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57)
2013 (97)
2014 (84)
2016 (43)
2022 (1)
2024 (93)
有網上文章談論“哪些人住在美國的豪宅裏?”,興趣勃勃地分析了在美國的那些所謂成功人士,就族裔和職業說出了一個大概和分布(其實也就是住在高檔住宅小區裏的中產)。我深不以為然,評論說:“什麽‘豪宅’,這些人住著一定是‘俗宅’罷了。”
有網友又問:“住在豪宅的人都幸福嗎?”,我又說:“他們怎麽會幸福,他們的眼睛盯著更‘俗’的‘豪宅’呢。”
於是博主生氣了,說“讀過你的文章,看過你的作品。隻是這次比較搞不懂你,下結論要有理有據。住豪宅的人就‘俗’,按照你的理論,不住豪宅的人就‘不俗’?住豪宅和你所謂的‘俗’之間的必然聯係是什麽呢?這是一個什麽邏輯呢?”
我說:“因為啊,之所以被稱為‘豪宅’,一定是俗的;如果一處有品味的宅邸,是不會被稱作‘豪宅’的。你想一想,是不是這樣?哪些人住的房子被稱作‘豪宅’呢?”博主說:“不能同意你的看法了。在美國都是稅後的錢,人家住貴的房子,每年對學區和聯邦,交的Property tax 都高出很多,付出的也多。算個數學:兩戶人家都有200萬,稅率都是3%一戶:住50萬的房子,150萬存銀行,每年交1萬5千的地產稅,學區稅大概占一半,有7500的學區稅;另外一戶,住200萬的房子,每年稅金6萬,學區稅約3萬,那麽這兩戶對學區,對聯邦誰的貢獻大呢?如果按你這樣單純的定義的話,我不知道別人的想法,反正我個人不認可的。”
我說:“反正隻不過是個房子,要搞得‘豪’了,裝出有錢的樣子,很可笑。至於交稅,不是交聯邦的,隻是地方稅(城市)而已,取於斯,用之於斯,談不上多少貢獻。我自己絕對不會以多交房產稅為榮的。”博主終於火了,擠出這樣的話來:“···你的態度令人想到酸葡萄耶!!(一定是台灣那邊的:)”
我說:“我又笑了,一說人可笑,就是酸葡萄,是不是有點把人看扁了?你也不問問別人是不是也住在你所謂的‘豪宅’裏呢?隻不過不想被人這樣稱呼罷了。”,博主嬉笑:“既然你自己就住在‘豪宅’裏,按照你的邏輯,也‘俗’咯?哦,我明白了,別人住,叫‘俗’,漢至住呢,就叫‘高雅’。偶也忍不住滴笑料”
我接著說:“錯了錯了,我沒有住在‘豪宅’裏,我住在獨門大院子裏的大宅子裏,不敢封‘豪’,而且我也不住在小區裏,噴水池是自家的(她文章裏講的以下都是小區公用的設施),蓮花池也是,遊泳池也是。”她無語,良久,有網友說:“哈哈!佩服漢至的謙遜,也想讓你談談豪宅的叫法有哪裏不妥?”
我說:“那就造個句子吧:···”
1. 比爾·蓋茨住在他的豪宅裏 - 你會覺得好笑,他的房子有必要說“豪”字?
2. 畢加索住在他的豪宅裏 - 你會覺得好笑,藝術家怎麽能用“豪”字?
3. 柯靈頓住在他的豪宅裏 - 你會覺得好笑,政客收了賄賂?
他們都住在好房子裏,大房子裏,但是能叫“豪宅”嗎?那麽還有誰敢住所謂的“豪宅”呢?
這個“豪”是不是隻是為了滿足一個普通人炫耀財富的心理?如果為了炫耀,怎麽會不“俗”呢?其實這個所謂的“豪宅”的用詞,一定是港台傳過來的,和什麽“別墅”什麽在的一起,在中國人心裏築成了財富的“豪門”。
另:歡迎討論我的文章,就一個房子的叫法,我可能較真了一點。但是,我也希望大家不要對“俗氣”太計較,明明俗了一點,卻容不得別人說,也不好哦。我去拜訪過很多“豪宅”,哪怕房子又空又高,往往沒有入眼的畫來點綴,有的人竟掛上很俗氣(對不起,又要冒犯了)的絲絨畫,翠翠綠綠的,粉粉豔豔的,瑣瑣碎碎的,都有,如果拿不定注意,最好聯係我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