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趙本山雄霸央視春節晚會十幾年正常嗎?

(2008-03-24 16:49:24) 下一個
倘若把春晚看作一種資源,這種資源無疑是稀缺的,它被央視牢牢地把持在手中,它沒有任何動力去發掘人才,因為很多人還想求著上春晚揚名,這養成了央視的傲慢,使得他們無法以謙卑的態度對待真正的人才
趙本山雄霸春晚十幾年無人替代,從一個側麵反映出我國文化領域因壟斷造成的畸形是何等的嚴重。

趙本山將帶著他的“白雲黑土”係列之《策劃》,再次參加2007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從1990年至今,趙本山已經連續16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僅1994年缺席),並多次在“春晚最佳小品評選”中拔得頭籌。趙本山成為春晚當仁不讓的頂梁柱,他每年能否上春晚、演什麽節目,都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假如沒有趙本山春晚會怎樣呢?一個不得不麵對的現實是,在趙本山為春晚連續擔當重任的十幾年中,央視發現的優秀演員少之又少。作為一個依靠優秀演員和優秀節目吸引觀眾、提高收視率的晚會,人才的短缺無疑是一個致命要害。而且,春晚的這種危機實際上是在逐年增強,因為在這長達十幾年當中,央視不僅沒有發現能擔當中流砥柱角色的演員,已有的優秀演員數量其實也在減少。以小品演員為例,著名演員趙麗蓉、高秀敏先後去世,陳佩斯、朱時茂幾年前因為與央視的訴訟被封殺,新演員始終未能發現,如果趙本山等人不上春晚,央視還靠誰撐起小品節目?

中國缺很多東西,但就是不缺人才,缺的是發現,缺的是對待人才的態度。2006年,在相聲界出了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郭德綱,不少喜歡他的觀眾希望郭德綱能上春晚,但是,春晚的導演金越卻委婉表示想上春晚應該自己主動,而不能端著架子等劇組請。“中央電視台的大門向所有的人敞開,但是我覺得如果您想參與到春節晚會當中來,您首先應該有一個自己的態度,我們在向全社會征集作品的時候你應該送來你的作品,來表達你參與的願望……”

這是坦誠對待人才的態度嗎?這種端著架子高高在上的傲慢,至少算得上春晚長達十幾年未能發現新人的原因之一吧。倘若把春晚看作一種資源,這種資源無疑是稀缺的,它被央視牢牢地把持在手中,它沒有任何動力去發掘人才,因為很多人還想求著上春晚揚名,這養成了央視的傲慢,使得他們無法以謙卑的態度對待真正的人才。

透過春晚這個小舞台,不難看出我國文化領域所存在的一個問題,即在文化領域所存在的壟斷因素造成了活力的缺乏,使得我國文化產品的質量無法通過激烈的競爭獲得提升,因而在與國外同類產品的競爭中處於明顯的劣勢。

趙本山雄霸春晚十幾年無人替代,從一個側麵反映出我國文化領域因壟斷造成的畸形是何等的嚴重。全國政協委員趙啟正說,中國的複興應是包括文化在內的全麵複興,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國都應該是經濟大國和文化大國。我國要實現文化大國夢想,就必須消除文化領域的壟斷,激活競爭。單就春晚本身而言,倘若有了眾多電視台的角逐和競爭,春晚一定會比現在好看。

(原載《上海證券報》。原標題“趙本山雄霸春晚中的文化隱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