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自:
東方少(dongfangshaoer)我從小不是個愛喧鬧的人,但也談不上孤僻。小時候的生活,絕對談不上不幸福,卻不是太單純。單純的日子有過,但都是在七歲以前。也許因為當了母親,小時候的事情正在一點一滴地回到我的記憶中。
在北京,陽光十分燦爛;見過北海公園裏的蓮花,喜歡西葫蘆的口感,還記得跟著姑父到過北京廣播電台,聽著他糾正北京小女孩們的發音。她們習慣性地把七發成“尖字”,聽起來有點像英語裏麵那個舌頭碰牙齒才能發出的”T”。當然還有表哥博兒,他十來歲的時候仍然喜歡和公房新村裏的兒童玩耍。我學會很多男孩愛玩的遊戲,包括打彈弓。那時候孤獨沒有來過。
到了上海之後的孤獨,多源於語言上的障礙。聽不懂小女孩慣用的俚語,以及她們給彼此之間所起的綽號,也就不可能融入她們的小圈子。隻有父母也遷就了我,常常用普通話來交流,可是,他們並不真正地了解我的很多想法。也許,孤獨就在那時候傾入了我的心靈。但那種孤獨,是在喧鬧的人群中的孤獨,它們並沒有造成我在成長方麵的缺陷。奇怪的是,一年下來,我竟然學會了選擇性的孤獨。那個時候,雖然小學已經開始分重點和非重點,但我們所過的生活並非像現在的小學生那麽不堪。我好像有不少的時間看書,父母常常把他們讀的書隨手放在吃飯的桌子上,他們的床上,甚至的洗手間的浴缸邊上。於是,我有了選擇孤獨的權利,學會了看他們看的書。
有的書我當然是看不懂的。必須感謝父母的是,他們在給零用錢方麵是豪爽的。這種奢侈的善良給我童年時的孤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我被允許自己去買書。我最喜歡去的一家書店是在淮海路上。可惜實在記不住哪家店的名字。猜想一定是某個新華書店。在那裏我可以任意地買書,不過,讓我很得意的事情是可以把剛剛買來的小說一口氣看完,轉手又賣給書店。因為我是常客,店裏的叔叔早就認識我了。從來沒有猜測這書是偷來的。於是看完一部小說,又把百分之九十的錢要回來了。很得意。
當然,這種買書的欲望和想在書店對麵的長春食品店裏的牛肉幹產生強烈的矛盾。有時候是《三毛流浪記》贏了,有時候卻是牛肉幹或栲邊橄欖贏得了我的心。一邊看書一邊嚼牛肉幹,當然是最完美的孤獨。那個時候如果母親喚我去做一件小事,我都會覺得不耐煩,但去看電影是個例外,因為那種感覺刺激是難以拒絕的。那個時候,心上沒有塵灰,對孤獨和喧囂似乎都可以接受。如果需要選擇,我寧可選擇孤獨。不過,童年的孤獨並不是有百利無一弊。記憶中的一弊就是和小學班主任的溝通很差,聽課不大專心。她老是和我父親說,你的女兒其他沒什麽問題,上課精神不集中,向她提問,她常答非所問,不太清楚她在想什麽。還有啊,她在看一些和她年齡不符合的書。父親淡淡一笑。
學會了孤獨,大概也就是學會了和自己溝通。然後又學會把腦子裏的想法寫下來,這時候才明白,一個人的孤獨中有莫大快樂的欣慰。
出國後,個人的思考和獨處的方式受到挑戰。特別是最初的幾年,有一種渴望融入的衝動。也許是受新文化的衝擊吧,學會了一些不同風格的時尚或者諷刺生活的方式,和形形色色的人交往過多,反而失去了以前的特立獨行。
等你越過這個時期,又會回過頭去擁抱孤獨。假如你有碰巧天性敏感,你的懷舊的孤獨感愈加強烈。成年後的孤獨是有益處的,它迫使你專注地做一些事情,或寫作,或練字,會看書,或者是練瑜伽,都會帶來一些成果。
但畢竟是人,長期的無休止的孤獨是撐不住的。人總是有一天要成家的。成家的一個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假入這個願望都滿足了,你還有理由孤獨嗎?當然有,不然就沒有那麽多有家庭的人常常都掛在網上了。網絡提供了一個溝通的平台。它給你很多,也從你身上拿掉不少原創的能力。對此不必大驚小怪。隻要你懂得收放自如。
但是今年的一切不一樣了。我終於從很孤獨的習慣中走出來了。當我望著自己的孩子,我沒法不看著她,沒法不把她的小腳丫子放到我的臉上,讓它們在我的臉上踩出一行行的腳印。隻有在她熟睡的時候,在把爐灶上的灰塵或油煙打掃幹淨的時候,我才敢回到以前的孤獨。而這種孤獨不是被強迫的。是作為一個人,想保持一個個體存在的一份努力。一個人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尤其對宗教的體驗,似乎是在獨立思考的時候才能完整地完成的。我相信這樣的孤獨是人性中最美麗的缺陷!我要在新年裏過得更孤獨一些。
我做不到徹底地放棄網絡,但會用一個更孤獨一些的網名。我很感謝所有的網友曾經給過我的靈感,鼓勵和善意的批評。我要感謝機器兄曾經寫過的很多的美文。我對他虎年的大作存有期待和可能的挑剔之心:)。我固執地想聽他把江濤們的故事講完,更想了解他找到基督教和佛教的共同點的心路曆程,還有,他心目中的那個陽光的“少年中國”的雛形。
有夢的人也許是幸福的。以此小文和所有的網友共勉。住元宵節玩的高興。
注:這篇是東方少對《
蓮花的品格 》一文的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