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牛市”降溫:中國調高印花稅內幕解密

(2008-03-24 16:49:25) 下一個
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方原5月30日,滬深兩市同步大跌。至收盤時,滬指報4053.09點,下跌281.84點;深成指報12627.15,跌829.45點。兩市共900多隻個股跌停,成交創下超4100億的天量。這一切緣於5月30日淩晨突然宣布的一項調高印花稅的政策。當日零點以後,財政部“出其不意”地宣布,自2007年5月30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1‰調整為3‰。

在深夜發布消息令各方人士均感意外。據財政部官員向記者透露,此次提高印花稅的動議是由證監會提出後,在財政部下屬三個司討論的基礎上,於23日向國務院建議的。國務院於25日批準了這項建議。諸多機構一致認為,提高印花稅直指當前股市,監管層配合出台調控股市政策的頻率正在加大。證監會有關人士同時指出,該次調控措施意在提高交易成本,引導長期資金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29日晚間,證監會同時發布公告稱,擬對吉林敖東、延邊公路信息披露違規行為進行處罰。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向記者表示:“這意味著監管層開始著手係統性解決資本市場的違規事件。不能光看到市場流動性如何充裕,還要看到在目前火熱市場下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事件。”他強調,“接下來還會查處一大批案子。”

這個炎熱的夏天,中國股市正在迎來本輪牛市以來最嚴峻的“降溫”考驗。“兩周前,我們接到證監會的報告,表示需要財稅部門的支持,抑製股市交易過熱。”財政部稅政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據透露,5月15日,證監會辦公廳即將《當前股市狀況及提高印花稅的必要性》報告遞送財政部。財政部於次日召開由稅政司、金融司、會計司等部門參加的會議,討論證監會報告和提高印花稅的時間與幅度。

記者獲悉,此次部務會議將印花稅作為一個專題,就提高印花稅的可行性進行討論。與會者在分析了當前股市情況後均認為,當經濟過熱的時候增加稅收,而經濟收縮的時候降低稅收,符合稅收工具調控宏觀經濟的自身職能。就上調資本市場印花稅率來說,也適用這一規則。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人士也表示,“近期對於股市過熱,我們關注貨幣政策,也就是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而忽略了包括稅收政策在內的財政政策的作用。”該官員也認為,當經濟增長得過快或過慢時,可以通過對稅收政策的運用使經濟走勢變得更加平緩。通過討論,財政部與證監會達成共識:適度提高印花稅有利於當前股市健康發展。

由此,財政部明晰了提高印花稅的指導思想:一是給足市場信號,二是把握好提高印花稅幅度。財政部稅政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有關部門出台上調印花稅的政策可以說出其不意,在未使用行政手段幹預股市的情況下,通過稅收等經濟手段進行調控應該能夠起到一定作用。“在前幾年股市低迷的時候,政府下調了印花稅率。現在股市熱了,相應地上調印花稅率也是一項很自然的政策。”證監會有關官員說,“不要把它理解成是針對當前股票市場走勢的一項政策,更不能理解成是一種打壓市場的行為。”

此次碰頭會議之後,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作出指示,這一次提高印花稅,要向市場表明監管層對於控製股市過熱的堅定態度。財政部會議並就提高印花稅對股市的影響進行了評估,“會議總結”指出,一部分投資者可能會因為交易成本的升高而放棄頻繁買賣股票,從而達到抑製投機的效果。據統計,在2007年頭4個月中,兩市A股已平均換手4次左右。

財政部稅政司有關人士表示,從央行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款利率的不對稱調整,再到5月18日“三率齊動”的組合拳出擊,貨幣政策關注“資產價格”的意圖十分明顯。提高印花稅是管理層近期一貫調控思路的延續。“不過,國務院有關部門一直在使用經濟手段表明其調控的方向與態度。”財政部稅政司有關人士表示,使用這種帶有剛性特征的經濟手段,再次顯示了管理層控製股市上漲節奏的決心,其對短期市場的影響將十分明顯。

