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漢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吃魚吃肉不吐骨頭怎麽可以?

(2011-08-22 21:37:57) 下一個

吃魚吃肉必須吐骨頭。

在美國,魚肉一般都處理過,吃的時候不用吐骨頭,而即使是燒烤,用的肉也多半沒有骨頭。美國人喜歡方便,結果他們不知道本來吃魚吃肉是應該吐骨頭的。

我在這裏說的不是飲食文化之類的東西,而是“政治經濟學”。它的偉大實踐地-華爾街告訴我們:錢是通過智慧賺來的,成功人士用聰明才智賺了錢,再用基金和慈善反饋社會,實在幹得太漂亮了!不過,他們忘了,吃魚吃肉必須吐骨頭,而看到骨頭也可以推斷有人吃了魚吃了肉 - 動詞“魚肉”。

你肯定見識過紐約,香港,或上海的繁華和光鮮,也無奈於這些城市擁擠髒亂的居民區,好像是一對孿生姐妹,她們總是相隨。為什麽會怎樣呢?我來告訴你,光鮮繁華的城區好比是吃魚吃肉的地方,那麽肮髒雜亂的居民區就是吐骨頭的地方,有吃就有吐;如果都隻吃青菜湯,那就是遠離城市的地方了。那些居住在下層的市民,白天就必須衣著光鮮地去商業區甚至商務金融區上班,在那裏接受“魚肉”的過程,晚上又浩浩蕩蕩地被“吐”回到自己的居民區,生活就是這樣無奈,可是他們又必須保持著對光鮮的“魚肉”之所的無限向往,而厭惡自己實際居住的地方,久而久之,生活就是一種從現實中“鯉魚跳龍門”的過程。

對男人來說,不被“魚肉”而“魚肉”別人,就是成功。在不象是吐骨頭的地方貸款買一處房子,好像是擺脫被“魚肉”的一種象征,但是他們不知道,被銀行家“魚肉”其實更慘,因為後者不吐骨頭。對女人來說,不被多數人“魚肉”,隻給少數人“魚肉”,似乎是“硬道理”,於是找那些“魚肉”別人的男人嫁了,越是“魚肉”得凶的好像越陽剛一樣,但是她們沒有想到,現在新的婚姻法出台了,保證這些男人“魚肉”了她們以後也不用吐骨頭了。

哎!你以為西方為什麽原來那樣幹淨,連吐骨頭的地方也沒有?因為當初歐洲列強的時代,他們“魚肉”的是遠在印度和中國的冤大頭,骨頭不吐在自家門口,於是為中國人創造了巴黎、倫敦、米蘭、維也納等一批美麗浪漫的城市神話。現在時代不一樣的,要連著骨頭吃魚吃肉才是最清潔的經濟啊。

我想,蘋果好像做到了,當一個美國人把蘋果的係列產品裝備在身上的時候,就好像給了蘋果公司和網絡服務商一根狗繩,每個月上百美元的費用會自動從銀行戶頭上被取走,而心情還是那樣愉快!哦,想起來了,可能吃狗肉不用吐骨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ridiculous!
peter4ever 回複 悄悄話 D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