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8)
2021 (119)
2022 (123)
“娘炮”指女性化的男性,帶有貶義色彩,最近被中國當局禁止。
圖一。韓國的防彈少年團(BTS)成功地進入國際流行音樂。他們白皙光滑的皮膚跟印象中的‘爺們’差別太大?
文革年代,我還小,對女性化的男性沒啥印象,倒是記得居住的地方有因為雞奸被判刑槍斃的。啥是雞奸當時沒搞懂,問大人人家也說不清楚,小孩子不要亂管閑事。那時家裏倒是養了不少雞,我每天負責它們的吃喝拉撒,也沒看出什麽名堂。兒時玩的東西太多,類似這樣的問題也就放到一邊去了。
到了大學之後沒幾天,我就觀察到,當中的一位男同學,從說話到動作跟女孩子都非常像。我高中畢業後,如果是繼續待在小縣城,恐怕根本體驗不到。有空應該多出去走走,增長見識,也會養成一種寬容的思維。這位男同學根據現在的定義,應該是非常女性化了。雖然大家都知道,但也不經常戲弄他,就當作不知道吧。他對其他同學都很好,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前些年,同學聚會上又見到他,還是皮膚還是那樣光滑白皙,隻是稍微發胖了一點。後來,從一位同學中知道,他從小跟女孩子玩,而我們早就在課室的板凳書桌上用小刀劃分界線了,跟女孩玩是不可思議的。:)
那時的電影電視就更加沒有這樣的人物。唯一比較大膽的是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裏麵有張國榮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是戲如人生,是一部好片!可惜張國榮過早離開了這個世界,記得在國內,尤其廣東的大街小巷,就經常聽到他的歌。
到了西方社會後,類似女性化的男人到處都是,已經沒人大驚小怪了。西方社會比起獨裁是更加寬容,更加開放。反對同性戀的也有,比如保守極右的組織。同性戀的婚姻已經在美國一些州是合法的。我雖然認為婚姻應該是異性夫妻才能有的,認為union更符合他們,但實際上還有不少法律並不適合union,可以說婚姻和union的雙軌製還有很多的局限,隻有婚姻才能解決。
據說,當局抵製娘炮文化的主要理由是低俗和庸俗。人人都喜歡通俗易懂,比起偉大光明正確是馬恩列斯毛思想理論更容易理解,接受,喜歡。當然,這些年當局也意識到,方針政策也需要通俗易懂才行。老百姓不理解,就談不上執行了。如果你認為某領導的言論太過小學生了,知識水平有限,這不完全對。這樣做是有目的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大陸,很多事情,尤其是大事隻能有一不能有二。即使有二,也是超小規模的,成不了氣候,最多是一種點綴。你想想看,大家都去跟風韓流,誰會去跟‘強國夢’?過去沒有改革開放,國門是關死了的,比如容易左右人們的思想行為。但現在不一樣了,當局唯一能做的是在宏觀範圍上禁止娘炮文化,其它渠道還是有的,但規模肯定會受到影響,除非繼續搞閉關鎖國。
娘炮現象尤其起源和走紅的原因,但從最初日本人開始這事情就是資本運作的概念。這種模式在自由經濟下是必然的,但假如要避免資本壟斷,就隻能提倡多樣化,而不能允許娛樂市場標準單一化。
其實中國政府關於娘炮這事情是與反壟斷,共同富裕,等等一係列政策相符合的,僅僅是其中一個內容罷了。
核心是製止資本控製社會。
小至玩遊戯,可看甚麼書, 劇,喜歡那個名星,學校看誰的思想,大至用那種產品,生幾個孩子,住在那裏,相信那種思想,參加那個政黨.支持那個領袖.討厭那個國家.那些喜歡的不能說,討厭的不能駡.一切由爸爸指定.這一生倒也不用自己決定了..幸福呀.
=====
此處“雞”是個同音通假字,因為原文“?”(將男作女,讀如雞)生僻,所以取同音字“雞”通假。應該寫成“?奸”
為什麽抵製娘炮文化,就一定是為了學習“馬恩列斯毛”。一個是政治概念,一個是性別概念,為什麽要在這兩者之間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如果博主把上麵那七個塗著口紅的“半男半女人”的照片,拿給西人女性評判,有多少西方女人會喜歡這類東西?如果她們不喜歡此類,那就說明西方女人一定喜歡“馬恩列斯毛”。什麽邏輯?傳統中國文化裏男性英雄的形象是什麽,現在中國那些哈日哈韓的寶貝們,有多少還知道霸王項羽、荊軻、張飛、趙雲、關公、李元霸、羅成、嶽飛、梁山好漢、鐵木真、辛棄疾、鄭成功、康熙這些男性的英雄形象?娘炮文化和當年的吸食鴉片文化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