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bp.blogspot.com/_6GacqZiTd4U/SjWl-Du3wlI/AAAAAAAABYo/QXoco-RLBb8/s320/lincoln-railsplitting.jpg)
真正的英雄能夠在逆境中堅苦卓絕。在曲徑通幽中實現理想。隻有這樣的英雄才能擔負起民主自由的重擔!沙的文章是對魯迅精神的曲解。魯迅說:“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軔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
魯迅說“一向缺少失敗的英雄”。象遇羅克、張誌新,他們失敗了,他們是英雄,但他們不是失敗的英雄。失敗的英雄能夠在失敗中求生、求活並求勝。鄧小平是一位失敗的英雄。鄧可以在六十年革命生涯中幾起幾落,卻始終保持自己的政治理念。鄧在濟南時,下車伊始,隨著人群高呼:“堅決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鄧還說:“絕不翻案”。然而,鄧是“鋼鐵公司”,在文革中“占著茅坑不拉屎”。鄧小平“人才難得”。“鋼鐵公司”,“占著茅坑不拉屎”,“人才難得”——這三句話是毛澤東對他的評價,而毛澤東是其思想路線上最大的敵人。鄧小平堅持自己的政治理念,鐵骨錚錚!毛澤東知道魯迅有骨頭,知道鄧小平有骨頭,男子漢就是有骨頭。
魯迅說“有軔性的反抗”,就是能曲能伸。兩年前,為追悼二十年前那場悲哀,在痛定思痛中,筆者寫過這樣的一首詩《草木的啟示》:
冬天來了,
萬木撒下了繁榮,
生命濃縮到了最低限。
沒有忍耐,
怎麽會有夏天的 -
繁花似錦。
真正的勇士,
在進退間堅忍不拔。
祝福祖國。
如果那些勇士們活著,他們能在各自的崗位上,不是單憑著一腔熱血,而是堅定地、不怕犧牲地為自己的理想,為中國人民自由民主事業做著“有軔性的反抗”,我們的事業會更加輝煌。我們中那些可以在輝煌的那一刻為理想燃燒、而犧牲的人,有幾人能為“有軔性的反抗”而奮鬥終生?
魯迅說“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魯迅談到了“敢”,那是膽識。談到了“單身”,那是孤膽。談到了“武人”,那是信念和技藝。談到了“鏖戰”,那就是不屈不撓。做一個“砸不碎、煮不爛的鐵豌豆”!如果有了這樣的男子漢,帶領出一批這樣的男子漢們,才會有伸張正義的力量,才會能與邪惡力量抗衡。幾千年了,文天祥、張誌新常有,“單身鏖戰的武人”不常有。俱往矣,無數英雄先我而去,誰為我社會之中堅!於右任《讀史三首之一(1934)》雲:
風虎雲龍也偶然,欺人青史話連篇。
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數十年。
![](http://3.bp.blogspot.com/_6GacqZiTd4U/SjWlcXYmvtI/AAAAAAAABYg/igjqPgQ6fuc/s320/linken3.jpg)
“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我們這個民族,與其說沒有憑吊叛徒的傳統,不如說沒有憑吊叛徒的勇氣。然而,我們活著的人,又有幾位不是叛徒?清朝統治了我們三百年,那些抗清的英雄今何在?自革命的那一日起,“以革命的名義”,我們給了天下多少許諾!我們讚美過美利堅共和國,我們許諾過“自由和民主”。我們以革命的名義,為了自由和民主向蔣介石政府宣戰!然而,今天,筆者以世代在中國這塊土地上耕耘的農民的後代,問國共兩黨,誰敢說沒有背叛!
筆者呼喚的男子漢不是流血犧牲。是理性,是思索,是堅忍不拔,是鐵骨錚錚;是溫文爾雅,是外圓內方;是從容不迫,是遊刃有餘,是遇事不驚;是任憑巨浪排空,勝似閑庭信步;是“失敗的英雄,軔性的反抗,敢單身鏖戰的武人,敢撫哭叛徒的吊客……”——是所謂鐵血男兒,甘為蒼生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