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城的《書香之家》看了豆豆轉載的《中國詩歌藝術概述》,讀後很有些想法,想與大家交流。
詩者,思也。
詩與其說寫的是詩人的遭遇不如說寫的是詩人的情懷。詩的最大特點是精煉。由於精煉也就隱瞞不了什麽。詩人的感觸透過了字句,直達讀者的心靈。有時字句已經忘了,而是人的幽怨,感傷,豪氣或喜樂,還在你心中激流澎湃。
詩寫的詩人的情懷,具體事件的情節並不重要。所以有的詩直接拋去事件和原因,而借助於不相幹的事物,去描寫這種情緒,如失落,如憂傷。所以,詩是其他形式的作品所不能取代的。
好的詩多來之於大的際遇。“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毛澤東在廬山會議上,麵對群山,心潮起伏,如一幅油畫躍然紙上。“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李(唐)後主的惆悵、哀怨讓人柔腸寸斷!這時,你仿佛親耳聆聽詩人對你訴說,是他心靈的表述,而你透過時間的跨度,直接與詩人對話。為之震撼!
詩是歌。
俗語說,“女愁哭,男愁唱”,詩便是歌。詩的格律、平仄便是歌的形式和要求。在古代,詩人是不要花很多時間在平仄上的,因為歌就是那樣唱的。後來,古曲不唱了,歌的節律豐富起來了,而詩的節律並沒有變。這是詩與歌的的一次脫節。此後,追求古風是一種時尚,詩專有了古曲的節律,就是今天的平仄。由於物質文化生活的貧乏,詩仍是一種文人雅客的娛樂手段,人們對平仄並不陌生。這時的詩,由於嚴格遵守平仄,所以仍算是歌。
自西洋樂曲傳入中國,古曲逐步從大眾文化中消失,代之以現代歌曲。詩的節律的學習無異於考古。這是詩與歌的第二次脫節。而人們的情懷在歌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達,也就是詩在歌裏得到了最好的表達。“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這是多好的詩啊。
詩以表達思想。
而現代詩的另一個分支,完全拋棄音樂的娛樂性,和節律的要求,以表達詩人的情懷,又有兩個分支。一個是韻律詩,一個是白話詩。韻律詩(poem)仍有押韻的要求,或一韻到底,或中間轉韻,或一讀一韻;或一句一韻。仍有一種樂感的美。白話詩就什麽也不講了。
但詩的魂卻無處不在。你可以小說中、散文中看到詩的影子。隻要能在字麵以外,與讀者達到情感的共鳴,就是詩。談到情感的共鳴,也就因人而異了。所以有的詩在一些人眼裏是好詩,在另一些人眼裏根本不是詩。我為毛澤東的詩所震駭,卻讀不出江澤民的情感,至少上文中的兩首對我來說隻是“糖水”。北島的詩寫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這個時代的人有些讀不懂了。
本文是筆者對詩的理解,沒做考古性研究。筆者理科出身,雖然愛好文學,卻沒有過機會學習文學和曆史,外行話是難免的,懇請大家斧正。
詞譜是不是古曲的“歌譜”?
如果詞牌是古曲的歌譜,那麽現代歌曲的歌譜,也可以作詞牌啦。基於這樣一個理解,筆者用《澎湖灣》的歌譜添歌詞一首,供大家欣賞:
[澎湖灣] 心中的老校園
晨風習習老校園,
朝霞布滿天。
沒有火樹綴銀花,
隻是冰淩閃枝端。
行在周末的大道上一遍遍回想,
也是早晨的班車上總是耳邊隆隆地響。
那是早行的人們呼喚城市出夢鄉。
頂著星辰迎著薄霧振奮的老校園。
討論功課爭吵時弊活躍神采多飛揚,
直到時鍾預示最後的班車在路上。
老校園,老校園,心中的老校園,
有我多少癡情的懷想,
陽光、草坪、大講堂,
還有許多老師長。
有人說現代詩已死,筆者在歌曲裏,卻讀到了許多詩。好詩。
附1: 關於《詩的起源與欣賞》
在《詩的起源與欣賞》中,筆者已向讀者致歉--沒做詳盡的考古研究。這裏把網友的討論匯集起來,權作是對《詩的起源與欣賞》文的一個補充。筆者在尊重參入討論者原意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刪節,不當之處,請原諒。
胡煥:好文!也很喜歡北島的詩。同意你對流行歌曲詩性的看法。依我看,羅大佑的很多歌詞都是很好的詩。
豆豆:同意,現在的流行歌曲中, 如菊花台, 醉清風都有濃鬱的詞味,很動人。
你的《詩的起源與欣賞》寫得不錯。 寫出了一個詩歌愛好者的真實感受。情感是詩詞的源泉和靈魂。 很讚同。另外, 你的那篇《澎湖灣》心中的老校園,如果作為現代體的詩還是很不錯的,但若把它當詞對待,無論從格式和韻律, 就很不一樣了。 並且。 《澎湖灣》並不是一個詞牌。 唐詩宋詞中的每一個詞牌(如你提到的蝶戀花), 都是有嚴格的格式和平仄韻腳的。
張戟:詞牌是不是古曲的歌譜?如果是,那麽詞就是歌詞。《澎湖灣》是現代歌曲的歌譜,那麽我的《老校園》就可以是《澎湖灣》的詞--歌詞。而《澎湖灣》就成了詞牌啦。當然了,這隻是一個想法。
豆豆:詞牌是填詞的一種格式(style) 如上所述...元曲中的一些詞牌好象也是可以變成曲子唱出來的。
漁樵耕讀:詩歌詩歌,詩即歌,或源於歌,也就是說,《詩經》的“風”是民歌,“雅”是宮廷樂,“頌”是祭祀樂。唐詩也是從“樂府”(上層社會的歌曲)演變而來,而且完善了格律(音韻,對稱,平仄),唱起來更好聽。宋詞更是歌曲,所以才有那麽多的“曲牌”。。。近體詩(唐詩以來),詩的文學性(“意”)更突出了,也就不僅僅是“曲”了。
張戟:謝謝,這就是我說得詩與歌先統一,後分離的過程。
沒做太多的考古工作,向大家道歉。照耕讀先生的說法,自唐宋以後,由於外民族的入侵,造成詩與歌的第一次脫節。隻是猜測,請指正。在那時元曲在歌中是否占主導地位?元曲的出現是否抑製了漢文化以至於不再傳唱古體詩?
