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場雪災暴露了中國的諸多軟肋

(2008-03-24 16:49:27) 下一個
雪災導致交通癱瘓,能源短缺,電力設施損壞電力無法供應,局部物價失控,大量民工無法返鄉,行政係統反應遲鈍、運轉緩慢,政府救助缺失。據民政部數字,此次雪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565億。雪災初期仿佛隻有總理溫家寶來回奔波忙碌唱獨腳戲。這些現象讓人們產生疑問,中國真的那麽強大嗎?真的是處於五千年來最好時期嗎?

當然,僅以一場雪災來否認中國的強大,否認近年來堆積起的財富,有失武斷。畢竟

我們還有神六、神七,嫦娥還在奔月;

我們還有600多萬威武雄壯的武警、軍隊和警察和500萬以上穿製服的保安;

我們還有財政供養達4500萬的龐大的、分工精細、覆蓋各個角落的行政管製體係;

我們有高達15280萬億的外匯儲備;

我們有年產達到50150萬噸的糧食,和 4.89億噸粗鋼產量;

我們有全年21738億美元進出口總額;

我們還有難以撼動的匯率,無論歐美如何施壓,我自巋然不動;

我們還有連年大幅超過GDP的稅收;

我們有總市值達到全球第一的中石油,超過美國埃克森美孚,(雖然其產值、利潤、職工人數都與美孚無法比擬,中石油2006年營業額為684億美元,僅為埃克森美孚的五分之一)

麵 對這些數字、財富,有誰能說中國不強大。由於近三十年來的財富增長,強大的國力,使得中國擁有

建築的豪華程度遠超過國外的鄉、縣、地、省、中央政府各個部門的辦事機構;

足以維持每年高達一萬億以上的公車、公費旅遊、公款吃喝;

鎮壓每年不斷增加的、達數萬起社會群體事件強大力量;

當然,中國對外表現出來的實力,需要有前提條件,這個條件就是

第一,以犧牲民眾利益為代價。民眾為了生存要承受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等數坐大山壓迫,為了維持生存,企業、個體工商戶要忍受日益惡化的經營環境,社會底層民眾缺少在其它國家由政府提供的基本社會保障。有數字表明中國還91%的人沒有醫療保障,在此情況下,中國每百萬美元卻要供養39個吃財政飯的人,而美國僅為2.31人/百萬美元,日本為1.38人/百萬美元。

麵對基層民眾日益不滿,采用高壓來維持穩定的財富掠奪,受侵害的基層民眾在體製內有限的維權遇到的是無情的鎮壓。被欺壓的民眾、企業上告無門,無處申冤。

不僅如此,伴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加,是中石油、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壟斷性企業對下遊的肆意盤剝、掠奪,用擁有全世界1/3的收費高速公路來搶錢,使大量的正常經營的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成批失血死亡。

第二,以環境透支為代價。中國日益嚴重的汙染,每個中國人都身有同感。以至準備到北京參加奧運會比賽的美國運動隊要自帶食品。而這種環境透支許多是人為造成的,是片麵追求GDP而不注重環境質量的代價。

第三,以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現狀的包容為前提,包括在政治體製、意識形態、人權、宗教信仰、投資環境、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經濟管製方式等方麵的包容。中國的體製本質上是政府管製型體製,經濟上以給國外配套和政府主導為經濟的主要動力,民營中小企業被擠壓在一個空間,經濟的創造性基本上被仿製、盜版所替代。政治、文化上執政黨長年把持話語權,對民眾的言行無微不至地管製著。

當中國無法源源不斷獲得國外的技術,當中國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在海外遇到全麵阻力時,當市場經濟國家提高進入市場的質量門檻時,當意識形態、宗教信仰在國家之間的交往中的地位上升時,中國的財富積累的條件就會惡化。

第四,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中國的財富積累,沒有外來的衝擊,包括自然災害與國際社會的衝突下完成的。是在一個脆弱的平麵上操作,一有風吹草動,後果很嚴重,此次的雪災就是一個例證。如果與中國配套的經濟,如美國經濟發生危機,以中國對出口的依賴度,結果會受到巨大影響。

衡量一個國家的國力,國際各機構有不同的解讀,有以軍事角度為主(美國蘭德公司)、有在經濟考慮多一些的(如瑞士洛桑),有從資本角度………。中國社會科學院提出綜合實力,包括外交力、信息力、GDP、政府調控力等十項指標,結論是中國的實力在國際上排名第六。但是,這些國力的評價體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排除意識形態的影響因素。

可是,恰恰在中國,衡量國力不能缺少意識形態的因素。套用一句老話,它反映了民心。用指標衡量就是民眾的幸福感、創造性,反應在製度上就是財富的創造機製、製度運行質量好壞,市場化程度、專業化協作水平的高低,環境保護程度。

