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晉陝峽穀成為汙染黑三角:黃河百姓沒水吃

(2008-03-24 16:49:25) 下一個
央視國際記者劉煜晨本欄目係列節目《黃河體檢報告》的前三期調查了黃河的上遊和中遊,一記者繼續沿河而下,來到了內蒙、山西、陝西三省的交界處。在被稱之為“晉陝峽穀”的黃河段,本來平緩的黃河兩岸懸崖峭立,水石相激。在當地,老百姓將此段黃河稱之為“黑三角”。晉陝峽穀是指,九曲黃河從內蒙古準葛爾旗經過山西省河曲縣向南拐彎,穿過山西保德與陝西府穀兩縣,大約100公裏長的河段。

在山西省河曲縣記者看到河水十分清澈,讓人想象不到它就是黃河。然而,在黃河岸邊府穀縣東山村的暗訪,令記者的喜悅勁兒全然消失,在東山村,記者聽到了一件怪事,村裏的村民居然沒有水吃。村裏的老人告訴記者,東山村有300多口人,現在都是花錢拉水吃,而以前從來沒有為吃水發愁過。因為距離村子500米外有一眼山泉,是全村人的吃水和用水來源。老人還將記者帶到了山泉邊。

在水源處記者看到,老人所說的山泉現在幾乎沒有水流出來了,隻有一汪很淺的積水。它怎麽可能養活300多口人呢?老人告訴記者,以前的山泉常年水流不斷,不僅養活著東山村300多口人,還向附近一個工地2000多人同時供水。那麽,山泉的水怎麽現在會沒了呢?

陝西省府穀縣東山村村民:“我剛才跟你說了,從底下走了。”根據老人的指點,記者在山腳下,發現成排的洞口一個接著一個。當地人告訴記者,每個洞都有兩三百米深,整個山底下幾乎被采礦的給挖空了。挖走的礦石都被送到了石灰廠和水泥廠。在東山村周圍,就有水泥廠、電石廠等五六個廠礦,它們都建在黃河邊上。沿著河邊公路逆流而上,記者看到,兩岸都是成排的洞口,大量的沙石渣土被倒進了河裏,黃河已變得滿目瘡痍。而在山洞上麵,是一個接一個的工廠,一個接一個的煙囪,到處都冒著滾滾的濃煙。


東山村的黃河堤岸,因為開山取石,被挖的千瘡百孔,老百姓賴以為生的山泉也斷了流。而那些工廠,弄的黃河岸邊整日濃煙滾滾。母親河變成了一幅大工地的模樣,每個人看了都會心疼,可當地為什麽沒有政府部門站出來管管呢?記者決定喬裝打扮探個究竟。

山西省保德縣與陝西省府穀縣隔著黃河一橋相連。保德縣在黃河東岸,沿著黃河邊,近10個廠礦一字排開。為了方便起見,記者以一個生意人前來考察的名義展開了調查。在保德與河曲交界處,記者看到了一個緊貼著黃河建在岸邊上的焦粉廠,廠子的露天汙水池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它的生產規模到底有多大,是不是屬於國家要求關閉的那種汙染嚴重的“五小”企業呢?記者找到了焦粉廠的負責人。

記者:“一年多少萬噸?”山西省保德縣某焦粉廠老板 武勇:“三萬噸。”焦粉廠屬於焦化行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年產3萬噸的企業屬於要關停的對象。但記者暗訪到的私人老板似乎毫不擔心。記者:“從政策上不是說國家要關閉這些小企業嗎?”武勇:“都生產著就沒有停的。”

離開焦粉廠,沿著黃河一路南行發現類似的小廠還有不少。在另一家私人開辦的焦粉廠,汙水池同樣散發著刺鼻的氣味,生產過程中四處冒煙,完全像一個小作坊。但廠子裏的職工告訴記者,小廠子賺錢快,投資也少。

