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灣不應被拒於世衛門外

(2008-03-24 16:49:25) 下一個
張田勘(北京)

  台灣要求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申請在5月14日的日內瓦世界衛生大會第60屆會議上遭拒,這已經是台灣第11次申請加入世衛失敗,而前10次是以觀察員的身份申請,這次是以台灣的名義提出。

  台灣屢求屢拒的理由主要有二:台灣不是主權國家,隻有主權國家才有資格加入世衛;台灣是要借加入世衛實現其“台獨”企圖。然而,台灣堅持加入世衛的理由隻有一個:台灣人民應享有健康權和人權,台灣不能被排除在國際衛生防疫體係之外。

  雖然台灣加入世衛的努力再次受挫,但是確有必要討論一下台灣應不應當加入世衛,因為這是台灣人民應當享有的、以生存權和健康權為代表的基本人權。以此理由來看,任何反對台灣加入世衛的理由都顯得蒼白無力。

世衛在於讓人人享有健康    

  不錯,世衛的規則之一是隻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在規矩之外還有變通,這也是世衛早已用實踐表明的立場和潛規則,也就是非國家(或非主權國家)的其他政治實體或群體可以加入世衛。比如庫克群島、馬爾他騎士團、梵蒂岡,甚至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等,它們如非正式會員,便是觀察員。

  世衛讓非國家的實體加入世衛的做法,主要原因還不在變通,而在於實現它自創建以來一以貫之的宗旨:人人享有健康。世衛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成立於巴黎的國際公共衛生局和1920年成立於日內瓦的國際聯盟衛生組織。1946年7月64個國家的代表於紐約舉行了一次國際衛生會議,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1948年4月7日,該法得到26個聯合國會員國批準後生效,世衛宣告成立。

  正是在這個組織明文規定,其宗旨是期望各民族盡可能獲得高的健康水準。此後,在世衛和聯合國的一係列文件、宣言和行動中都貫徹並擴大了這一宗旨。比如,1978年世衛/UNICEF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於蘇聯阿拉木圖聯合國際會議提出宣言,在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台灣人民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員,自然是這人人享有衛生權中的一部分,世衛沒有理由也不應當拒絕台灣加入世衛,從而充分、全麵享有健康權。即使台灣不可能成為正式會員,也理應獲得世衛對待其他實體的一視同仁待遇,成為觀察員。

  另一方麵,世衛的管理者和成員大都是醫務人員或醫務人員出身。作為醫者,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南丁格爾精神理應秉承。希氏曾說,“無論至於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人謀幸福。”也就是說凡遇求醫者,無論是何人、身份和政治信仰有何不同,都不得將病人拒之門外。而南丁格爾則把醫者的這種仁心發揮得更徹底,即使是不共戴天敵對雙方,都一視同仁地盡自身的力量和醫術予以護理和醫治。

  台灣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員,更不是醫家的敵人。醫家連仇敵都要醫治,更何況被一些人視為“同胞”和“兄弟”的台灣人。世衛拒絕台灣加入世衛以獲得有效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保障,學醫出身的世衛新掌門人陳馮富珍,是否需率領世衛的醫學同仁以希波克拉底和南丁格爾的精神和原則深刻反省或深思?美國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杜爾一針見血地批評說,世衛和聯合國一樣,政治考量有時勝過它宣示的目標。因此,世衛實在有說一套做一套之嫌。
台灣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員

  世衛一再拒絕台灣加入世衛當然是它的選擇之一,可是世衛也應當認識到這種選擇可能帶來的後果。台灣對此作出了聲明:“如果世衛拒絕提供必要信息或與我們合作,導致全球疾病控製係統產生漏洞,世衛以及持續阻礙我們參與世衛的一方,應該負起全部責任。”

  台灣的這個說法很抽象,但可以用旁觀者的眼光來審視,政治的惡鬥隻能讓雙方兩敗俱傷,同時殃及池魚。現在就出現了一個實例。印尼是2007年遭受H5N1禽流感病毒侵襲最嚴重的國家,死於該病的人數也居全球之首。但從2006年12月起,印尼就拒絕世衛的要求,停止與外國實驗室分享禽流感病毒樣本。理由是各大跨國製藥公司可能利用印尼提供的病毒樣本研發疫苗,但世界上大多數的貧窮國家都無法負擔這種價格昂貴的疫苗。(編按:印尼最近已同世衛達成協議,同意將禽流感病毒樣本轉交給世衛,作為研究用途。) 

  印尼的理由當然是充分的。同樣的疫疾或更嚴重的疫疾,如鼠疫發生於台灣,台灣這個沒有加入世衛的實體就恐怕不會隻是世界的棄兒,而且也會讓那些具有會員國的世界各國逃不過災難的懲罰。固然,如果台灣以更充分的理由“我們非世衛成員,沒有義務和責任”,拒絕同世衛共享疾病資源,台灣人固然會遭受到最大的災難,但是,這種災難也會因合作通道被堵,甚至會因全球化的因素,以及台灣實際上與全球各方麵的聯係而讓災難在不知不覺中擴大,或傳播到世界各地。

  所以,拒絕台灣加入世衛並非隻是台灣人的災難,隻是讓台灣人民難堪,以及所謂戰勝“台獨的企圖”,但卻讓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能蒙受禍害。

  如果以政治考量為先,以政治惡鬥取代人類的普世價值,就會讓所有的人都陷入火坑。如果讓台灣參與世衛,不隻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而且符合全世界所有人的利益和福祉。

·作者是中國《百科知識》副主編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