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太湖,已經讓很多人失去信心了

(2008-03-24 16:49:25) 下一個
亞洲周刊張潔平/太湖的無錫水域出現大規模的藍藻爆發,當局強調是天災,但其實是人禍。市區自來水變臭,持續一周,一百五十萬人的生活被打亂。這是多年來太湖工業汙染嚴重、汙水治理不力的人禍的總爆發。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曲無錫方言唱出的婉約小調,今天,卻成了現實麵前最大的反諷。五月二十八日,太湖的無錫水域出現五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藍藻爆發。近兩百平方公裏油膩的綠潮蓋滿了湖麵。臨近湖邊,臭氣熏天,令人作嘔。藍藻大規模爆發,威脅到無錫市的主要飲用水源地貢湖。當天,無錫貢湖水廠水源惡臭,水質惡化發黑,溶解氧下降到零毫克每升,氨氮指標上升到五毫克每升,出廠自來水臭味嚴重。這一天開始,無錫市除錫東水廠之外,其餘四個占全市供水百分之七十的水廠水質都被汙染。無錫市區人口一共兩百三十三萬,受影響的至少超過一百五十萬。

全球媒體都把焦點對準中國無錫,藍藻泛濫的湖水登上了國際媒體的頭版頭條,觸目驚心。這個自古被譽為“魚米之鄉”的江南城市,遭遇著從未有過的痛苦和尷尬。如今,雖然水已經不臭,但波及百萬人的自來水危機遠未結束,而這個曾經被冠以“最具投資價值”、“適宜人居”榮譽的江南城市,危機才剛剛開始。

麵積兩千四百平方公裏的太湖,橫跨三省一市,但是最好的觀景地,卻在無錫。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之歎。無錫太湖景區遍布湖灣。湖灣的風景,原本與海灣一樣迷人。但今天呈現在麵前的,卻是醜陋、駭人的綠色波浪,夾著濃濃的藍藻和臭氣,覆蓋了全部的美好。

在無錫黿頭渚風景區,無錫市民藍先生和記者一起在湖邊掩鼻歎息:“八七年的時候,我還在太湖裏釣魚呢。”藍先生是專業釣魚者,他說但九十年代以後,太湖就開始汙染了,先是魚開始有腥味,後來漸漸地釣不到魚。“後來我在無錫的水塘裏釣,但水塘必須不斷換水。九十年代以後,無錫哪還有什麽好水可以換,水塘的水漸漸也不行了……現在,到處都是汙染,我隻能跑到蘇北山裏的水庫釣魚了。”

在無錫工作了三年的德國商人馬耶爾對這個城市愛恨交纏。他說,無錫人好、景好,太湖也美,但是藍藻實在太臭了。馬耶爾花重金在太湖邊買下小別墅,誰料藍藻泛濫,這些歐式風格的房子竟然成了重災區。他嚴肅地說,太湖問題不解決,對無錫未來招商引資,可能是很長遠的打擊,“我們很看重你們說的可持續發展”。

說這話的時候是六月四日,馬耶爾剛帶著家人從蘇州回來。和許多無錫市民一樣,周末他們逃離了這座沒有清水的城市。

瓶裝水一度被搶購

從五月二十八日一直到六月三日,整整七天時間,無錫市至少一百五十萬居民的家裏,自來水管嘩嘩流出的是臭水。最嚴重的幾天,又黃又臭,就像下水道裏的味道。

二十八日這天,三十二歲的黃小姐開車到無錫湖濱飯店會朋友,車剛停下,黃小姐就聞到陣陣臭味,她以為自己停在了下水道邊上,於是往前開了十幾米,停下,還是臭味難當。下車轉了一圈,她才發現這個坐落在太湖邊的五星級酒店,竟然被大麵積的藍藻包圍,園林亭台,到處彌漫著腐爛的臭味。“後來我在酒店裏喝茶,一壺頂級的明前茶,味道竟然是酸臭的!”