記者沿著黃河邊繼續前行,隨後接連看到了好幾個小廠子,無一例外,都在冒著濃煙,空氣中四處彌漫著烏煙瘴氣。其中的保德縣東德水泥有限公司同樣是一家私人企業,工廠至少有五六個煙囪都在冒濃煙,有白煙還有黃煙。公司的牆上掛著各種牌匾,還有保德縣政府頒發的重點保護企業牌匾。在與東德水泥廠僅一牆之隔的保德縣福利水泥廠,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粉塵已經讓廠裏的工人變得灰頭土臉。

水泥廠工人的話,讓記者大吃一驚。節能減排是一件關係每個人生存環境的大事,怎麽能隨便一頓飯,就把冒著濃煙的汙染企業放過了呢?工人的話到底是不是事實?記者隨後又聯係了當地的環保部門,舉報了黃河岸邊的這些排汙企業,看看環保部門究竟有什麽反應?

暗訪完保德縣黃河沿岸企業之後,記者立即來到了當地環保部門。采訪中,保德縣環保局支書張紅樹向記者坦言當地被稱為“黑三角”,環保工作的壓力巨大。山西省保德縣環保局黨支部書記 張紅樹:“黑三角就是2003年以來有這個說法的。”

張書記告訴記者,當地人所說的“黑三角”,指的是黃河中遊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界地帶,包括準葛爾、河曲、府穀和保德四個縣。“黑三角”地帶因為汙染嚴重受到國家有關部門多次重點檢查。記者:“最多的時候你們保德縣沿著黃河邊,這種小廠礦有多少個?”張紅樹:“最多的時候過去在這個沿黃河邊,有這個焦化廠40多家,大概有50來個煙道,50來個煙道的話,就是那個煙道在2000年左右以後,全部炸掉,全部摧毀以後,黃河岸邊的環境,這個大氣的質量,就都好多了。”

對於記者暗訪時四處冒煙的企業,環保局究竟會怎麽處理呢?當天上午十點,記者告訴張書記,一小時後一起去現場看看。記者和張書記最先去的是保德縣福利水泥廠。沒想到此次看到的景象和暗訪時截然不同。讓人意外的是,福利水泥廠所有的煙囪都不冒煙了,而在前一天,廠子的煙囪還是濃煙滾滾。現在,不僅煙囪不冒煙了,連地麵上都是一塵不染。記者發現,工廠地麵上隨處可見剛剛灑過水的痕跡,而傳送帶也停著,上麵幹幹淨淨。看樣子,廠子是停產了。

記者:今天為什麽不生產了?”山西省保德縣福利水泥有限公司副經理 安佩文:“壞的。”記者:“什麽壞了?”廠長說,昨天下午設備一壞,廠子就停產了。隨後一位廠裏的職工確給出了第二種說法。山西省保德福利水泥有限公司工人:“去年就停了。”記者:“停了三四個月了是吧。”工人:“12月的時候停的,一直沒有生產。”


按照第二種說法,福利水泥廠已經有4個多月沒有生產了。但在水泥生產線附近,記者看到了一位滿臉粉塵的工人。記者:“昨天幹活了嗎?”山西省保德福利水泥有限公司工人:“幹了。”記者:“今天什麽時候停的?”工人:“十點,今天早上十點,來門口才停的。”記者:“剛停的是吧?”工人:“對。”

有意思的是,記者正是上午10點通知保德縣環保局要去現場看看的。而在之前的采訪中,在環保局辦公室,記者看到過一條:“不準向被檢查者通風報信”的規定。離開福利水泥廠之後,記者和環保局領導一路北上,結果發現,後邊看到的東德水泥廠以及其它所有企業,和福利水泥廠一樣,都已停工,前一天還冒煙的煙囪也都不冒煙了。

不知道環保部門的領導走了以後,那些煙囪會不會再次冒出濃煙。節能減排在保德究竟有沒有嚴格執行,其實大家一看就知道,保德縣企業的做法,可以蒙一時,卻蒙不了一世,到頭來還是損害大家的利益。再來看看黃河西岸府穀縣那邊的情況。在山西省保德縣采訪期間,保德縣環保局負責人陪同記者過程中,突然把手指向了黃河對岸。

