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了!
(2011-03-17 09:32:08)
下一個
日本地震了!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是美國的夜晚,有網友在QQ上發言:“熱烈祝賀日本發生大地震”。我當時以為是惡作劇,或是反日情緒的一種宣泄,沒有在意,去睡了。第二天早上,才正式的看到網上新聞報道,我竟然覺得非常傷感!這是極複雜的情緒,看到海嘯中象糞水一般的潮水將他們的家園一掃而光,除了同情,我找不到任何其他的詞匯--- 日本人最會過細致潔淨的生活,而這樣的“懲罰”對他們來說,的確太悲劇了!我在這裏說“懲罰”,毫無疑問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們有多少戰爭的傷痛一直以來就等著由這樣的“懲罰”來撫慰,我們一直以來就沒有其他的機會。但是,當真這樣的“懲罰”降臨到我們昔日的敵人身上,落實到具體的每一個並不真的有罪的昔日敵人的下幾代人身上,我又著實覺得這樣的“懲罰”太過了,沒有任何人類可能有罪到必須接受這樣的災難。今天我在學校教畫畫,一個日本女生和我聊起她家的情況,說她爸爸離開東京的時候正因為地震,在機場等了兩天;她媽媽還在東京的家裏,都傳說地震還有可能再逼近東京,也都很緊張,但是家裏有好幾匹馬要照顧,不情願走······ 因為正好在說畫畫的事,我突然想,這日本啊,就好比是一張已經畫得太細膩的素描,可是就是“形不準”,現在要修改已經太晚了(也不舍得修改),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日本當初對中國的國策是用侵略的手段進入大陸(他們從來就不願永遠做島民),可是這樣的方式,即使以極端的暴力也無法得逞 - 這就是我說的形(疆域)不準。二戰以後,盡管埋頭經濟建設,把生活搞得考究體麵,但是還是逃不過宿命,在這樣的島國上,實在沒有多少資源和生存希望的,搞這樣多的核電站,本來就是一種絕望的掙紮,他們哪怕強占更多的小島,在海洋上畫上更多更大的泡泡圈圈,也終究一樣。再說中國,在畫畫裏叫形是準了,但是沒有“結構”,什麽是結構,我不說大家也懂了,結構不好,哪怕光影效果畫得再漂亮,畢竟隻是表麵的東西。但是“結構”這個東西,一旦你理解了,馬上就可以在畫麵上體現出來,是很容易修理出來的,而關鍵是一個“悟”字。這就是為什麽中國比日本更有希望,成功隻在反手之間。可能讀者會疑問,我說的日本的“形體”要怎樣才算準了呢?我可以稍作解釋,我們可以看看德國,就曾經和日本一樣屬於焦慮和狂躁的一族,但是戰後主動和歐洲其他國家結為一體,成為歐盟的領頭羊,就是“形體”準確了。而日本,非但沒有和大陸國家結盟,還一直起爭端,就是沒有發現自己“形體”的問題。說得透一點,日本一開始就不應該在現代社會以清人入關的方式企圖挑戰並進入中國,當這樣的方式所帶來的怨恨無法化解,使得自己沒有了退路的時候,確實需要有智慧的人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