豆豆: 不太清楚元曲在當時的地位。隻是小時在家中的藏書中翻到些元明清雜劇的線裝書, 還有王實甫的元曲西廂記偷讀過, 確是妙語佳句。
張戟:再謝大家指教。
附錄:中國古代用什麽方法記譜?
附錄:白香詞譜
附錄:元北曲譜簡編
附錄:湘楚文化論壇
附2:關於《詩的起源與欣賞》
作者:龍劍
古人雲‘言之不足則歌之’,竊以為未必如此,應該是在采集漁獵中,為了減輕勞作之累,先有號子之類的‘歌’。隨著人類感情和語言的豐富,才出現言之不足的歌謠。文字出現以後,一些流傳傳廣,曆史久的口頭作品被記錄下來,如‘擊壤歌’(據說這是堯時的民歌)表現了樂天知命的心理,還有表現憤怒不滿的‘時日遏喪,與汝偕亡’和表現忠貞愛情的‘上邪’之類的上古詩歌。現在已經無法唱了,隻留下歌詞成為最早的詩,當然這些詩意經過後人的修飾。先秦時代大致有三種場合會有歌唱的需要:老百姓抒發感情的民歌、會盟宴樂中助興的曲調、祭祀祖先時奉獻的樂章。這些歌詞經過孔夫子的收集整理就成了包括風、雅、頌的詩經三百篇的內容。
詩應該可以唱,所以漢代有‘樂府’的設置專門管理有關事務,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詩和歌的分家。南朝沈約辨四聲,無意中為詩歌進一步分化提供了理論基礎。在下認為魏晉六朝的樂府詩主要還是用來演唱的。長篇的‘孔雀東南飛’、‘陌上桑’、‘木蘭辭’好比是後來的說唱文學。短篇的則是歌謠,有些歌題就相當於後世的詞牌、曲牌,比如那個淒美愛情故事產生的‘華山畿’。即便到了唐代,主要是盛唐以前許多事還是可算作是歌詞,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李白的清平調。李白是作樂府的高手,他的許多詩確實令人言之不足則歌之,比如‘將進酒’、‘俠客行’等等。中唐以後,近體詩的格律嚴謹了,詩和歌的界線越來越明顯。即便如此,詩還是從民歌中吸取新的養料,劉禹錫的‘竹枝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詩中襯字竹枝和女兒就是伴唱者的唱詞。
清代以前人們一直認為李白的‘憶秦娥’和‘菩薩蠻’是詞的百代之祖,直到敦煌曲子詞的發現,才糾正了人們的看法。同詩和歌一樣,詞和曲也是先有民間的曲調,敦煌曲子詞文字都比較樸實,沒有刻意雕琢,然後再有文人優美的詞作。李白來自碎葉,對‘菩薩蠻’這個曲調是熟悉的,填詞就和作樂府詩一樣。詞牌名特別五代以前的小令都比較通俗,高雅一些的大概是因為名人名作的關係,比如那個‘憶秦娥’,可能是由於李白及其做的詞太有名了的緣故。五代以前的詞人很少又是音樂家,宋代以後情況就不同了,柳永、周邦彥、薑夔等人不僅是著名詞人,也是著名的音樂家,創作了大量的慢詞。當時叫自度曲,就是既作歌詞又作曲譜,如薑夔的白石道人自度曲十七首,這和今人隻作詞的所謂自度曲不同。詞更應該是用來演唱的,所以前人有紅牙檀板和鐵板銅琵的說法。詞譜應該是詞牌的曲譜,曲譜佚失後詞譜變成了格律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