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能摒棄的惡習—吃珍稀野生動物
(2008-03-24 16:49:25)
下一個
在中國食用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是非法的,但是在中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這種現象仍然在繼續。沃爾特?巴翰報道了當地居民一種不能摒棄的惡習——甚至在非典危機之後依然如此。
"環境教育和法律的實施能夠改變持續了2,000年的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及時避免野生動物的進一步滅絕嗎?"
中國南方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破壞始於1000年之前,今天仍在繼續。這導致多種動物滅絕,野生動物數量銳減,而且因為野生動物被用於食用和配製中藥,這種現象加劇了。
人們會以為,隨著該地區教育水平和城市收入的提高,野生動物的壓力會減輕。但是,實際上,野生動物食用量減少最多的時期是在2003年,因為當時公眾害怕從野生動物身上感染非典型肺炎(SARS)。2004年底,出於對非典的恐懼,對果子狸的需求大大減少,以至於141個飼養場向野外放生了4000隻果子狸。隨後而來的禽流感更增加了這種擔憂。
2006年廣東食用野生動物市場,籠中待售,眼看要成盤中餐的花麵狸。(香港動物亞洲基金)
許多中國人認為,食用野生動物是個壞習慣,有些人甚至會說這很野蠻,但是這種習慣已經在中國持續了大約2000年。2003年廣東省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半數人口食用過野生的蛇,45%的受調查者還將其稱為特別喜愛的美食。
隨著香港、深圳、廣州等中國南方大城市越來越富有,有報道說,越來越多的受過良好教育的都市人周遊中國大陸其他城市,享用瀕危動物和受保護野生動物的盛宴——為了炫耀他們的財富。典型的宴會菜單包括,眼鏡蛇和其他毒蛇、穿山甲(一種小型、有鱗的動物)和果子狸。
數字是令人驚愕的。《南華早報》報道,2001年在廣東的餐館裏,有20噸蛇和20000隻飛禽葬身人腹。整個2001年1月——蛇年的第一個月,一家名為“Chock Full O’Snakes”的廣東餐館每天供應600到700公斤蛇。廣州一些野生動物餐館可為1000人提供就餐。
2001年中國宣布,任何人被發現食用受保護野生動物將被罰款1,000到10,000元。但是2004年新華社報道,國家林業局宣布在過去10年中眼鏡蛇的數量下降了90%,同時滑鼠蛇的數量減少了75%。在中國南部的一些糧食產區,蛇類的過度捕殺導致了當地鼠類數量上升,導致了由鼠害引起的糧食大量減產。
野生動物市場從野生動物飼養場或者活躍於鄉間的獵人那裏獲得動物;交易通常給獵人和飼養者帶來了實惠的收入。《南華早報》報道,2004年飯店裏每公斤果子狸肉價值大約16至20美元。用於食用或者配製中藥的野生動物包括:毒蛇(特別是眼鏡蛇)、鳴禽、貓頭鷹、熊的器官、家鼠、穿山甲、象“鼻”、蟒蛇、大蜥蜴、虎的器官、鱷魚、猴子、天鵝、孔雀、野雞、果子狸、狐狸、鴯鶓、梅花鹿、豹貓、田鼠、蜈蚣、蝙蝠、火蜥蜴、蚯蚓、蠍子、甲蟲和繭。貓狗養殖是另一個普遍的食物來源。
野生動物飼養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研究者們認為是一種保護野生動物的方法。他們相信,與偷獵相比,養殖動物不但成本低,而且健康風險小。然而,他們也注意到,幾乎沒有人為了公眾利益或者為了恢複正在減少的野生動物種群數量而養殖野生動物。中國北方的吉林農業大學的其他研究者認為,任何關於野生動物飼養的政策都應該優先保護野生動物——而不是它們的商業價值。
在自然環境中,野生動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使社會受益。例如,某些種類的野生動物將種子攜帶到退化的土地,有助於土地的恢複。許多蛇類捕食對農業有害的動物——如糧食產地的老鼠——有助於保證充足的糧食產量。許多鳥類和兩棲類動物也能捕食蚊子、蒼蠅和其他攜帶疾病的昆蟲,減少了人類傳染疾病的風險。對野生動物飼養越來越多的關注隻會帶來非常有限的益處;自然環境中野生動物的減少將在很多方麵對社會產生危害。
