,中國人就看不見你的稀奇。於是就要把每一個細節拿出來添油加醋,寫出自傳了,開起講座,都要好好挖掘發揮出來,把一個工作裏麵遇到的人和事,以及這個工作可能遇到的人和事,甚至沒有但可以邏輯上可能的人和事,通通吹一遍,把中國聽眾搞得如癡如醉,崇拜得不得了!

我記得最早的時候美院來西方訪問(旅遊)的教授,把拍的照片做成幻燈,就可以到處開演講,說得唾沫紛飛的,所有的人印象裏他儼然已經是美國教授了。從西方回去的藝術家,也就在一些著名的美術館前麵留個影,運氣好的和某個美國藝術家握個手,回去就很不一樣了,凱旋歸來一樣,出著作,寫評論,都說自己“轟動西方畫壇”,就可以他們自己以為的西方態度指點江山,牛得不得了!

實際上,名人做的這些“牛”事都隻是對中國的公眾投其所好而已。就象一個知識分子去農村作報告,他一定不能謙虛的,要擺出一種在城裏作大學問的樣子,否則就傷了老百姓的心。尤其是,如果當地領導如果用很高的規格接待了你,向老百姓宣稱他們請來的是什麽博士或教授,你可千萬不可以謙虛自己是副的,那樣的話,不僅得罪了百姓,也得罪了領導。

於是在中國就有了這樣的潛規則,一定要誇大其詞,如果你參觀了白宮,一定要說看見了奧巴馬;如果你畢業於名校,一定要附帶說成績優異;如果你搞得一個職位,一定要說它如何如何高位;如果你曾經和哪一個名人握手,一定要說成是老朋友,如此這般,其實明眼人一刮到耳朵裏就能知曉裏麵的戲文的。

但是,有時候這類誇大其詞,因為屢屢得逞,培訓得說話寫書的人膽子越來越大,真的如同去了更鄉下的農村,以為沒有人能知道底細了,就終於要陰溝翻船。真的要怪中國的公眾了,因為他們自己需要那樣的“導師”和“領袖”,甚至已經開始尋找中國的喬布斯了不是?這些牛人也就應運而生。我不是說了嗎?美國哪裏有什麽“留校任教”的近親繁殖係統,李說自己從那家大學博士後了就成了終身製裏麵最年輕的副教授,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這個終身製的係統,他從同一個學校出來,不管成績怎麽樣,都不可能踏足,因為這不是哪一個人可以說了算的事,終身製教授必須是公開找的,而本校的畢業生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外,就好像評審畫展,評審人自己的學生不可以參加那樣的畫展一樣,避諱是必要的。更不用說他連合同或聘書都找不出來,在最終的終身合同以前,每年都有合同和聘書,等到終身評審,一定有一大堆這樣的信封袋子,不要說抽出一張紙片片了。但是有人可能連這樣的遊戲規則還不知道,就信口開“牛”了。充其量就是研究為主的博士後,或者做了教授的助理,或者助教,離教職十萬八千裏,非說帶過博士,就是教授了,也隻能忽悠農民了(-最新的報道告訴我,他隻是被聘為客座而已,因為客座的資格是不需要正規評審的)。但是公眾就喜歡被忽悠,寧可相信他們的偶像真的很傑出,傑出可以到了神奇的地步,也是應該的。其實中國人在西方能夠混得象李先生這樣的,的確沒有幾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沒有必要渲染,在微軟做到高級經理的位置,是很不容易的,他突破了華人謀職的玻璃頂,我們應該在這個上麵看到他的成就。

我一次偶爾聽到一個洛杉磯有名的華人律師在中文的電台講述自己的成功經曆,最後一句讓我捧腹:我很成功地加入了美國公民的行列,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去呼籲中國的民主人權。原來,他所謂的成功也就是做一個美國人罷了,而他的生意卻全是對中國人做的。華人在美國有自己的各行各業,在自己的小社會裏生存比較容易,要象李先生那樣在公認的大公司做到那樣的位置,幾乎不可想像。

但是隻是把這一點告訴中國人一定就不算成功了。就好像如果你問任何一個美國藝術家,陳逸飛知道不知道,沒有人會知道。但是作為第一個進入美國高檔商業畫廊的中國畫家,他就是很了不起了,如果隻是告訴中國人這些,公眾覺得不滿足。他們需要神話!他們要看到陳和名人在一起的樣子,他們要看到老外慷慨的評語,他們要看到轟動的事件,最後有理由自己掏腰包去挺,最後搞出基金來,成為生產力,這可能就是李先生的路子了。對於個人的成功,沒有什麽不可以的,一個籃球明星都可以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這些社會名流因為浮誇的風氣被吹得過於強大並開始吸金的話,就自然剝奪了老實人的機會。

因為顯然,“誇大其詞”不是真的創意,不是真的生產力。中國的喬布斯不會有,因為他們必然會被公眾所拋棄,被虛構的更輝煌的“成功者”踩到了腳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虛榮和浮誇恐怕一部分是和西方(尤其是美國)學來的。中國傳統文化講究謙虛,講究低調,用英語來說就是Self-deprecating.美國文化才喜歡誇誇其談。您要是體會不深那天可以去您所在的學校商學院去走一遭。碰上雞尾酒會(學校每年秋天都應該有一些這樣的招聘會),隨便和那個美國MBA聊一聊。不到五分鍾您就能發現,他們對於自己一知半解,甚至幾乎不太了解的東西,也能談得頭頭是道,好像專家一樣。絕對不會承認自己對哪一方麵不懂,一定要顯得自信滿滿,樣樣精通的樣子。去看看美國人的簡曆,一樣把自己的經曆說的天花亂墜,地湧金蓮,還美其名曰"發掘個人經曆的閃光點“。在這種大背景下,內斂謙遜的中國人就常常吃虧,明明幹了活卻得不到承認,功勞都被組裏能說會道的美國人搶去了。
當然美國人通常不會直接撒謊,通常隻是過於潤色和誇張而已。
漢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otpepper的評論:
Thanks!
hotpepper 回複 悄悄話 Thoughtful comments, hit the heart of the "popular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ind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