黃小姐當時還沒意識到,自來水出了問題。晚上回家,開水洗澡,才發現水龍頭裏流出來的氣味,已經臭不可聞。

二十九日,越來越多的市民上街買水,超市裏的礦泉水貨架掛起了“每人限購兩瓶”的牌子,還是很快被搶購一空。小店裏的淨水則價格瘋漲,據黃小姐回憶,二十九日中午,家門口的桶裝純淨水賣到三十元一桶(原價八至十元),到了晚上,小販已經叫賣六十元一桶了,還是很多人搶著買,黃小姐也搶購了一桶。

三十日,在政府和商家緊急調配下,蘇州、常州、上海、杭州等地開始往無錫大量運調純淨水。杭州一家淨水公司的送貨司機王先生說,杭州到無錫這條線,他以前一天跑一趟,這兩天是一天跑三趟,光一個車隊,一天就要運一兩百噸水來無錫。超市的貨架上很快又堆滿了純淨水,多餘的還堆到了服裝區、電器區,路邊的小店裏,純淨水箱子也高高地壘起來,水價很快恢複正常。

可是,自來水發臭的日子仍在繼續。

一個星期,無錫街頭的酒店、餐館、理發店門庭冷落,不少餐廳打出了“本店用水均為純淨水”的招牌,但顧客依然少得可憐。

黃小姐這幾天“吃了兩天肯德基,吃了兩天泡麵,還有麵包、牛奶湊合了幾頓”。

超市裏,純淨水和速食麵各占據了整整兩排巨大的貨櫃,同時暢銷的,還有即衝的湯料、八寶粥、榨菜等各種旅行食品。一次抱走十幾盒速食麵的顧客很常見,他們說:誰知道水什麽時候能好?

黃小姐算算:“這六天花了不少錢呢,光買水每天都要幾十塊,洗頭洗澡都是用純淨水。衣服就先別洗了,換著穿。要不怎麽辦啊,還得上班啊。”

對在企業上班的黃小姐來說,每天幾十塊錢開銷並不是很大負擔。但很多老人就不同了。家住無錫盛岸老社區的尹阿婆每個月隻拿六百元退休工資,嘩啦啦的純淨水用來淘米洗菜,她都不舍得,別提洗澡了。

尹阿婆居住的老社區有幾口老井,為了應急重新?用。“但根本排不上隊,半夜都有人等著,井很快見底了,剛有點水冒出來就給人撈了。”兩個中年女士正在打撈最後一點混濁的井水,身旁放著堆滿衣服的洗衣盆:“井水再混也比臭水好啊!”

尹阿婆後來找到一樓的鄰居家,去他們自家打的井抬水。兒女不在家,快七十歲的尹阿婆每天一個人上下五層樓抬水,“每天要四桶”,尹阿婆指著一個鐵皮做的大水桶,“什麽事兒都別做了,盡忙活水了”。

孫女每天放學回家,尹阿婆盡量挑容易洗的茄子、黃瓜、土豆,變著樣兒做給孫女吃。“孫女每天洗澡,我就擦擦身,省點水。”

六月三日,尹阿婆聽新聞說自來水已經達標,立刻擰開水龍頭,接上一碗水,端起來又聞又看。“你聞聞,阿是(是不是)還有點味道?”她不放心地端給記者,隨後又自言自語:“好像還是有一點……不過比前兩天好多啦!”

她身旁並不大的廚房裏,桌上、地上放滿了各種容器,盛滿水的大鐵桶、五顏六色的塑膠盆子、空鍋、空淨水桶、花生油的空瓶。尹阿婆掰著手指頭算算,“六天,對,六天沒洗澡了。水比人臭”。

六月三日,無錫電視新聞說,經過連續幾天奮戰,自來水出廠的水臭味基本去除,水質已經穩定合格,並且符合國家標準。政府說,居民家中的水還有一點味道,是與管道存有陳水有關。

於是,六月二日晚上開始,城裏不少消防龍頭都打開了,嘩嘩流水以盡快放掉管道殘留的臭水。

無錫政府還宣布,為了鼓勵市民多開水龍頭放掉陳水,市民六月份應繳的水費一律減半。

計程車司機陳偉在聽見這條廣播時罵了一句娘。“阿搞錯啦?我們用了一個星期的臭水,不賠償我們就算了。水費減半,搞得像施舍一樣!”