山西省保德縣環保局黨支部書記 張紅樹:“你看府穀縣那邊,不是在冒煙嗎?看見了吧。”張書記告訴記者,凡是煙囪冒煙的企業都沒有采取環保措施,汙染物排放都是超標的。很快,張書記有了新的發現:黃河對岸一家企業的火炬在冒火。張紅樹:“對。應該回收利用,不能排放,排放了上麵就有火了。以前像它這種是符合標準的,它排出來以後必須燒掉,但是它浪費能源,現在這種冒明火的按規定不行”

張書記告訴記者,正在冒明火的企業肯定不符合國家現行節能減排的政策。為了調查清它到底是一家什麽樣的企業,離開保德縣之後,記者首先就找到了點燃火炬的府穀縣西山村電石廠。西山村電石廠火炬口排放的濃煙讓附近村民意見很大。西山村村民反映,電石廠對生產中的廢氣根本沒有進行環保處理,所以,大煙囪常年冒著煙和火。東山村300多口人一年大半時間被煙熏著。

包圍東山村的有五六個廠子,東山天橋水泥廠建得最早。黃河邊的石灰岩洞口就是天橋水泥廠開采石頭留下的。當年,開挖山洞讓東山村的山泉斷了水,現在,水泥廠給村民們帶來的是嗆人的濃煙和粉塵。陝西省府穀縣東山村村民:“刮過來了,隨便就刮過來了,在地上有一層黑麵麵。”

離開東山村之後,記者沿著黃河邊繼續前行,不斷看到冒煙的廠礦,在距離府穀縣城40多公裏遠的地方,記者發現一家電石廠冒出的濃煙幾乎覆蓋了整個廠區。等到記者進入廠區,發現裏邊處處濃煙撲麵,讓人睜不開眼睛。它的汙染排放有沒有超標,是不是屬於國家要求關閉的汙染嚴重的“五小”企業呢?它的生產規模到底有多大?記者找到了電石廠的辦公室。

在府穀縣暗訪完黃河邊的企業之後,記者把了解到的情況向當地環保部門做了反映。隨後,和有關人員一起趕往現場。40分鍾後,來到了府穀縣第二電石廠。一進廠區,記者發現和暗訪時看到的景象已經大不相同。雖然各個崗位都還在生產,但已經看不到暗訪時看到的滾滾濃煙了。記者:“現在是不是符合排放標準?”陝西省府穀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副隊長王東:“現在經檢測排放的數據是達標的

記者第二次采訪看到的景象為什麽與暗訪時看到的不一樣呢?有知情人告訴記者,第二電石廠本身安裝了除塵除煙的環保設施,如果環保設施開起來,就不會有濃煙,如果為了省錢,關閉環保設施,就會出現記者暗訪時看到的汙染嚴重的景象。記者隨後和府穀縣環保局領導一起趕到了東山天橋水泥廠。天橋水泥廠煙囪也不再冒煙了,廠區裏空氣清新,還能看到藍天白雲。廠長解釋說,因為水泥廠的除塵設備都開著。

針對天橋水泥廠廠長的說法,東山村村民們的話耐人尋味。陝西省府穀縣東山村村民:“成天來查呢,環保局的,省上也查,地區的(也查),回來了,他們來了就(不冒煙了),他們一走又舊病犯了。”記者:“就是環保局來查的時候,他們把環保搞得很好。”

記者在保德和府穀采訪時,兩個縣環保部門的領導都很不喜歡“黑三角”的叫法,他們告訴記者,經過治理,黃河水比以前清了很多。黃河流經的中西部地區,很多相對比較落後,發展地方經濟,是當地最迫切的任務,但發展地方經濟絕不能拿母親河做代價,決不能拿環境做抵押。如果連水都喝不上,即使更多的錢,也不會換來老百姓的幸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