一個人高高大大、能吃能喝,不表明其身體強壯,隻有當其遇到病毒侵襲時表現出來的抵抗力,或者在遇到外力打擊時才能反映其真正的體質。透過這場雪災,啟示我們判斷中國的國力時,至少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從社會民眾的向心力、凝聚力上來衡量。由於民眾在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麵的生存保障程度低,社會貧富差距大,民間的仇富、仇官的情緒在滋生、漫延,隨時隨地可以發酵出群體行為,日益增長的民怨隻是在高壓平靜地積蓄著,這種平靜、服從不是發自內心,肯定不會長久。試想平時毫無幸福感可言的基層民眾,社會一旦處於危機狀態,何來的犧牲精神、獻身精神,危機可以使原有的國力大大稀釋。

前蘇聯,實力與當時的美國不分伯仲,可是在黃油與大炮之間分配失當,民心項背,一個超級實體,連同華沙條約組織瞬間轟然倒塌。

針對這場雪災,國外也有評論指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是分配不均和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嚴重分化社會的凝聚力。這種“軟實力”的削弱,也使中國無法真正在社會層次應付一場高強度的外部戰爭危機。”

其次,從社會動員能力、應急能力、協調能力、組織效率來衡量。此次的雪災難以看出我們行政資源優勢。因為麵對這樣的自然災害,政府應當表現出公信力、號召力、動員力、資源配置力。可是,最初讓人們看到的是行政係統反應遲鈍、運轉不協調,及至到後來廣州有政協副主席發出問責的議論時,也未見到積極的響應,反到由應當承擔首責的鐵道部出來訓斥對方無知。這就難免在國外引起猜測、傳聞,指在雪災救助中內部存在山頭與利益、權力之爭。

當年清末,武昌幾個連級軍官鬧事,就可以引起全國的連鎖反應,造成軍事指揮鎮壓係統、行政管製係統失靈,最後鬧得皇帝發布退位詔書;

明末時期,麵對天災人禍朝庭上下各懷心思,利益集團都在盤算自己的得失,結果皇帝上吊時身邊隻有一個太監。

此次雪災後國外也有評論指出,“從中國處理雪災過程可以看出,政府部門間、政府與地方、地方與地方間嚴重缺乏處理重大自然災害危機的經驗,應變能力很差。從美國誤炸南斯拉夫大使館、南海中美軍機相撞、及最近的中國雪災等危機事件都可以看出,中國危機管理、危機控製能力超常低下,各部委、利益集團之間嚴重缺少及時、有效的溝通,形成正式決策的時間慢” 這些與我們平時對外表現的強大國力非常不匹配。

第三,國家實力的根本,是創造性及由此產生的可持續性發展,因為這是具有競爭實力的國力的根本。

中國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還不如非洲的一些小國、窮國,愧對我們的GDP與稅收的大躍進。

舉目四望,近年的技術發明有多少是中國的,二十世紀三次重大科技革新,都與中國無緣。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占萬分之一左右。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約75%的高校申請很少或空白 。中國已經躋身汽車、船舶製造大國,高性能發動機核心部件和精密調控係統還不能自給。中國藥物製劑每年推出上萬種,卻沒有一項FDA通得過的合成新藥。嫦娥中國用的是從歐洲買來的技術。泱泱大國建國近60年,未見一個可能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人,愧對四大發明。而這些又不僅僅可以依靠政府主導的投入可以改變,現體製下再大的投入也會讓學術腐敗、科研腐敗的巨大黑洞所吞噬。

即使可以對外稱耀的坐落於中國首都北京中心的那個巨蛋―――中國大劇院,也是用外國人的腦袋設計的。

我們的國力有多少是以自己先進的技術、強製的標準、優勢的協作配合能力、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為前提的。更多的是以廉價勞動力在缺乏政府保障的條件下積累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隨著人民幣升值,這點優勢也會喪失殆盡。

清朝末期,也是富甲全球的王朝,有數字表明清朝的財富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結果讓八國聯軍一萬多人將當時中國的老大慈禧嚇的逃出紫禁城。原因是這個王朝自我陶醉、自高自大,缺少自我革新進取的動力與機製。

當今的世界各國,都在麵對未來自然界可能降臨人類社會的各種災難,包括物種滅絕、氣候變暖、瘟疫流行、地質災害…….;都在麵對國際社會日益複雜、日益激化的矛盾與衝突。此時需要就不僅僅是靜態的財富,不僅僅是社會安定、平穩條件下的生產能力,而是要考驗各國對緊急狀態的應對能力,社會動員力、整體協調能力,檢驗經濟係統、社會係統抵禦衝擊及被破壞之後的恢複能力。

此次雪災全社會對危機的反應機製可以看出,社會經濟係統的運行的基礎非常脆弱,負責答卷的政府當局,指揮、協調、應變、危機處理、協作、人心、宣傳、動員能力不敢讓人恭維,暴露了自己的弱點、軟肋。

我們有理由認為,未來一旦出現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其它的自然災害、瘟疫,國際衝突,以目前中國的狀態,不會煥發出強大的國力。

本世紀都快過了十年了,如果依然故我,就再不能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