5月23日,財政部部務會議通過決定,向國務院建議,自2007年5月30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1‰調整為3‰。5月25日,國務院批準了財政部的建議。這是繼2005年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後,中國又一次對該稅率進行大的調整。“在A股持續上漲的過程中,有一個現象引起監管層高度關注,也就是新資金短期特點明顯。”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有關人士在近期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

由證監會主持、中國證券業協會與滬深交易所聯合完成的《股市資金麵考察與分析報告》認為,在理性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市場,正逐漸受非理性的因素控製,牛市的最初催化劑被不斷放大,泡沫開始累積。現在市場更多受到短期化資金主導,而投資者尤其是國內外投資者的分歧正在加大。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中心統計,目前市場平均每筆成交量已由年初的1萬股以上迅速下降到0.5萬股左右,而與顯著下降的每筆成交規模相對應的是換手率迭創新高。種種跡象顯示,短期化的投機資金占據著市場的主流地位。報告認為,資金短期化必然引起市場的短期化,最終造成價格的不穩定。“監管目前要考慮的一個方麵是,要引導長期化投資。”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的一位負責人表示。

證監會的另一份報告《引導長期化投資的政策取向》認為,資金和股價之間存在反饋和放大機製,有正的反饋,意味著也有負的反饋。尤其在短期投機資金占據主導地位的時候,這種反饋機製更加容易引起價格的劇烈震蕩。因為相對於長期資金來說,投機資金對短期收益更加敏感,價格上漲,刺激資金入場,進一步放大價格;而當價格下跌,資金紛紛出逃,進一步打壓價格。

“由財稅部門利用印花稅政策,是引導長期資金的一個重要的經濟手段。”證監會研究中心的一位負責人表示。財政部財稅研究所的一位負責人說,從曆史上來看,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最早規定的就是千分之三,1997年左右的時候認為股市過熱,才上調到千分之五,但是股市仍然高開高走。後來熊市的時候,又進行了數次下調,最後調至千分之一。

“我們不能評論當前的指數是高還是低了,但是畢竟漲得太快了。”證監會市場監管部有關人士說,不久前央行調整利率、準備金率和匯率,雖然主要針對的是宏觀經濟,但是股市也應該作出反應,但是事實上,上周一市場低開高走。此次調高印花稅,也要讓市場理解為針對市場采取的調控手段。“目前對於A股市場,國務院已經指示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用經濟手段市場化方式把股市向健康方向引導。”證監會一位官員告訴記者。

“需要強調的是,提高印花稅有利於推動市場更加理性,但很難從根本上改變過度炒作的行為,因為畢竟股市漲幅太大。政策方向是正確的,但要完全使中國股市回歸理性,僅僅依靠稅收政策還是不夠的。”國資委研究中心一位人士表示。該國資委人士建議,目前稅後利率水平仍處低位,故應取消利息稅,在增加交易成本的同時,可以起到適當提高儲蓄資金投資股市機會成本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引導H股、紅籌股公司的回歸,擴大供應量。

據記者了解,為避免央企炒股,國資委正計劃6月份與證監會聯手建立專門信息網絡,使國資委能實時監控中央企業進出股市及轉手股票。“國企是做實業,不是做投機的”,國務院國資委政策法規司的一位負責人指出,股市不能哄抬,抬高了之後猛跌,對炒股的央企會造成損害,也會對普通股民釀成巨大損失。據透露,6月起國資委將加強對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的監管工作,各地國資委也要及時研究新情況、新問題,采取相應措施促進上市公司國有股權公開、公平、公正地有序流轉,防止內幕交易、蓄意炒作,切實保護各類投資者合法權益。

記者還獲悉,證監會近期對內幕交易以及操縱行為將有更加細化的定義,意在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這與5月11日提示風險的通知是一脈相承的,管理層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加大監管力度。與此同時,權威人士預測,隨著國內有關消費品價格和資本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央行可能還會進一步加息。

記者從有關方麵了解到,證監會可能會從今年某一個時間開始,發布資本市場運行報告,加強資本市場信息散播。這個動態報告涵蓋近期的股價上漲幅度、換手率,周邊市場的供給、其他市場的估值水平等內容,客觀傳遞信息,便於市場充分理解和把握市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