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滾滾黃塵:中國撿了經濟丟了環境
(2008-03-24 16:49:25)
下一個
德國之聲/4月24日到26日,來自歐洲和亞洲的環境部長會聚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參加歐亞環境部長會議。會議討論的議題之一是全球氣候變遷。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環境汙染和能源消耗國是美國和中國。中國經濟長期以來持續高速發展,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也對氣候變遷帶來影響。
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在中國也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西藏的冰川自50年代以來已經融化了21%。科學家預測,將會出現河流幹枯以及更大範圍地區的沙漠化。為了應對這一緊急局麵,中國政府樹立了在2010年以前將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標。一些效率低下,技術落後的工廠將被關閉,代替它們的是一批現代高效節能型的工廠。但是,這一舉措能否能實現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標還存在疑問。中國財政部胡靜林表示,經濟的繁榮發展促使中國每年需要越來越多的能源。“經濟社會的發展必然要消耗能源,我國經濟進入了快速增長時期,要保持我國經濟增長的穩定發展,從目前來看,我國的能源缺口還是比較大。”
為了防止出現這一狀況,僅僅去年一年裏中國的發電量就增加了120兆瓦。這個數字相當於德國一年的耗電量。70%以上的電力來自於火力發電。由於煤炭儲量豐富,價格也相對較低。但是,絕大多數火力發電站都對環境有害。
這就是中國空氣質量每況愈下的症結之一,30歲的辦公室助理任紅娟在歐洲待了一個月後表達了自己的感觸。“一下飛機你就可以感覺到呼吸到煙的氣味,特別特別厲害,然後頭三天在北京,你感覺簡直是沒法呼吸,走到什麽地方你都會有濃煙的感覺。”
在首都北京,一到上班高峰期,車輛摩肩接轂。北京市登記在冊的有約280萬機動車輛,每天新增1400輛。現在中國平均每50人擁有一輛私家車,在這種情況下,城市裏汽車排放的尾氣已經讓人不堪忍受。有時候煙塵甚至厚重到遮天蔽日的程度。
為了能在奧運會期間給世界各國留下積極的印象,中國政府投資巨大。按照行政指令,在奧運會前後,北京方圓120公裏內的全部工廠都必須暫時停產。此外將禁止100萬輛汽車在市內通行。這些措施都是為了保證至少在奧運會期間北京能有新鮮的空氣和湛藍的天空。到時,北京將在數周內處於特殊狀況。
但是,這並不能掩蓋環境汙染真實的嚴重程度。全中國有三分之一的地區有酸雨現象,70%的河流被汙染。就在不久前,中國環保人士吳立宏還在不屈不撓地為解決太湖的汙染問題而大聲疾呼。從4月23日起,這位“太湖衛士”再次因為披露太湖汙染的真實情況而被捕入獄。“我到河裏洗腳,魚蝦來咬我的腳。後來魚蝦全部都死了。一會兒是紅水,一會兒是黃水,一會兒是黑水。”
盡管如此,中國經濟仍在迅猛增長。每天都有新的工廠投產使用。盡管有來自許多國家批評的聲音,中國領導層仍未規定有害氣體排放的限度。理由是,限製排放有害氣體會阻礙經濟的發展。這一理由就可以說明,在中國,環境和氣候保護還遠遠沒有成為最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