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賣“矛”又賣“盾”,伊拉克得"利", 嫁禍中國百姓
(2008-03-24 16:49:25)
下一個
近年,美國派出高官特使遍訪各債權國,要求他們能減免伊拉克戰前的債務。中國政府宣布會考慮較大幅度減免。但究竟伊拉克對中國的總債務是多少,卻沒有說明。據知,伊拉克光欠中國常規武器的債務就曾達十多億美元。全部都是在兩伊戰爭的八年內發生的。當時中國是趙紫陽執政時期,開放了常規武器的出口。中國武器與美蘇的比較,雖技術上有差距,但優勢是價廉實用。兩伊均向中國大量購買常規兵器。伊拉克軍方為了打擊伊朗的坦克部隊,在全世界求購價廉又準確的反坦克導彈。經過將蘇聯、美國、中國和法國的同類產品價格性能比較,又進行了試射。最終選中了十發十中,價廉的最新研製生產的中國反坦克導彈。立即用於對伊朗的戰爭,幾乎百發百中,發揮了極大的效應,伊朗損失慘重。兩萬美金一發的反坦克導彈可立刻使幾十萬美金的一輛坦克報廢。導彈是消耗性產品,會不斷買下去。坦克也要不斷補充。對兩伊戰爭,中國在聯合國是持中立態度,所有媒體也是不偏不倚,每天各登一篇雙方戰績報導。這時伊朗軍方找上中國,詢問有無克敵之物。當時,中國軍火工業萎靡不振,全仗向兩伊出口軍火賺硬通貨振興,正應了“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一說,全國的兵工行業百萬職工樂得合不上嘴。伊朗找上門來尋求新武,正中下懷。因為兵器科學院某電子研究所正成功研製出一種電子對抗裝置,裝在坦克上,會發出幹擾敵方反坦克導彈電子波,迷惑導彈定向係統,故意使導彈感受到真坦克的前方或後方有一個錯誤的目標,從而誘使導彈向偽目標飛駛而去。聽此介紹,伊朗大喜。大批訂貨後安裝在每輛坦克上,效果立現,被毀坦克數直線下降。伊拉克方麵被蒙在鼓中,當然不知什麽原因。
中國在兩伊戰爭中,賣“矛”又賣“盾”,發了戰爭財。戰後伊拉克欠中國軍火款達十多億美元。曾決定以原油抵債,但牽涉增建煉油廠,沒成。就這樣一直欠著。八十年代後期,國家主席李先念出訪伊拉克時,竟然為了討好薩達姆,在沒與債主商量下,自行向伊拉克口頭宣布免除軍火債務,送個人情。事後,可能因無手續而作罷。所以,伊拉克至今欠中國的債務,包括軍火,估計有廿億美元以上。這筆債早就形成了三方債務。因為中國兵工國有企業早就以此債務抵押向國家作了大量貸款來營運生產和發放薪金。若輕易免除,財政上會成死賬,最後結果還是會嫁禍於國有企業職工和全國老百姓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