家住升平巷的朱太太很無奈:“我們很省水,這一個星期也用了六十多塊錢買純淨水。平常一個月水費我們家才不到二十元,減一半水費實在太少了,買水的錢都比那個多。”

應急方案不透明

市民家中的自來水,臭味總算越來越小。

“剛開始是下水道的惡臭,後來變成了腳臭味,現在基本上是沒有了。”計程車司機陳偉開玩笑說:“不過我還是不敢喝。”

尹阿婆和黃小姐也不敢喝。尹阿婆說:“我女兒特意打電話來,讓我不要喝現在的水,她說即使沒有味道了,也肯定是用了很多化學品的,擔心對身體不好。”

黃小姐則說,她現在不敢相信政府講的話:“五月三十號那天,市領導還說,臭水沒毒,隻要煮沸了就能喝呢。你說誰相信啊?臭水怎麽能喝呢?”

無錫當地媒體是這樣報道臭水變清的故事的:“在當時撲朔迷離的形勢下,五個小時理出頭緒、確定試驗方向,四個小時拿出小試資料,三個多小時得出最後達標資料,二十小時後新工藝全部到位,無色無味的清水汩汩而出,一切好像是神話!”

這樣的“神話”卻引起了不少無錫市民的懷疑,政府稱專家采用了“大膽改進方案”,到底大膽到了什麽程度沒有異味的水是不是真的能喝?許多市民充滿懷疑。

專家沒有給出肯定的解答,政府也隻模糊地說“達標”。據此次無錫水危機應急小組的專家透露,為了讓百萬市民盡快解決喝水問題,他們的確在水源地采取了一些極端措施,“要不是為了應急,這個方案拿出去別人會罵我們的,但現在沒辦法”。

無論如何,水龍頭裏嘩嘩流出的無色無味的水,對於被臭水困擾了六天的無錫人來說,實在是莫大的誘惑。記者采訪的大多數市民堅持煮飯喝水用純淨水,但是洗臉、洗澡、洗衣、洗菜都已經用上了自來水。

一次百萬人遭殃的大規模自來水危機,似乎總算告一段落。但是,所有專家都謹慎地使用“緩解”這個詞,沒有人敢說“解決”,也沒有人敢說,即將到來的夏天,一定會再度爆發的藍藻,是不是還會讓自來水變臭。

太湖,一直是這個城市引以為豪的名片。但如今,卻讓所有客人談湖色變。

無錫中國國際旅行社介紹,這幾天二十多家香港自助團取消了來無錫旅遊的計劃,太湖水質問題還導致歐美旅行團對環太湖環境產生負麵印象,海外旅行社也將不再可能組團來無錫及周邊地區,未來的損失無法估算。

太湖,已經讓很多人失去信心了。

太湖湖泊生態係統研究站站長胡維平說:“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太湖藻類水華可能持續近五個月。”

北京專家組組長張曉健也表示,無錫市的主取水口梅梁湖水質目前波動很大,藍藻汙染團在湖麵上飄忽不定,較前幾日的嚴峻形勢並沒有大的改觀。

尹阿婆說:“太湖藍藻麽年年有的呀,而且越來越嚴重,今年肯定逃不掉的。”

四十六歲的無錫市民藍先生說:“太湖藍藻不是一年兩年了,治理汙染也治了十幾年,就治成這個樣子,政府不給我們一個說法嗎?”  

藍藻是什麽?

藍藻,又叫藍綠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藻類生物。大約出現在距今三十五至三十三億年前,已知藍藻約兩千種,中國已有記錄的約九百種。藍藻的分布十分廣泛,遍及世界各地,大多數在淡水區域,少數海產。藍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麵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一些營養豐富的水體中,有些藍藻容易於夏季大量繁殖,並在水麵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大規模的藍藻爆發時就會被稱之為“綠潮”(和海洋發生的赤潮對應)。綠潮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會耗盡水中氧氣而造成魚類的死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