對野生動物的高需求導致了廣東省野生動物的缺乏,需要越來越多地從其他地區引進野生動物,包括南方省份以及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和越南等其他亞洲國家——甚至一些非洲國家。這些進口增加了這些地區野生動物的壓力。
由於中國大陸許多瀕危和受保護野生物種的高市場價值,在香港附近地區走私已經變得司空見慣了。對香港警訊隨便一瞥,就能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2001年,香港政府查獲了2.7噸穿山甲鱗片,相當於5000到6000隻穿山甲的量。第二年,裝有600隻眼鏡蛇的板條箱被從馬來西亞走私進香港,但是警方通過一場危險的、高速的快艇追擊將其中途截取。2005年,1800隻帶皮的、真空包裝的穿山甲被發現。清單還沒完,這些事件隻代表了野生動物走私生意的冰山一角。
2003年的非典爆發在中國引起了對食用野生動物的潛在危險的普遍關注。醫學研究者們提出,非典和處理、食用某些野生動物之間存在聯係,中國政府關閉或遷移了一些野生動物市場,同時也關閉了許多野生動物餐館。在非典爆發的高峰期,廣東政府禁止了野生動物的飼養、食用和交易。但是非典危機剛剛過去,買賣就重新開始了。2007年廣東衛生局重新開展了沒收果子狸的行動,查獲了15隻果子狸和22公斤果子狸肉。最近,有人毒死田鼠並賣給餐館,這一行為被發現後,廣東省佛山市衛生局禁止了食用田鼠。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野生救援協會(WildAid)合作,於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進行了一項調查。2006年4月18日公布了結果,結果表明:
*野生動物的商業養殖越來越多;
*提供野生動物的餐館數量下降了6.6%,但是銷售野生動物的雜貨店數量上升了22.8%;
*2003年以來,對非典和禽流感的關注是動物食用量降低的最主要原因;
*被調查者中,大概63%的人相信,食用非法來源的野生動物是不安全的;
*廣州的被調查者中,70%的人認為,食用野生動物是一個潛在的危險;
*在所有被調查者中,74%的人知道,食用野生動物是違反中國法律的。
調查者說,中國需要完善關於鏟除野生動物偷獵、走私和非法交易的法律。調查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查明人們第一次食用野生動物的原因。原因包括:健康和營養(32.4 %)、好奇(31.3 %)、口味(27.3 %),以及社會地位(9.2 %)。但是被調查者中大概72%的人說,他們在過去的一年中沒有吃過野生動物。1999年的一項早期調查表明,40%的被調查者不食用野生動物,今天這一比例為51.1%。總的來說,中國南方食用野生動物的人數遠遠高於中國任何地方。
盡管最近的證據表明,野生動物的食用減緩了,也有理由相信走私依然繼續。如果像非典爆發那樣大規模的事件不再發生,公眾會再次越來越大肆食用野生動物嗎?環境教育會改變公眾的飲食習慣並減少食用野生動物嗎?我們隻能希望,但是我不是如此肯定。
就在非典爆發前,我與幾位中國生態學者討論了這個問題。雖然這些人完全理解中國南方野生動物正在受到傷害,但是他們告訴我,當宴請重要的來訪科學家時,有時他們仍會提供瀕危動物,以示對客人的崇高敬意。環境教育和法律的實施能夠改變持續了2,000年的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及時避免野生動物的進一步滅絕嗎?又一次,我們隻能永遠報以希望。
沃爾特?巴翰博士(伊力諾依大學地址礦物學專業)在中國和香港進行了大概40年兼職調查。除了擔任美國科學家聯盟的中國熱帶地區研究主管,他的供職機構還包括:香港大學嘉道理農業研究所和廣州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